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中的fluent软件对喷嘴淹没磨料射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锥直形喷嘴在不同射流靶距、不同磨料颗粒直径和颗粒浓度情况下液固两相射流场特性,给出水和磨料速度分布规律,考虑液固两相间的相互作用力.结果表明:液固两相速度在喷嘴收缩段迅速增加,水与磨料颗粒之间存在速度滑移;液固两相入口速度为170 m/s...  相似文献   

2.
首先在Rhino软件中导出三峡库首区的DEM地形图,再将地形面数据文件导入FLAC3D软件中并建立实体模型,设置好模型相关的力学参数和计算模式,得到在145 m和175 m蓄水位时三峡库首区的流固耦合计算结果。根据结果讨论三峡库首区孔隙水压场和等效应力场的特点发现,孔隙水压从地表至地下3 km范围内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M.A.Biot关于二相介质的基本运动方程为基础,利用Laplace和Fourier变换方法;推导出了在瞬态源作用下,饱水孔隙弹性空间中所产生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的理论计算公式。瞬态源考虑了如下两种形式:(1)δ函数形式的脉冲源。(2)Heaviside函数形式的阶跃源。数值计算表明,在第二纵波到来之前,饱水孔隙弹性空间中位移和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比不饱水弹性空间中的复杂,在第二纵波到来以后则渐趋一致;无论对于饱水弹性空间或不饱水弹性空间,在Heaviside函数形式的阶跃源作用下,当时间趋于无限大的情况下,对于位移,存在着对数奇异性;对于动孔隙水压力,随着两种纵波的到达,均迅速衰减。这些结果表明,在研究水库地震和海底地震的震源机制肘,必须考虑孔隙水的影响。同时,在分析水库地震和海底地震的地震记录时,不应忽视第二纵波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从全球地震频发地区选取多次地震事件,以精河地震为例研究基于DEM进行大气误差校正时拟合区选取方法;然后分别基于DEM和GACOS数据对同震形变场进行大气相位延迟改正以分析其校正精度及适用性。结果表明,扣除主要同震形变区域后的相位-高程相关系数大于0.4时,必须对获取的形变场进行大气误差校正,校正后噪声可下降约1~4 cm;相关系数为0.4~0.8时,可通过两种方法相互验证以校正精度;相关系数大于0.8时,可以只使用DEM拟合大气误差分布函数进行校正。基于GACOS进行大气误差校正具有普适性,用于大气噪声较为严重且与地形不相关的平原地区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InSAR同震形变场为约束,采用各向同性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利用试错法对2008年西藏改则县扎西错\%M\%s6.9地震断层几何形状进行格网搜索寻优模拟。观测值离散化得到1 010个数据总集,并重采样80次得到80个数据子集,每个子集之间存在微小的噪声差异,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80次搜索寻优。首先用单断裂矩形断层模型进行模拟,最大残差为30 cm。然后用双断裂矩形断层模型进行模拟,最大残差为15 cm。双断裂模型反映了观测形变场的基本特征,并与地震资料符合。根据80次搜索寻优得到主断裂倾滑量95%置信区间为1.6~2.4 m。模拟表明,地表变形是主、余震两次破裂的结果。实际观测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InSAR可以作为监测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6.
用广义逆矩阵法重新分析得到了唐山地震的水平位移场。并将此结果与按经典方法用同样资料求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广义逆矩阵法避免了起始数据误差的系统影响,所得的位移向量精度高而均匀,从而可以得到较可靠的位移场。这些优点在形变量不大(例如震前形变)的情况下分析大地测量资料时显得尤其重要。这一方法也可用于垂直形变资料的分析。 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唐山地震形变场初步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利用形变资料讨论唐山地震的震源过程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7.
基于波场延拓的多次波预测和减去技术是压制水层多次波的有效手段。常规波场延拓方法中,由已知的原始波场通过与水底各点的格林函数褶积来预测地震数据中的多次波,但在进行褶积相加时只有稳相点附近的能量才对求和结果有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精度拉东变换的稳相点拾取方法,是利用拉东域中的低曲率信息提取稳相点附近的同相轴,利用KL变换突出水平同相轴,得到优化的多次波贡献道集,对其进行叠加,能够很好地解决波场延拓预测的多次波存在假象的问题,并采用贝叶斯匹配减去技术将预测的多次波去除,提高了预测的多次波的精度,在同相轴两端出现的假象得到了很好的消除,理论和实际数据的应用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从地震矩张量的理论和点源的垂直位移公式出发,通过离散化地震矩密度,得到了用水准资料反演断层非均匀破裂的有限元模型。利用唐山地震前后的水准资料,采用非负限制的梯度方法反演了唐山地震的非均匀破裂,发现唐山地震的破裂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其中最大点滑动量为9.90m。计算得到地震矩为1.5×10(22)N·cm,说明唐山地震前后一年内的垂直形变是同震变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地震液化侧移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的地震液化侧移数据库中增加累积绝对速度(CAV5)这一地震参数,以考虑震源机制对液化侧移的影响。然后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方法建立地震液化侧移预测模型,并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模型预测精确度最高;CAV5在液化侧移预测方面可以代替震级、震中距2项参数;所有参数中,震级、震中距、可液化土层厚度敏感性较高,对液化侧移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考虑地震波在坡体内的传播特征,基于拟动力法,结合传统静力边坡稳定性分析极限平衡法(瑞典条分法),推导了边坡地震力公式和地震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公式。在此基础上,借助MATLAB软件开发了最危险滑面搜索和安全系数求解程序,实现了一种考虑波动效应的拟动力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探讨地震动特性对地震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地震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随地震动参数的变化规律。对于既定边坡,其安全系数随地震波初始相位呈现周期性波动变化,存在最小安全系数;并且此安全系数随地震系数和地震波波长与边坡坡高比的增大而减小。此外,从波动理论角度揭示了拟动力法与拟静力法的区别与联系,给出了两类方法的适用范围:当地震波波长与边坡坡高比大于10时,两类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均适用;而当地震波波长与边坡坡高比小于10时,拟静力法所得结果较拟动力法相对保守,仅拟动力法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