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敦煌莫高窟窟前林带防护效应的风洞实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洞窟环境包括窟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气流等环境因素的适宜程度,对保护洞窟内的壁画和彩塑是十分重要的。洞窟环境不仅因洞窟所处的位置、大小、型制、有无窟门及窟门形式等而异,而且与窟外整个大环境密切相关。不同风况对洞窟内的气流交换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造成石窟壁画彩塑风沙尘粒沉积、崖面风蚀的主要原因。通过风洞模拟实验,从窟前流场、洞窟环流、崖角形状及其受力等几个方面研究了窟前林带的防护效应和崖角防风蚀机理。结果表明:从控制洞窟水汽因素来讲,窟前以通风结构林带最佳,疏透结构林带次之,紧密结构林带欠佳。控制窟前林带灌溉强度,建立多次、少量的窟前林带灌溉制度,同时,在偏东风条件下尽量减少对窟前林带的灌溉,是控制林带生长和底层洞窟侧渗的重要一环。考虑到促进洞窟自然通风的需求,采用一定疏透度的窟门和采取必要的强迫通风,能够较大改善洞窟的自然通风和环境适宜状况。  相似文献   

2.
选择敦煌莫高窟72窟为实验洞窟,用人工冷凝收集洞窟蒸发水分,并定期监测δD和δ~(18)O值。同时监测莫高窟降水、潜水、大泉河水等背景环境水分的δD和δ~(18)O值,应用水同位素示踪原理揭示洞窟蒸发水分来源。2 a的洞窟蒸发水分、莫高窟降水、潜水、大泉河水、围岩水分的同位素δD和δ~(18)O监测表明,洞窟蒸发水来自地下潜水。用在线降水同位素计算的当地降水年值、加权平均值、野马山降水年值表明党河水来自野马山降水,它是莫高窟地下潜水/大泉河水的合理来源,存在清晰的来源通道。在潜水向上运移过程中,围岩选择了δ值相对偏正的水分;围岩温湿度对蒸发水分的δD和δ~(18)O值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了敦煌莫高窟洞窟内外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 27 种元素 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典型地壳元素 Na、Mg、Al、K、Ca、Fe 占测定元素总质量浓度的 96%以上。 通过洞窟内外 PM2.5 与 PM10-2.5 中元素质量浓度对比发现,Li、Na、Mg、K、Ca、Co、Ni、Zn、Sr、Cs、Ba、U 等 元素主要存在于 PM10-2.5 中。沙尘天气时,洞窟外环境中的 Co、Ga、As、Cs、Ba 元素质量浓度降低,表 明沙尘过程对这些元素有稀释作用。富集因子分析显示,洞窟内外可吸入颗粒物中 B、Na、Ca、Mn、 Cu、Zn、As、Sr、Tl、Pb、Bi、U 的 EF 值均大于 10,表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对以上元素的富集起主 要作用。富含 Ca、Mn、Cu、Zn、As、Pb 等元素的矿物颜料在洞窟壁画制作中被大量使用,其对区域环 境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微量元素的富集也有一定的贡献作用。游客数量与洞窟内外元素 Bi 浓度存 在较显著的线性关系,表明环境中的 Bi 元素浓度变化受游客活动影响。本研究首次对莫高窟大气 可吸入颗粒物中元素含量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研究成果为石窟文物及其赋存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 污染的治理及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敦煌的莫高窟举世闻名。近日 ,又一个“新敦煌”被发现 ,这就是位于安西县的榆林窟。被誉为“新敦煌”的榆林窟 ,很快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榆林窟 ,俗称万佛峡 ,位于莫高窟东南180公里的祁连山谷中。因河岸两旁生长着郁郁葱葱的大片榆树 ,河叫榆林河 ,窟称榆林窟。洞窟开凿在河两岸的峭壁中央 ,呈上下两层排列 ,共有42个。洞窟内共保存唐朝至元代800多年间的彩塑千余尊 ,壁画1000多平方米。榆林窟创建于北魏 ,历代有凿修。这里古代属于敦煌君管辖 ,榆林窟总属敦煌艺术。从洞窟形制、壁画内容、艺术风格等来看 ,…  相似文献   

5.
令全世界瞩目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何以建在中国西北戈壁荒漠的一处断崖上呢?最近 ,中国有关专家从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的角度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莫高窟营建之谜。据称 ,围绕莫高窟的开凿、选址 ,流传最广的是一乐姓和尚在此看见千佛闪耀 ,由此凿下第一窟。而西北民族学院从事历史地理研究的副教授胡孝宏说 :“莫高窟的开凿、修建绝非偶然 ,充分体现了古代先民的聪明、智慧。”他介绍说 ,敦煌地处荒漠戈壁腹地 ,为使洞窟免遭风沙侵蚀 ,古人将莫高窟选择修建在鸣沙山砂砾岩上 ,坐西朝东 ,与东面的三危山隔河相望。呈蜂窝状排列的洞窟最高…  相似文献   

6.
《西部资源》2012,(6):44-45
奇!石头会下蛋数十枚足球大小的"石蛋"静卧山间,另有数十枚大大小小的"石蛋"仍镶嵌在崖壁中,等待"出世"……这一"石头下蛋"的地质奇观,出现在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的姑鲁产蛋崖。一颗颗的"石蛋"在相对凹进去的崖壁上安静地孕育着,有的刚刚露头,有的已经生出了一半,有的已经发育成熟,眼看就要与山体分离。山崖"产"下的石蛋为圆形或扁圆形,直径一般为30至50厘米,呈青赤色,质地坚硬,比重大且不风化,石蛋上有类似树木年轮的圆形  相似文献   

7.
从武夷山崖墓的自然环境探讨其葬法甘本根(江西省抚州师范专科)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风景区大、小藏峰一带,碧水丹岩,奇峰邃洞,丹霞地貌十分发育。在那陡峭的山崖之上,散布着许多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崖墓。对于崖墓的葬法,历来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有洪水说、地...  相似文献   

8.
莲花山是闻名遐迩的岭南一秀,新春佳节的大年初二,我们慕名去访此名山。进入山门,就有轰鸣声传来,寻声望去,只见离山门不远的右侧有一壁立的山峰,流水由山峰上奔泻而下,是瀑布发出轰隆隆的水声。瀑布宽45米,高20余米,奔腾的瀑布飞流而下,落入下面深潭翻卷起一簇簇雪浪,飞溅起中国地名腾腾的水雾,甚为壮观。在左侧山崖上,有“莲花飞瀑”四个红字,乃关山月所题。沿着石子铺的小路前行二百米,越过一座小山,碧波荡漾的莲花湖便出现眼前。波光粼粼的湖水平静呈绿色,湖上架有白色曲椅,桥中有黄瓦红柱的凉亭,远处还有一座拱桥,湖影秀丽,十分幽美,更…  相似文献   

9.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市,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在发出耀眼的光芒的同时,也给世人留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名》2011,(11):22-23
莫高窟,俗称干佛洞,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5层,南北长约1600米。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黄崖关位于蓟县最北端30公里处的东山上。黄崖关长城始建于北齐天宝七年(557年),明代包砖大修,1985年修复了城墙3025米,楼台20座,八卦关城、水关各一座。全段长城墙体和敌楼建在海拔700多米的山脊上,陡峭险峻。明代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曾重新设计,包砖大修这一段长城建筑特点是台墙有砖有石,敌楼有方有圆,砌垒砖有空心有实心。关城塞堡、敌台水关,应有尽有。接山跨河,布局巧妙。集雄险奇秀于一身。黄崖关万里长城是蓟县与河北省兴隆县之间的主要关口和通道,也是蓟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关城。关城东西两侧崖壁如削,山势陡峭雄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山崖在夕阳西照时,反射出万道金光,故名黄崖关。关城由正关、水关、东西稍城和烽火台组成。  相似文献   

12.
华古 《中国地名》2014,(6):29-30
情感真挚情节生动情缘善美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天,没有地,没有山川湖泊,没有花草树木,没有飞禽走兽,更不用说有人类。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才有了万物生灵。不知哪一年,西天突然塌了一块,天河中的水哗哗地从缺口流下人间,淹死了无数人畜,天下顿时沦为泽国。当时,有个姑娘名叫女娲,住在再大的水也淹不到的山崖洞里。她目睹百姓颠沛流离,动了恻隐之心,立誓要把天上缺口补起来。她离开所住的崖洞,爬过无数高山,淌过许多大河,  相似文献   

13.
龙门石窟旅游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内部因素及气候,地下水,环境污染,重复振动诸外在条件,初步分析了龙门石窟风化的机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洞窟遭受破坏的生态及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佛光山坐落在台湾省高雄县的大树乡,是台湾最著名的佛教胜地,由国际知名的佛教翘楚星云大师所开拓经营。佛光山有台湾佛教最高学府,有世界上最大的佛殿和令人惊叹的接引大佛。接引大佛若论实际高度,其实并不算高,它只有十二公尺,比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大佛(十七公尺门奉先寺大佛(十七公尺),甘肃永靖炳灵寺大佛(甘七公尺)都矮一截。与七十一公尺高的四川乐山大佛,更是不能相比。但上述佛像都是依山雕凿,虽云大矣,但背靠山崖,参照物太大,佛像自然减少了几分气势。这个接引大佛却不仅不背靠在山,还独自矗立在一个山岗顶上,佛借…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的西邻,河北省涞水县北部山地,因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降低,分为上、中、下三坡,又因山高谷深,交通闭塞,历史上属涞水、宛平、涿鹿“三不管”之地,故称“野三坡”。它是近两年来正在开发的自然风景区,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拒马河及其支流小西河两侧。我们于1985年夏进行初步考察,简要报告如下。流经风景区南部的拒马河是著名的曲流深切峡谷。其中从上庄到房山县界仅七公里,河道九曲与房山县十渡风景区相接。峡谷中山崖壁立,高达百米,下有深潭,构成了水转山回  相似文献   

16.
帕米尔高原是自汉武帝以来开辟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早在中国汉代就以"葱岭"相称,因多野葱或山崖葱翠而得名。帕米尔高原,地处中亚东南部、中国的西端,横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是亚洲多个主要山脉的汇集处,主要居民为塔吉克族。"帕米尔"是塔吉克语"世界屋脊"的意思,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拥有许多高峰。该高原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楚科奇山带)的山结,也是亚洲大陆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号称亚洲屋脊。  相似文献   

17.
正辽宁义县境内的大凌河畔福山断崖,有一座开凿于北魏时期(499)的万佛石窟,它是东北唯一与龙门、云冈石窟同属一个年代的古迹,历经1500多年沧桑岁月,现存16座洞窟,造像430余尊。窟内有一方高1.4米、宽1.1米,刻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的摩崖碑,记载着石窟开凿日期、规模、目的等,是研究当时宗教信仰、宫廷礼仪、世风民俗等方面的翔实史料,弥足珍贵。北魏太和年间,孝文帝(拓跋宏)亲政,定都洛阳。他笃信佛教,亲自为  相似文献   

18.
敦煌莫高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长期以来,这里受风沙侵害,并已危胁到洞窟的安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但因防护位置不当,事倍功半。根据风沙运动规律和风沙危害方式,评估了已经建立的防沙工程的效果,强调了防止吹沙和保护莫高窟的“六带一体”防沙体系的必要性和持久性。据此方案,阻沙带应建立在窟顶大沙山前缘作为前壁,窟顶戈壁作为输沙带,窟体作为固沙带  相似文献   

19.
屈建军 《中国沙漠》2000,20(2):124-128
敦煌莫高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长期以来,这里受风沙侵害,并已危肋到洞窟的安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但因防护位置不当,事倍功半,根据风沙运动规律和风沙危害方式,评估了已以建立的防沙工程的效果,强调了防止吹沙和保护莫高窟的“六带一体”防沙体系的必要性和持久性。据此方案,阻沙带应建立在窟顶大沙山前缘作为前壁,窟顶戈壁作为输沙带,窟体作为固沙带。  相似文献   

20.
三峡重镇万县市有一座建在城区面南太白岩上的太白公园。它全长3公里,相对高差173米,背负西岩(即太白岩),面临长江,奇岩凌空,卓然独峻,以云梯、栈道、洞窟相联,泉水叮咚,绿树葱笼,古迹甚多,历有“三峡奇景”、“立体公园”的美称,据知为目前国内外独一无二的“绝壁公园”。因李白于唐开元十三年曾到此登高揽胜“大醉西岩-局棋”而得名的万县太白岩是我国著名的道佛圣地。唐代女诗人薛涛曾在此赋诗《西岩》,北宋书法家黄庭坚在此留下了被后人誉为“海内存世/黄书第一”(清曾国藩语)的书法瑰宝《西山题记》,北宋诗人陆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