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天山海西中期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西中期花岗岩是西天山加里东褶皱带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岩浆活动。本文从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该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和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探讨,认为海西中期花岗岩以I型为主,S型次之,在空间上成对分布,花岗岩浆起源于地壳;海西中期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岛孤环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海西早期花岗岩的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同位素等方面的详细论述,探讨了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和岩浆起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花岗岩的形成环境。笔者认为海西早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以Ⅰ型花岗岩为主,岩浆起源于上地壳下部;花岗岩是在中泥盆世晚期准噶尔板块向南与伊犁板块挤压碰撞时,在博罗科努加里东褶皱带上形成的同构造碰撞期花岗岩。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分布于胶西北地区南部的秦姑庵花岗岩体开展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识别出粗中粒二长花岗岩、斑状中粒二长花岗岩和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它们具有相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组成,呈连续演化关系,为同源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岩具有高的SiO2(68.73%~75.27%)、全碱(K2O+Na2O=8.39%~8.93%),低的Al2O3(13.38%~15.84%)、MgO(0.14%~0.98%)、P2O5(0.02%~0.13%)、Sr(118×10-6~520×10-6)、Y(7.03×10-6~12.30×10-6)、Yb(0.78×10-6~1.34×10-6)含量特征,轻稀土(LREE)富集、重稀土(HREE)相对亏损(LREE/HREE=18.39~26.72),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17.13~42.58],Eu中等负异常(δEu=0.49~0.76),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锆石SHRIMP定年结果表明,斑状中粒二长花岗岩形成于(119.9±1.3)Ma,秦姑庵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时代上与胶东地区伟德山型花岗岩一致。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表明,εHf(t)为24.07~19.27,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2398~2696 Ma,岩浆源区主要来源于古元古代物质的部分熔融,少部分为新太古代基底岩石。岩体形成于加厚下地壳的下部,其残留相可能由斜长石+辉石+角闪石+石榴石组成,相当于麻粒岩相或石榴石麻粒岩相。花岗岩的同位素年龄与胶西北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一致,指示120Ma左右的岩浆活动为金成矿提供了流体和热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4.
辽西南部中生代花岗岩为活动大陆边缘陆内型钙碱性—富钾钙碱性系列岩石。花岗质岩浆具有深源性,可能为下地壳—上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安山质岩浆与硅铝层地壳的重熔岩浆混合而形成的“混熔岩浆”。各期花岗岩体的形成温度为750—1010℃,氧逸度10~(-6)—10~(-8)Pa,水逸度660×10~5—1513×10~5Pa,水分压1120×10~5—2200×10~5Pa。岩体定位深度为3.7—7.3km。  相似文献   

5.
对灵山序列进行重新归并,并将其划分为4个主侵入期单元和3个补充期单元。各期次岩性单一,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灵山序列是具有同熔型和具I型花岗岩特征的S型花岗岩,源岩物质来自于以下地壳为主的壳幔混合,形成于陆内俯冲碰撞阶段。  相似文献   

6.
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利用花岗岩等级体制填图方法对天湖花岗岩体进行解体,建立了三个填图单元,归并为一个超单元。对各单元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组构及野外接触关系进行了论述。通过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资料论证,该岩体是同一次岩浆熔融事件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三次岩浆侵入活动而形成的环状深成岩体。  相似文献   

7.
辽北太古宙由花岗岩-绿岩带组成。绿岩生成于岛弧构造环境,时间在3.0—2.8Ga,火山岩属拉斑玄武质及钙碱性火山岩。花岗岩在绿岩之后侵入,具多旋回特点。块状硫化物矿床与长英质火山岩有关,具有2—3含矿层位,透镜状矿体数目较多,未发现管状细脉带。矿石中Cu>Zn>>Pb,具有明显贫铅的特点,Cu×100/Cu+Zn为88—25。矿床类型属活火山型火山热液矿床。成矿温度为350—250℃,压力为9.5—4.0MPa,fo_2为10~(-30)-10~(-44)Pa,fs_2为2.57×10~(-9)-8.13×10~(-14)Pa,pH值为4.5—5。共生有阿尔戈马型铁矿与火山成因金矿。块状硫化物矿床遭受变质、变形、伟晶岩的改造,并在主褶皱幕期迭生与基性岩有关的热液多金属矿化。  相似文献   

8.
《广西花岗岩类岩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是广西区调队承担的专题。本文是在上述专题研究成果基础上,阐述广西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及岩浆演化与稀土元素丰度关系,轻重稀土比值、铕亏损的变化,以及稀土元素分布图式(或稀土模式)特征。因笔者水平有限,如有错误请批评指正。 广西花岗岩类按侵入时代可划分为四堡期、雪峰期、加里东期、海西—印支期、燕山  相似文献   

9.
根据岩心、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阴极发光等资料,研究乍得Bongor盆地基岩潜山的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裂缝发育特征、储集空间组合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基岩潜山储层岩石类型由正变质岩和岩浆侵入岩组成,以混合花岗岩类、花岗岩类和正长岩类为主。储集空间主要包括孔隙和裂缝,局部发育溶蚀洞,其中孔隙以溶蚀孔、破碎粒间孔为主;裂缝包括构造缝、溶蚀缝、解理缝和风化淋滤缝等,以构造缝为主。构造缝以剪切缝为主,占64.0%,产状以高角度缝为主,占60.1%;裂缝的长度主要为0.03~0.15m,开度主要分布在0.01~0.20mm之间;裂缝密度为3.38~15.60条/m,平均为10.02条/m;全充填裂缝占54.3%,其中充填物以硅质、泥质和炭质为主。储集空间组合类型可以划分为孔隙型、裂缝型和孔隙—裂缝复合型。研究区基岩储集空间影响因素主要有构造作用、风化作用、溶蚀作用、矿物充填和岩石性质等。该研究结果对认识乍得Bongor盆地基岩潜山储层特征和指导后期的开发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晚古生代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增生造山过程中的岩浆活动特征,对东乌旗巴彦都兰二长花岗岩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277.2±0.7)Ma,以正的锆石εHf(t)(6.8~14.1)为特征,具有年轻的锆石地壳模式年龄(tcDM)(865~655 Ma),属于早二叠世晚期岩浆活动产物。二长花岗岩以高钾[w(K)=3.63%~4.95%,K2O/Na2O=0.91~1.47]、富碱[w(K2O+Na2O)=7.52%~9.16%]、准铝质-弱过铝质(A/CNK=0.96~1.15)为特征;稀土元素总量较低(38.82×10-6~193.20×10-6),(La/Yb)N为3.91~23.08,轻、重稀土元素分异较明显,呈弱负铕异常(δEu为0.34~1.17);富集部分大离子亲石元素(LREE、Rb、K等);Zr弱负异常、Hf弱正异常,亏损Sr、Nb、Ta、P、Ti,显示后造山花岗岩特征。综合分析表明,巴彦都兰二长花岗岩形成于伸展的构造环境中,是贺根山洋盆闭合后的后造山阶段产物,为865~655 Ma前洋壳俯冲形成的先成地壳部分熔融而成。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必须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长沙市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勘查,采用了地形测量、水工环地质综合测绘、工程物探、工程钻探、压(注、抽)水试验、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方法手段,提交的技术成果满足了设计、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2.
孢粉浓度统计法在西北土类堆积物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宁夏水洞沟全新统剖面为例,运用孢粉浓度统计法对我国西北地区土类堆积物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与传统的孢粉百分比统计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文中,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了孢粉资料整理,划分出了七个孢粉组合带,基本上符合我国北方全新世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反映的古植被、古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孢粉数量丰富的情况下,孢粉浓度统计在图式上表现得更突出和明显;在孢粉数量较少时,用百分比统计法更便于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3.
樊家川油田河流相储层砂体非均质模型及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河道砂体内部沉积结构韵律性变化和夹层的发育导致垂向上储层形成严重的非均质性,从而控制了注入水垂向上的波及体积和剩余油的分布。根据多口取心井及检查井资料,建立了各类河道砂体非均质模型,并采用检查井水洗剖面详细描述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砂层内不同夹层分布及其韵律性变化所产生的非均质模型中剩余油分布规律,为该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进行井网综合调整及其剩余油挖潜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进行了某些改进,使卡诺图化简过程简明,化简结果直观,而且扩大了卡诺图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对农民集体土地财产权实现的难点及其在法律上、观念上、管理上、利益上等不同方面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从而提出了要在法律上、制度上加以完善,真正实现农民集体土地财产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板块和准噶尔板块间的康古尔塔格带是发育在北天山东部地区的晚古生代碰撞构造,本文对该碰撞造山带在形成和地质演化过程中的构造变动、岩浆作用和沉积作用做了较详细的论述,并对该碰撞构造的碰撞时代、碰撞单元和碰撞标志进行了探讨,尝试性提出了其碰撞的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加装在713雷达上的地物杂波抑制器试验结果分析,指出:经“抑制”处理后,能快速,准确地将气象回波从地物杂波中分开来。采用分级衰减方法对比观测,气象回波损失约5分贝。 采用地物杂波图后,可以改善地物杂波抑制器性能,增大了抑制器在天气雷达组网拼图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蓝田膨润土系笔者首次发现,本文初步研究了该膨润土的成分、属性、物化性能及其地质特征等。经研究认为,蓝田膨润土属钙镁基土,是比较少见的类型;除含大量蒙脱石外,还含一定数量的有益组分——凹凸棒石和高岭石;物化性能尚好;沉积成因,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应用价值,建议应进一步进行普查找矿和应用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9.
对平衡态和线性准平衡态的稳定性及其与力学中相关概念的相似问题作了论述,并就蒸气中液滴的不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气象服务产品是指气象服务部门“生产”的产出物。抛开产出物的自然属性,产品便具有产品性、商品性及信息性。只有把产品性、商品性与信息性统一起来,人们才能正确认识其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