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1900年以来的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1900年以来M≥6.9级地震资料,着重分析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震活动具有分区,分期特征,整个时段可划分为3个活跃期(幕)、第Ⅰ、Ⅱ活跃幕持续时间分别在39和32年左右,第Ⅲ活跃幕已持续了22年,目前尚未结束,还可能延续10-17年左右;在时空域内,地震活动出现了分区集中和地区间的交替迁移以及平静与活跃的交替现象。每个活跃幕内,地震活动以多周期轮回的迁移  相似文献   

2.
根据本世纪以来川滇地震(M≥6.5)活动特点,划分了地震活跃幕和地震活跃段。在对活跃幕和活跃段地震活动细微研究方面给出该区未来地震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我国青藏块体地区每一地震活跃幕里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地震活动强度和地震活动持续时间,认为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的发生可能意味着我国青藏块体自1995年或1997年开始的地震活跃幕已经进入后期,同时也意味着这一地区自1920年以来更长时间尺度里的地震活动期也进入了收尾阶段.未来几年青藏块体地震活动水平为7级...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部地震群体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振才  陈兵 《地震》2000,20(1):80-84
在对我国西部本世纪第五个地震活跃幕以来地震群体活动时空强演变规律回顾的基础上,研究了近1~2年中强地震的分布特点,结合大地形变的演变状况,对本区地震活动进行了研究,并认为本区处于本活跃幕末的翘尾活动阶段。  相似文献   

5.
东南沿海地震带近期地震形势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地震活跃幕、地震活动相关性和时空强特征演变等多个方面探讨了东南沿海地震带近期的地震形势.认为该带第四个中强地震活跃幕已经在1999年结束,目前正处于第五个平静幕的中期或后期阶段.短时间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和5级以上地震丛集活动的可能性较小,未来1-2年内.有发生5级左右地震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试论全天山地震活动的韵律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苏乃秦 《内陆地震》2000,14(1):9-14
对全天山地震带总体活动特征的科学认识是中亚各国正确认识本国局部天山地震活动规律的重要前提。在收集了较完整的全天山地震目录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全天山地震活动的韵律特征,发现全天山存在100年左右的大震活动准周期和50年左右的地震活动幕;对天山年折合震级时间序列的AR谱分析和周期参数精估计证实了上述分析,并表明还可能存在与太阳黑子活动相关的周期。根据上述分析认为,天山在2000±12年期间处于新一轮百年尺度大震活跃年份,同时在2007年前处在50年尺度地震活动幕中的7级以上地震活跃时段;2007年前天山仍可能发生多次7级以上大震,最大可达7.5级以上。  相似文献   

7.
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对全天山地区1790年1月至1997年12月的地震活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全天山地震活动即存在约11O年的大震活跃周期和50年左右的地震活动幕,也存在与太阳黑子活动相关的周期,并且这些周期是随时间变化的。与此同时,新疆南、北天山等地震带1893年以来也普遍存在相对比较稳定的11年和50年左右地震活动周期,只是在不同年份有较大的波动。连续小波变换揭示了新疆地震活动周期的时变性。根据新疆大震活动的11年左右周期可推测2006~2007年左右新疆地区有可能再次发生7级左右大地震,2002~2005年之间地震活动相对偏弱,Ms≥4.7级中强震次数偏少,活动强度为5级和6级地震。  相似文献   

8.
陈荣华  丁香 《地震》1996,16(1):45-52
地震学者认为,在地震活动区一个较长的地震活动期里,地震群体活动的强度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在一个地震活动期里,不仅地震群体活动在强度上有一个变化过程,而且在地震活动期的各个阶段中地震活跃幕和平静幕的持续时间也可能会有较显著的不同。基于这一思想,文中研究了华北地震区、我国西部及其邻区以及全国大部分地震带,在一个较长的地震活动期里,随着地震幕强度的变化,幕的持续时间和平静幕的持续时间通常有两种  相似文献   

9.
苏乃秦 《内陆地震》2003,17(2):190-192
2000年底,我们在《2001—2003年新疆地震大形势研究报告》中曾提出:“2001—2003年,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处在20世纪以来第5个活跃幕末期,仍有较大可能发生Ms≥7.0地震;2001—2003年,新疆境内有可能发生7级左右地震”的预测意见。2001年11月14日,在新疆与青海交界处的新疆若羌县境内发生了8.1级地震,证明了上述预测意见是基本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11~1994年地震资料,详细讨论了西藏地区强震活动分期、特征及其趋势,并应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了该区强震的时间分布规律和发震概率。结果表明,本世纪以来西藏地区经历了3个强震轮回,目前正处于第Ⅳ轮回平静幕结束、新的活跃幕即将开始之际,未来活跃幕内将出现数组地震丛集现象,1995~1996年发生MS≥6地震的累计概率为80%~87%,发生MS≥6.5强震的累计概率达60%~76%。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区是我国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 也是我国地震多发地区之一。 华北地区历史地震资料记载时间较早且较为连续, 是研究我国强震活动的理想试验场。 选取第三、 第四活动期M≥6.0地震目录作为基础资料研究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特点。 首先探讨华北地区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 边界带的关系, 然后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的轮回性阶段及其期幕活动特点, 最后计算未来5年华北地区发生下一次M≥6.0地震的累积概率和条件概率。 研究结果表明: ① 华北地区M≥6.0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活动地块的边界带, M≥7.0地震则全部发生在活动地块的边界带上, 同时华北地区地震应变释放速率与边界带的构造活动速率呈线性相关; ② 第四活动期各活跃幕的能量释放均低于第三活动期, 因此华北地区未来仍可能发生M≥6.0地震; ③ 第三、 第四活动期的主体活动区存在显著差异, 且第四活动期的强震活动较第三活动期向东迁移; ④ 在2020年年初发生第四活动期闭幕M≥6.0地震的累积概率为80%左右, 而在2022年年底前发生M≥6.0地震的条件概率为50%。 本研究可为华北地区地震大形势分析和中长期地震危险性预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松辽盆地构造环境及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立新 《地震》2008,28(4):59-67
对松辽盆地的构造环境、 演化历史和盆地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 认为松辽盆地主要是在中国东北前中生代这一特殊的大地构造背景下由简单剪切作用形成的, 根据中浅层构造和地层特点, 可将松辽盆地划分为6个一级构造单元和31个二级构造单元。 在此基础上, 对东北地区中强浅源地震进行了期幕分析, 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浅源地震具有20年活动的周期特征, 1900年以来可以分为5个活动期, 目前正处于第5个活动期的末期(1999—2010年), 未来几年东北地区仍有可能发生1~2次中强地震。 根据地震活动特点和松辽盆地内部中强地震成对特征, 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及邻区将是可能的发震区域。  相似文献   

13.
结合华北地区MS≥6级地震活动的韵律特征进行了地震幕的划分,并统计分析了华北地区(33°~43°N,108°~125°E)1980年以来出现ML4级地震平静与中等地震的对应情况,主要结论如下:(1)华北地区目前处于第五地震活跃幕的相对平静时段,目前6级地震已经平静16年多,随时可能进入新的地震活动幕;(2)ML4级地震平静对中强地震的前兆意义与当前地震活动所处地震幕的不同阶段有关,在1980—2000年ML4级地震平静与M5级及以上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000年之后ML4级地震平静与ML5.2级及以上地震对应关系较好;(3)2013年11月23日山东莱州ML5.0级地震打破华北地区ML4级地震平静189天,虽然在预报期限内没有ML5.2级以上地震,但是2014年4月1日发生黄海ML5.1级地震,鉴于目前震群活跃,仍要警惕华北地区出现更大地震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张军龙 《地震》2014,34(4):20-29
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青藏高原西北于田地区强震后,地震迁移的空间分布,迁移特征,同时整理和分析与迁移地震相关的青藏高原主要活动构造的结构和地震活动,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①迁移地震空间分布具有不均匀性,主要分布在活动地块边界,受大型活动构造带控制;②迁移路径主要有三条,第二条路径更为重要,主要沿着昆仑山脉向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及阿尼玛卿山,在若尔盖盆地东北侧折向东南,向岷山、龙门山迁移;③未来5年内在青藏高原西北于田地区可能发生1~2次6.5级左右地震,在龙门山南段等地震空区内可能发生迁移强地震;④1900年以来发生的地震沿先前存在的地震空区分布。  相似文献   

15.
The earthquakes of central coastal Peru occur principally in two distinct zones of shallow earthquake activity that are inland of and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the Peru Trench. The interface-thrust (IT) zone includes the great thrust-fault earthquakes of 17 October 1966 and 3 October 1974. The coastal-plate interior (CPI) zone includes the great earthquake of 31 May 1970, and is located about 50 km inland of and 30 km deeper than the interface thrust zone. The occurrence of a large earthquake in one zone may not relieve elastic strain in the adjoining zone, thus complicat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eismic gap concept to central coastal Peru. However, recognition of two seismic zones may facilitate detection of seismicity precursory to a large earthquake in a given zone; removal of probable CPI-zone earthquakes from plots of seismicity prior to the 1974 main shock dramatically emphasizes the high seismic activity near the rupture zone of that earthquake in the five years preceding the main shock. Other conclusions on the seismicity of coastal Peru that affec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eismic gap concept to this region are: (1) Aftershocks of the great earthquakes of 1966, 1970, and 1974 occurred in spatially separated clusters. Some clusters may represent distinct small source regions triggered by the main shock rather than delimiting the total extent of main-shock rupture. The uncertainty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aftershock clusters results in corresponding uncertainties in estimates of stress drop and estimates of the dimensions of the seismic gap that has been filled by a major earthquake. (2) Aftershocks of the great thrust-fault earthquakes of 1966 and 1974 generally did not extend seaward as far as the Peru Trench. (3) None of the three great earthquakes produced significant teleseismic activity in the following month in the source regions of the other two earthquakes. The earthquake hypocenters that form the basis of this study were relocated using station adjustments computed by the method of joint hypocenter determination.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陆强震活动的韵律性特征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1895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7级和大于7级的强震资料,讨论了我国大陆强震活动的轮回特性,指出了我国大陆地区强震高潮的到来有一个发展过程,即经历强震活动的平静、增强及出现强震高潮三个幕。文中讨论了各幕的持续时间及其强震活动的频度和能量分布,同时还分析了各轮回中强震的地区分布,探讨了每个强震高潮的主体活动区的形成特点。这些结果可为研究我国大陆强震高潮到来和结束的标志及判断未来强震高潮的主体活动地区等强震预测问题提供线索。此外,本文还分析了我国大陆强震高潮与东北深震的相关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山西地震带热流体对强震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淑亮  李冬梅  马朝辉 《地震》2002,22(1):84-90
以山西地震带热水点为基础资料,计算每个热水点的年热释放量,分析山西地区热水点的年热释放量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热释放量低值区中小地震不活跃而强震活跃,高值区强震不活跃,而中小地震活跃。通过研究,还表明山西地区地壳活动所积累的能量,每年以热能形式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个7.3级地震,这对强震的孕育起到了缓解的作用,因此可能推迟或减少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顾瑾萍  郑建常  张永仙 《地震》2005,25(4):58-64
基于华北地区1993~2002年发生的4068个地震的48120条模拟、 数字记录到时, 利用直达波射线方程反演进行三维虚波速度分析, 讨论了虚波速度变化的意义并探讨区域虚波速度演化与中强地震活动过程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中强地震多数发生在虚波速度的高、 低速度区的速度梯度带附近, 而且与地质构造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