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生产与土地资源及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许多环节都需要利用地图,作为了解土地资源及分析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依据。 近几年来,我国地图工作者结合农业生产需要,曾编制了少数人民公社地图。在若干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产与土地资源及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许多环节都需要利用地图,作为了解土地资源及分析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依据。 近几年来,我国地图工作者结合农业生产需要,曾编制了少数人民公社地图。在若干  相似文献   

3.
地图制图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部门是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开始。所以,可以说地图制图学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同龄者。现代观念上的地理制图就是自然与社会经济地域综合体及其各组成部分的统制图。这里所说的综合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是指不同大小空间、不同等级水平的相互作用系统与各个子系统。地理制图是地图制图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它以作为物质世界时空模型的弛图和其他地图为手段,以研究并反映客观现象的多样性特征为基本目的。  相似文献   

4.
地图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在农业计划与技术管理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大,如何改进农业地图设计,编制适合农业战线需要的专题农业地图,已成为农业地图学的新课题。本文论及的农业技术条件地图就是其中的一个专题。 一、农业技术条件地图的概念与分类 农业技术条件是农业社会经济条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的发展有直接影响。所谓农业技术条件,主要是指农田水利、农业机械装备、农业化学工业物资、农业用电、农业技术措施和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以及农业教育、农村文化与卫生设施、农副产品加工等。反映上述内容的地图称之谓  相似文献   

5.
时间地图是利用时间作为量算单位,根据城市外缘各点与城市中心的时间距离长短差异描绘出的等时线地图.利用时间地图,可以清晰、直观地表现出城市中心与城市周边地区之间由于采用不同的交通工具而显示出不同的时间关系.文中借助GIS手段,以广州市的交通为例,用最常用的3种交通工具(公共汽车、出租车、地铁)对城市的时间距离分别进行量算,并制作出广州城市时间地图.通过对时间地图信息直接的读取与分析,指出时间地图研究的前景与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开队 《地理研究》2013,(12):F0003-F0003
不管是研究历史时期经济、文化、人口抑或其他要素的地理变化状况,其基础与研究成果的最终反映都要落实到地图上来,而若要绘制出历史时期上述要素的地理变化均需要同时期的政区地图作为基本的底图。  相似文献   

7.
一、农业区划地图制图的意义和作用 农业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生命线,无论是在经济发达的工业国家,或在经济尚不太发达的发展中国家,都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显要位置上。在中国,远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反映地类物产的“地溉图”等农业图的制作。这是因为地图不仅是空间信息的传输工具,而且是空间信息的载体,可以为农业研究、规划、设计、管理提供更多的与农业息息相关的信息。尤其是在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就更应注意正确地根据我国经济地区和自然地区来布置农业生产,并注意农业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平衡发展。因此,农业区划地图的编制是客观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在优选、创新计量方法并建立省际面板矩阵的基础上,发挥面板模型兼具截面和时序分析的优长,利用EViews和ArcGIS软件,探讨影响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及其时空演变过程与耦合规律,给出驱动结构的中国经验模式.结果显示:(1)总体上,研究结论符合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动力系统由资本、劳动力及人力资本等组分构成的基本假说,投资占绝对主导地位(贡献率为82.5%),而人力资本弹性最大(0.772),预示了发展的前景方向;(2)时序上,经济驱动结构因受真实时间影响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3个解释变量表现出4种组合形式及有序过程,印证了经济驱动力必将向资本、人力资本演进的一般规律;(3)在空间维度上,经济驱动类型涵盖了3大类7亚类,集聚为由9个板块构成的经济地图,突破了关于中国传统经济地带(类型)假说的认知,勾绘出地域主体功能深入演进及分异的新格局;(4)经济驱动结构不是简单的时空耦合,而是在契合一般时序规律的同时,在空间上表现出复杂性及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王妍  高强  李华 《地理科学》2018,38(6):913-918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视角,将海洋灾害损失与海洋科技进步内生化,与海洋劳动力和资本要素一并作为海洋经济生产驱动因素,测度海洋灾害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海洋灾害对当年海洋经济增长有负向影响,对灾后第2年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且长期呈现负作用。究其原因,海洋灾害主要通过破坏海洋经济生产基础设施、设备以及渔业资源等生产资本影响当期海洋经济增长;通过更新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生产资本存量拉动灾后海洋经济增长;长期来看,海洋灾害对海洋经济生产要素破坏作用大于对要素的更新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地图是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文化事业的重要工具。通过了人类在地面上的劳动,人们将新的发现及成果,充实和改善地图壳;所以地图和一个社会的经济及科学的成就具有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11.
移动地图的自适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一种新的电子地图应用模式,移动地图的制图模型和应用模式都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地图。在分析移动地图特点的基础上给出移动地图自适应要素的数据模型与组件结构,将自适应要素划分为时空要素、操作要素、技术要素、信息要素、用户要素以及使用环境要素等。移动地图自适应模型的研究可以指导移动地图的设计,实现其服务的个性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12.
地图是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文化事业的重要工具。通过了人类在地面上的劳动,人们将新的发现及成果,充实和改善地图壳;所以地图和一个社会的经济及科学的成就具有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13.
地图与地域研究关系至为密切,地域研究离不开地图,地图也不能脱离地域研究,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这个道理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地图是地域经过简化和概括了的客观实地的缩影,所以在地图上一目了然地了解实地情况和空间客体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现象的规律性,并能在地图上表达地域研究成果,这是其它地域表示方法不能代替的表示方法。地图还另有一个重要作用,地域研究人员或地图研究人员通过对地图的分析研究,常常可以发现地域内容事物某些新规律,促使地域研究向更高更深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1980年以来中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2  
基于中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与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等基础数据,在对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内部结构划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1980-2006年间中国粮食作物劳动集约度和资本集约度及其构成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国家尺度上的劳动集约度由1980年的398.5日/hm2快速降低到2006年的130.25日/hm2,下降幅度达67.37%,下降的阶段性明显.资本集约度总量不断上升,其中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增产性资本投入比重逐渐减小,在四大资本投入类型中所占比重由90.36%(1980年)下降到73.44%(2006年),相反,作为省工性投入的机械,所占比重由9.64%(1980年)迅速增加到26.56%(2006年),资本投入的内部结构变化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粮食单产的重要因素.区域尺度上,经济发达地区劳动投人相对较少,资本投入,尤其是省工性资本投入比重较大,农户在耕地利用中更加注重追求劳动生产率: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劳动集约度较高,资本集约度较低,资本投入中仍以增产性投入为主,体现了当地农民在耕地利用中追求土地生产率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期移动地图与互联网地图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移动地图与互联网地图逐渐成为地理信息与电子地图应用的主流趋势.该文从地图数据的组织与传输机制、可视化技术、在线地图服务以及导航各行业拓展应用等方面,总结了我国近期移动与互联网地图的研究进展,点评了目前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P28 2003043676视觉比例尺对建立心像地图的影响=The effect of visualscale on founding mental map/侯玻,刘芳…//地球信息科学一2003,5(2)一12一15 地图并不是地面实际情况的简单缩小的拷贝,它是人类依据不同需要对地面事物认识后进行抽象和概括的地面模型.比例尺不仅确立了图面与实地之间的几何比例关系,而且反映了人类对空间认识后进行抽象的程度.地图作为人类进行空间认知的有力工具,其地位从来就没有被其它的事物所动摇过,究其原因是地图的空间表达方式比其它表达方式更适合人类的思维,心像地图是人类在综合了或智能处理了各种感觉…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国土资源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国土自然资源,而将国土社会经济资源作为外在条件给予评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利用资源的内涵与外延都在拓展,资本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政策资源、文化科技、体制创新等成为都市型国土类型区国土资源体系中的基本内容.与农区型国土类型区比较,都市型地区国土资源的结构与内涵、特征与问题、开发利用模式均有其迥然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桌面地图信息系统是在传统GI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GIS小型应用平台,并大规模地应用于企业与政府职能部门.本文在分析桌面地图信息系统与GIS的关系、桌面地图信息系统的作用与功能的基础上,论述了桌面地图信息系统的今后4个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一、引言1.认知地图概述认知地图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托尔曼于1948年发表的文章"Cognitive map in the rats and men"中。他以老鼠作为实验对象,研究它们在迷津中的寻址能力,进而提出认知地图是一种空间信息在人脑中的具体表象。[1]1955年,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认知地图是人们用来把握与理解人们周围世界的方法,从而赋予了认知地图在个人构建知识中的价值[2]。之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的"决策结构一文突出了  相似文献   

20.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分析显示,国外学术界对认知地图的研究比较深入,理论与实践成果颇丰.较之国外,中国起步较晚,尚处于理论引用和方法移植的初期阶段.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法,系统梳理旅游者认知地图的概念、意象要素、类型分类、研究方法等,总结国内外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及动态发展过程,并基于以往的研究提出旅游者认知地图在整个认知地图研究中仍处于不成熟阶段,主要表现为理论缺乏、内容缺陷、范围狭窄、方法单一等问题;同时从认知地图应用的动态变化、新技术、新方法的革新等层面,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对旅游者认知地图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