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羟基磷灰石吸附剂去除铬黄工业废水中铅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羟基磷灰石吸附剂对铬黄废水中Pb^2 吸附的间歇实验结果表明:当每吨废水中吸附剂用量为200~400g时,常温搅拌60min后,在弱酸性或中性废水中,铅离子质量浓度由2.74mg/L降至0.5mg/L以下,完全符合GB8978-1996工业废水排放标准1.0mg/L。  相似文献   

2.
坡缕石对Zn^2+的吸附性能及吸附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坡缕石粘土提纯人手,进行了坡缕石吸附Zn^2 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坡缕石对水中Zn^2 的吸附性能主要受振荡速度、吸附时间、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影响,30℃时坡缕石对Zn^2 的等温吸附曲线同时符合Langmuir方程和BET方程。在本实验条件下,坡缕石对水中的Zn^2 (20mL,Zn^2 浓度均为50mg/L)的最佳吸附工艺条件为:振荡速度150r/min,吸附时间120min,吸附剂用量0.120g,溶液pH为6.2,此条件下去除率达到T95.5%。  相似文献   

3.
累托石层孔材料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累托石层孔材料为吸附剂、以FO2为添加剂对含铬电镀废水进行处理,并对其吸附性能做了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原水pH值的条件下,吸附剂用量为2.5g/L,还原剂用量为0.5g/L,处理后水中残留铬浓度为0.2mg/L,远低于国标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累托石吸附铬的反应符合Freundlich吸附经验式:lgQ=-1.9102 0.3545lgC。  相似文献   

4.
利用羟基氧化铁对硅藻土进行改性制备复合吸附剂,然后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复合吸附剂对水体中铬酸根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H值为1.0,废水中Cr(VI)质量浓度不大于100 mg/L,吸附剂用量为0.5 g,吸附平衡时间为30min左右时,对六价铬的去除率达85%。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Cr(Ⅵ)在复合吸附剂上的吸附动力学可以利用拟二级动力学方程较好的描述。吸附平衡研究结果表明,Cr(Ⅵ)在复合吸附剂上的吸附既可以利用Langmuir模型又可以利用Freundlich模型加以描述,这可能是由于复合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既有单层吸附又有多层吸附。  相似文献   

5.
对福建沙县钾长石粉合成的13X沸石及其与取自山东铝业公司的赤泥混合使用时除砷的效果和适宜条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以单一的13X沸石为吸附剂时,改变沸石用量和溶液的酸度均不能有效去除砷;赤泥和沸石混合使用时对低浓度砷(〈5mg/L)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适宜的吸附条件为赤泥用量2g/L,沸石用量1.5g/L,pH值约为8,平衡时间1h。实验表明,赤泥在混合吸附剂除砷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沸石与赤泥的合理混合使用,对于含砷重金属废水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对可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纳基和钙基夏子街膨润土为吸附剂,通过改变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染料溶液浓度、初始pH值分析其对碱性红46和碱性兰41脱色率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和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膨润土对2种碱性染料废水的最佳脱色条件具有一定差异.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对膨润土吸附碱性染料废水的过程描述更准确,膨润土对碱性红46的吸附是自发吸热反应,对碱性兰41的吸附是自发放热反应,膨润土对2种碱性染料废水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也存在离子交换吸附.  相似文献   

7.
天然磁铁矿处理含Hg(Ⅱ)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重金属离子可在水合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表面产生吸陵作用的原理,进行了天然磁铁矿处理含Hg(Ⅱ)废水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5℃,吸附平衡时间为60分钟、试样用量为20g/L,试样粒径为200目以下、pH值为6.40,离子强度为零时,Hg(Ⅱ)初始浓度为1.12mg/L的溶液的吸附率可达98%,使废水中Hg(Ⅱ)的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pH值、离子强度、粒径、试样用量、废水浓度、温度、时间均对Hg(Ⅱ)的吸附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pH值的影响最大,Hg(Ⅱ)在天然磁铁矿上的吸附等温曲线不同于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曲线,而是表现为台阶段,符合分级离子/配位子交换等温曲线。  相似文献   

8.
用铁/铝盐水解法制备了凹凸棒石/铝氢氧化物(PNCMⅠ)、凹凸棒石/铁氢氧化物(PNCMⅡ)和凹凸棒石/铁铝氢氧化物(PNCMⅢ)3种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对比了这3种纳米复合材料对水中磷的吸附净化能力,并利用吸附动力学实验探讨了3种材料对磷的吸附机理。结果发现:负载了铝/铁氢氧化物后凹凸棒石的晶体结构没有改变;温度对于3种吸附剂吸附磷的动力学参数影响不显著;3种吸附剂对磷的实际吸附量、理论吸附量和初始吸附速率均随着磷的初始浓度增大而增大。PNCMⅠ对磷的理论吸附量为18.18 mg/g,较其他2种吸附剂大。当磷的初始浓度从5 mg/L增加到50 mg/L,PNCM I对磷的初始吸附速率从0.125 mg/(g·min)增加到1.425 mg/(g·min)。3种凹凸棒石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明其吸附均为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9.
介微孔复合沸石分子筛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介微孔复合沸石分子筛MCM-41/ZSM-3为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方法初步研究了其对重金属离子Cu^2 、Zn^2 、Pb^2 、Cd^2 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对于配置的60mg/dm^3重金属离子溶液,使用分子筛用量为10g/dm^3时,在较宽的pH范围内MCM-41/ZSM-3对Cu^2 、Zn^2 、Pb^2 、Cd^2 的吸附率可达90%以上;对等温吸附曲线的回归分析得出Cu^2 、Zn^2 、Pb^2 、Cd^2 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符合Langmuir单吸附位吸附曲线且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10.
以天然钙基膨润土和燃料废弃物粉煤灰为原料,工业淀粉为致孔剂,采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备了粉煤灰/膨润土复合颗粒吸附剂,并用于含Pb~(2+)溶液的吸附。研究了吸附时间、pH、投样量和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得的复合颗粒吸附剂大小均匀,表面没有裂纹,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吸附实验中,在投样量10.0 g/L,溶液pH为6,吸附时间120 min,溶液初始浓度100 mg/L时,复合颗粒吸附剂对Pb~(2+)的去除率达到97.40%,吸附量为9.74mg/g。热力学实验表明吸附剂对Pb~(2+)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为高效快速去除水中全氟辛酸,选择工业废物煤化工渣对全氟辛酸进行吸附去除探究。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制备了4种煤化工渣(粒径从大到小为CGA1、CGA2、CGA3和CGA4),研究其在水溶液中的全氟辛酸吸附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4种煤化工渣的结构特征进行表征分析,并考察了全氟辛酸初始质量浓度和初始pH对吸附进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煤化工渣对全氟辛酸有高效的吸附能力,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4种煤化工渣对全氟辛酸的吸附行为及过程,其中CGA4去除全氟辛酸的最大吸附量为25.51 mg/g;随着全氟辛酸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升高,煤化工渣对全氟辛酸的吸附容量逐渐增加;初始pH对CGA3和CGA4的影响微弱,CGA1和CGA2在酸性条件下显示出更优越的吸附性能。由此得出,4种煤化工材料中粒径最小的CGA4具有最优的全氟辛酸去除能力且基本不受pH限制。FTIR分析表明,吸附过程中氢键的形成占主导地位,XPS和Zeta电位检测结果表明,物理吸附和静电吸附在去除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花岗岩母质红壤吸附水中砷(Ⅴ)的效果和机理, 采用静态吸附实验, 研究溶液砷初始浓度、反应时间、温度、pH值等因素对红壤吸附水中砷的影响.当溶液砷初始浓度小于5.0 mg/L时, 红壤对砷的去除率均大于97%;随着砷初始浓度增大, 去除率逐渐降低; 反应初期(0~120 min), 红壤对砷的去除率迅速增大至95.0%左右.此后, 去除率缓慢增大, 直到720 min后, 去除率达到97.0%左右, 并趋于稳定; 在砷初始浓度一定时, 红壤对砷的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 但增加幅度较小; 红壤对砷的去除率随着体系pH值的增大呈减小趋势; 正交试验表明, 在砷初始浓度为5.0 mg·L-1、反应时间为120 min、pH为5.0及反应温度为40℃的组合下, 红壤对砷的去除率最大.   相似文献   

13.
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与磷的积累有密切关系,去除水体中溶解态磷是降低富营养化风险的技术关键。近十余年来,稀土元素被用于污水除磷剂的开发,并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本文实验比较了8种结晶态稀土氧化物(Y_2O_3、La_2O_3、CeO_2、Pr6O11、Nd_2O_3、Sm_2O_3、Eu_2O_3和Dy_2O_3)的除磷性能,结果表明La_2O_3的除磷性能最好,Pr6O11、Y_2O_3、Eu_2O_3、Nd_2O_3次之,Sm_2O_3和Dy_2O_3效果微弱,CeO_2完全没有除磷能力;研究表明稀土氧化物表面磷吸附的动力学行为更符合准一级反应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实验表征了除磷后的稀土氧化物和除磷过程中溶液p H值的变化,认为稀土氧化物除磷是一个表面吸附占主导,氧化物溶解出来的离子辅助沉淀的吸附过程。为了避免稀土氧化物颗粒在水体中发生团聚并降低表面吸附能力,将稀土氧化物La_2O_3微纳米颗粒负载在不同黏土矿物上,发现负载于黏土矿物表面的稀土氧化物除磷能力有较好提升,磷吸附量均提高25%左右。负载等量La_2O_3的3种黏土矿物的除磷性能差异不显著,黏土矿物提高稀土氧化物颗粒分散度可能是后者除磷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13X沸石分子筛对水中Hg2+吸附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峰  马鸿文  王英滨 《地学前缘》2005,12(1):165-170
13X沸石分子筛吸附水中Hg2+的实验研究表明,13X沸石在pH值为5~6、时间为20 min、温度为20~30 ℃条件下对Hg2+ 的吸附效果最佳。在13X沸石的用量为4 g/L的条件下对原始浓度为0.2 ~100mg/L的Hg2+进行吸附,吸附量由0.035 6 mg/g增加到21.87 mg/g。13X沸石可使原始浓度为0.01 mg/L的Hg2+降至0.002 mg/L以下。饱和NaCl溶液对吸附Hg2+后的13X沸石解吸效果良好,解吸后的13X沸石循环使用4次,对Hg2+的吸附率仍未降低,表明13X沸石的重复利用效果良好。通过在洗脱Hg2+ 的解吸液中加入Na2S·9H2O,可使Hg2+形成HgS沉淀进行回收,回收率可达90%以上。实验表明,13X沸石适用于对水中低浓度Hg2+的深度净化处理。  相似文献   

15.
煤系共伴生非金属矿产开发及综合利用难度大。本文针对先锋褐煤共伴生硅藻土高有机质、高铁的特点,提出硅藻土原矿经提纯处理后,在N2作为保护气氛下,高温煅烧形成硅藻土-无定形碳-氧化铁三元复合材料,在类Fenton体系下,去除TNT污染物的开发利用技术路线。本文考察了硅藻土处理条件、反应时间、H2O2浓度、三元复合硅藻土投加量、pH值等因素对TNT降解效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三元复合硅藻土对TNT吸附降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硅藻土用量为2 g/L,H2O2(30%)4 m L/L,pH值1,反应时间2.5 h。该工艺条件下,50 mg/L TNT去除率为98%。  相似文献   

16.
Pb and Co removal from paint industries effluent using wood ash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The release of heavy metals into the environment is a worldwide major concern. Differen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natural agents have a high removal capacity for divalent heavy metal ions. Wood ash is a natural adsorbent and,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s, has a very low price. In this study, the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Pb and Co) from Binalood paint industry (Kerman, Iran) effluent was investigated in batch condition. Pb and Co measurement in samples were done with atomic absorption equipment and test methods were adapted from standard method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water and wastewater. The effect of pH and the amount of adsorbent was determined and different adsorption isotherms were also obtained.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adsorption process follows the adsorption Langmuir isotherm. The amount of wood ash has a great role in the adsorption rate and adsorption rate increased as wood ash increased. In the study, the reactions reached equilibrium in 3 h contact time. The maximum Pb removal efficiency was 96.1 % at pH 2 with a contact time of 3 h and 100 g/L wood ash and the maximum Co removal efficiency was 99 % at pH 2 with a contact time of 3 h and 100 g/L wood ash.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wood ash is recommended as a low cost and available adsorbent to remove Pb and Co from municipal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s.  相似文献   

17.
实验研究了以钾长石水热分解的副产物沉淀硅酸钙为晶种,回收模拟污水中磷的效果。结果表明,晶种用量0.4 g/L、p H值为8、Ca/P(摩尔比)=2条件下反应2 h后,污水中剩余磷浓度为0.32 mg/L,低于我国污水综合排放一级A标准0.5 mg/L。沉淀硅酸钙重复使用60次后回收磷的效果仍然较好,回收率为79.5%以上。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粉晶X射线衍射等测试手段对回收产物进行的分析表明,回收磷产物以羟磷灰石形态存在,产物中P2O5含量在35%以上,达到了富磷矿的品位。沉淀硅酸钙有望成为回收磷的理想晶种材料。  相似文献   

18.
在原位氧化过程中,实际场地地下水和含水介质的物化特征是影响氧化效果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对此影响的研究较少。以某场地实际高盐强酸性复合苯系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以地下水中2-硝基-4-甲氧基苯胺(2-nitro-4-methoxyaniline,2-N)和3-硝基-4-甲氧基苯胺(3-nitro-4-methoxyaniline,3-N)为特征污染物,探究芬顿(Fenton)试剂原位氧化特征,并研究液相环境因素(初始H2O2浓度、初始Fe2+浓度、初始pH值、初始醋酸(Acetic acid,HAc)浓度、初始SO42-浓度)以及含水层介质对Fenton法去除2-N和3-N的影响。结果显示:(1)Fenton法去除2-N和3-N效果显著,且在初始液相条件为c(H2O2)=7 mmol/L、c(Fe2+)=4 mmol/L、pH=4、c(HAc)=0 mg/L和c(SO42-)=0 mmol/L时去除效果最佳;(2)各因素对Fenton法氧化2-N和3-N的影响不同,加入H2O2和Fe2+使2-N和3-N去除率上升,增大HAc浓度使2-N和3-N去除率下降;(3)含水层介质对2-N和3-N具有一定吸附性,且对3-N的吸附性强于2-N,二者在本实验中最大吸附态占比分别为29%和42%,而吸附态的存在会抑制Fenton法对2-N和3-N的去除;(4)矿物分析结果显示介质含有少量黄铁矿,在硫酸环境下,介质腐蚀溶解释放Fe2+,在达到一定浓度后,无需额外添加Fe2+即可完成Fenton反应进而去除2-N和3-N。  相似文献   

19.
油页岩中因含有大量的黏土矿物而对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采用静态吸附法对油页岩吸附钴离子的影响因素及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页岩粒度、溶液浓度、溶液pH值、吸附时间等均对吸附性能有一定影响.油页岩对钴离子的吸附量随样品粒径的减小而增大;随着钴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加,油页岩对钴离子的吸附总量增加;溶液pH值在3~8范围内,油页岩对钴离子的吸附量和吸附率随着pH值的增大呈上升趋势.通过吸附动力学研究发现,油页岩对钴离子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过程和粒子内扩散机理.  相似文献   

20.
海产养殖迅速发展造成水域富营养化、赤潮频发,海产养殖废水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为解决此问题将电解脱氮除磷技术应用在海产养殖废水处理中,并探讨电压、pH、极板间距和电解时间对脱氮除磷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氮除磷的去除率与电压成正相关,与极板间距成负相关。在电压为30V,极板间距10cm,pH为7时,NH_4~+-N、NO_3~--N和TP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72%、90%、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