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从亮 《气象》1978,4(4):21-21
《气象》1975年12期“谈谈我县的春旱预报”一文中用了“立春在腊月春旱,在正月不旱”的谚语;1977年11期“秋尾暖与倒春寒”一文中又有“当清明在农历二月,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8月中旬…;当清明在农历三月,则最冷时段往往出现在3月上、下旬…”的说法。我认为这种用节气的阴历日期来做预报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形而上学的。  相似文献   

2.
许焕斌 《气象》1982,8(8):38-38
读了《气象》1982年第6期《再论“巨淞”的形成》一文后,我们对该文有两个论点答辩如下: 一、关于冰雹融化后夜间冷却成冰的可能性问题 在《对“大雹乎?巨凇也!”的进一步探讨》(见《气象》1982年第4期)一文中,我们在说明“巨凇”不可能产生后,为了留有余地,不全盘否定《淞也!》一文的观点,在最后的结语中,以“除非是……”开  相似文献   

3.
《陕西气象》属气象科技刊物,是繁荣我省气象学术的重要园地。当前气象科学迅猛发展,新理论、新成果、新的测试手段不断涌现,《陕西气象》为其发表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活跃了学术气氛,促进了气象科学事业的繁荣。《陕西气象》科技刊物是气象部门的重要情报源。马克思说过:“某一个地方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张的情况,交往扩张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  相似文献   

4.
《气象》1990,16(8):41-41
四川省宜宾地区气象局周永清同志及河南省方城县气象局武斌同志在给编辑部的来信中指出,1990年第5期《气象》刊登的“我对疑难云状编报问题的看法”一文中对云状加注中文说明的提法不妥。现将他们来信摘登如下: 他们认为,云状记录必须按《规范》规定记载。《规范》明确规定,云状按“云状分类表”中29为云  相似文献   

5.
利用1980~2006年《气象科学》的若干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清晰地看到了《气象科学》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近10 a来发生的显著变化。期刊已先后获得了“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气象局核心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等,还被中国科协“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目前,《气象科学》出版正常、发行有序、版式规范、装帧标准,正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展示在广大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6.
数据更正     
刊发于2021年第5期的《郑州“7.20”极端暴雨天气的基本观测分析》一文中,涉及的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和经济损失数据,以2022年1月国务院灾害调查组公布的《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为准。依据此报告,将该文中“截至8月1日18时,全市遇难292人、失踪47人”和“直接经济损失532亿元”的表述分别更正为“截至9月30日,郑州市因灾死亡失踪380人”和“经济损失409亿元”。  相似文献   

7.
袁立功 《大气科学》1993,17(3):374-376
《大气科学》第13卷第4期发表的庄荫模、程箴荣两位同志的论文“距离积分式天气雷达数字视频积分处理器的积分精度”一文是有意义的,但文中某些内容也许是欠妥当,现提出讨论,不对之处请指正。文中主要的问题:(1)题为“……数字视频积  相似文献   

8.
读者与作者     
关于新疆气候之最编辑同志:很高兴看到《新疆气象》从今年1期开始连载《新疆气候之最》.因为文中并未注明所取资料年代,极值资料“之最”云云,就会引起误解。例如  相似文献   

9.
黎健 《浙江气象》2012,33(4):7-8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生产、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作了十分精彩的论述,提出了原创性的消费理论,并深人阐述了为什么“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消费”、“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等论断。马克思消费理论,对于我们今天认识消费与生产等关系,仍然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气象部门是公共事业单位,但同企业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气象部门同样要为公众“生产”出各类气象产品,最终目标同样是通过满足气象消费者的需求使消费者满意。  相似文献   

10.
美国气象学会和“国家科学作家协会”(Tn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ce Writers)1968年4月在纽约所主办的“科学作家进修班”汇编的《人工影响天气常用辞汇》一册,已于1972年美国气象学会重印出版。辞汇内多选录自美国气象学会出版的R.E.胡施克(Huschke)所编纂的《气象学辞典》一书。该书已由江西省吉安地区气象台柳崇健译出,现存中央气象局科技情报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看了《气象科技资料》关于“韵律”问题的讨论颇受启发,现根据个人的体会讲两点意见。一、在《关于韵律予报方法的准确率问题》一文中,通过一个实例说明当地“前期出现一个明显的气压槽”对应未来150天有一次降水这个韵律关系的予报准确率,与当地同期降水的气候概率相当,判定两者之间实际没有什么对应关系。我也认为像这样的韵律指标当然没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永远 《气象》1982,8(4):31-31
本刊1981年第10期刊登了“时角法测南北线”以后,收到一些来稿,指出该文中把时角与方位角等同起来,属于基本概念之误。现将王永远和汪毓才同志的文章刊登于下,借以澄清这一问题。——编者 《气象》1981年第10期刊登的“时角法测南北线”一文,提出了一种“以太阳在当地天空任意时刻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编篡《气象志》应考虑四个大原则和五个具体原则。四大总体原则已在作者《编篡“气象志”的四个大原则》一文中阐述。本文专门介绍五个具体原则。它包括叙事原则、供资原则、存史原则、传人原则、著录原则。在编篡《气象志》各篇章内容时分别遵守这五个具体原则,有利于提高《气象志》的编篡质量。  相似文献   

14.
读了《陕西气象》第六期周奇同志谈“雷暴观测记录问题”一文后,很受启发。这个问题是个比较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有必要认真进行深入讨论。为此,也谈点粗浅看法:文中在阐述系统雷电的概念时写到:“……有系统的雷电,即在当时情况下,雷声闪电频数较大,雷与雷时间间隔较短,雷声较响,随着发展较盛的 Cb 云移的方向而行的雷  相似文献   

15.
《新疆气象》1985年第8期“一个值得推敲的结论”(以下简称《推敲》)一文,对拙文和自治区气象局科研所内部出版的《新疆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区划》第一分册中“冬天,新疆几乎都是相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一句提出质疑并进行推敲.对此,笔者表示欢迎.我们能够在《新疆气象》上对一些学术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已见,这对新疆的气象科学将是一个推动,值得提倡与鼓励. 笔者在拙文和中,对“冬天,新疆几乎都是相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一说没  相似文献   

16.
赵天维 《贵州气象》1998,22(1):28-29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的苏维词等在平塘县实地考察研究岩溶山区气候后,在《贵州气象》1992年第3期发表了《平塘县的夏旱特征分析》一文,文中建立一个“平塘县1991~2000年夏旱强度模式。”罗甸与平塘毗邻,其地形地貌相似且部分海拔相同,因而具有气候相同的特点。从1994年开  相似文献   

17.
这次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受益非浅.现就加速科技进步,促进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上新台阶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1 加速科技进步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八年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科学技  相似文献   

18.
本刊除发表科技论文外,每期都发表一定数量的新闻(消息、通讯等)稿件。为提高新闻稿件的质量,特发表此文。新闻的定义由于新闻(news)是由北东西南4个字头组成,所以国外有人把它定义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在我国,自从近代新闻事业产生以来,许多专家都曾发表过高见。我国新闻界多数人认为,陆定一同志关于新闻的定义比较科学。他于1943年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的《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明确指出,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体现了新闻的客…  相似文献   

19.
怎样提高农气报表的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川气象》1986年第3期上,我们作了“提高农业气象观测质量浅析”。文中主要从“观测地段与样本选择”、“标准掌握与理解”、“杜绝漏、缺测”三个方面,谈了农业气象观测中易错之处,这对于提高农业气象观测记录报表(以下简称“农气报表”)的质量,无疑起了积极的作用。不过,到现在为止,农气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农气人员素质较差,观测质量有待提高,预审员经验不足等。这些问题,影  相似文献   

20.
黎令仪  刘德富 《气象》1980,6(4):38-39
广东省读者潘森同志来信询问“地震云”问题,我们约请黎令仪、刘德富同志作了解答。所谓“地震云”究竟与地震有无内在联系和科学根据,需进行长期研究和实践,目前正在广泛注意中。这里只是做为情况介绍和答读者问,连同读者来信一并摘登如下。 编辑同志: 1979年8月2日《光明日报》报道了有关“地震云”能预报地震的消息。请问“地震云”是一种什么形态的云?它的生成机理又是如何?为什么能预报地震?读者 潘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