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世界各国地质工作的大量任务集中于寻找矿产资源.伴随而来的,国内外地质、化探分析工作者均面临着大量、痕迹、多元素找矿试样的分析任务.它要求测试工作向痕区、超痕区开拓,提高分析速度,进行痕区质量监控.这是当前国内外地质、化探找矿测试工作一致的趋向. 一、冶金地质和化探找矿测试工作与国外对比的概况为适应近代地质和化探找矿工作,西方发达国家对大量、痕迹、多元素及岩石全分析,普遍采用的是:室内分析以多道或单道快速扫描、计算机控制的大型等离子光谱和X荧光光谱为主;野外分析  相似文献   

2.
《化工矿产地质》2013,(4):210-210
<正>2013年11月3日,2013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地质矿产调查评价新进展专题论坛召开。2013年我国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21万km2(3年来累计完成63万km2),使我国重要成矿带工作程度提高了17%。区域地质调查新发现590余处矿(化)点,查明了区域地质特征和找矿背景;新发现物探异常4126处、查证物探异常218处、见矿物探异常42处;新圈定化探综合异常309处、查证化探异常56处、见矿化探异常数十处。此外,我国还开展了21个重要成矿带基础地质综合研究,创新性编制了成  相似文献   

3.
为了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 80周年 ,2 0 0 1年 11月 15~ 16日 ,四川省地质学会遥感专委会、物化探专委会和四川省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地球化学专委会联合在龙泉驿召开了地质、物探、化探、遥感技术在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应用研讨会。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冶金、石油、核工业、环保部门 ,四川省遥感中心、测试中心 ,化探队 ,物探队 ,区调队 ,10 8队 ,4 0 3队和东道主 10 9队。应会议邀请 ,四川省地质学会、中国地调局西南项目办、四川省地调院、物探化探计算技术编辑部也参加了会议 ,共有 18个单位 5 3位代表。会议共收到论文 36…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冶金地质勘探工作发展的需要,积极为大打矿山之仗服务,进一步提高地球化学探矿技术人员的水平,1972年11月2日至1973年1月21日,冶金部在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举办了地球化学探矿学习班.学员共73人,来自全国21个省(区)冶金系统勘探队、物探队、物探公司和桂林地质所;此外还有计委地质局和四个地质院校的教师18人.学习班采取生产、科研、教学三结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自1999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实施以来,在基础地质和矿产资源评价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大调查在新疆共安排地质调查项目188个.1999年部署项目57个,其中:区调3个,化探10个(含3个招标项目),矿产资源评价29个,数据库8个,水资源评价1个,地质灾害预防1个,科研5个;2000年部署项目69个,其中:区调9个,化探13个(含3个招标项目),矿产资源评价28个,数据库9个,水资源评价1个,科研9个;2001年部署项目62个,其中:区调10个,化探6个(含3个招标项目),物探2个,矿产资源评价27个,数据库9个,水资源评价3个,科研5个.承担单位有:…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工作(41种元素),历19年之久,已覆盖全省;1:5万区域化探(15种元素)已覆盖最重要的成矿区带,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继1:20万地质填图之后规模最大的一项基础地质工作,不仅为地质找矿和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而且为农牧业的规划与高科技农业的发展、环境评  相似文献   

7.
为推广电子计算技术在化探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化探找矿效果,冶金部地质司举办的第二期电算学习班,于八月廿三日在保定冶金地质五一九队队部举行开学典礼.参加学习的有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物探公司、有关研究(调查)所、会战指挥部及计委地质局、燃化部、二机部、长春地院等单位选派的学员四十多人.聘请武汉地质学院地球化学教研室和数学教研室的八名老师讲课.学习班的主要目的是使学员掌握化探常用多元素统计分析方法的理论和应用,初步掌握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区开展的1∶5万化探工作统一采用土壤测量,采样粒级-4~+20目,能很好反映采样单元内的地质背景特征,多点组合的采样方法提高了样品的代表性。在取得可靠化探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元素含量与规模(面积大小)两个约束条件,圈定了一批有找矿前景的异常。通过开展异常查证,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开拓了研究区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9.
当前化探异常检查评价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化学找矿(简称化探)与传统的地质找矿相比,进一步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微观程度。由原来的一个点,一条线的观察岩石、矿物,发展到观察一个很大的、连续的地球化学面;由原来只了解个别元素的百分含量,发展到了解一系列元素组合,并达到ppm或ppb级。因而,近十几年来,无论是找矿效果,还是经济效益,在诸多找矿方法和技术中,化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最近几年吉林省的化探发展也很快,化探的  相似文献   

10.
开展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时,省区调队在牛首山古陆北西缘发现一个多元素组合的化探异常。异常面积达500平方千米,铅极大值1500ppm,锌极大值1000ppm。省第一地质大队物化探分队于1981—1983年对此异常进行了物化探及地质工作,找到中型重晶石矿床一个,并对异常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做了初步研究。 (一)地质概况(图1、2) 1.地层古陆浅变质的元古界昆阳群牛首山组之上,不整合地发育着震旦系上统和寒武系下统。由于靠近古陆,本区震旦系上统南沱组(Zbn)冰碛层中含大量的黄铁矿、磁铁矿、钛铁矿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北山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岩浆活动强烈。为了厘清北山地区的构造演化,对北山地区三个井辉长岩开展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04.9±1.6) Ma,形成年代为早泥盆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Al_2O_3含量高,为18.99%~21.12%(大于17%),岩石属高铝玄武岩类,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_N为7.16~9.07,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和Sr明显富集,而高场强元素Ta、Nb和元素P亏损明显。上述特征表明三个井辉长岩的形成与俯冲带相关,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该辉长岩是沿红石山一带的主洋盆向南俯冲形成的早期岩浆弧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丝鱼坑工作区开展1∶2.5万土壤化探扫面,土壤样重新采集、岩石样采集、蚀变样采集,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对矿区圈定的化探异常进行逐一筛选,发现含矿蚀变破碎带,为下一步进行矿脉的地表追索和深部验证提供了目标体。这套工作方法的关键环节是:勘查区化探扫面发现异常,土壤样重新采集排除假异常,岩石样采集识别最有价值的异常,蚀变样采集发现含矿地质体几个方面。这个过程体现了对热液矿床成矿过程的认识和不同元素在不同环境下的地球化学行为的差异作用,以及对化探分析数据的精细化对比。这个分析过程体现了将地质成矿作用分析与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相结合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13.
夏云  贾祥祥  邴明明 《中国地质》2020,47(S2):121-138
甘肃省厂坝地区位于厂坝—页水河华力西、印支期铅锌金银成矿带,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甘肃省厂坝矿集区找矿预测”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化处理了已有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及矿产分布和找矿标志数据,重点在十里铺幅和黄渚关幅开展1∶50 000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共采集8 694件样品,为2 911件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样品做了含量分析,主要采样介质为构造充填物与蚀变岩石,平均采样密度13.02个/km2。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垂直电极-发射光谱法(ES)分析了19种元素(Au、Ag、Cu、Pb、Zn、As、Sb、Bi、Hg、W、Sn、Mo、Cd、Cr、Co、Ni、Mn、Ba、B),总体查明了主成矿元素铅锌金及伴生元素的分布规律,确定了元素与地层、构造的关系,提出了3个找矿远景区,最终形成1∶50 000甘肃十里铺幅、黄渚关幅地球化学数据集。数据集包含有2 911件样品、每件样品19种元素的原始分析数据表1个,图集1套(含有1张采样点位图、19张元素地球化学图、5张元素组合异常图、1张综合异常图和1张推断解释图)。区内共新发现单元素地球化学异常344处,综合异常24处。结合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等信息圈出金矿找矿靶区1处、铅锌找矿靶区2处。该数据集为矿产地质调查提供了地球化学信息,对厂坝及周边地区深部找矿预测和基础地质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疆博格达东段地表岩石风化剥蚀严重,直接找矿标志不明显,以大功率激电中梯测量为辅助功能的大比例尺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对发现和圈定隐伏矿体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区原生晕微量元素定量分析结果表明,Cu、Zn、Mo、As等4种元素在勘查区为强富集元素,Pb、Sn、Co、Ba为富集元素,单元素具有水平分带性。根据化探原生晕元素组合特点及空间分布特征,以单元素异常下限值和陆壳克拉克值为划分标准,圈定了4个Ⅲ级化探异常带,异常评价初步认为Cu-Pb-Zn-Mo-As-Sn-Co-Ba-Fe-Ni-Hg多元素叠加异常区为找矿有利区。选择元素共生组合特点较明显的三个异常带开展大功率激电工作并进行化探异常的验证,最后在推断出的成矿有利部位布设钻孔并见矿。初步认为预测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于形成黄铁矿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5.
库马苏南铅锌多金属矿点位于北阿尔泰库马苏铅-锌-铜-金成矿亚带上。通过对研究区开展1:1万地质测量、1:1万岩石测量(100 m×20 m)等工作,发现11条铅锌矿(化)体,1条铜矿体;铅锌矿(化)体矿床类型主要为火山岩型,少量石英脉型;火山岩型铅锌矿(化)体产出于北西—南东向逆断层中,石英脉型铅锌矿(化)体产出于北东—南西向张性节理构造中。研究区1:1万化探综合异常发育,异常套和较好,化探综合异常分布区与地层、构造及火山岩型铅锌矿(化)体的走向位置吻合,地球化学环境对成矿十分有利。研究区南东侧开展的1:1万磁法测量工作显示,高磁异常能明确指示出该区构造破碎带、围岩蚀变带以及部分岩体位置。在筛选1:1万化探综合基础上开展地质、物探工作,并布设钻探施工查证,有望实现该区火山岩型铅锌矿多金属矿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6.
为进行冶金地质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确定地层和岩浆岩地球化学区域背景值,建立基础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地质研究,以及成矿预测提供基础地球化学参数,我们与广东冶金地质九三三队、九四○队协作,对广东西部地区与成矿有关的主要地层、花岗岩类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专属性开展了研究工作.我们选择不同时代,不同岩石类型、不同规模、含矿及不含矿(包括矿化)岩体31个;  相似文献   

17.
《地质论评》1982,28(2):192-192
中国地质学会矿产资源保护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11月11—17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了矿产资源保护专题讨论会。来自全国地质、化工、冶金、二机、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和各省(区)矿产  相似文献   

18.
龙岗火山区位于吉林省东部辉南县与靖宇县境内,是我国东北部陆缘第四纪陆相火山岩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入探讨研究区玄武质熔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开展了岩体的Rb-Sr同位素测年、元素地球化学和全岩Pb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1)粗面玄武质熔岩中7件全岩、斜长石和角闪石Rb-Sr等时线年龄为(1.81±0.34)Ma(MSWD=0.17,n=7);2)粗面玄武质熔岩中w(Na2O+K2O)值范围为6.44%~6.65%,具有偏高的A/CNK(1.24~1.27)和Mg#(39.09~39.81)值,与原始地幔相比,明显富集Li、Cs、Be、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弱富集Nb、Ta、Zr、Hf、U、Th等高场强元素(HFSE),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具有弱的Eu异常(δEu=0.95~1.07)和弱Pb元素富集,与长白山玄武质岩石具有相似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3)岩石中的(87Sr/86Sr)i  相似文献   

19.
孙焕振  牟绪赞 《物探与化探》1983,7(6):381-382,333
金矿是国家急缺的矿产资源之一。目前,我国地质、冶金等部门都投入了很多的力量,应用多种方法开展金矿的普查勘探工作。近年来,地质矿产部所属十多个地质矿产局应用化探方法开展了金矿的区域调查和普查工作,发现了新的金矿产地10余处,获得了较好的地质—找矿效果。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0.
西藏1∶5万改则东地区4幅区域地质调查主要成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围绕加强重要成矿带基础地质调查的要求,开展了西藏改则东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以新的填图方法和现代地质成矿理论为指导,从基础地质调查入手,结合地质、物探、化探及遥感综合信息,查明了区域地层、岩石、构造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以岩石地层单位为基础,注重岩石地层单位与生物地层单位的对应关系,有条件地利用旋回地层、事件地层等多重地层划分和对比,重新厘定了测区中生代、新生代地层的形成时代和地层序列,并使用非正式的填图单元,系统查明了区域地层、岩石、构造及成矿地质条件。系统总结了日干配错组基本层序和物质组成,并将其进一步划分为2个段;测区内木嘎岗日群表现出沉积混杂堆积特征;重新解体仲岗洋岛岩组并建立了洋岛火山-沉积建造序列模式;测区内榴辉岩及唢呐湖组泥灰岩中光叶山栎Quercus pseudosemicarpifolia的首次发现分别为班公湖—怒江洋构造演化、青藏高原隆升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测区内地层划分出3个构造层和6个主要构造事件;圈定2个成矿远景区和1个找矿靶区。总结出测区班怒带构造演化经历班公湖—怒江洋扩张、形成(约242 Ma)、班公湖—怒江洋俯冲(早侏罗世)和高压变质岩折返((193.8±1.5)Ma)、班公湖—怒江洋闭合(110~85 Ma)和碰撞造山4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