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在陕西紫阳焕古滩原划的下志留统大贵坪组中,根据新发现的笔石,从其中又划分出下、上奥陶统及中、上志留统,其中包括奥陶纪5个笔石层和志留纪10个笔石层;在洞和群中划分出中奥陶统1个笔石层,为本区建立新的地层层序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和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陕西紫阳焕古滩原划的下志留统大贵坪组中,根据新发现的笔石,从其中又划分出下、上奥陶统及中、上志留统,其中包括奥陶纪5个笔石层和志留纪10个笔石层;在洞和群中划分出中奥陶统1个笔石层,为本区建立新的地层层序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和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3.
引言江西西部的笔石地层是在近几年才发现的。1961年,江西省地质局区测三分队首次在宁冈县棋子石的前泥盆纪“演吉岭系”浅变质岩系中发现了奥陶纪笔石。1962年,我队地层组先后在永新、宁冈及井冈山等地(图1)详细测制剖面,系统采集化石。此次采获的化石很多,全属笔石。这里仅就上述地区的笔石地层剖面予以介绍,提供参考。江西西部奥陶纪笔石地层,过去尚无报导。因此,这些材料的研究,对本区奥陶纪地层的分组建带工作都很有帮助。值得提出的是,我国南方很多地区中奥陶统上部(如砚瓦山组或宝塔组)多为介壳相的碳酸盐岩沉积,笔石极为少见,但本区则全为笔石碎屑岩相。因之,江西西部笔石地层的研究及与邻区对比,对了解我国古地史发展特征,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4.
却尔却克山、雅尔当山位于新疆尉犁县库鲁克塔格以南,孔雀河以北,构造位置上处于塔里木地台库鲁克塔格断隆南缘。该地寒武、奥陶纪地层发育良好,层序清楚,化石丰富,是研究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理想地段。却尔却克山寒武、奥陶纪地层是新疆发现较早的地点,但研究程度却很低。1981年笔者在该区进行了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又新发现了雅尔当山的寒武、奥陶纪地层,并在该区测制了完整的地层剖面,采到了丰富的三叶虫、笔石等化石。根据化石、岩性组合,将该区寒武系、奥陶系划分如下: 上奥陶统乌里格孜塔格组划分有第二段(O_3W~2)及第一段(O_3W~1)。中奥陶统却尔却克组划分有第五段(O_2q~5)、第四段(O_2q~4)、第三段(O_2q~3)、第二段(O_2q~2)及第一段(O_2q~1)。  相似文献   

5.
引言和县奥陶纪地层出露于县境西北部(图1)。该区奥陶系虽早有报导,但未作详细研究。由于紧邻南京,因此长期以来均认为与宁镇山脉地层相似。 1961年,南京大学地质系师生在本区工作时,于早奥陶世地层中发现笔石。这一发现,对下扬子区奥陶纪地层的更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区奥陶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1963年11月中旬张全忠、仇洪安、焦世鼎三人前往该区四碾潘三道坝口测制奥陶纪地层剖面。通过野外剖面的观察和大量化石的采集,初步认为和县奥陶纪地层和宁镇山脉一带并不相似。尤其是庙坡组、四碾潘组等含笔石页岩地层的发现及其生物群的研究,我们确认这里的奥陶纪地层与鄂西、黔北一带比较接近。为了对奥陶系笔石页岩地层进行更详细的研究,次年六月由张全忠、焦世  相似文献   

6.
陕西陇县位于西安西北约200公里处,属鄂尔多斯地台的西南缘,地层区划归陕、甘、宁盆缘分区平凉—永寿小区(图1).该区奥陶系发育,上、中、下三统俱全.中奥陶统在这里相当于胡乐期和(氵韩)江期的地层,全为笔石相沉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傅力浦(1975)、陈均远等(1978)先后对本区中奥陶统笔石带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傅力浦根据陇县龙门洞剖面完整、笔石带齐全以及全为笔石相沉积诸特点,修订了原平凉组的含义,其范围相当于从Glyptograptus teretiusculus带—Dicranograptus clingani带的沉积.而陈均远等将这一部分地层重新命名为"龙门洞组".西北区区域地层表陕西省分册使用了"平凉群".笔者同意修订后的平凉组,理由将  相似文献   

7.
王建辉  唐兰等 《广西地质》2001,14(1):32-35,50
文章以大量新发现的笔石动物群(共21属,24种)对恭城地区奥陶纪地层进行划分,对比,建立起5个笔石化石带,其中Peterograptus elegans为广西境内首次新发现的化石带。  相似文献   

8.
新疆阿尔金山奥陶纪三叶虫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阿尔金山所发现的奥陶纪三叶虫化石12属、13种,其中8个新种作了详细描述和对比,根据三叶虫、头足类、笔石等对本区奥陶纪地层的划分作了探讨.笔者认为:环形山组的时代为中奥陶世早-中期,相当于新疆柯坪萨尔干组;额兰塔格组属早奥陶世中-晚期,可与华北下马家沟组,华南大湾组,北美白石组,西昆仑库维希组进行对比;尧勒萨依组应划归下奥陶统;拉配泉群应为中—上奥陶统.  相似文献   

9.
广西恭城奥陶纪含笔石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兰  韩乃仁  张元动 《地层学杂志》2004,28(2):158-167,191
桂北恭城奥陶纪含笔石地层过去因缺乏生物化石证据将其划归于寒武系清溪组。1997年在其中发现笔石后重新将时代确定为奥陶纪,整套地层可划分为8个笔石带.自上而下为:8.Nemagraptus gracilis带;7.Ptero-graptus elegans带;6.Nicholsonograptus fasciculatus带;5.Acrograptus ellesae带;4.Undulograptus austroden-tatus带;3.Exigraptus clavus带;2.Isograptus caduceus cf.imitatus带;1.Didymograptus(Expansograptus)abnormis带。该地层与我国广东、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北美、英国等的相应层位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10.
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群的重新厘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和研究,认为前人所建立的的祁漫塔格群或滩间山群包括了不同时代的浅变质碎屑岩、中酸性火山岩及基性-超基性岩。根据在东昆仑原划奥陶系祁漫塔格群第一亚群(下部碎屑浊积岩)中采集到早志留世笔石化石组合(这是首次证实东昆仑地区存在志留系地层)及同位素测年资料(鸭子大板火山岩年龄),其时代包含了奥陶纪、志留纪和三叠纪等,根据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和地层清理,对祁漫塔格群进行了解体,将其重新厘定为奥陶纪滩间山群(OT)、志留纪白干湖岩组(Sb)弧后盆地复理石沉积和鸭子泉组(Sy)岛弧火山岩、石炭纪鸭子大坂硅质岩(S i)、三叠纪鄂拉山组(T3e)、蓟县纪狼牙山岩组(Jx l)和南华—奥陶纪阿牙克库木湖蛇绿混杂岩[(N h—O)aΣ]。该成果对于祁漫塔格地区早古生代地层划分对比、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新证据。  相似文献   

11.
湘中北部的奥陶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湘中奥陶纪地层,虽早经田奇瓗等(1933)、王晓青等(1936)和王超翔等(1949)研究,但均未发现中、上奥陶统。1959—1961年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师生,在安化、新化等地的奥陶系获得笔石,证实有中、上奥陶统。1960年8月,金玉琴在安化烟溪奥陶系“烟溪黑  相似文献   

12.
关于奥陶系最上部赫南特(Hirnantian)亚阶全球层型的建议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在对鄂西宜昌王家湾和分乡、黔北桐梓红花园、黔东北松桃陆地坪 4条剖面的相关地层和主要门类化石做了新的无间断采集和重新鉴定笔石和腕足动物这两个重要化石门类的基础上 ,发现奥陶纪最末期—志留纪最早期的完整笔石序列与腕足动物等新的化石材料 ,初步了解奥陶纪末集群灭绝后生物幸存的基本特征。经过选择 ,特推荐宜昌王家湾公路旁穿越奥陶 -志留纪界线地层剖面作为建立国际赫南特亚阶的首位候选 (leading candidate)层型 ,并推荐桐梓红花园相关剖面作为辅助候选 (auxiliary candidate)层型。对建立全球赫南特亚阶界线层型的基本条件和国外相关剖面的优缺点作了分析。本文所识别的赫南特亚阶相当于两个笔石带 :下部 N orma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 N.ojsuensis带和上部 N.persculptus带。典型的 H irnantia动物群的整体地质历程为奥陶纪最末期 ,相当于 N orma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 N.ojsuensis带和 N.persculptus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奥陶系(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中国奥陶系分统建阶及对比关于中国奥陶系分统建阶问题,早在五十年代末期就开始酝酿。1959年卢衍豪提出了中国南方奥陶系的一般标准。1962年张文堂按华南、华北两大地层类型对中国奥陶系进行了统一划分和分组命名。1974年穆恩之以东南型奥陶系笔石页岩相地层为基础,提出了六个期,24个笔石带,为中国奥陶纪地层建立了初步对比标准。我们主张选择扬子  相似文献   

14.
江西玉山古城一带早、中奥陶世笔石地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江西玉山北部古城—带奥陶纪地层剖面完整,化石丰富。其中,早奥陶世宁国组与中奥陶世胡乐组属于深水笔石页岩相沉积,含笔石丰富,是我国笔石序列完整的剖面之一。陈旭、韩乃仁(1964),陈旭、杨达铨(1988)先后做了笔石带的划分工作。 古城陈家坞(印渚埠组顶部至胡乐组)剖面,厚86m。逐层采集化石114层,获得笔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海南岛西部大广坝地区一套浅变质岩系中首次发现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笔石,经鉴定属双笔石类。有关此套地层的时代归属长期存在争议,先后划归为寒武纪、前泥盆纪、泥盆纪-石炭纪、石炭纪、二叠纪,笔石的发现为其时代归属提供了依据,并进一步证实了该区晚奥陶纪-早志留纪地层的存在,为海南岛中北部地区奥陶纪-志留纪深水相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时代归属、及海南岛含笔石地层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对古生物地理分区、沉积相、沉积大地构造背景及大地构造格局的研究也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陇县龙门洞的平凉组最早由田在艺(1948)采得笔石两层,穆恩之(1959)认为系中奥陶纪产物,和平凉页岩相当。西北有关的石油、地质、区测单位,亦先后在这一带工作。1962年车福鑫在这一带发现上奥陶统背锅山组,次年罗守文、景伯勤与笔者在郭勇岭、车福鑫和陈汉均的带领下,在这一带对奥陶系作了进一步工作,测制了龙门洞平凉组剖面,系统采集了笔石标本,发现这里平凉组剖面中笔石动物群非常丰富,虽然大部分尚未研究,仅根据一些外形特征明显容易鉴定的属种大致可分为五个笔石带,并可与英国标准笔石带对比。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南方海相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勘探开发活动活跃,目前已经在四川盆地南部威远、长宁等区取得重大进展。但对于页岩气储层精细划分还缺乏有效的手段,对页岩气水平井开发箱体的确定还有争议。通过对威远页岩气田威202井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笔石和三叶虫等重要生物化石的鉴定,结合区域地层特征将其划分到笔石带,并确定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部的笔石带为最优储层,提出威202井区在奥陶纪末期五峰组、观音桥层及志留纪初期龙马溪组剖面和湖北宜昌王家湾剖面可以对比,具有重要的地层对比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藏羌塘地区出露大面积的浅变质岩,由于没有获得可靠化石等年代证据,地层的时代归属争议很大.笔者等在冈塘错以北的塔石山发现了头足类、海百合茎、笔石和竹节石等化石.经初步鉴定,头足化石有Sinoceras,Michelinoceras,Wennanoceas,Archigeisonoceras等;笔石主要是单笔石类.Sinoceras-Michelinoceras组合是中奥陶世宝塔期的标准化石,头足类化石主要反映中奥陶世的面貌.在含中奥陶世头足类化石的层位之下,有数十米不含化石的碎屑岩,可能是早奥陶世的沉积.羌南地区奥陶纪-泥盆纪生物和地层的发现,为与邻区地层划分对比和探讨羌塘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系统记述了许杰教授在笔石学研究领域内所做的大量工作:论述了他的名著《长江下游之笔石化石》的科学及实践意义;阐述了他在笔石地层、笔石演化分类、笔石体的复杂化、笔石的发源中心问题诸方面所做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较系统地总结了几十年来兴安岭地区奥陶纪生物地层研究的成果,以三叶虫化石为主对该区奥陶系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同时厘定了本区腕足类化石组合和笔石等重要化石层位,为兴安岭地区奥陶纪生物地层与我国华南、华北标准地区和其它地区以及与世界各区的对比提供了依据,同时为研究该区的地质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古生物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