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的地壳发展历史,自泥盆纪至二叠纪,沉积建造以碳酸盐岩为主,厚度数千至上万米,各地厚度不一,其分布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0%。且地处低纬,具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温度17—23℃,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毫米,比我国或世界平均降雨量均高出一倍多。在岩溶地貌的气候成因分类上称为热带岩溶,不论是地表或地下岩溶都特别发育,尤以桂林山水闻名于世,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岩溶地貌在振兴广西经济中,不仅是一项富裕的旅游资源,而且对工程建设、矿业开发、工农业用水和农业上因土种植、因土施肥都有密切的关系和研究价值,并引起有关部门和岩溶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发表了许多论著。但迄今对诸如下面的问题还有不同的认识:1.广西各种岩溶地貌类型在平面上是否有分带性?有人将广西境内的岩溶区分为三个大致成北东向的岩溶地貌带;有人却认为峰林和峰丛无论在乎面上或垂向上都是相间分布的,很难建立严格的分带性和演化系列。2.关于各类岩溶地貌的演化模式,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较多的人认为存在一个由峰丛到峰林,再由峰林到孤峰的逐步演化过程,代表岩溶发育从不成熟到更成熟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桂林三叠世时的古地理及古气候条件、晚三叠世内陆湖盆的发育及堆积物和残留特征进行了描述,探讨了中晚三叠世桂林热带岩溶发育的程度。认为中晚三叠世是桂林热带岩溶极为强烈发育时期,也是岩溶洞穴强烈发育的一个时期,从此奠定了桂林热带岩溶地貌轮廓雏形。迄后的地质历史中,其热带岩溶基本上是在此基础上的继承发育。  相似文献   

3.
东平湖省级地质公园岩溶地貌主要发育在张夏组灰岩中,类型较多。通过对东平湖省级地质公园岩溶地貌特征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与建议,以保障岩溶地貌景观得以长期、持续有效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阐述了桂林热带岩溶、岩溶洞穴强烈发育的几个地质历史时期(中、晚三叠世、第三纪、第四纪)和热带岩溶、岩溶洞穴相对不发育的几个地质历史时期(侏罗纪、白垩纪)。并据资料推算了中、晚三叠世至白垩世古地磁纬度,证明以上地质历史时期本区均处于低纬度热带、亚热带环境。文章认为,中、晚三叠世基本上奠定了桂林热带岩溶地貌轮廓雏形;第三纪基本上形成了现代热带岩溶地貌总形态;第四纪使热带岩溶发育得更深化、齐全、典型、配套、完美,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热带岩溶地貌和热带岩溶发育的模式地区。文章提出现漓江峡谷、地下一定深度的岩溶洞穴是第三纪或主要是第三纪发育形成的。否定了垂向上岩溶洞穴成层性的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5.
正世人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广西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有人赞:"广西处处是桂林!"却少有人说:"广西处处是阳朔!"这是因为阳朔典型而优美的纯岩溶地貌景观十分独特。阳朔全县大小河流17条,穿行于犹如碧莲玉笋的2万多座岩溶山峰间,250多个自然景点和人文景观让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6.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其经济以旅游为"龙头"。因此,桂林急需加快建设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景区景点,形成一批功能完善的旅游服务基地,但为保护喀斯特山水地貌的资源优势而造成用地不足,成为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7.
桂林市是世界闻名的山水文化名城。近年来,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发展战略,这座世界级的旅游城市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桂林连续4年蝉联广西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管理考核第一名,连续10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面对日益膨胀的新增建设用  相似文献   

8.
苏梅 《国土资源》2009,(11):8-10
地处辽西的阜新,是因煤而兴的一座资源型城市,曾为共和国的建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建国以来,累计生产煤炭6亿吨。随着煤矿发展,矿工不断增多,在矿区的“三边”,即靠近矿山边、铁路边、高压线走廊边,建设了大量的简易职工住房,有的甚至就住在当年日本人留下的“劳工房”,形成了“百里矿山、百里棚户”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广西岩溶及其生态环境领域近十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西岩溶区面积9.87万km^2,占广西国土面积的41.57%,覆盖80个县市,是世界上最典型、最重要的岩溶区之一,不但发育有最秀丽的热带峰林、峰丛岩溶地貌景观以及最典型的岩溶植被和土壤,而且,石漠化、岩溶塌陷、旱、涝、地下水污染等岩溶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因此,吸引了广大学者来广西进行岩溶或岩溶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央和有关部门也在广西岩溶区部署了大量的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0.
耕地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约束性稀缺资源,保护耕地的最终目的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耕地产品的需要,以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不断提高耕地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大庆市林甸县是一个典型的农牧业生产县,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稳定耕地面积,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促进林甸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土地生态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是林甸县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桂林特定的气候、地理、地质环境,使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的洞穴形态多、数量大,洞穴系统复杂。本文依据该市面积173km范围中的488个钻孔资料,对峰林平原地下洞穴发育的密度、形态、规模、深度、充填物等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处处皆桂林”,这在不久前的贺州行得到了最充分的印证。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地处湘、粤、桂三省(区)的结合部,历史悠久,民风纯朴,自然风光秀丽。金秋时节,走进贺州,贺州以她梦幻般的迷人笑容迎接每位客人的到来,一处处峰林地貌展现在眼前,路边的山或像狮子、或像乌龟、或像骆驼,使车上游客无限想像,所有的旅途劳累都抛在脑后,只被眼前这迷人的绿水青山、宁静的田园风光吸引。贺州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浓厚的民族风情,吸引并震撼着每位到访游客的心。走近贺州,我们仿佛是在赴一场喀斯特地貌视觉的盛宴,其独特…  相似文献   

13.
提起岩溶现象,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华南的两广、云南和贵州等省奇特多姿的岩溶地貌,特别是桂林的芦笛岩、七星岩、云南的路南石林、广东的肇庆乃至江苏宜兴的善卷洞。现在在我国更多的地区,特别是华北也发现了喀斯特溶洞。笔者于今年三月五日——六日访问并调查了樵岭前村东南的朝阳洞。该溶洞洞口标  相似文献   

14.
广西阳朔遇龙河峰林地质公园景观资源丰富多彩,共分2类,含2个亚类、9种、18个亚种,且主要分布在葡萄峰林景区、世外桃源景区、遇龙河峰丛景区中。文章介绍了该公园的景观类型等基本情况,并对其资源及开发前景作了定性和定量评价,认为达到特级(优秀)水平,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宜州山峰奇秀、河水清澈,不亚于桂林旖旎的喀斯特山水风光。宜州水上石林地质公园是正在建设的国家地质公园,尚未挂牌。农历三月三歌节,踏着乡野的歌声,我们走进宜州,走进水上石林地质公园,寻找刘三姐的仙踪。水上石林:喀斯特岩溶地貌之魂2014年,农历三月初三正式成为广西人民的法定假日,三姐故里宜州有许多活动,我们决定去赶歌节。4月1日傍晚6点我们从南宁出发,到达宜州已是晚上10点,龙江河两常的彩灯照着山峰,使得夜晚的宜州酷似巨大无比的溶洞。  相似文献   

16.
桂林,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古今中外,多少美丽动人的故事述说她,多少名人墨客赞美她.唐朝诗人韩愈曾经赋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陈毅元帅深深感慨:"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桂林以大自然赐予她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赢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这是我们大家的骄傲和自豪,也赋予了我们科学保护漓江、建设生态文明和谐新桂林的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17.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客观要求,两型社会建设对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特别是解决"吃饭与建设"的矛盾提供了更宽广的实践平台.长沙市是湖南省"一点一线"、"长株潭一体化"、"3+5"、"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的核心区域,各项建设占用耕地较多,在发展中,积极协调保护与建设的关系,把耕地保护作为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来抓,是今后一个时期内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问题.本文就长沙市如何保护好耕地又保证发展对用地的需求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2017年的央视春晚更是让桂林山水大放异彩。近年来,桂林市不断深耕旅游产业,全面推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桂林在全国旅游改革发展战略布局中的地位。目前,桂林的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蹄疾步稳,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不断得到提升,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改善,桂林市初步建成了在全国具有先进示范作用的旅游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报讯新华农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畜牧小区建设用地,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一路上,是一座座突兀而起的山峰。张家界的山是世界上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它不似黄山庐山的峰林那样俊朗恢宏,边绵不绝,却如同一个性格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