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东部地区晚第四纪沉积的孢粉组合及古环境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4  
张玉兰  贾丽 《地理科学》2006,26(2):186-191
通过对上海东部地区南汇鹤鸣孔、东海1井、高桥G2孔3口钻井晚第四纪地层的孢粉研究,划分出了6个孢粉组合带和3个亚带,恢复了本地区植被演替、气候波动的6个阶段:第1阶段晚更新世晚期,反映气候凉冷稍湿;第2阶段前北方期,反映气候温凉略湿;第3阶段北方期,反映气候温和略干;第4阶段大西洋期,反映气候热暖潮湿;第5阶段亚北方期,反映气候温暖略干; 第6阶段亚大西洋期,反映气候温暖湿润。这为本地区晚第四纪古植被、古气候、古环境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孢粉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孢粉学定量重建古气候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多种数学方法分析孢粉资料定量重建古环境已成为第四纪古环境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主要有孢粉复合度-气候转换函数、孢粉-气候因子转换函数、孢粉-气候对应分析、孢粉-气候响应面模型、共存冈子分析等方法.由于各种分析方法各具特色,并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因此孢粉资料的分析处理,一般都需要使用多种方法互相补充,互相印证,从而使结果更准确、客观.通过对各种方法实际应用的对比分析发现,随着定量重建古气候方法的不断改进,研究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度在不断提高,推动了孢粉学和古植被定量重建研究手段的引进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银川盆地CK1孔第四纪孢粉资料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银种盆地北部重点井CK1孔(深300.39m)第四纪孢粉分析为例,采用R型因子分析、R型系统聚类、模糊分类等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孢粉组合带的划分及孢粉资料数值分析,根据对应分析结果进行古环境解释。  相似文献   

4.
银川盆地CK1孔第四纪孢粉资料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川盆地北部重点井CK1孔 (深 30 0 .39m)第四纪孢粉分析为例 ,采用R型因子分析、R型系统聚类、模糊分类等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孢粉组合带的划分及孢粉资料数值分析 ,根据对应分析结果进行古环境解释  相似文献   

5.
长江河口地区第四纪古地理古环境变迁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陈中原  杨文达 《地理学报》1991,46(4):436-448
通过对钻孔样品的粒度、层理揭片、矿物、微体古生物、孢粉、地球化学元素及古地磁等项目的实验室分析,着重探讨长江河口地区第四纪古地理、古环境变迁特征和长江三角洲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大庆、乾安、长春、哈尔滨等地所揭示孢粉资料,试将松嫩平原晚第三纪到更新世时期划出13个孢粉带。根据孢粉组合系列变化和磁性地层测定,论述古植被与古气候演化过程,为研究东北平原第四纪自然环境变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孢粉分析作为探索第四纪时期古地理环境演变的一种方法,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为适应国家建设和科研发展的需要,第四纪孢粉工作必须紧紧跟上。为此,我们必须对已有成果有清楚的估价。对制定争取达到目标,有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新疆第四纪孢粉组合特征及植被演替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根据近10年新疆第四纪孢粉工作的主要收获,总结了第四纪地层中出现的主要孢粉类型。阐明了新疆第四纪具有代表性的森林——森林草原、平原河谷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和草甸等六种植被孢粉组合类型。在第四纪,新疆天山南北的主要盆地处于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控制下,平原植物群以荒漠,荒漠草原和草原为主,并发育低地草原和平原河谷林。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是干旱区中的“湿岛”,植物群以森林、草原、草甸为主。反映了新疆气候演替特点,以温暖期更加干旱而冷期相对湿润的模式,另外也存在冷暖干湿条件的多种组合。同时还对藜科和蒿属花粉在孢粉组合分类上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讨论,认为在藜科和蒿属占优势的孢粉组合中,以藜科明显占优势的组合应属荒漠,而以蒿属为主或两者相近的组合应归入荒漠草原或草原。  相似文献   

9.
根据近年来的孢粉研究成果,本文阐述了兰州地区第四纪孢粉植物群的主要类型及其演替特征,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罗布泊八一泉剖面孢粉组合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罗布泊东部八一泉剖面出露近7m厚的地层,从中系统进行孢粉组合分析,剖面可划分成三个孢粉组合带。通过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和区域对比,确定其为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该时代的确定为该区第四纪地层划分提供重要依据。孢粉组合特征表明,罗布泊地区中更新世晚期气候充温干为主,略有波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第四纪沉积物特征和孢粉分析结果,讨论了环境变化问题。指出,中更新世以来南峰地区抬升约2000—3000米,全新世抬升约600米,并对气候变化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第四纪泥石流蕴含了关于河流地貌演化、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丰富信息。对发育于云南省德钦白马里你共卡雪山垭口海拔2700 m,年代为2.48~1.54MaBP的古泥石流堆积物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泥石流堆积体呈扇状分布,其沉积构造有叠瓦构造、砾石支撑-叠置构造和石线构造,以稀性泥石流为主。古泥石流夹含的红色古风化壳由古泥石流堆积物风化形成,属于弱风化的红化土类型,反映了温和较湿的气候特征。主量化学元素和孢粉分析表明,古泥石流形成的早更新世时期金沙江河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远比现在气候温暖。青藏高原东南缘白马雪山剥蚀面上发育的巨厚层古泥石流扇形堆积体的发现,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在早更新世早期已经有稀性泥石流出现,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夏季风加强和暴雨形式降水出现是该区早更新世泥石流发育的重要动力学因素。依据现代红化土的发育条件,估算自~1.54Ma以来青藏高原东南缘白马雪山一带的地表隆升幅度达1300m。  相似文献   

13.
以赣南红壤崩岗侵蚀区野外调研孢粉资料为基础,分析了8个表土样品。结果发现:赣南红壤崩岗侵蚀区表土样品孢粉种属类型丰富,共鉴定出131种,统计有效孢粉2 694粒;表土孢粉组合为乔木、灌木、草本、蕨类和苔藓植物,其中乔木和蕨类植物的孢粉占优势,平均分别为48.49%和37.10%,灌木和草本花粉含量较低,平均为3.00%和8.43%。乔木植物中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平均浓度为28.0%,蕨类植物中里白厥(Hicriopterisglauca)平均浓度为26.09%,均具有超代表性;植物花粉亚热带特征明显;不同母岩崩岗侵蚀区优势科属种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孢粉组合反映出马尾松、里白蕨对红壤崩岗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和代表性。该研究为今后在这一地区开展第四纪古植被、古气候和古环境等研究提供参考性依据,同时也为南方崩岗治理筛选先锋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植物硅酸体是填充于高等植物细胞内的非晶质硅 ,在恢复古气候方面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灵敏性 ,在黄土地层研究中可以弥补孢粉分析的不足 ,对于恢复沉积古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东海嵊山岛黄土剖面进行植物硅酸体分析发现 ,该剖面样品中含有丰富的禾本科植物硅酸体化石 ,其组合特征表明该剖面的沉积环境为干冷的生草环境。粒度组成、重矿物组合、粘土矿物、孢粉、地球化学成分和石英颗粒表面特征等分析已表明嵊山岛黄土地层和下蜀黄土同为干冷气候条件下风成堆积的产物。这一研究为我国晚第四纪风成黄土沉积范围、区域古环境变化提供了又一重要的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浅谈新疆罗布泊地区第四纪下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罗布泊地区东部AK1孔地层根据岩石地层单元和古地磁、孢粉、氧化铁、易溶盐、^14C等测定结果,划分为全新统(Q4)、上更新统(Q3)、中更新统(Q2)、下更新统(Q1)和上新统(N2)。在孔深416.90m处,岩石、构造、古地磁、气候、地球化学等标志均非常明显,结合现在新疆第四纪划分方案,我们认为宜将此界线作为罗布泊地区第四系下界。其位于凯纳事件稍下,年龄约305万年。  相似文献   

16.
基于Arc GIS10.1软件操作平台,利用分辨率为30 m的DEM高程数据和Google Earth卫星地图,结合野外考察等方法,以元谋盆地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元谋盆地"第四纪古冰川地貌"与经典的冰川地貌相去甚远;末次冰盛期(LGM)雪线的高度至少在海拔3 700 m以上;"元谋东山冰期"的AAR值最大为0.34,最小为0.04,远低于正常山地冰川发育值0.6;植物化石和孢粉显示第四纪以来元谋盆地的植被主要以热带、亚热带植被为主,缺乏高海拔耐寒的植物孢粉。这些事实表明,元谋不可能存在第四纪冰川。  相似文献   

17.
西藏南部全新世泥炭孢粉组合及自然环境演化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西藏地区近一万年来自然环境的变化前人曾从地貌、第四纪地质和古植物学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本文以高原泥炭为研究对象,对六个泥炭剖面进行了113块样品的孢粉分析,12块样品的 C~(14)年令测定,进而对西藏南部一万年来古植被和古气候的变化规律、泥炭沼泽的形成时代及积累速度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萧家仪  吕燕  祁国翔 《地理研究》2014,33(11):2157-2168
选取中国东部江苏盐城和辽宁盘锦两地淤泥质海岸盐沼植被带,经植被调查和表土孢粉分析,讨论藜科(Chenopodiaceae)花粉数量与沿岸潮上带密布的碱蓬属(Suaeda. sp)植物群落的数量关系,论证藜科花粉含量与淤泥质岸线位置的关系。研究认为,当沿海古淤泥质地层中的孢粉组合,藜科花粉超过30%,可以判定为古海岸线潮上带。如果藜科花粉为20%~30%,多见禾本科(Poaceae/Gramineae)、莎草科(Cyperaceae)的花粉,表明为海滨盐沼植被景观,古海岸线潮上带离之不远。第四纪古岸线变化研究,验证了藜科花粉数量可以作为判定淤泥质古岸线的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东部花粉雨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位于不同气候带的北京、禹城和桃源3地的全年空气孢粉采样以及表土尘孢粉采样的研究分析,初步了解代表暖温带、中亚热带的现代花粉雨的组成,其中空气孢粉组合较表土尘孢粉组合更能反映区域植被的成分;区域花粉雨特征可以作为气候带划分的标志;我国东部花粉雨分析还表明,花粉的远距离迁移与东亚季风气候关系密切,花粉的迁移路线反映了季风运行的轨迹。通过花粉雨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孢粉组合—植被—气候三者的联系,将有助于应用孢粉分析恢复植被、恢复气候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从孢粉角度对漳浦前湖湾古森林遗迹分布区所在的剖面QHP和钻孔QHZ-1的第四纪沉积物进行系统的分析.经过孢粉种属鉴定、孢粉浓度的统计,木本、草本、蕨类、藻类以及各科属孢粉百分比的不同,划分出7个孢粉组合带,剖面QHP自下而上为组合带Ⅲ、Ⅱ、Ⅰ,其中组合带Ⅲ推知属晚更新世的中期产物,组合带Ⅱ属晚更新世中期接近晚期的产物,组合带Ⅰ属晚更新世晚期的产物;钻孔QHZ-1自下而上为组合带Ⅳ、Ⅲ、Ⅱ、Ⅰ,其中组合带Ⅳ推知属晚更新世的早期的产物,组合带Ⅲ是一过渡层,组合带Ⅱ推知属晚更新世的中期的产物,组合带Ⅰ推知属晚更新世晚期的产物,而组合带Ⅰ以上的层位是全新世以来的产物.结合14C测年和沉积地层岩性等资料,得出该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及其古气候演化的4次变迁过程:晚更新世早期的寒冷干燥;晚更新世中期的温和热湿,期间发生2次明显的海侵事件;晚更新世晚期过渡到全新世的冷暖干湿的动荡期;全新世以来与现代气候较为接近的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