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东峰顶金矿区呈脉状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矿石类型为硫化物石英-重晶石脉型,矿体围岩蚀变强烈,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矿体矿物共生组合、铅和硫同位素组成及成矿年龄、包裹体成分及特征以及原生金的成色等研究,认为金矿床矿源为重熔岩浆岩。成矿溶液主要来自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溶液,成矿温度140℃~400℃.成矿深度约1.5km。矿床成因类型属中温、中深条件下形成的岩浆热液充填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古腊布陶勒盖金矿床位于阿拉善地块巴彦乌拉山中段,金矿体均受韧性剪切带及EW向、NE向、近SN向断裂控制。赋矿层位为褐红色赤铁矿化绢云母石英糜棱岩,不论是石英脉型金矿,还是蚀变岩型金矿均产于这类岩石中,具有一定的层控特征。矿床经过了中元古代原始沉积地层预富集,后期经过改造富集形成了现在的金矿体。脉内矿物中强烈的热液蚀变和矿石中浸染状、角砾状的构造,显示了岩浆热液矿床的特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区内花岗斑岩和矿床特征,认为古腊布陶勒盖金矿床是古亚洲洋整体于三叠纪闭合、石炭纪末期至三叠纪发育了古亚洲地区规模宏大的成矿事件的响应,矿床类型应为花岗岩叠加改造的韧性剪切带金矿。  相似文献   

3.
杆洞铜矿床赋存于广西桂北最老地层─—中元古界四堡群中,矿体呈脉状产于杆洞花岗斑岩体及其外接触带围岩中,受NNE向断裂裂隙构造控制明显,矿石具细脉浸染状、块状构造,矿石平均品位Cu0.785—1.748%,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黄铁矿,局部伴生方铅矿、闪锌矿,脉石矿物有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黑云母,围岩蚀变主要为石英绢云母化与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硅化,据此认为属岩浆热液交代充填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许窑沟金矿床矿体产出特征、矿石类型及特征、金的赋存状态以及围岩蚀变等的研究表明,许窑沟金矿是赋存于牧虎顶岩体外接触带的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床。对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硫为岩浆成因,流体有岩浆水,也有大气降水的混合。由此认为许窑沟金矿床属于火山沉积中温热液叠加的复合成因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西陡崖金矿为台前-陡崖成矿带上又一新发现的金矿床,该金矿受台前-陡崖断裂带严格控制,矿体呈脉状、透镜状;矿床平均品位3.96×10-6,平均厚度1.67 m;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绢英岩化,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银金矿、自然金,黄铁矿等,矿床属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交代破碎蚀变岩型矿床。通过分析研究,西陡崖金矿在深部及外围找矿前景较大。  相似文献   

6.
磨山金矿床位于胶东三大金矿带中牟平乳山金矿成矿带内,是一个中偏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探获金资源量超过15t。金矿体受NNE向断裂控制,赋矿围岩为鹊山二长花岗岩,矿体主要呈脉状产出。矿石为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夹石英脉,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根据矿床矿体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预测④1,③1号矿体深部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黔西南和黔东南是贵州的两个主要产金地区,大部分金矿都产于浊积岩中。但黔西南的金矿主要是含金蚀变岩型(或称卡林型、微细浸染型),以不可见金为主;黔东南的金矿却是含金石英脉型,以明金为主。这两种金矿都产在造山带,赋矿围岩是浊积岩,区内岩浆侵入作用不显著,成矿受背斜与断裂控制,成矿温度不高,矿石物质成分基本一致。研究表明,产生不同类型矿化的原因主要在于:黔东南地区的容矿岩石是浅变质的硅质碎屑岩,碳酸盐矿物很少;而黔西南地区是未变质的富钙硅质碎屑岩,碳酸盐矿物多。前者形成石英脉型金矿床,后者形成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雪峰金矿田位于雪峰弧形金锑成矿带中段,被两大断裂、三大岩体所央持.具有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极好成矿条件.NE向韧脆性剪切带和NW向张剪性破碎蚀变带共同控制了矿床、矿体的产出.矿床类型为韧脆性剪切带型,可分为破碎蚀变岩型、砂岩层拉细脉浸染型、片理化蚀变岩型、石英脉型4个亚类.面上和深部找矿潜力巨大.预测该区金资源量在n×102t以上,进一步加强该区地质调查工作,有望实现湖南金矿找矿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查干此老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境内,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床。该文系统阐述了查干此老金矿区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特征,详细介绍了金矿床地质特征。通过对查干此老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系统研究,认为矿区的金矿化类型以含金石英脉型为主,兼有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体赋存于二叠纪斜长花岗岩及志留纪蚀变闪长岩中的石英脉、碎裂岩带及糜棱岩带中,其产状、形态、规模严格受NE向断裂构造带控制,未受后期构造影响。该文对查干此老金矿床的构造背景、物质来源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对该区的金矿成矿预测,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英格庄金矿为胶东牟平-乳山成矿带上的一个中型金矿床。该矿床矿体严格受金牛山断裂带控制,呈脉状、透镜状和囊状平行斜列式产出;矿体平均厚1.58~1.98m,平均品位3.96×10^-6~4.77×10^-6。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石英脉型;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银金矿、自然金、黄铁矿等。围岩蚀变包括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等。研究表明,英格庄金矿床为一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属Groves等提出的造山型金矿范畴。  相似文献   

11.
山东龙口大园矿区金矿121号脉产于胶西北著名的玲珑金矿田北部,矿体直接产出于玲珑花岗岩体内,受NEE向压扭性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类型、围岩蚀变、找矿标志及矿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对矿床成因进行分析,总结了成矿规律。玲珑帚状构造控制了该区金矿床的分布,NEE向断裂构造控制了矿体的产出,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夹石英脉是找矿的直接标志,通过综合研究,在121号脉走向上有一定的找矿空间,在-400m深部以下亦是有利的找矿地段,为进一步勘查工作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
平度市陶家寨矿区金矿床位于平度市旧店镇西南,属于中温热液裂隙充填石英脉型金矿床,控矿构造以NE向、NNE向断裂为主,具有膨大缩小、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的特征。区内共圈定金矿体5个,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严格受断裂带控制。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石结构主要为半自形粒状结构、不等粒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为致密块状构造、团块状构造、网脉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等。矿体围岩为云山单元弱片麻状含石榴石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北黄单元细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等。  相似文献   

13.
胶东下潘格庄金矿床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其形成与朱吴断裂的次级断裂——下夼断裂、下潘格庄断裂、上潘格断裂3条断裂带关系密切。下夼断裂带为区内主要断裂带,双山屯、棉花州、韩家夼等中小型矿床均赋存于该断裂带内。断裂围岩为二长花岗岩,蚀变带下盘见有钾化,蚀变带内见有钠长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蚀变,断裂面上见有灰色、深灰色断层泥,工程揭露断裂面沿走向较连续。下潘格庄金矿床矿物共生组合简单,矿石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为磁铁矿,并含有少量的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石矿物含量大于7.00%,属高硫化物型;脉石矿物含量大于90%,主要为石英和绢云母,次为长石、方解石、绿泥石;其中黄铁矿和石英为主要载金矿物。金矿物为银金矿,以包体金和裂隙金为主赋存于其他矿物中,金颗粒以细粒金为主。矿石伴生矿物组合主要为银和硫,矿石属于易碎易选矿石。  相似文献   

14.
石藏寺金锑矿床位于泛华夏大陆晚古生代藏北(羌塘)三江弧前盆地,西倾山晚古生代盆地西端北缘。矿床为金锑矿共生矿床,其矿体受构造破碎带控制,呈似板状、透镜状。自然金主要与辉锑矿、石英嵌布关系密切,辉锑矿中包裹金占50%以上,粒间金、裂隙金与辉锑矿、石英连生。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石藏寺金锑矿床与临区大场金锑矿床类似。矿床形成机理为在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过程中,岩浆热液沿着深大断裂迁移,并与大气水发生循环,从围岩中断萃取Au,Sb矿物质,在构造、地球物理化学条件适宜的部位聚集形成金锑矿体,为造山型金锑矿床的浅成矿床。  相似文献   

15.
广西横县南乡金矿区是广西金矿储量达中型的少数矿区之一;所处区域构造位置独特,赋矿层位新,地表岩浆岩出露少,导矿构造规模较大,容矿构造发育,金矿石矿物成分简单,矿石类型多样,矿体形态较复杂;围岩蚀变发育,以硅化为主;金与砷汞元素关系较密切;石英脉矿物与包体碳、氢、氧同位素、包体成分、温度等表明主成矿过程具有低温热卤水活动特征;成矿具有多期性,时代较新,为白垩系晚期至第三系早期;金矿成矿阶段与矿物生成次序、矿物世代、围岩蚀变类型、热液性质、古潜水面、构造活动等关系密切。依此提出了找矿标志、成矿模式和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6.
淅川—西峡地区构造复杂 ,断裂发育 ,多期次岩浆活动强烈 ,为金矿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地质条件。通过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与金矿化关系的探讨及地球化学测量成果的总结 ,认为陡岭群是本区的矿源层 ,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区内石英脉型金矿主要受北东向次级断裂控制 ,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受北西西向次级断裂控制 ,斑岩—爆破角砾岩型金矿与燕山期浅成—超浅成侵入 (爆破 )花岗斑岩关系密切。据此 ,提出三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7.
治岭头金矿在构造研究,成矿及其时代等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看法,90年代前绝大多数同志认为,该处属较老时代的金矿。目前已由不同阶段成矿到与火山热液及地下热水成矿有关的几种较年青金矿的看法。本文从构造分析、火山周边断裂矿化及矿石绝对年龄样成果,提出该区金矿与火山热液关系的密切,成矿时代属燕山晚期(相当中下白垩世)。  相似文献   

18.
The gold - silver complex ore field of Qingchengzi is located in Liaohe group of Liaodong rift. The gold - silver ore bodies mainly lie in Dashiqiao group and Gaixian group, which provides ore - forming materials for the mineralization. For taking place multi - period and multi - stage magmatic activities, the ore - forming materials in the formation had had dynamothermal metamorphism for a long time and enriched and formed ore bodies after magmatism in Indo- Chinese and Yanshan epoch. The ore bodies are controlled by stratigraphic formation and stored in the interformational faults and schistosity belts. Silicalit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searching them. Although the Pb - Zn and the gold - silver deposits are the same series of mineralized products, their positions are different, resulting from the differences of elements nature and mineralized conditions. The gold silver deposits belong to strata - bound and hysterogenetic mesothermal - epithermal depos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