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陆漂移, 板块构造, 地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文津 《地球学报》2009,30(6):717-731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提出的依据; 论述了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 由于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发现了大洋中脊、洋底扩张, 解释了大陆张裂的机制, 并建立了全球板块构造理论, 形成现代地学思想的革命; 李四光在大陆漂移说提出的同时已在积极地探讨和论述大陆地壳水平运动问题, 并结合中国大陆实际, 发展了陆内碰撞变形理论, 即包括全球大陆构造体系在内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他强调地质力学是一支脚站在地质上, 另一支脚站在力学上来研究地壳运动和变形现象。后来更扩大了其在资源、环境方面的应用。文章对魏格纳大陆漂移说、全球板块构造理论及地质力学三者的关系做了深入探讨, 论述了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方法的现代意义、超前意义, 提出要重视和发扬李四光留给中国人民的宝贵遗产, 建议深入学习李四光的著述, 结合地质调查新成果去丰富它和发展它。  相似文献   

2.
刘思宇 《地质论评》2016,62(S1):119-120
地质档案是地质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开展地质工作、总结工作经验的主要信息源。地质档案是指对地质工作活动的记录和成果,它是在地质调查研究、矿产勘探等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地质档案有地质原本档案和地质复制本档案两种形式。地质档案一般可划分为区域地质调查档案、固体矿产地质档案、石油地质档案、海洋地质档案、物探和化探档案、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档案。现代的地质档案是国家地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地质档案管理事业为国家地质工作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地质档案所拥有的巨大信息量及参考价值是对现代社会的地质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现代意义上的我国地质档案工作是应地质勘探工作需要发展起来的,地质勘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发展更多地依照着地质调查的节奏,也更多地围绕着地质档案发展中心工作来服务。它是档案工作与高速发展的中国地质勘探事业结出的富于中国特色的一个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仅就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如何加强广义环境地质基础工作,谈几个问题:一、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我国地质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人类面临的一个严重挑战是全球性环境问题.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最新报告认为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有三个,即:全球变  相似文献   

4.
环境工程地质评价,预测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协调关系出发,讨论了不同工程类型的工程作用特点和地质环境系统指标体系,探讨了地质环境的适宜性和敏感性分析原理与分析,并提出了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不协调时的对策及地质灾害管理战略,在此基础上,以某城市为例,进行了实例剖析。  相似文献   

5.
晚第三纪以来中国古环境的特征及其发展历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祝贺袁复礼教授从事地质工作六十周年,感谢他对中国第四纪地质和古环境研究的教导和启迪。 一、中国现代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必须注意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现代中国的自然环境因地理位置、地形及气候、动植物、土壤等因素的差异而不同,而这些因素的形成无一不具有其历史根源,因此环境各因素的发展对于环境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地质历史的发展来看,现代东亚环境的轮廓基本上形成于新生代中期,因此研究中国晚第三纪以来古环境及其发展过程对于认识和保护现代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论秦皇岛市的城市地质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现代环境观从地质环境、地球化学环境和水文环境三方面,较详细地论述了秦皇岛市区的城市环境,综合分析了灾害地质、土壤化学元素的分布状态及水体污染的主因背景,并对城市的地壳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影响人们生活,城市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某些区段存在的隐患,提出加强环境保护,使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是指那些能为当前和未来的国家经济建设带来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地质找矿的重大成果,这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三十多年来的地质工作成果,为组织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湖南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方向是:重点开展铅、锌、锑、金、银、稀士、媒成气、硼矿、片状高岭土、原生金刚石及轻质建材原料;长沙—株洲—湘潭地区环境地质工作;对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其它地质工作。实现湖南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对策是:增强找矿意识;遵循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方向,积极调整地质工作布局;深化改革,运用经济杠杆,引导地质找矿实现重大突破;采用先进地质工作手段,推动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充分发挥地质科技人员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尧  杨建锋  张翠光 《地质通报》2016,35(11):1918-1925
欧盟是世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在环境地质科学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先进的理念、经验和做法。在论述欧盟环境管理基本理念的基础上,从填图、监测、机理研究3个方面分析了欧盟地区环境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现状,概括总结了其在环境地质领域的科学发展战略重点,梳理出各成员国地质调查机构从传统地质调查工作向服务生态管理的现代地质调查工作转变的发展路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环境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的启示:加强地质环境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加强统一的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开展地球关键带三维地质调查与监测;加强地质环境事件快速响应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我国城市建设的基本和由此引起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研究了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当前我国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珠江三角洲环境地质控制性因素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地处广东省中南部,濒临南海,海陆相互作用较强烈,新构造运动活跃,侵蚀和剥蚀作用明显,第四系广布,地貌类型多样,是地质环境的过渡带和敏感带,独具特色的区域地质环境必然产生相应的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基于现代调查并综合以往研究成果,从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第四纪沉积的角度分析了控制珠三角城市群地质环境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对可持续城市化进程具有广泛影响的灾害性环境地质问题:地震灾害,软土区地面形变,岩溶塌陷,海岸异常变迁叠加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从地质环境的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①西北地区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②三峡工程地质问题及重大工程选址研究;③“八五”环境地质研究;④中国地质灾害与生态地质环境;⑤全国地质环境监测与信息系统建设;⑥“八五”水,工,环,地质新领域与基础研究;⑦水工环地质市场科技成果;⑧水工环地质展望八个方面,系统全面介绍了“八五”期间水工环地质研究的主要成就与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我国现代军事地质研究和我军战场地质环境建设保障体系,采用地质环境研究思维分析陆战场空间的结构特征、空间变化规律、物理化学界面和动态变化趋势,构建军事地质环境研究内涵与关键技术。提出军事地质环境包括作战环境和地质环境,研究要素分别为战场空间结构、军事地理环境、军事行动环境和地质体时空环境、地质体现状环境、地质体应用环境。军事地质环境研究内涵是将作战环境和地质环境整合分析研究,从宏观上把握战场空间的结构特征和军事地理与军事行动环境背景,据此确定地质需求内容和军事地质应用主题;通过研究地质体背景条件、物理化学状态、空间分布规律及动态变化趋势等,分析一定区域地质环境的质量、容载和反馈能力,为军事作战应用地质条件提供利弊研判和优劣预测。适宜军事地质环境数据获取和信息表达的关键技术包括民用地质数据军事应用改化、境内快速立体调查、境外遥感地质解译和按需定制专题图。概括认为当前我国军事地质的主要探索研究方向有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下的作战环境质量评估与治理、地质客观规律的普适性与特殊薄弱点军事应用、隐匿军事目标靶区的地质环境定位预测、地质模型的军事地质环境信息表达。  相似文献   

13.
《地球化学》1972,(2):135-141
环境地质是一门新兴学科。这门学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现代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地质因素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应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前任所长裴荣富先生的邀请,美国经济地质学家、国际经济地质学理事会理事长、科罗拉多矿业学院R.W.Hutchinson教授于1986年6月4日至7日在北京讲学。 Hutchinson教授讲学的主要内容有:(1)矿床在地质历史中的演化。阐述了与火山喷气、喷气成矿作用有关的金属矿床类型随地质时期发展的演化特点及规律;(2)现代热卤水成矿作用。阐述了现代热卤水系统形成的地质环境、地质一地球化学特征、形成物理化学条件以及与正常海水的区别;(3)含铁建造。论述了含铁建造在全球范围内分布的地质特征、成矿环境,以及随地质历史的发展含铁建造类型的演变;(4)块状贱金属硫化物矿床。Hutchinson教授从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的地质环境讲起,深入论述了以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地质学诞生2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地质工作主要集中于远离城市的边远山区,并从寻找各种矿产资源的角度去看待地质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在过去的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城市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和影响程度不大。所以,城市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矛盾不突出,二者处于相对平衡和统一发展之中,城市地质工作往往被忽视。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矿业的快速发展,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物质保障的同时,也累积了大量的地质环境问题,并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要求矿山地质环境监管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时效性。现代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质是未来地质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作为山西省省会和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主战场,太原城市地质的调查和研究是山西地质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人口-资源-环境的角度,运用现代城市地质的观点,分析了太原城市地质资源、水土质量、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和分布规律,认为太原城市地质应首先保障城市发展所需要的足够的地质空间,服务好城市发展战略。其次,太原城市地质应保证未来城市用水安全和城市地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第三,太原城市地热开发利用和地质遗迹开发,是太原城市地质未来发展的另一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滑坡,崩塌,矿区地质灾害,地面沉降,活动断裂,地震,岩溶陷落柱,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下水污染,地表水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地质环境作为评判因子,应用综合评判原理与方法,通过模型运算和隶属度分析,将研究地质环境质量划分为良好,较好。较差,差4个区12个亚区,并就各区影响地质环境质量的各环境地质事件发育特征及危害程度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论环境地质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资源与环境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指出了资源与环境间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关系,说明了地质作用是资源与环境形成的源泉,从而论证了地质学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详细论述了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的内涵,探索了地质环境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并进而讨论了环境地质学科的分类,文章用“以地质环境为实,以环境地质求真”来反映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之间的关系。本文还详细叙述了环境地质工作与地质环境行政管理工作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地质环境是环境地质工作的对象,环境地质学科是环境地质工作的理论基础。环境地质工作内涵广泛,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地质环境行政管理则是一项以环境地质工作为基础、社会公共服务为主体的行政管理工作。文章还提出了做好环境地质工作应给予组织上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根据现代金刚石成矿理论和成矿规律,结合扬子地台已知金刚石地质特征和地质条件分析,扬子地台在它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中,曾有三个地质历史时期具备了金刚石矿床形成的环境,就四川而言,在川东、川南和攀西地区均有发现金刚石矿床的较大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