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煤田地质勘探中,测井资料作为钻探资料的补充和验证,已成为煤田地质勘探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较之数字测井以前.伪造测井资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测井曲线是鉴别地质资料可靠程度的重要依据。但目前流行的部分数字测井系统存在着严重缺陷,伪造测井曲线易如反掌,致使极少数煤田地质勘查队伍出现伪造测井曲线的现象,导致煤田地质勘查资料严重失实。伪造测井曲线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依靠软件对部分测井数据进行复制,伪造的测进曲线有三种特征:重复性、矛盾性和不协调性,该特征是识别伪造曲线的主要标志。在实际工作中,可先查看测井记录是否为明码记录。然后再依据伪造测井曲线特征对测井资料进行识别,必要时可索取原始测井记录曲线予以核对。  相似文献   

2.
JGS-1B智能测井仪广泛应用于煤田、水文、金属矿、非金属矿及工程地质勘探.本文对该仪器在测井过程产生的深度误差、测井曲线出现跳点、测井曲线异常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测井相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采用多种测吉参数及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Bayes判别分析等数据处理方法,建立起一套适用于煤田地质勘探的测井计算机解释系统。  相似文献   

4.
数字测井技术是煤田地质勘探的一项新技术,它不仅适用于煤田勘探,同时也适用于石油、非金属、工程及水文地质勘探等领域。本文通过实测资料简便地介绍了数字测井的基本机理及其所取得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环境工程地质勘探中,以电测并辅助钻探,能解决有关重要水文、工程地质问题,取得较准确、全面的资料。本文介绍了黄河上游刘家峡—青铜峡段环境工程地质勘探电测井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在煤田地质勘探中,通过岩、煤层综合对比可以研究地质构造、了解沉积关系、掌握岩层厚度及结构变化等信息。利用测井曲线进行煤、岩层综合对比,应首先了解勘查区的地质资料,在此基础上制作地层信息与测井响应相对应的标准地质-地球物理测井柱状剖面图。并以勘查实例,介绍了测井曲线进行岩、煤层综合对比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7.
三侧向测井是地质勘探中一种重要的测井方法。本文通过对三侧向测井电极系结构参数的详尽剖析,分析研究了在具体工作中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参数值及其在测井中各参数对测井结果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如何利用三侧向测井资料计算岩层的电阻率。  相似文献   

8.
由于目前工程地质采样和试验方法上的局限性,如何全面正确评价煤系岩层的力学性质和强度是煤田工程地质勘探中的一个长期未能满意解决的问题。本文作者在东北及内蒙北部地区煤田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取得非常丰富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测井资料来解释岩石强度,即从物性和强度以及不同强度参数间的定性关系和实际相关关系出发进行探讨。为全面、系统评价煤系岩层的强度提供了方法上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铀矿测井资料处理解释系统的研发,实现了从测井曲线计算处理、岩性识别、孔隙度预测、γ测井解释、测斜数据处理到仪器校准核查、物探参数计算、成果输出等铀矿测井资料处理全过程的数字化。系统既适用于地浸砂岩型铀矿又适用于硬岩型铀矿的测井数据处理解释,并且对《γ测井规范》和《地浸砂岩型铀矿地球物理测井规范》提供了充分的支持。系统通过了模型测试和实际应用测试,在一致性、准确性、实用性上均达到了规范的要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我国数字测井系统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陆续推出了多种数控测井系统。继研制了JZS-1和JBS-1两种类型的测井系统后,重庆地质仪器厂于92年又推出一种新型数控测井地面系统——JBS-2型轻便系统。92年9月至10月,该地面系统在陕北一带做野外试验,取得了满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Fractal Correction of Well Logging Curve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INTRODUCTIONBecausewellloggingmeasurementsgiveanaverageresultsnearbyconcurrentdepthpointsoftheprobesasshowninFig .1a ,wellloggingcurvedoesnotsupplytherealgeophysicalpropertiesatconcurrentdepthbutadisturbedresultofadjacentlayersandboreholeenvironment .Ho…  相似文献   

12.
煤层气测井质量的好坏直接关联到后续工序能否正常开展,为此要求煤层气测井监理对所测参数曲线具有较强的解读和鉴别能力.然则作为新兴行业,煤层气测井监理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打煤孔测井与煤层气测井的共性与差异,认为打煤孔测井监理与煤层气井测井监理的工作方法大相径庭,前者重点在于煤层,后者除要求煤岩解释外更侧重于曲线本身的可信度评价.根据煤层气测井监理的特点,提出了对不同测井曲线进行监理时应重点检查的内容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钻井、测井资料为基础,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指导,通过层序界面和层序地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研究,对宁东煤田中侏罗纪延安组含煤岩系进行了精细划分与对比。结果表明,宁东煤田中侏罗纪延安组层序地层界面位于测井曲线基值发生明显改变的转折点上,大型河道冲刷面、湖泛面以及进积(加积)与退积的相互转换面也是层序界面的发育位置;层序地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中,进积类型测井曲线呈现漏斗型,退积类型测井曲线呈现钟形,加积类型测井曲线呈现箱型:宁夏宁东煤田中侏罗纪延安组可以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共识别出9个层序组,并可进一步详细划分为9个四级层序。  相似文献   

14.
地球物理测井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潜在的巨大能源。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在该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试图从各个角度去探测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并评价其蕴藏量。地球物理测井在天然气水合物探测与储量评价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随着以勘探天然气水合物为目的的钻井的增多,日益受到重视。基于国内在该领域研究较少的现状,综述了国外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常规测井方法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价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孔隙度、饱和度方法和技术,基于含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模型以及成像测井在含天然气水合物井段的测井响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测井曲线分形校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测井曲线更准确地测量薄层、薄互层的实际地球物理属性, 对油层识别、解释, 尤其是对陆相油层地球物理测井处理解释一直有重要意义.给出了测井曲线测度的一种定义, 根据分形理论, 测度与度量尺度存在一种指数关系, 利用这种测度与尺度的指数关系求出(重建)了测井曲线.这种方法能反映测井曲线的局部变化结构, 一定程度上补偿了测井仪对地层滑动平均等测量误差造成的结果.利用大样钻探(ODP) Leg 12 7, 797C井的中、深感应电导率测井曲线(IDPH, IMPH)进行了试算.比较了原始测井曲线和校正后的测井曲线以及它们的功率谱曲线, 校正后的测井曲线比原始测井曲线更能部分消除邻层的影响, 并且其频谱成分更为丰富.所以, 分形校正方法提高了测井曲线分辨薄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浅谈煤层气测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用于煤层气测井的主要设备有美国蒙特系列Ⅲ数字测井仪、渭南煤矿专用设备厂TYSC型和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PSJ-2型数字测井仪系统。煤层气裸眼井常测的参数有自然伽马、长短源距人工伽马、自然电位、双侧向、双井径、声波、补偿中子、井温、井斜等,而固井质量检查测井则用自然伽马、声幅、声波变密度和磁定位等方法。受井径过大的影响,密度三侧向测井、声速和补偿中子测井会存在较大误差。另外《煤层气测井作业规程》是单一企业标准,其中有些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在实践中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介绍了陕北南泥湾油田特低渗高阻含油层的测井系列选择及测井解释原则,并利用测井曲线估算储集层参数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选择最佳压裂油段,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文中最后指出陕北石油测井今后应解决的地质问题和测井发展方向——数字测井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山西三交地区的煤层气井SJSG-01井施工中,依据其钻探任务,采用了常规钻进、空气、空气泡沫、PDC+直螺杆复合钻进、绳索取心钻进技术结合的多工艺钻进技术。一开采用常规三牙轮钻头和普通泥浆钻进,下完表层套管;二开先期采用空气、空气泡沫作为循环介质,利用潜孔锤钻进,在钻遇含水层大量涌水时,采用PDC钻头+直螺杆复合钻进至完钻,在需要取心的井段,采用绳索取心钻进。针对不同钻进技术条件下岩屑录井、钻时录井、气测录井等工作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并对部分设备进行了改造。通过实践,总结出一套空气和复合钻进条件下的岩屑捞取、气体检测等现场录井方法。  相似文献   

19.
CCSD Well Logging Engineering Progra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introduces briefly the task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Continent Science Drilling (CCSD) Well Logging Engineering, the logging methods measured with CCSD, the quality control of original logging information, the logging plan of CCSD, the loggi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of CCSD, the logging interpretation and the results and reports made with CCS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