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章总结了矿区地质、矿床及矿体特征,分析了地质勘探和资源储量核实的资源储量估算情况,通过对资源储量变化情况的对比研究,结合矿山结束开采中段探采对比实际情况,说明了矿区地质勘探资料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出矿床的矿体特征。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朋村铅靠2#矿体为例,介绍了应用浅孔留矿法变形方案对矿体进行开采的实践和应用效果,指出采用该变形方案能够缩短采场的采准、切割时间,减少采切比,降低采矿成本,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位于山东平邑县四海山的"将军红"是装饰装修用的上好石材。该文简要介绍了四海山矿区黄店窝矿段饰面用花岗石矿矿体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体特征,分析了该区的矿产开采技术条件,预测了采场的涌水量。通过分析认为应加大对矿区的开发利用,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4.
高精度磁测在山西省繁峙吐楼铁矿区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高精度磁测工作在山西省繁峙吐楼铁矿区的应用,其高精度磁测目的是查清异常分布,查找隐伏铁矿体,圈定铁矿体分布范围、矿体位置、形态、大小、产状、边界等几何特征及查明矿区地质特征,根据现有探采工程揭露控制,初步估算了铁矿石资源量。  相似文献   

5.
大厂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100号矿体自1990年筹建以来,实行探采结合,节约投资,合理运用各种探矿手段,布置合理的生探工程间距,强化生探现场管理,增加矿山工业储量,并且力求达到正规作业和安全生产。为高峰矿业的明天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6.
高庄矿床产于下古生界二郎坪群火神庙组细碧角斑岩建造中,受高庄韧脆性剪切带控制。剪切带张裂隙中的石英脉,由于剪切力偶持续作用产生递进变形,旋转而形成反S型脉裂。剪切带中心面附近,应力集中叠加变形最强地段利于成矿,构成了高庄成矿链。矿体走向方向短小,倾伏方向延深长度大,成叶片状近水平地斜列叠置于成矿链中,类似百叶窗形态。探矿工作应采用钻孔控制成矿链,坑道控制矿体的方法。坑道采用斜井系统,探采结合。  相似文献   

7.
槐树坪金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之熊耳山断隆与潭头-嵩县凹陷的结合部位。通过对M29-Ⅰ矿体黄铁矿
晶体形态、热电性、微量元素垂向标型特征的系统研究,指出该矿体可能由上、下2个独立的矿体构成,黄铁矿晶形、热电性和微量
元素标型特征一致揭示标高+410~+350m范围可能为下部矿体的头部位置,结合上部矿体的延伸程度,推测下部矿体可能延
伸至标高约-100m。   相似文献   

8.
为补采黄金洞矿区老窿残矿,经过现场调查、残矿分类,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来保证生产作业安全的措施。经过一年多的生产实践证明:该方法在安全上有保证,技术经济合理,对提高企业的效益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淮南,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煤炭基地,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贡献的背后也遗存着很大的"创伤和阴影":矿体破坏严重、资源大量浪费、无证小煤矿盛行、滥采盗挖、生态环境破坏……淮南人痛定思痛,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矿山治理、资源整合,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华彩乐章。  相似文献   

10.
一、技术类型该技术属高效开采技术。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矿体赋存条件差、岩性极不稳固、矿体形态复杂的砂页岩难采矿体。三、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通过对矿体分步进路式开采,依照大矿体分步回采、小矿体一次回采的采矿顺序,再运用高压泵送系统输送低强度混凝土充填采空区,预留下分层回采作业空间,按照一采一充设计原则,每次往上进行回采、充填,交错进行。(二)关键技术与设备关键技术为井下废石破碎高压泵送黄泥碎石胶结充填技术。  相似文献   

11.
煤矿采空沉陷预测因素分析及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空沉陷的预测是矿山开发利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依据,该文论述了影响煤矿采空沉陷预测的各种因素和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易操作、直观、可动态管理的计算方法,以及矿山在开始采矿之前必须开展地表岩移监测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林业数据挖掘与可视化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海量的林业空间与非空间数据,提取隐含的信息是"数字林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数据挖掘和可视化是处理和分析海量空间数据的有力工具,利用它们可以有效地剖析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与知识,为我林业规划与决策提供服务。本文将空间数据挖掘和可视化技术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集成两者的优势,阐述了可视化技术在空间数据挖掘研究中的意义。并讨论了空间数据可视化表达模式和可视化与空间数据挖掘的整合。针对林业资源数据的特点,提出在可视化表达空间数据的基础上对林业数据的多维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开发了原型系统,初步实现了林业数据可视化挖掘。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融合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HVCE-RBFNN)的三维形变计算方法,结合GNSS和InSAR监测数据,解算甘肃省金昌市金川西二采矿区的地表三维形变场。结果表明,基于HVCE-RBFNN方法获取的三维形变结果精度高于传统方法,其东西向、南北向和垂直向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20.85 mm、7.41 mm和34.47 mm,3个方向的最大形变量分别为228 mm、300 mm和193 mm,采空区形变空间分布符合开采沉陷规律。  相似文献   

14.
空间数据挖掘是解决海量空间数据利用瓶颈的技术之一.本文综述空间数据挖掘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首先,分析空间数据挖掘的缘起.其次,研究空间数据挖掘的本质及其特点.再次,基于理论技术,分类总结空间数据挖掘的研究和应用的成果,并探讨其研究方向.最后,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15.
数据空间自相关性对关联规则的挖掘与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一般足使用属性关联规则的挖掘算法,对空间数据进行泛化处理,不考虑空间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也没有考虑空间自相关与空间关联规则的关系.本文运用改进的Apriori算法对某一数据进行空间关联规则挖掘,并对同一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反映的属性的相关性,探讨了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对空间关联规则...  相似文献   

16.
对地下采煤造成的地表沉陷进行及时、精确的监测监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该文以济宁市为例,介绍了D-InSAR技术在大范围采煤沉陷区监测及其时序变化特征分析中的应用。介绍了使用D-InSAR技术对采煤沉陷进行监测的基本原理;以5cm下沉线作为采煤沉陷区边界线,选取15期RADARSAT-2 Wide模式数据,采用多基线累积叠加方法分别提取各期采煤沉陷区边界并使用岩移观测数据对监测结果进行了检核。以花园煤矿为例,分析D-InSAR监测采煤沉陷范围及程度的时序变化特征,随着开采的持续进行,沉陷范围及沉陷量逐步增加,受临近工作面开采影响,沉陷中心的沉陷量呈周期性增加。结果表明,D-InSAR可以精确有效地对采煤沉陷区范围及其时序变形过程进行监测,可以应用于大尺度采煤沉陷区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7.
矿业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物,改革的关键是变无序为有序、无偿为有偿。近几年来,沂源县积极推进矿业权制度改革,盘活矿业权市场,取得明显成效,该文对沂源县采取的措施和效果及工作中的体会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当前,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油田工矿废弃地整治作为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用地指标转移、有效耕地面积增加、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为查清东营市胜利油田工矿废弃地的复垦利用潜力,首先对石油开采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胜利油田工矿废弃地的基本类型,进而对工矿废弃地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依据废弃地所在区域的规划用途、灌溉条件、排水条件,盐碱程度、区位条件进行了潜力分区和测算,最终获得了东营市胜利油田工矿废弃地潜力测算的相关数据,可以为该区域工矿废弃地的整治及建设用地、耕地指标的流转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遥感技术,对兖济滕矿区2000-2010年的采煤沉陷区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兖济滕矿区累计沉陷面积为88.43km^2,占整个矿区面积的3.53%。10年来,沉陷区面积呈直线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57.37km^2,增加到2010年的88.43km^2,平均年增沉陷地面积约为3.45km^2。采用遥感手段,在大范围内,可以较直观、准确地确定采煤沉陷区的范围、面积、形态、动态变化等特征,可为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山东是矿业大省,今后矿业权融资项目会越来越多,为规避可能产生的融资风险,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矿业权市场,循序渐进开展矿业权融资备案业务,为投融资方提供必要的信息,忠实履行自身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