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铷(Rb)是重要的“关键金属”矿产资源。我国铷矿资源丰富,但品位低,多为伴生矿产,开发难度大。本文在对硬岩型铷矿主要成因类型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了新疆重要铷成矿带中硬岩型铷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并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新疆是我国硬岩型铷矿和相关稀有金属矿床的重要产区,其硬岩型铷矿的主要成因类型为伟晶岩型和花岗岩型,多与其他稀有金属共(伴)生产出。新疆硬岩型铷矿的形成时代主要为中生代。依据大地构造位置和成矿动力学背景,新疆硬岩型铷矿可分为5个成矿带,其中伟晶岩型铷矿资源丰富且研究程度较高,而花岗岩型铷矿虽潜力巨大,但成矿年代、源区特征、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仍不清楚,应作为今后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部署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甲基卡式稀有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甲基卡是中国硬岩型锂矿最集中的产地之一,近年来又发现了X03号(新三号脉)超大型矿脉,使得甲基卡矿田锂的储量有可能超过澳大利亚格林布什而位居世界前列。文章通过对甲基卡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期次、矿石组构、矿石成分等资料的总结,对其典型矿脉、典型钻孔的系统研究,以及与典型硬岩型锂多金属矿床的对比研究,总结出甲基卡的矿床式特点。甲基卡式矿床以形成于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定位于欧亚大陆与印度板块之间的穹窿构造隆起区、围绕成矿母岩发育区域性分带,但单一矿脉的分带性较差、含矿伟晶岩既可以顺层产出也可以近垂直切层产出(类似于"五层楼+地下室")、锂辉石等稀有金属矿物既有伟晶状又有细粒状产出的特点,是中国乃至于世界上最重要的固体锂矿床类型之一,具有极大的找矿潜力,无论是新三号脉本身还是甲基卡外围其他地区都是值得工作的区域。甲基卡矿床式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可指导热穹隆伟晶岩田的矿产勘查工作,川西地区除了甲基卡矿田之外,也适用于石渠、马尔康、九龙等地的伟晶岩田,同时,对于整个青藏高原的东部及北缘印支运动后期与燕山期之初岩浆-构造-热穹隆发育地区寻找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稀有金属等关键金属资源的地位日益不可或缺。花岗伟晶岩是最重要的稀有金属矿床成因类型,该类型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和成因机制是矿床学的热门研究话题。文章主要对花岗伟晶岩型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普遍富集挥发分(B、P、F和H2O)和成矿元素,具有低黏度、低成核率、强元素溶解能力和强迁移性。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流体形成温压条件存在争议,部分研究者认为形成于高温高压条件,也有研究者认为可能形成于过冷却条件下,温度可能低至350℃。花岗质岩浆高度结晶分异演化和富成矿元素地壳物质小比例深熔是形成成矿花岗伟晶岩的两种主要机制。流体不混溶和组成带纯化是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稀有金属进一步富集的重要手段。中国规模最大的甲基卡花岗伟晶岩型锂矿是研究该类矿床的理想实验室。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主要稀有稀土金属矿床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南省主要有铌、钽、铷、铯、锂、铍、锆等稀有金属及稀土金属矿床.矿床类型以岩浆晚期分异交代型、气成热液型、佛晶岩型、风化壳型和砂矿型为主.稀有稀土金属矿床在空间分布与成因上,与东山期花岗岩体密切相关,往往具有水平分带和垂向分带规律.  相似文献   

5.
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中的稀有金属资源作为一种关键的战略资源,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矿石中的稀有金属矿物以及围岩地层中可能含稀有金属矿物的岩矿鉴定是工艺矿物学和稀有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以四川西部党坝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石床为研究对象,在显微镜观察的基础上,运用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TIMA)开展岩矿鉴定工作。鉴定结果显示,矿石中的铌钽矿物主要有铌锰矿、铌钽矿和钽铁矿三种类型。围岩中除了常见的石英、斜长石、正长石、黑云母、白云母外,还含有单斜辉石、方解石、榍石等矿物。TIMA系统不仅可以得出扫描鉴定的探针片中的矿物质量百分比和元素含量比例,还能有效的确定矿物的嵌布特征和矿物类型。TIMA分析为后续工艺矿物学、单矿物定年点位选择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6.
大青山东段中生代火山成国非金属矿床可划分为两大成因类型,8种基本类型。对不同成因类型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的详尽研究表明:火山穹隆构造与火山岩浆,火山熔岩改造型及火山碎屑岩-熔岩改造型沸石,膨润土矿床有关;火山侵出岩丘控制了珍球岩矿床与沸石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新疆彩霞山铅锌矿床成因分析及与MVT型矿床成因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彩霞山铅锌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带卡瓦布拉克-星星峡中间地块,容矿地层为长城系星星峡群,含矿岩性为角砾状硅化粉砂岩、白云石大理岩.通过对矿体特征、稳定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等分析,认为彩霞山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碎屑岩-碳酸盐岩容矿的后生层控-热液改造型矿床.通过与我国广东凡口铅锌矿床、新疆卡兰古铅锌矿床成因对比研究发现,彩霞山铅锌矿床与二者成因特征类似,具有MVT型矿床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8.
据贵州西南部册亨、望谟地区矿产调查成果,文章从区域金矿赋矿围岩、含矿部位、构造控矿特征、矿化围岩蚀变等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细屑岩中金矿的成矿条件,企图建立以细屑岩为容矿层金矿床的标准矿床模式,对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该类型金矿的成因,成矿模式、找矿方向等或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平果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思福 《广西地质》2000,13(4):29-33
岩溶堆积型铝土矿是我国华南特有的一种铝土矿工业类型。文章对平果岩溶堆积型铝土矿矿床的含矿岩系、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其开采技术条件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0.
林德松 《矿产与地质》1994,8(3):183-188
通过国外碱性交代岩矿床的成矿区域背景、矿床类型、交代作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综述,和与国内混合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对比研究,认为它们不属于同一成因类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China Geology》2020,3(1):137-152
Since 2012, some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through the resource investigation, metallogenesis research,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ing of lithium deposits in China. Firstly, the progress of lithium exploration has been made in Sichuan, Xinjiang, Qinghai and Jiangxi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 Li deposits are not only found within the pegmatite rocks but also within the granitic rocks and sedimentary rocks. Secondly, the methods of geological survey, geochemical and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even drilling technology have been improved, which can be delineating orebodies quickly. Thirdly, the mechanisms of Li mineralization were summarized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 contents and kinds of geological phenomena. Based on practic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multi-cycle, deep circulation, integr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metallogenic mechanism or “MDIE” metallogenic mechanism for short has been put forwarded further in this paper, and the “five levels + basement” exploration model has been successfully expanded to guide the prospecting work both in the Jiajika and Keeryin pegmatite ore fields in western Sichuan Province. Besides, new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aspect of amblygonite deposits of granite-type and hydrothermal type in the Mufushan-Jiuling ore district, which points out a new direction for prospecting new types of lithium deposit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
稀有、稀土和稀散元素(三稀)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矿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作为中国矿床地质工作者大家庭中的成员,一直致力于三稀资源的研究和探索.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其中,对世界闻名的新疆可可托海3号脉和内蒙古白云鄂博稀有稀土矿床较早就投入了工作,他们为此付出了毕生精力;在湖南香花岭含铍条纹岩中发现了中国第一个新矿物——香花石;1970年后,在内蒙古巴尔哲、福建南平和四川大水沟稀土、稀有和分散元素等矿床发现后,也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中国首次发现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后,对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的确定和分布规律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21世纪,三稀资源被确定为关键矿产后,矿产资源研究所进一步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不但取得了理论上的创新,而且发现了一批新的三稀矿产地,尤其是在川西甲基卡和可尔因等地投入了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钻探等工作,其中钻探工作量就达11818.96 m,为把川西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集区建设成为国家大型锂矿基地作出了新贡献.对于卤水型锂及其他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开发利用也一直是矿产资源研究所的重点,几十年来从未间断,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四川盆地东北部及江汉盆地等地近年来不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铬铁矿是关键金属铬唯一可经济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层状铬铁矿和蛇绿岩中的豆荚状铬铁矿两种类型,其中豆荚状铬铁矿矿体规模小、发育不规律,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勘探难题。由于铬铁矿特殊的经济战略地位,美国、欧洲、苏联和中国都非常重视铬铁矿地球物理勘探。铬铁矿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发展了以重力、磁法为主导的铬铁矿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震、电法也被应用。这一阶段在苏联乌拉尔肯皮尔赛等超大型蛇绿岩型隐伏铬铁矿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在其他矿区取得一定的进展。自21世纪以来,高精度的便携式仪器和新兴地球物理技术逐渐运用到铬铁矿地球物理勘探,综合地球物理成为铬铁矿勘探的主流方法,在我国罗布莎等多个岩体隐伏铬铁矿勘探中取得突破,在印度、阿尔巴尼亚等国家也取得进展。本文回顾了铬铁矿地球物理勘探的发展历程,综述了铬铁矿岩石物理特征与测量方法、重磁勘探主要应用及存在问题、电磁法勘探的主要方法,并重点介绍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罗布莎铬铁矿的探测效果和电磁法勘探模式,展望了张量CSAMT技术、磁异常模量反演、高光谱遥感、高密度激电、无人机物探等有望在铬铁矿地球物理勘探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沿...  相似文献   

14.
花岗质岩浆和矿化之间的关系:重要概念和关键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对与花岗岩相关的锂、稀土金属和贱金属(例如Cu和Mo)矿产需求重新激发了人们对其成矿作用研究的兴趣。本文综述了不同类型花岗质岩石及与其相关的矿床:1)与高分异花岗岩有关的浸染状稀有金属矿化;2)热液型锡和钨矿化(如:矽卡岩型矿床);3)伟晶岩型稀有元素矿化;4)斑岩型矿化。虽然花岗岩和相关矿化作用之间(特别是斑岩系统相对于稀有金属)的联系还没有明确,但最近这些成矿系统的相关研究进展为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条件。本文重点回顾了与花岗岩相关成矿作用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不同类型矿化有关的花岗质岩浆的多样性,并论述了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模式。尽管长英质侵入岩浆系统复杂多样,但近来与这些矿化系统有关的研究进展可望能够作为找矿勘探的指示。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揭示岩浆系统的氧化还原状态,进而可以判断斑岩系统的成矿潜力,它还可以与其他找矿勘探指标如矿物的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联合使用。本文还讨论了通过熔融包裹体分析,研究微量元素在硅酸盐岩浆与挥发分体系中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新型材料、新能源在各个领域应用不断深化,稀有金属矿床迎来了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与勘探热潮。新疆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床是我国最早开发利用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基地,但对其典型矿物和围岩的热红外反射光谱的认识还很缺乏,制约了对同类型矿床开展遥感地质调查和遥感地质学研究工作的推进。本文采用便携式热红外光谱仪,对可可托海3号脉的典型矿物岩石开展热红外光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热红外光谱可以有效识别锂辉石、锂云母、绿柱石、电气石等典型的稀有金属矿物。其中,与锂云母相比,含锂云母伟晶岩产生了新的特征峰;含锂辉石伟晶岩、含电气石伟晶岩相比于各自单晶矿物,其反射特征峰均明显向短波方向偏移;含绿柱石伟晶岩光谱曲线反射特征峰比绿柱石单晶反射特征峰明显向长波方向偏移。本文初步建立了可可托海典型矿物和岩石热红外光谱特征数据库,总结了以锂辉石、锂云母等稀有金属矿床矿物、含矿伟晶岩及围岩的热红外光谱特征,可为热红外光谱进行稀有金属矿物的识别及花岗伟晶岩型矿床的勘探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西藏喜马拉雅带以发育较多金、金锑及铅锌多金属矿为显著特色,而稀有金属矿未曾列入主流找矿方向。近年来,该带由于铍、锂等稀有金属矿的重要找矿新发现而备受广大学者关注,其相应的成矿作用研究亦有较大进展。本文在喜马拉雅带已有地质找矿成果及科学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带新发现的稀有金属矿勘查与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本文提出:喜马拉雅带主要发育有伟晶岩型锂-铍矿、锡石-硫化物型锡-铍矿、矽卡岩型铍-锡-钨矿、矽卡岩型铍-铌-钽矿、钠长石花岗岩型铍-铌-钽矿、热液脉型萤石-铍矿6种稀有金属矿化类型,其中伟晶岩型锂-铍矿及锡石-硫化物型锡-铍矿最具经济意义上的找矿价值。这些稀有金属成矿作用均与中新世淡色花岗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属于岩浆高度结晶分异的产物,是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成矿作用中的新成员,并构成了喜马拉雅带与淡色花岗岩相关的稀有金属矿成矿系列。为指导找矿勘查,今后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研究应加强如下几方面:(1)高分异淡色花岗岩-伟晶岩岩相分带与相应的稀有金属分带;(2)锂-铍-铌-钽-钨-锡共生分离机制;(3)喜马拉雅式稀有金属矿成矿模式与勘查模型;(4)稀有金属与铅锌-金锑成矿作用的关系。喜马拉雅带新发现的稀有金属成矿作用大部分靠近我国边境地区,通过进一步的勘查评价工作有望形成西藏地区具有战略意义的稀有金属成矿带。  相似文献   

17.
辽宁抚顺地区太古宙变质上壳岩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宁抚顺地区太古宙变质上壳岩中铜、金、铁等金属矿产资源丰富.通过对老矿区的侧、深部找矿及近外围找矿,相继发现了红透山深部铜矿,二道沟、萝卜坎、大东洲大型隐伏铁矿,下营子钼、金、多金属矿等.对抚顺地区变质上壳岩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特征、空间分布及近年勘查成果的综合分析,应用地质找矿新理论,采用可控源、瞬变电磁、高精磁等物探方法对老矿区开展资源潜力预测及找矿方向评价,并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显示该区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与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China Geology》2018,1(3):415-424
Since 2011, certain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through the resource investigation, metallogenesis research, mining supervis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ion-adsorption type rare earth element (REE) deposit in South China. Firstly, som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REE prospecting in Jiangxi, Guangdong, Guangxi and Yunnan. REE deposits are not only found within the weathering crusts of granites and felsic volcanic rocks, but also within the weathering crusts of epimetamorphic rocks and basic magmatic rocks. Secondly, the methods of exploration, delineating ore bodies and calculation of reserves have been improved, which intuitively reflect the thickness, REE composition and value of weathering crust. Third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Es and weathering degree and the rule of distribution, migration and enrichment of REEs in the weathering profile was summariz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big data, which can predict the metallogenetic horizon of REEs. Fourthly, a method for quick, accurate and dynamic investigation of the REE deposit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using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Finally,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roduction status of REE mines and water pollution has been revealed based on long-term hydrochemical monitoring data of rivers and wells in mines and surrounding areas.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肯德可克矿区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肯德可克矿区中,利用地球物理的自电、激电物探进行勘查,推断异常为含Co、Au、Bi、Cu等金属元素的矿致异常。应用井中立体物探勘查,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20.
资源定量评价发展方向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未来的资源定量评价希望能够评估未发现矿产资源的量、价值并对其进行定位预测, 以能够表达矿产资源的经济潜力和不确定性.近年来金属价格的长期下跌提出了对更大型的矿床的需求.敏感度分析表明了减少评价中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最有效途径是降低有关吨位估计因素的不确定性.到目前为止, 在评价中所有可能造成误差的因素中, 那些与吨位估计误差有关的因素是最重要的.鉴于吨位模型的绝对重要地位以及矿床模型是吨位最有效的预测手段, 正确地选择矿床模型是控制误差最重要的途径.地表大部分地区被大面积裸露的岩石和沉积物所覆盖.由于很多出露地表的矿床已经被发现, 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盖层下面岩石可能显露的矿化信息上.这些区域的资源评价必需依靠对其周边地区的外推、地下覆盖岩石新的地质填图或者通过在其他成功勘探区获得的经验进行类推.盖层对评价的不确定性以及评价的方法与程序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因为地下地质现象的不可见性和地球物理方法所获得的是一种被削弱了的信息.许多早期的评价方法都是基于从那些出露地表的矿床中总结出的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变量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 而现在我们同样需要研究基于地下隐伏矿床的勘探经验.矿床模型在资源定量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1) 大多数矿床类型具有明显不同的品位和吨位分布; (2) 不同的矿床类型出现在不同的地质背景中, 而这种背景可从地质图中进行区分.在综合利用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地学信息进行资源评价及矿床勘探中, 矿床模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品位和吨位模型以及定量描述、经济和矿床密度模型的发展将有利于减少这些新的评价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