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推进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和堆存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但又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只要加以资源化利用,就能会变废为宝。在研究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煤矸石综合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制定规划、完善经济政策、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江苏煤矸石综合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煤矸石资源、研究现状作了介绍,对煤矸石新矿源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对其管理和综合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抚顺市煤矸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抚顺市煤田开采悠久,煤矸石的堆积量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显著,并且占用大量土地,严重污染环境,以及出现边坡失稳现象。本文详细地分析了煤矸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阐述了目前煤矸石资源化的综合利用情况,以及开发利用煤矸石具有环保和经济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河南省煤矸石的积存现状、煤矸石堆放所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及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效、科学综合利用煤矸石的方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贵州六盘水市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在贵州省煤炭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炭资源开发是该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其煤矸石排放量和煤矸石堆放量均是全省最多的地区之一。本次工作对六盘水市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市在煤矸石综合利用方面存在利用率较低、利用不平衡、利用方式相对单一、利用技术水平滞后和利用优惠政策落实难等问题。针对以上情况,作者对该市煤矸石综合利用提出了今后发展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梁宝寺区煤矸石及其综合利用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煤矿建设之前,对梁宝寺区煤矸石进行了研究和评价,预算了该区煤矸石在煤矿建设和生产各阶段的产出量,详细分析了其物理化学特征,提出了今后煤矿对各种煤矸石的综合利用途径,为煤矿日后环境保护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利用煤矸石合成4A分子筛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炳伟 《江苏地质》1997,21(2):90-92
利用煤矸石经煅烧后在强碱作用下制备成4A分子筛,这一实验室成果对综合利用煤矸石、生产适于洗涤剂配方用的合成沸石分子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煤矸石固废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综合利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产生的大量煤矸石堆放地表,不仅造成土地压占、水土流失,而且还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矿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我国煤矸石累计堆存量已超过60亿t,压占土地1.3万hm2。2020年,我国煤矸石产量7.29亿t,综合利用量5.26亿t,综合利用率为72.2%。当前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具有存量和排放量大、产量高度集中、综合利用率不高,区域发展极不平衡,高附加值利用占比小等特点,现有煤矸石的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综合利用的规模和能力明显不能满足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及“双碳”目标下煤炭综合利用的相关要求。对此,提出煤矸石在采空区充填、地面筑基、塌陷坑回填与土地复垦等方面的规模化无害处置技术和方法,指出井下“采选充处”一体化固体充填开采和采空区地面膏体与浆体充填是控制煤矸石增量、规模化降低煤矸石堆存量的最有效方法。详细阐述煤矸石在发电、建材、资源回收、化工产品制备及农业等方面的综合资源化利用途径,提出构建“煤炭—固废发电—有价元素提取—化工产品—建材材料—井下充填—地面回填—农业应用”的闭合循环产业链模式,建立“多途径、多组分、多层次+梯级回收+生态修复+封存保护+井下高效自动化充填”规模化处置与综合利用体系的煤矸石未来产业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平顶山矿区煤矸石特征及综合利用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大锰  葛宝勋 《矿物学报》1993,13(4):374-381
在查明平顶山矿区煤矸石占地面积、矸石积存量及年排矸量的基础上,作者系统地采集了全矿区井上和井下煤矸石样品,进行了化学分析、工业分析、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岩矿鉴定和扫描电镜测定。查明了本矿区煤矸石的成分、矿物及微量元素特征。并指出了各类矸石可资进行综合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六盘水矿区的煤炭储量丰富,产生大量洗矸。本文主要根据该区矸石的化学性质,以经济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相结合的观点,研究其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煤矸石是值得研究的。 煤矸石主要用于建筑材料、耐火粘土、沸腾燃烧和回收煤炭,有些可以提取铝化工产品,硫精矿和从炉渣中磁选铁精矿等,煤矸石综合利用工艺是处理煤矸石并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介绍煤矸石的产生及危害,研究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对煤矸石的综合利用进行探讨,针对煤矸石的特征,阐述了对其研究的科学价值和环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毕节地区煤矸石特征及综合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了毕节地区部分矿区煤矸石的特征,指出该区煤矸石总的特点是SiO2、Fe2O3、CaO含量偏高,Al2O3偏低,但不同矿区有一定的差异。根据煤矸石的成分特征,指出了毕节地区煤矸石的利用方向,如制作水泥、新型墙体材料、空心砌块、陶粒(轻骨料、多孔骨料)、铸石,回收铝产品,生产肥料,利用矸石发电及用作筑路材料等。对其在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毕节地区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了煤矸石的灾害和综合利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停放多年且逐渐风化的煤矸石,为了避免和减少煤矸石所带来的灾害,对煤矸石山进行植被恢复与重建是最经济实惠且行之有效的较为理想的永久性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贵州水城地区煤矸石中微量元素综合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伟  黄智龙  周家喜  谷静 《矿物学报》2011,31(3):502-508
煤矸石中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其中很多元素都具有综合利用潜力,如在高镓矸石中,微量元素Ga含量可达到工业利用品位。矸石中也富含一些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量元素,这有利于利用煤矸石制作肥料和矸石山的复垦,但矸石中有些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过高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更深入的查明煤矸石中微量元素的利用潜力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选择重要产煤区水城为研究区域,对多个煤矿的煤矸石开展综合利用研究工作,采用ICP—MS对煤矸石中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并对煤矸石微量元素利用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分析,认为Ag、co、Ga、zr、Nb和sc等6种微量元素有较大综合利用潜力,矸石中富含cu、zn、c0和M04种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量元素,但矸石中的cu、Ni、zn和Cr含量是对照背景值的2—3倍,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煤矸石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煤矸石综合利用途径有着重要约束。贵州是我国主要的产煤区,煤层主要分布在六盘水、毕节、遵义等地区。本文借助ICP-MS、XRD和XRF等现代分析方法,对遵义地区煤矸石矿物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煤矸石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和粘土等富硅矿物,并含一定量的锐钛矿和黄铁矿等金属矿物。煤矸石主量成分以富Al2O3(14.26%~33.16%)和TiO2(1.05%~2.35%)为特征,微量成分以富Z(r39.5×10-6~1060×10-6)、Nb(3.54×10-6~101×10-6)、Ga(3.74×10-6~45.4×10-6)和Sr(22.6×10-6~1940×10-6)等为特征,具有重要的综合利用价值。综合分析显示,煤矸石中具有综合利用价值的稀贵金属与其所含的锐钛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淮南矿区煤矸石的物质组成特征及资源化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各种测试方法,对淮南谢桥、新庄孜和张集煤矿采集的不同层位来源的240个煤矸石样品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微量元素的进行测试与分析,得出了淮南矿区不同煤矿煤矸石的化学成分特征及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评价了煤矸石中有害元素的环境影响作用。结合煤矸石基本特征,提出了合理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为煤矿开采过程的主要固体废物煤矸石综合利用和资源化、煤矿环境保护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李后尧  厉建华 《矿床地质》1998,17(Z3):451-452
江苏贾汪煤田的采煤活动,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主要包括采空塌陷、煤矸石堆放和疏干排水造成地下水资源枯竭等问题。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塌陷地、煤矸石和煤矿排水进行了综合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柴北缘开采矿区煤矸石进行系统采样和分析,得到研究区煤矸石矿物组成、化学组分、微量元素、热值等信息,指出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伊利石、高岭石、云母,化学成分以SiO2、Al2O3为主,微量元素中Ga,Zr含量均超过伴生有用组分要求,具有回收利用价值。对照煤矸石利用技术要求,提出研究区煤矸石可用于制砖、烧制陶粒、生产水泥、发电、配制加气混凝土,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推广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是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重要措施。我们曾对省内部分地区的煤矸石进行了采样化验及其利用情况的调查。现将结果简述如下。一煤矸石是一种含碳的岩石。一般煤矸石的化学组成主要为碳、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等次之;并常含有镓、锗、钒、铊、铟等稀散元素。我省煤矸石化学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碳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二氧化硅的含量多数地区在40%左右,三氧化二铝约为20%,铁含量偏高,镓、锗、钛等元素普遍存在,个  相似文献   

20.
解硕永 《安徽地质》2003,13(4):296-298,300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期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综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和共伴生矿产的同时,还高度重视因煤矿开采所诱发的地表塌陷、水位下降、煤矸石占地等造成生态环境改变等一系列问题,在科学治理和综合利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成效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