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跃 《探矿工程》1988,(3):39-42
一、概述1984年我队转为煤田勘探,进入贵州省某矿区。该区含煤地层为二迭系龙潭组,上复三迭系飞仙关地层。岩性主要为细砂岩(一般为5~6级,占整个地层的20~25%),粉砂岩(一般为4~5级,在飞仙关中约占70%)和粘土岩,泥岩及煤(一般为3~4级,合  相似文献   

2.
工作区为一华北型、全隐蔽式石炭二迭系煤田。第四系厚约150~260米,其下依次为侏罗系、二迭系、石炭系和奥陶系。二迭系山西组和石炭系太原群,是该区主要含煤地层,其中第三层煤位于山西组下部,厚约5米,是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含煤地层在水平方向相当稳  相似文献   

3.
腐植型有机物在成煤作用过程中形成大量的天然气,在其低、中级变质阶段还产生一定数量的石油。腐植型有机物既包括煤层的,也包括分散在煤系与亚烟煤系地层中的。我国含煤地层分布极其广泛,许多煤系地层中发现油气显示,并在四川、陕甘宁、台湾等地找到和三迭系须家河组(香溪群)、石炭二迭系以及上第三系有关的气藏及少量石油。   相似文献   

4.
综合采煤管     
我队施工矿区均系二迭系、三迭系地层,岩层以中~细粒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为主。含煤20~71层,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11~18层,较稳定煤层有6层,总的看均属薄~中厚煤层。   相似文献   

5.
1971年以来,我队在株州地区开展了普查找煤工作,积累了一些实际材料,对该区地层划分、对比有了一点粗浅认识,为了进一步加强该区二迭系的研究,更好地指导普查找煤,现简要整理如下,供参考。一、剖面介绍为叙述方便,先介绍株州渌口一带的五条实测剖面:(注) (一) 株州县沙坪公社烂泥塘剖面下二迭统茅口组下段(P_(1m)~1): ⑤深灰色泥岩,薄层状。产化石: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队与公司科研所在禹县梁北勘探区进行岩矿鉴定时,在二迭系上石盒子组七煤组中,发现了一层硅质海绵岩。   相似文献   

7.
华东地区上二迭统长兴组或大隆组与下二迭统孤峰组、呜山组、丁家山组及文笔山组之间,普遍发育有以含大羽羊齿植物群(Gigantopteris flora)砂页岩为主并含煤的碎屑岩沉积。   相似文献   

8.
一、煤系地层沉积条件分析加福煤田位于福建省东部,构造位置属华南加里东褶皱系华夏褶皱带梅永拗陷北部。煤田二迭纪煤系地层,成生于加里东运动期后形成的拗陷区内,其沉积方向大致沿北东-南西向延展。它的形成是在下二迭统栖霞组与下三迭统溪口组两次海侵中间的海退阶段。在此近海型成煤环境中,沉积了以泻湖相为主的含煤旋回-下二迭统加福组(P_1j)及以冲积-湖泊相为主的含煤旋回-上二迭统翠屏山组(P_2cp)。煤系沉积厚度达1250米,含煤80余层(图1)。  相似文献   

9.
武威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构造转换的过渡地带,是研究青藏高原生长和资源环境效应的关键地区。通过野外考察,以岩石颜色变化为依据,结合区域磁性地层测年结果,对武威盆地西南部出露的原第三系西柳沟组和甘肃群进行了重新划分。原古近系西柳沟组解体为下白垩统河口群、西柳沟组、黄羊河组(新建)和咸水河组,原甘肃群更名为咸水河组。武威盆地地层系统与酒泉盆地古近系—新近系不同,但与兰州盆地相当,地层年代属中始新世—中中新世;武威盆地与兰州盆地发生的时间接近,早期处于同一构造体系,在中新世以后被卷入祁连山北缘冲断带。研究结果为认识青藏高原东北缘沉积—构造演化和油气资源远景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二迭系是浙江的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对于它的研究与讨论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历年来我省在二迭纪地层对比和划分问题上存有分歧,如对上、下二迭统的划分;长兴组的分段与对比,礼贤组的时代归属以及对东吴运动的认识等。笔者根据多年来工作中所积累的地质资料,结合对前人工作成果[1][2][3]的研究,采用岩性岩相、古生物群和地壳运动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和对比的方法,对浙江二迭系以试论述。   相似文献   

11.
桑威—基畏那煤田成煤时代属早二迭世。煤田基底为前寒武系变质岩系,其上为上石炭统依多西组,下二迭统姆丘丘玛组,上二迭统鲁呼呼组,以及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地层。其中含煤地层为下二迭统下姆丘丘玛组,上煤段含煤二层(1、2号煤),多不可采;下煤段含煤七层(3、4、5、6、7、8、9号煤),其中3b、5、6号煤层全区发育,为主要可采煤层。煤层厚2-3米,夹矸多,多属复杂结构煤层,按中国煤的分类,属气煤和弱粘煤,煤的灰分高,硫分中等。主要煤层的厚度、结构及煤质特征见表1。   相似文献   

12.
贵州汪家寨矿,煤系为晚二迭世宣威组(狭义)和汪家寨组,含煤三十余层。上覆岩系为下三迭系砂页岩及灰岩;下伏岩系为晚二迭世早期的玄武岩组及早二迭世茅口阶、栖霞阶的厚层灰岩。矿区区域地质构造概况见图1。汪家寨矿位于大河边向斜的北部,地层产状随井田不同部位而异。目前开拓范围内,煤层走向大致为北东40°,倾向南东,平均倾角14°。   相似文献   

13.
大冶-阳新地区以产大冶式夕卡岩型铁铜矿床而著名.近年来,在扩大找矿领域的过程中,对老点做了新的评价,不仅使铁、铜矿产的储量有所增长,而且还发现了很有远景的夕卡岩型白钨矿床.现已发现大中型钨矿床三处,为下扬子铁铜矿带增加了的新矿种.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大冶-阳新地区位于华中地洼区苏鄂地洼系(图1).该区主要发育有两种构造层:地台构造层和地洼构造层.前者由震旦纪至三迭纪地层组成,  相似文献   

14.
区域性张性断裂把鲁西地区分割成凸起、凹陷相间排列的构造格局,控制着该区含煤地层及煤炭资源的分布。山东省单县煤田张集井田位于青崮集凸起(潜)北侧,单县断层以南,含煤地层盖层为第四系、新近系和古近系,厚度约500~700 m,沉积基底为奥陶系,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纪月门沟群,其中山西组是该区最重要的含煤地层。石炭-二叠纪是海相到陆相的过渡时期,在古气候、古环境和古构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煤层;同时,该区所处的特殊构造位置为煤层的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江西铅山一上饶“石瀑组”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江西铅山一上饶“石瀑组”的新认识巫建华,管太阳(华东地质学院地质系,江西抚州,344000)石溪组一名系北京地质学院(1959—1961)在上饶进行1/20万地质填图时创建。原意为“火山岩系(即打鼓顶组和鹅湖岭组)之上,第三纪红色砾岩(实际是白垩系周...  相似文献   

16.
张勤文 《地质论评》1981,27(5):405-412
川西松潘-甘孜印支地槽形成于三迭纪最早期,结束于三叠纪末。地层单位可分下三迭统和中、上三叠统二部分。主要沉积为一套巨厚陆源碎屑岩系。其下部称菠茨沟组,上部称西康群。在西康群的碎屑岩系中,广泛分布复理石沉积,如小金、道孚雅江和理县等地。本文主要对上述地区复理石沉积进行岩石和构造分析。  相似文献   

17.
渭北石炭二迭纪煤田,位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的前弧东翼内侧与新华夏系第三巨型沉降带中段——陕甘宁盆地南缘的复合部位,南邻秦岭纬向构造带。澄合、蒲白矿区则位于渭北煤田的中段。区内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群及下二迭统山西组,可采煤层主要含于太原群。太原群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直接覆盖于下、中奥陶统灰岩之上。其岩性主要为灰、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粉砂岩,其次为浅灰、灰白色石英砂岩,夹黑灰、深灰  相似文献   

18.
刘和甫 《地质论评》1959,19(8):367-370
在川鄂等地的碳酸盐岩石中广泛地发育着缝合线构造,其中尤以三迭纪灰岩中的缝合线构造最为显著,此外,在古生代碳酸盐岩石中也有缝合线构造发育。从层位上来看,缝合线构造主要出现在川中、川西的三迭纪嘉陵江灰岩以及川东、鄂西的下三迭纪大冶  相似文献   

19.
湖北大冶铁矿矿床控矿地质条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冶铁矿区位于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西侧与新华夏构造体系(以梁子湖北北东向断裂带和大磨山—鄂城隆起带为主体)的复合地带。大致与传统构造区划的下扬子褶皱带西部大冶复式向斜构造部位相当。矿床产出的具体部位在铁山侵入体南缘中段接触带上。矿区范围内出露的主要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群灰岩、白云岩建造,其次为二叠系上统大隆组,长兴组、龙潭组地层。二叠系与三叠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根据岩性及层理特征、变质残余结构、岩石化学成分等可将矿区三叠系下统大冶群变质地层划分为七个岩性  相似文献   

20.
湖北大冶铁矿矿床控矿地质条件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冶铁矿区位于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西侧与新华夏构造体系(以梁子湖北北东向断裂带和大磨山—鄂城隆起带为主体)的复合地带。矿床产出的具体部位在铁山侵入体南缘中段接触带上。 矿区范围内出露的主要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群灰岩、白云岩建造,均已变质成大理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