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笔者(1982—1984)采集了锦西富隆山奥陶系和上寒武统凤山组顶部的牙形石,鉴定出38个属,82个种。根据牙形石产出的层位及其特征,在本区上寒武统凤山组顶部至奥陶系顶部建立10个牙形石带,依次为Cordylodus proavus,Utahconus bei madaoensis, Cordylodus rotundatus—"Acodus"oneotensis,Scolopodus qadraplicatus—S. opimus,Scalpellodus tersus, Serratognathus bilobatus, S.extetus, Paraserratognathus Paltodiformis, Aurilobadus leptosomatus Loxodus dissectus, Tangshanodus tangshanensis. 寒武系与奥陶系分界线划在Cordylodus proavus带与Utahconus beimadaoensis带之间。  相似文献   

2.
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分布在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和崮山镇,该剖面寒武纪地层发育,出露良好,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保存完好,笔者根据微体古生物牙形石的种属及其在地层中的分布序列,建立了上寒武统6个牙形石生物带,并根据牙形石"Cordylodus lindstromi"的首现,准确地确定了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对寒武系长山阶的碳氧同位素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把长山阶底部的碳同位素曲线与我国华南及哈萨克斯坦等国寒武系芙蓉统底部的碳同位素进行了对比,建立了华北寒武系与国内以及国外寒武系的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东新汶煤田太原组底部徐家庄灰岩发育的有孔虫动物群和牙形石动物群的分析,鉴定出虫筵类有孔虫化石6属14种,非莛有孔虫7属16种,牙形石6属10种,建立一个有孔虫组合:Fusulinella-Fusulina组合;一个牙形石组合:Idiognathodusmagni ficus-Streptognathoduspa...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明祖山剖面的岩石地层、年代地层、生物地层的综合研究及区域地层对比 ,得出以下结论 :①明祖山剖面可划分为五个牙形石带 ,寒武—奥陶系界线位于Cordylodusproavus带与Utahconusbeimadaoensis Monocostodussevierensis带之间 ;②通过区域地层对比 ,寒武—奥陶系分界在青州地区已位于炒米店组之内部 ,而且整个两河口阶全部位于炒米店组上部  相似文献   

5.
鄂西南宣恩地区牯牛潭组瘤状灰岩与宝塔组龟裂纹灰岩为整合接触,相变缺失了庙坡组.通过对牯牛潭组和宝塔组界线附近牙形石样品的采集和鉴定,发现代表庙坡组开始沉积的 Pygodusserrus牙形石带的Eo.FoGliaceaus亚带初现于牯牛潭组顶部瘤状灰岩中,而消失于宝塔组龟裂纹灰岩,说明牯牛潭组为中奥陶世地层(O2),宝塔组为中-晚奥陶世地层(O2G3).   相似文献   

6.
南阳市古生物资源比较丰富 ,主要包括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腕足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古人类以及古植物 ,研究程度比较高 ,其中寒武纪三叶虫 ,奥陶纪牙形石、腕足、珊瑚 ,志留纪笔石 ,泥盆纪腕足、珊瑚 ,石炭纪珊瑚、等建立了化石带 ,并可与国内外进行对比。在总结已有主要研究成果基础上 ,针对南阳市和河南古生物资源实际情况 ,本文提出 9项研究课题、5个开发领域、3个保护重点  相似文献   

7.
辽东半岛南部的太原组属石炭-二叠系(C-P)过渡层,其海相灰岩发育,类、牙形类等海相化石丰富,是东北南部和华北C-P界线研究较为理想的地区。目前国际上以牙形类化石Streptognathodusisolatus的首现为二叠系的底界,该牙形类化石的首现在我国尚难以确定,而以类Pseudoschwagerina(Sphaeroschwagerina)带的底界作为C-P界线已得到更多研究者的支持。与之相对应,辽东半岛南部太原组中上部类可归结为Sphaewoschwagerina-Rugosofusulina(SR)组合带,可作为C-P界线。  相似文献   

8.
扬子板块西南缘南盘江盆地在二叠纪末结束了孤立碳酸盐岩台地生长历史,但先成台地在早三叠世对沉积过程的控制作用尚不明确。选取盆地西北缘安然背斜东段者堡一带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为研究对象,在详细剖面测制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结果表明:罗楼组下部灰岩段包含2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依次为Hindeodus praeparvus带与Hindeodus parvus带;根据区域剖面资料对比,可将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限定于剖面第4层1.5 m处。根据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露头特征,结合区域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安然—者堡一带于晚二叠世长兴晚期经历了缓慢隆升→局部暴露形成岛屿并接受风化剥蚀→再次淹没接受沉积的过程。该研究为进行南盘江盆地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时期古地理演化提供沉积学证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测莱芜黄羊山晚寒武世地层剖面,利用牙形石确定了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对长山阶的碳氧同位素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我国华南及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寒武系芙蓉统底部的碳同位素曲线进行对比,建立了莱芜地区上寒武统与华南以及国外上寒武统的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10.
林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毗邻山西、河北两省。前人在该区所划下奥陶统无任何古生物依据。近年,笔者等在林县首次发现了下奥陶统冶里组和亮甲山组牙形石,同时在亮甲山组底部还发现了一层砾岩、含砾白云岩,其上下地层之间缺失几个牙形石带,故认为砾岩代表一次沉积间断,对认识华北地台南部早奥陶世的沉积历史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郁南县连滩镇大尖山的下志留统连滩组岩性主要为深灰色页岩,含丰富的笔石化石。通过对连滩组笔石化石的系统采集与研究,鉴定出6属12种,分别属于①Demirastrites triangulatus带;②Demirastrites convolutus带;③Monograptus sedgwickii带。研究区连滩组笔石化石组合与湖北宜昌龙马溪组、西秦岭南带安子沟组、陕南宁强龙马溪组、四川城口双河场组、北祁连山肮脏沟组和东秦岭东段张湾组的笔石化石组合可以进行对比,表明研究区连滩组的地质时代为早志留世埃隆期。   相似文献   

12.
LST(solution of lithium heteropolytungstates in water)重液是一种安全无毒、黏性小、密度高、稳定性强、回收率高,可用于分离提取微体化石及矿物的新型无机重液。在将LST重液用于牙形石的分离提取实验中,对LST重液的配制、回收再利用以及分离提取牙形石的操做流程做了详细论述。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对于原岩为灰岩的样品,重液密度配制为2.80~2.81g/mL为宜,对于原岩为白云岩的样品,重液密度配制为2.82~2.83g/mL为宜。LST重液与三溴甲烷、四溴乙烷、二碘甲烷、杜列液和多钨酸钠重液相比,在分离提取牙形石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建议在矿物和微体化石等的分离提取实际应用中,使用LST重液取代传统的有机重液以及无机重液。   相似文献   

13.
自本世纪40年代以来,人们采用了酸类处理的方法来溶解碳酸盐岩类型的岩石,使得牙形石分析工作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世界古生界大量碳酸盐岩中的牙形石标本便是靠各种酸处理方法获得的。而处理的基本方式是将经过碎样的岩块(大约2公分左右)放入烧杯或塑料桶中浸泡,溶解。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称之为浸泡法。采用10%浓度的醋酸来浸泡、溶解碳酸盐岩以求获得牙形石化石的方法在美国古生物学家柯林森(C、Collinson)1963年的一本关于牙形石分析技术的专著中已给予明确的肯定(参见图1)并为全世界的古生物学家广泛采用至今。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岩石地层可分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和孙家沟组,石盒子组又可分为小风口段、云盖山段和平顶山段。年代地层可分为12个阶,生物地层可分为10个连续组合带。岩石、生物及年代地层的对比表明,本溪组、太原组向南穿时,反映海侵由北向南;山西组上部和石盒子组向北穿时,揭示海水由南向北回泛。早二叠世前海水向南流注入北秦岭海槽,晚二叠世北秦岭褶皱,导致北秦岭海槽闭合,华北陆块南缘抬升、水体北流,成为内陆盆地。  相似文献   

15.
广西武宣县黄茆剖面的泥盆系与石炭系为连续沉积,剖面露头较好,近年来发现有作为泥盆系与石炭系分界的Siphonodella praesulcata与S.sulcata牙形石系列。黄茆剖面含有Ceriphyllum珊瑚组合与Caninia cf.dorlodoti珊瑚组合。这两个组合产于Siphonodella crenulata牙形石带内,故其时代均为早石炭世。上述两  相似文献   

16.
笔者(1988)在辽东半岛南部的瓦房店、复州湾和金州七顶山的晚寒武世凤山组中发现二层笔石化石,第一层笔石产在湾湾沟段中,它们为 Dictyonema wutingshanense Mu,Dendrograptus pennatus Lin,Dendrogra-ptus viminalis Lin,Callograptus sp.等;第二层笔石产在下楸树沟段中,它们为 Dictyonema kelanenseLin,Dendrograptus sp.,Callograptus sp.等,与笔石共生的三叶虫为?Calvinella sp.,牙形石为Proconodontus mueller。根据笔石和三叶虫等化石产出的情况及岩性特征,笔者认为辽东半岛南部晚寒武世凤山组可以从下向上划分为燕州段、湾湾沟段、下楸树沟段,寒武系的顶界即为下楸树沟段的顶界。  相似文献   

17.
陈刘组为新建立的岩石地层单位,代表广西早三叠世盆地滨岸相带沉积类型。层型剖面位于贵港市陈刘村附近。层型定义指位于龙潭组与板纳组之间的沉积序列,岩性为灰绿、紫红色泥岩、粉砂细砂岩夹少量火山岩及碳酸盐岩,含菊石、双壳类、牙形石等化石,厚359m。  相似文献   

18.
辽东半岛南部金州湾拉树山剖面寒武系苗岭统徐庄组顶部发育丰富的巨型泥晶核形石.基于野外描述和镜下观察资料,分析研究区核形石沉积特征及微观组构.结果 表明:徐庄组产出的核形石与鲕粒共生且核形石灰岩与鲕粒灰岩具有明显分界,最典型的沉积特征为核形石的泥晶质组成和非纹层化结构,核形石内部致密泥晶中发育密集的丝状钙化蓝细菌鞘化石及不规则的窗格状组构;核形石可能形成于光合作用生物膜与"碱度发动机"和EPS紧密耦合的复杂的钙化作用,与以丝状钙化蓝细菌为主导的微生物膜沉积作用密切相关.核形石表现无纹层特征、白云石化现象及外来碎屑存在,可能形成于浅海正常浪基面附近的中高能水体环境.该结果为研究早古生代高能水体中微生物调节的沉淀作用形成碳酸盐颗粒提供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三个地层剖面,对西乡地区的志留纪地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将该地区的志留纪地层划分为龙马溪组和崔家沟组,且首次建立起该地区志留纪的生物地层系统——笔石分带。但龙马溪组底部的笔石带则属奥陶纪。还将西乡地区的志留系与国内外有关的几个地区的志留系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0.
核形石灰岩作为微生物岩的一种重要类型,长期受到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核形石灰岩分类、沉积环境等的探讨再次成为沉积学研究的热点。通过野外观察描述与室内镜下分析相结合,对山东莱芜九龙山寒武纪张夏组产出的核形石灰岩进行系统研究。根据核形石灰岩的宏观特征、共生组分及其含量等特征,将该地区产出的含核形石的灰岩分为:生屑质核形石灰岩、含生屑核形石灰岩、含核形石生屑灰岩与含核形石鲕粒灰岩4类,同时对4种含核形石灰岩的沉积环境进行系统分析,主要为潮下低能带与潮下高能带,并简要分析了该地区核形石灰岩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