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杭  洪钧 《地图》2005,(3):10-15
杭州,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璀璨耀眼的史前文明,孕育了世人瞩目的良渚文化;邈远悠久的历史渊源,使悠悠唐宋遗韵犹在眼前,丰富厚实的江南文化.让历代文人雅士在此舞文弄墨.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还有,杭州西湖不断的发展变迁,成就了旖旎灵秀的湖山胜景,赋予了杭州永恒的生命力。“休闲之都”、“文化之都”、“爱情之都”、“中国茶都”……这座襟江带湖、美仑美奂的天堂之城,在新时代的春天里.散发着蓬勃生机.更以迷人的风姿.展现她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之江——这个钱江下游河段的美称.是闻名于世的。人们融其命名得形象.简洁、优雅丽欣喜,在悉心庆贺之余,无不赞叹它出自熟读“之、乎、也、者”熏陶于祖国灿烂文化的我们祖辈先贤之口。  相似文献   

3.
徐州“东襟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历史上曾为蚩尤本据,后系黄帝初都、彭国、徐国、宋国、楚国国都。徐州是汉高祖刘邦、南唐烈祖李异、南朝宋武帝刘裕、后梁太祖朱温的故里,有“九朝帝王徐州籍”美誉。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相似文献   

4.
陈平 《地图》2010,(6):112-117
隆里古城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锦屏县,“隆里”两字的意思是“隆盛之理所”。这座瑰丽的古城堡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古城居民的祖上来自江苏、江西、安徽等地,因此保留着江南一带的文化特色。600多年来,隆里居民很少与城外的少数民族交往,形成了“文化孤岛”现象。在以苗侗文化为主流的黔东南地区,隆里古城一直默默坚守、传承着汉文化。  相似文献   

5.
图中日月长     
雷颐 《中国测绘》2003,(2):40-42
地图是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并非完全被动、简单复制,而是充满了我们的选择,实际也是我们如何“看世界”的反映。恰如丹尼斯·伍德所说:“地图并非与文化分离,相反地,它是文化的一部分。因为我们作为沉浸在地图中的族类,地图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历史。”在中国传统的“世界观”中,中国是位于天下之中的“天朝上国”,其余都是位居边缘的蛮夷之邦。明清之际,曾有传教士将现代世界地图介绍进来,但由于不合“天朝”图式,未被接受;而相信并宣传此图的徐光启等,则长期受到诽谤。鸦片战争后,在战争中曾与“英夷”交战、后又与西人交往颇多…  相似文献   

6.
祁彩梅 《地图》2002,(6):74-80
永济文化底蕴深厚,现存的文化遗址、宝寺名刹、亭台楼阁、名人故里、将相陵寝、别墅城池、山川名胜多达140余处,国家级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3处之多,其品位之高,数量之多,年代之久,范围之广,冠于山西全省。难怪人们半是由衷半是玩笑地说:到晋南就不敢下车嘛,一下车,脚下就要踩着“文化”啦!  相似文献   

7.
气质:穿越时空的闲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璀璨耀眼的史前文明,孕育了世人瞩目的良渚文化;邈远悠久的历史渊源,使悠悠唐宋遗韵犹在眼前;丰富厚实的江南文化,让历代文人雅士在此舞文弄墨,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还有,杭州西湖不断的发展变迁,成就了旖旎灵秀的湖山胜景,赋予了杭州永恒的生命力。“休闲之都”、“文化之都”、“爱情之都”、“中国茶都”……这座襟江带湖、美仑美奂的天堂之城,在新时代的春天里,散发着蓬勃生机,更以迷人的风姿,展现她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虞南 《浙江测绘》1996,(4):17-18
地方志与地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方志又称“图经”,“图则作绘之名,经则载言之训”。简言之,图加上文字说明,就是“图经”。方志又称“图志”,如唐《元和郡县图志》,后来图亡,只能称为《元和郡县志》。还有“图说”、“图考”都是方志的名称。由此可见,地图与方志是密不可分的,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并且常有“图冠方志之首”之说。因此,在编纂省地方志的同时,编制一部反映本省基本情况的大型地图集,作为省地方志的组成部分,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陈潮 《地图》2005,(6):56-56
《张继民远征路线图》最近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是地图出版物中具有开创性的第一幅“个性化地图”,是在继“个性化图书”、“个性化邮票”等新鲜事物之后.又一种创新性极强的文化结晶。它对于开拓地图选题思路,繁荣地图市场,扩展地图文化,起着示范带头作用,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0.
刘杭  洪钧 《地图》2005,(3):34-37
杭州,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璀璨耀眼的史前文明,孕育了世人瞩目的良渚文化;邈远悠久的历史渊源,使悠悠唐宋遗韵犹在眼前;丰富厚实的江南文化,让历代文人雅士在此舞文弄墨,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还有,杭州西湖不断的发展变迁,成就了旖旎灵秀的湖山胜景,赋予了杭州永恒的生命力。“休闲之都”、“文化之都”、“爱情之都”、“中国茶都”……这座襟江带湖、美仑美奂的天堂之城,在新时代的春天里,散发着蓬勃生机,更以迷人的风姿,展现她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杭州,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璀璨耀眼的史前文明,孕育了世人瞩目的良渚文化;邈远悠久的历史渊源,使悠悠唐宋遗韵犹在眼前;丰富厚实的江南文化,让历代文人雅士在此舞文弄墨,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还有,杭州西湖不断的发展变迁,成就了旖旎灵秀的湖山胜景,赋予了杭州永恒的生命力。“休闲之都”、“文化之都”、“爱情之都”、“中国茶都”……这座襟江带湖、美仑美奂的天堂之城,在新时代的春天里,散发着蓬勃生机,更以迷人的风姿,展现她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杭州,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璀璨耀眼的史前文明,孕育了世人瞩目的良渚文化;邈远悠久的历史渊源,使悠悠唐宋遗韵犹在眼前;丰富厚实的江南文化,让历代文人雅士在此舞文弄墨,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还有,杭州西湖不断的发展变迁,成就了旖旎灵秀的湖山胜景,赋予了杭州永恒的生命力。“休闲之都”、“文化之都”、“爱情之都”、“中国茶都”……这座襟江带湖、美仑美奂的天堂之城,在新时代的春天里,散发着蓬勃生机,更以迷人的风姿,展现她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通讯》2004,(4):39-39
土地,万物之源,国脉所系,民生之本。尊土尚土亲土爱土是中华民族传统之美德。从远古女娲以泥造人的美丽传说到后稷教人稼穑,从先秦的“男乐其畴,女修其业”到周文王演八卦,尊土为“五行”之首,从唐朝的“地为天生。人为地显”到宋朝的“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天为人之父,地为人之母”。土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之源。  相似文献   

14.
地图是缩微了的“大千世界”,邮票是集文化艺术之大成的“宝石纸”。把景象万千的地图和五彩缤纷的邮票融合起来,即形成把地图描绘在邮票上的“地图邮票”。这些微型化了的地图或地图图案化了的邮票,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向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艺术资料,达到寸方之内,饱览大千世界的效果,是知识性、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被称为极受欢迎的袖珍文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测绘》2005,(5):164-164
珠穆朗玛,这是居住于珠峰北侧的藏族人民对世界最高峰的传统称谓,这个名字源远流长,有“女神”、“圣女”、“神女第三”、“地神之母”等几种解释,它来源于藏族人民美丽的传说。  相似文献   

16.
《地图》1995,(2)
浙江的“地图之最”虞南浙江省的地图制图有着悠久的历史,浙江的“地图之最”大致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成图情况。笔者根据现存的地图资料,大体分为舆地图、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将浙江的“地图之最”介绍中给读者。一、舆地图在郡县图志中,最早有浙江地名的是唐元和八年李吉...  相似文献   

17.
几百年来,中国和欧洲的发展互不关联、由此而形成了亚欧大陆东部和西部各具特色的文化。 早期的欧洲人,学会了将自己及其文化同其他更古老更发达的文化进行比较,并从中领悟:放弃以欧洲为中心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伟大的德国学者G·W·莱布里茨(1646~1716年)博览群书,吸收了当时各国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欧洲提出了和平的“大和谐”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他的这种理想如同中国的“大一统”“一个天下”的观点,而这在公  相似文献   

18.
"争风吃醋"为哪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文化”的地理归属或古代名人故里的争议频频见诸各类媒体。“舜崩于苍梧之野”,有今广西梧州一带与湖南宁远一带各自在进一论证之中,都企图能拿出“杀手锏”;绝代佳人杨贵妃有生于四川、河南、山西、广西之说;山西、山东、浙江有关于罗贯中的籍贯之谜;广东东莞和广西藤县争夺袁崇焕的籍贯;曹雪芹到底是辽阳人还是丰润人;还有争李白的去世之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测绘》2005,(2):7-7
“环境是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上海市测绘院把这条理念落实到管理之中、落实到行动之中,旧貌换新颜,成为普陀区武宁路上的一个“亮点”,也是连续四届八年的“上海市花园单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陶瓷     
《地图》2006,(1):49-51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 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 文化遗产。其中就包括有“第五发明”之称的陶瓷文化。 “陶瓷”一词实际上是一分为二的,包含“陶”和“瓷 “两个大类。通常,胎体上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不 论是有色还是白色,统称为“陶器”;而经过高温烧成、胎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