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湛江市位于我国大陆南端的雷州半岛,含一市五县,为我国大陆上最有代表性的热带地区。由于气候资源丰富,沿岸滩涂面积大且优质鲜活饵料多,发展对虾等水产养殖业十分有利。近年来对虾养殖是本市重点农业开发性生产项目,已经成为本市沿海的一项主要产业,成为广东省的重要对虾生产基地。然而,本市养虾业受热带气旋(尤其是它挟带来的风暴潮)、寒流、高温等气象灾害的威胁很大,研究和掌握天气气候规律,对于促进湛江市养虾  相似文献   

2.
对虾是我国海水养殖生产中的主体产品之一。但是,在发展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对虾养殖环境在发生着某些不利的变化:如虾池“老化”,泛池浮头,底质败坏;沿岸海水污染日趋严重,自然海水的溶解氧出现低于正常指标的现象。由于养虾生态环境的变化,给对虾养殖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致使有的养虾单位投入大,效益低或亏损。因此,应对养虾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1.改善养虾生态环境,实现稳产高产随着养虾生产的发展,虾池环境逐年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山东省文登市小观镇利用沿海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建起了15600多亩人工养殖虾池,前几年,因循守旧,水产养殖业始终没能走出单一养殖对虾的圈子,存在着许多弊端,一是大起大落起伏不定。近年来,难以控制的虾病增多,受损严重。1993年,该镇遭受全国流行性虾病,对虾生产几乎绝产,1994年又损失1600多万元。二是有虾养虾,无虾池闲。人工养殖对虾一般只需5、6个月左右时间,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业与海岸带综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养殖系指为获取食物或商业目的而进行的水生生物养殖活动,过去的水产养殖以淡水为主,近年来逐步扩展到海岸带区域与开阔海域。因此,“海岸带水产养殖”的诠释应该包括多种水体如海水、池塘、海湾、河口。湖等海洋生物物种的养殖。“海水养殖”则多指在开阔水域进行的养殖活动。水产养殖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制约因素,病害防治失效、管理不善和水质下降,使不少密集型养殖企业破产,如对虾养殖在许多国家难以为继。据估计,亚洲水产养殖业仅虾病造成的损失每年已超过10亿美元。由于产量下降、养殖费用高昂及市场波动,使许多养…  相似文献   

5.
寻山水产集团是荣成市以养殖业闻名的重点渔业企业。 今年初,荣成市水产研究所应寻山水产集团邀请,抽调技术骨干组成课题组,对该公司养鱼场南的700余亩荒滩进行了开发论证。在对其地质、水质、环境条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修建虾、鱼精养池塘的建议,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今  相似文献   

6.
对虾养殖生产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养虾生产中存在着虾池“老化”,沿岸水域受到污染,养虾用水的溶解氧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有害生物泛滥等问题,给对虾养殖带来严重的危害,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1 改善虾池环境,稳步发展对虾养殖 据有关资料介绍,100亩(1亩=666.7m)的池内养虾5000kg,人工饵料以虾体重的5%计算,每天有  相似文献   

7.
有益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近二十年来,水产养班业尤几人却水鱼虾贝等养殖业发展迅速,似龙,随着排约化1种;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近岸海水的污染日趋严重,养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爆发性病害频繁发生,给整个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在我国,近年来由于病害造成对虾养殖业严重滑坡,对虾产量由1992年20万odsl“降到1994年的5.5万吨,仅占25%。I_l-6b’,C报道的病原微生物有病毒、细菌、立克次氏体、支4jJ:体、藻类、真菌及原生动物等。为了防治病害发生,长期以来大量使用抗生素、漂白粉,TilJLrC化学药物等,在抑制病害发生的lldlll,细…  相似文献   

8.
1982年全国第一次海水养殖工作会议以来,沿海各地出现空前的养虾热,对虾养殖面积、产量、产值年年成倍增长。1985年全国养虾面积达到90万亩,产虾3.6万吨,分别是1980年的6.8倍和13.5倍。1987年养殖对虾的产量、产值将比1985年翻一番。对虾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了,但对养虾过程的一些经济问题重视不够,有的养虾单位养殖面积大、产量高,但经济效益低甚至亏损。随着养殖面积的大幅度增长,成虾、虾苗、饵料等价格将会出现较大变化,养虾业的经济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荣城县位于山东半岛东端,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而曲折,天然海湾和大面积滩涂为海洋生物自然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环境。鱼、贝、虾、藻等水产资源丰富,水产养殖业有相当好的基础。为了今后更大规模地发展水产养殖业,并逐步实现“海洋水产农牧化”荣成县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自1977年以来对该县近海进行了综合调查。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全国性高密度养虾热潮的掀起,虾病开始蔓延。由此而减产、亏损者时有出现。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局面。为了扭转上述被动处境,目前大多数养虾业者都对药物治病寄予很大希望。遗憾的是由于用药知识不足,投药失当甚至滥施药物等现象比较普遍。这种做法,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相反却增添了药品污染的机会,给沿岸水域的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压力。为此,及时交流和宣传用药常识,已经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刘光兴 《海洋科学》2003,27(12):20-22
十足目甲壳动物有许多具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 ,例如对虾、沼虾、螯虾、龙虾、蟹等。由于自然资源的供应毕竟有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这些高蛋白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 ,因而单靠捕捞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依靠水产养殖 ,提高养殖产量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目前 ,限制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足够量的健康苗种的供应问题。由于缺乏对繁殖过程的了解而制约了育种业的发展 ,因而 ,弄清这些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甲壳动物繁殖的内分泌调控是进行成功水产养殖的基本前提。近20年来 ,对于甲壳动物繁殖内分泌学的认识正在…  相似文献   

12.
荣城县位于山东半岛东端,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而曲折,天然海湾和大面积滩涂为海洋生物自然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环境。鱼、贝、虾、藻等水产资源丰富,水产养殖业有相当好的基础。为了今后更大规模地发展水产养殖业,并逐步实现“海洋水产农牧化”荣成县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自1977年以来对该县近海进行了综合调查。  相似文献   

13.
张明方 《海洋科学》1995,19(5):12-14
我国自1978年大面积发展对虾生产以来,仅仅十几年,对虾养殖业已成为整个海水养殖中普及面最广、发展速度最快、产值最高、出口创汇最多的龙头产业。对振兴沿海经济、加快渔民致富起了积极重要的作用。1992年我国已被列为世界第一养虾大国。据统计,1992年养殖面积208x104亩,产量20.7x104t,占世界1/3,创产值40x108元以上,养殖生产环节盈利近8x108元。但由于我国对虾养殖业起步较晚,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显得十分突出而紧迫,尤其是1993~1994年,连续发生蔓延全国的病毒性虾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我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尤其是自21世纪以来,我国的对虾养殖业的产量一直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养虾大国之一。特别是在2001年,我国对虾产量达30万吨,跃居世界首位。但是近年来,随着“孔雀石绿”和“苏丹红”等事件的曝光,特别是最近的“毒奶粉”事件震惊中外,导致国人吃什么东西都提心吊胆,  相似文献   

15.
水产养殖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预测,人类对鱼类的消费量在今后15a内将增加50%,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但是由于水产养殖业发展不规范,养殖与水域生态环境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水产养殖已对周围环境产生了较大压力。中国是世界水产养殖第一大国,养殖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更为严峻,李秋芬等的调查表明中国黄渤海沿岸重要对虾养殖区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有机污染,许多地区难以满足对虾养殖的需要,更不能满足苗种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1993年养虾遭了灾,今后养虾怎么办?唐海县领导坚定信心,积极探索养虾新路子,以科学的态度提早做好1994年养虾生产准备工作。 自1985年以来,唐海县利用沿海滩涂积极发展人工对虾养虾,先后开发出入工养虾池近7万亩,并以养虾取得显著成绩闻名全国。1993年,该县对虾养殖业遭受了毁灭性的灾害,经济上受到了很大损失,一些干部、群众出现了畏难情绪。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困难,唐海县委、县政府首先坚定了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  相似文献   

17.
箫歌 《海洋与湖沼》1994,25(1):113-115
随着对虾人工养殖企业化的发展,疾病特别是大规模暴发性流行疾病成了阻碍这一海洋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东南亚某些国家和地区以及台湾省,由于虾病的严重不得不转营其他养殖种类。因此,对虾病害的病因及防治成为我国乃至国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早在80年代初,中科院海洋所以李光友研究员为主的课题组,面对方兴未艾的中国对虾养殖业,即以科学工作者应有的远见,提出如何提高养殖虾贝的品质,如何通过提高养殖生物自身抗病能力而达到预防病害的目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国际上未见无脊椎动物免疫成功的情况下,确立从提高虾贝…  相似文献   

18.
养殖渔业生态系的特点、问题和解决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庆彪 《海洋科学》1994,18(5):15-17
随着养殖渔业的发展,一些生态问题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例如,70年代日本养殖扇贝大量死亡[3];80年代末,日本海面养鱼渔场老化,赤潮频繁发生,缺氧水团不断扩大,鱼类生长缓慢,死亡量增加。80年代以来,我国养殖对虾水域富营养化,虾病越来越严重,养殖扇贝有时也发生大量死亡。这些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养殖渔业发展的因素。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曾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虾贝混养、贝藻间养等。这些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解决上述问题应遵循什么途径,很有必要从理论上予以探讨。养殖渔业水体是人工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养虾池半精养封闭式综合养殖的养殖容量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虾病的困扰 ,养虾业近几年来一直未见有较大的起色。人们也试验了各种不同的养虾模式 :混养[1]、地膜养虾[2]、地下卤水养虾[3]、充气养虾[4]、卤水淡化养虾、封闭式养虾[5 ,6]和高位池养虾[7]。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是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这些模式往往只适合于一定的地区 ,也就是说只有当具备某些特殊条件时才能进行特定模式的养殖。实际上 ,虾病的大规模爆发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盲目追求高产量造成的。高密度放苗和大量投饵使养殖水环境持续恶化 ,从而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在这种情况下 ,养殖容量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成了急待解决的问题。 1980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应国家水产总局的邀请,与赣榆县水产养殖公司在该县宋庄对虾育苗埸进行了育苗实验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