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全站仪对滑坡监测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本文对该方法做了简要介绍,以一个滑坡监测点某一期为例,分析了其水平位移点位中误差与垂直位移高程中误差的精度情况。滑坡监测点水平位移主滑方向精度主要受测站点与监测点的连线和主滑反方向夹角、水平角测量精度、测距精度、测站点与监测点的距离等影响。垂直位移高程精度主要受垂直角测量精度、测站点与监测点的距离、测距精度、仪器高测量精度影响,分别推导了误差公式,并进行了量化计算,验证了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可为相似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边角测量前方交会定点中(如图),如果边长与角度的观测精度配合适当,则平差计算可以非常简单,较之单用测角交会更为简便。兹将其平差方法分述于后。一、一般短程红外测距仪在1~2公里以内,它的测距中误差为一常数,例如m_s=1厘米。如果我们将测量方向的中误差配合为m_(ai)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新型的Tellurometer MRA6型微波测距仪。一组三台仪器曾在各种实验场作过检验并且观测了0.2至44.1公里的边长。来自冰岛12站网及超长距离的结果,尽管外业条件恶劣,但均能获得满意,观测短边以确定零点改正,有时由于地面反射而产生极端困难。用已检定的仪器精波道F进行单次测距的估算精度,优于所测距离的规定中误差±(10mm+3ppm)。  相似文献   

4.
双频激光干涉仪在测距仪精度自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用于工业测量的全站仪、测距仪的自动化程度和精度越来越高,一般是在厂房、车间等室内条件下,用于设备的高精度安装和检测等工作,与野外测量条件相比较,大气条件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在室内条件下,此类仪器的测距精度常常要高于厂家给出的测距标称精度指标值,往往能达到亚毫米级的水平。目前测距仪的精度检测通常是在野外基线上进行,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除大气条件外,还有对中误差、棱镜误差等的影响,因此不能客观地反映工业测量全站仪、测距仪的实际使用精度。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用双频激光干涉仪进行工业测量用全站仪、测距仪的自动化检测方法,给出了相应的误差评定公式,得到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GPS测量中的码载波相位扩散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绘通报》2000,(11):3
高出地面50~1 000 km之间的大气层称为电离层。由于太阳光的强烈辐射,电离层中的气体分子被电离,从而产生自由电子。 GPS信号在通过电离层时也受到这种自由电子的非线性散射特性的影响。对于GPS频率而言,电离层对测距(卫星至地面的距离)的影响,最大时(每天中午,卫星接近地平,太阳黑子剧烈活动期)可达150 m;最小时(每天夜间,卫星在天顶,太阳黑子宁静期)也有5 m。因此,电离层误差是GPS测量中不可忽视的重大误差源。 电离层误差对GPS测量的影响,在边长约20 km时,一般为1×10-6 D~2×10-6 D,边长大于20 km后,电离层误差将迅速增大为5×10-6 D,当电离层活动剧烈时,还会更大。为了克服电离层对长边测量的影响,多年来一直沿用双频GPS接收机测量长边。但是,双频GPS接收机也有不少缺点,例如:价格贵一倍,功耗大等等。  相似文献   

6.
在地形测量中,一般应用经纬仪望远镜中的视距丝,以测读距离,但精度甚低,当倍乘数k=100时,通常的测距精度很难超过1/500(测距中误差与距离之比),在作较精密的大比例尺测图及视距导线时,即不甚适合。若在仪器物镜前装置一种特制的光楔附件,附件并有测微设备,则可应用重叠的双像来测距,而得较高的精度,但仪器厂家过去所出品的该类光楔,由于所用标尺是等距分割,当距离增大时,所见分割即显现愈过愈小,因此其测距的范围即不能超过200公尺,又测时标尺需横置,持尺不便。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就研制单位多次对一块存档光栅度盘(64800线/φ300毫米)和一块存档光学度盘(720线/φ230毫米)检测的一万多数据中,整理分析出五种检测方法,进行了精度计算和比较。建议评价这一类型高精度检验仪,检测方法宜采用全组合比较法,从而计算仪器测量一次所取得检定值的测量中误差m仪为主精度指标,它的计算式为: m仪=±(m_γ~2+τ~2)~1/2 并以仪器测量一次观测值中误差m_γ为辅助精度指标,它的计算式为: m_γ=±([VV]/(s-1)(s-2))~1/2 以上两式中: τ为仪器标准器的直径全中误差: V为观测值的改正数: s为检测的直径数,本文例s为18。至于宜采用多少条直径为最有代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介绍无棱镜全站仪的测量原理,以拓普康GPT-3100N全站仪为例,通过实验重点分析无棱镜测距的稳定性与反射面材质、颜色、入射角、测量距离、网孔、拐角、边缘点等之间的关系,以及能达到的测量精度,得出仪器测距精度稳定的结论,提出无棱镜全站仪在测距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气象代表性误差是光电测距的主要误差来源,也是实现精密全站仪标称精度的主要障碍之一。文中以近地面大气层的垂直温度分布为基础,讨论了光电测距的最佳观测时间以及精确的气象改正方法。采用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削减光电测距的气象代表性误差,保证距离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激光跟踪仪基于球坐标法测量原理,通过测角、测距实现三维坐标的精密测量,由于角度和距离对整体测量精度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对其全量程测量精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鉴于激光跟踪仪可以在任意安置姿态下进行三维坐标测量,文中首先分析"仪转角"和"仪顶角"两个术语的基本含义,区别传统的"水平角"和"竖直角".基于误差传播定律,以仪器测角、测距的标称精度为依据,对激光跟踪仪的点位测量误差进行解析.以L eica A T 930型激光跟踪仪为例,重点分析"测角线性误差"和"测距误差"的悬殊性.并通过仿真模拟,分析空间三维坐标精度随各观测要素的变化规律,探讨"解析点位精度"与"标称点位精度"之间的精度差异.  相似文献   

11.
6-1 概述从地面站观测至卫星的瞬时距离(简称站卫距离)的新技术,称为卫星测距。站卫距离可以用微波或激光进行测量。站卫距离的科技用途是多方面的,对于大地测量而言,站卫距离主要有下列三种用途:  相似文献   

12.
平面控制网仿真计算在测量行业中应用广泛,如测量方案设计、平面控制网优化等,观测误差的模拟是其关键步骤。因为仪器测距标称精度与实际精度不相等,随机误差不能代表仪器实际测量误差分布规律,故采用仪器标称精度和添加随机误差的方法分别对平面控制网的边角观测值进行误差模拟的方法存在不足。为此,本文首先探讨了徕卡TS30全站仪平面测量的观测误差性质以及分布情况,然后利用统计学中假设检验的方法得其分布规律,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得到一种较优的平面控制网观测误差模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传统的测距作业,是用金属尺由人工依次丈量的方法来进行的;但是这种方法已经和原子时代的今天大大的不相称了,光速测距方法的出现,就为改变这一状况奠定了基础。进行光速测距的测量工具是光速测距仪;用光速测距仪进行作业的特点,是能迅速取得成果和测量不受复杂地形的限制。我们进行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此一新的测量技术,以使它很快的应用到生产上去;从而符合党所要求的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测绘事业。为此,我们对试验提出的要求是:首先了解光速测距仪所能达到的精度与可能测量的距离;其次要锻练一个观测组,使其能熟练地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为将来开展此项业务培养技术力量;第三要通过实验提供改进意见,以供试制光速测距仪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激光跟踪仪采用激光干涉测距原理,其测距精度远远高于测角精度。利用激光跟踪仪的高精度激光干涉测距值,构成空间三维激光干涉测边网,可以消除测角误差对空间点位的影响,大幅度提高三维点坐标精度。由于激光干涉测距三维网存在数亏问题,且整网控制点的稳定性不同,因此采用秩亏自由网平差模型,分别以测站点和定向点为拟稳点对测量数据进行平差解算。平差结果表明,在拟稳点选择合理的情况下,空间点三维坐标平差值反算的距离与测量距离的差值优于±10μm;点位误差可以优于±20μm。  相似文献   

15.
测距仪检定时乘常数是用频率测量方法取得,加常数及测距标准差是用短基线测定,由于仪器检测例的条件与工程现场条件不一致,检测的标称精度不能真实反映实际观测精度,以标称精度定权处理观测数据,影响测量成果的质量;指出综合运用测量平差与回归分析,可对工程中使用的测距仪实际观测精度进行有效评估为仪器性能判别及测量数据处理准确定权提...  相似文献   

16.
电磁波测距仪的加常数和乘常数这两个概念在使用中引起了混乱,不少人混淆了测距精度与仪器常数的概念,混淆了常数和误差的概念,因而掩饰了仪器检验中的错误,致使用户不能正确计算测距成果。文章澄清了测距精度和仪器常数的概念,笔者认为测距精度不能与仪器常数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7.
电磁波测距仪器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距离测量的精度,但在水平距离的计算中,却存在一些不恰当的计算方法,因此,有必要对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重新审议。从计算水平距离的公式入手,分别讨论了平面控制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计算中的水平距离,论证了平面控制测量中倾斜距离化算的正确方法以及利用斜距和水平距离计算三角高程测量的高差计算公式,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由三维坐标值计算两点距离的精度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推导了由三维坐标计算两点距离的精度估算公式,指出仪器和目标的相对位置会影响所求空间距离的精度,并通过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这两种不同精度的三维仪器对标准尺的测量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给出了基于距离测量的“两点法”计算测距加常数的原理。在文献中尚无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深入讨论,希望本文能给精密工程测量工作者提供实际操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已往采用的按内部符合评定微波仪测边精度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在认定它并不能反映真实的测边精度之后,提出了新的精度估算式:M_D=((m_c~2/c~2+m_n'~2/(p·q·n~2)+m_代~2/(p·n~2))D~2+~(m_t~2)D/(p·q)+m_Δ~2·)~(1/2)这里不仅顾及了真空中电磁波传播速度误差和气象元素测定误差,而且还顾及了气象代表性误差和部分地面反射误差。气象代表性误差m_代由周日观测及不同时间段观测资料中统计得出,其值为2.7×10~(-6);传播时间测定误差m_(t_D)的计算需利用精读数偏差图。根据图形形状之不同,将其分为三类,并在文中给出计算该误差的经验公式。与已知边所作比较表明,采用新的微波测距仪测边精度估算式是较为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电磁波测距仪器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距离测量的精度,但在水平距离的计算中,却存在一些不恰当的计算方法,因此,有必要对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重新审议.从计算水平距离的公式入手,分别讨论了平面控制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计算中的水平距离,论证了平面控制测量中倾斜距离化算的正确方法以及利用斜距和水平距离计算三角高程测量的高差计算公式,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