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陇中黄土高原地区耕地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1995~2005年陇中地区耕地统计资料,对该区耕地资源利用与变化的基本特征、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进行研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近10年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对耕地面积变化的总趋势预测显示,未来耕地面积会逐渐减少;②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是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宏观驱动因子,耕地减少在发生时间上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基本同步,在空间分布上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水平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多尺度耕地供需动态平衡预警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系统讨论和典型概括耕地供需动态平衡特征和分析耕地供需平衡变化驱动因子的基础上 ,提出了多尺度概念下耕地供需动态平衡体系 ,并以监测变化、发现警情、明确警情、明确警度、寻找警源、明确警源、区内排警、区外排警为主线 ,从预兆量、行动量和结果量不同层面构建了多尺度耕地供需动态平衡预警体系 ,并对多层警示指标 ,特别是对最终结果层的耕地总量失衡、质量失衡、均量失衡、时间失衡等的定量分析进行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3.
孙越凡  程亮  李满春 《测绘科学》2019,44(5):1-7,20
针对复杂地理条件下,遥感影像中地物纹理复杂、光谱多样,耕地难以提取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时间弯曲算法的耕地提取方法。采取动态时间弯曲法计算NDVI时间序列的相似性,将耕地与林地、草地等其他有相似物候特征的地物区分开来,并解决不同作物的时间序列曲线的弯曲和平移问题。实验表明,此方法提高了耕地提取的精度,长株潭城市群2013年耕地信息提取的正确率达82.08%,完整率达81.63%。使用景观格局指数定量计算耕地空间分异信息,以经济社会数据作为潜在驱动因子,使用冗余分析方法对驱动因子进行约束性排序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农业因素是影响长株潭地区耕地分布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含山县土地整理耕地质量评价及其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是改善土地利用条件,提高土地质量的有效措施,对土地整理后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是土地整理重要工作之一。从耕地质量的内涵和土地整理项目的基本要求出发,选取耕地自然条件和耕地利用条件2个基本因素和12个影响因子,将特尔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各因子权重,构建基于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采用传统的土壤调查与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土地整理复垦过程中耕地质量时空格局变化,得出整理前、后耕地质量的级别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土地整理,研究区的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和级别发生了很大变化,整理后一级、二级、三级质量的土地比整理前分别增加了7.20%,11.95%和0.65%,四级、五级则分别减少了15.65%和4.16%,整理后的耕地质量总体水平是整理前的1.291倍。  相似文献   

5.
李辉  吴启明  申朝永  刘芳  李婷  张峥 《测绘通报》2021,(10):150-153
本文以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为试点,首先利用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分析评价耕地空间特征、农业物资运输配套设施空间分布、农业灌溉资源空间分布等因子对耕地生产效益的影响。然后从地理国情普查、耕地地球化学质量调查等成果数据中甄选影响因子,构建影响因子样本集,提出梯度距离概念,计算等级耕地经济效益权重,并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评价各因子对耕地生产效益的影响。最后从地理空间角度提出了提升县域农业生产效益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耕地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期影像资料,运用遥感平台获取了南京地区10 a的耕地变化时空数据;结合南京历史气象数据、人口数据及其他空间属性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及数理统计方法 ,全面分析了南京市2000年~2010年间耕地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驱动力;揭示该区耕地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和区域差异,并用空间重心转移模型、分形模型分析了南京耕地的空间变化特征和区域方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五元组的耕地补偿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耕地占补平衡的内在实质要求出发,在对耕地补偿过程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五元组的耕地补偿模型,开发了相应的程序,并在GIS环境下进行了实例分析,为在土地利用规划框架下实现耕地供需动态平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农户问卷调查为数据来源,在已有的相关研究基础上,从农户的视角构建了农户耕地保护与耕地利用关系的测评指标体系和测评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黑龙江省农户耕地利用与保护之间的路径系数以及12个观测变量对潜变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农户耕地保护与耕地利用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在结论分析中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湖北省为例,选取5大类7个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因子.将1986~2000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训练数据,2001~2004年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与耕地变化进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回归模拟,用遗传算法对参数进行优化,并与BP、RFB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精度分析显示,SVM模型较BP神经网络模型理想,与RFB神经网络接近.并运用该模型对湖北省2010年的耕地利用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合理.研究表明,SVM模型有较强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在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聂芹 《测绘科学》2011,36(1):29-31
根据聊城市1949-2007年的耕地数据,以耕地变化率来描述耕地数量变化的速率,借助Fisher最优分割法将耕地变化率状态分为5个等级,利用规范化后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重,运用加权马尔可夫链模型对聊城市耕地需求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为0.01%,预测结果非常理想,同时也验证了加权后的马尔可夫预测法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李莉 《东北测绘》2012,(2):217-220
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农村耕地正在减少,进一步合理利用耕地和预测耕地的变化情况正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本文在某市人均耕地现状的基础上,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实际人均耕地面积的比值对某市耕地压力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回归摸型预测耕地压力的变化趋势,为缓解耕地压力,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黑龙江省嫩江县为研究区,综合运用RS/GIS手段,分析1984~2011年近30年研究区耕地资源在数量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利用数量发生了一定变化,总体上耕地面积减少,主要转向林地、建设用地以及草地;耕地资源在空间变化上具有一定的特征,表现为南部变化较大,中部和西部变化居中,北部和东部变化最小;各乡镇耕地相对变化率的总体差异不大,相对比较均衡。研究成果可以为研究区耕地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耕地后备资源是耕地的重要补充来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资源。由于不同类型的耕地后备资源所具有的自然景观和土壤性质等条件不同,其评价过程中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本文基于现有的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方法和模型,在国家级耕地后备资源评价项目基础上,依据不同类型耕地后备资源对开垦或复垦的不同要求,对每一类耕地后备资源分别设置一套独立的权重体系,并分别划分土地适宜性等级,以期为崇阳县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客观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对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阐述了实现耕地管理精准化的重要意义。从实现耕地精细化管理角度出发,介绍了耕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数据组织以及系统功能等内容,并对耕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基于3S技术的耕地退化监测与评价技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土地退化监测与评价方法的进展 ,以绝对退化思想为指导 ,提出了基于 3S技术的耕地退化监测与评价技术路线框架 ,即综合运用 3S技术 ,分析影响土地利用与耕地退化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要素 ,建立基于 3S技术的耕地退化监测与评价的指标体系 ,提出基于 3S技术的耕地退化信息提取方法 ,建立基于 3S技术的耕地退化定量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 ,定量分析土地利用与耕地退化的生态环境响应 ,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提出解决耕地退化的调控措施、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勉县为例讲述了新一轮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中更新数据包的提取,此次工作是以2013年度为基期,结合以往的农用地分等工作经验,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叠加法提取更新数据包,全面更新耕地质量等别。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耕地非农化的空间格局与重心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曲建光  王帅 《测绘科学》2021,46(2):171-177
为了揭示耕地非农化的空间格局与重心曲线,为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撑,该文以黑龙江省1980、1990、2000、2010、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引入重心模型分析黑龙江省耕地非农化的空间格局及重心曲线。研究结果表明:1980—2015年黑龙江省耕地非农化发展不平衡,4个时期耕地非农化面积呈波动增长的趋势;耕地非农化等级空间分布特征明显,等级较高的城市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耕地非农化速度等级的重心曲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从中心向边缘延伸的特点;耕地非农化围绕中心地区进行,其空间扩散路径在图形上呈现出一个回旋状。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该县目前的耕地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当地的耕地资源保护提供参考撰写此文。采用PRA技术进行农户调查,得到农户普遍关注的耕地质量因素有坡度、灌溉条件、土壤质地、产量、肥料投入、作物长势、沙化和水蚀程度,将这些因素通过基于遥感数据的SVMI、MSAVI、SARP等指标反映出来,构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构建生产压力指数、耕地状态指数以及农户行为指数,从不同角度分别描述耕地质量,并进行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当地将近70%的耕地质量现状较差,并且其中大部分耕地面临巨大的退化危险;60%以上的耕地其社会经济条件和管理行为是不可持续的。最后,针对不同等级耕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了耕地产出效益系数、耕地消耗回报系数、耕地污染替代系数和耕地利用集约化系数等指标,对湖北省现有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观念更新、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优化农地使用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湖北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的宏观对策,为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