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宝石作为一种美丽的艺术品、装饰品和收藏品,深受人们的喜爱。扼要简述了宝石的形成,分布状况,着重从矿物学的角度对宝石颜色的产生、改色进行论述,探讨宝石色彩在体现宝石的艺术价值方面所起的作用,并通过实例说明宝石颜色与经济价值的关系,以提高人们对宝石颜色重要性的认识和评价宝石的水一。  相似文献   

2.
宝石的色彩     
我们知道自然的可见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即光谱颜色)的光波混合而成,波长范围在390~770nm之间,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并且颜色彼此存在互补关系.如图所示对角扇形区间的颜色互为补色.那么宝石那迷人的颜色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宝石的颜色是宝石对自然可见光中不同光谱选择性吸收后,透射和反射出来的各种波...  相似文献   

3.
Bvlgari彩色宝石 Bvlgari珠宝具有浓厚的意大利古典风格。贵气十足的黄金与五彩斑斓的宝石的完美结合,造就了极度奢华的Bvlgari,也令它备受各国皇室贵族的钟情。  相似文献   

4.
广义的宝石包括天然宝石和人造宝石,本丈所指的是天然宝石,即狭义的宝石。自然界产出的、能满足美丽、耐久、稀少3个条件的单晶矿物都可以称作宝石。美丽是指颜色艳丽、透明度好、瑕疵少、光泽强、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如星光效应、猫眼效应、变彩效应)等;耐久是指宝石硬度较大(一般达到4以上),抗压、抗磨、抗刻划能力强,化学性质稳定;稀少是指产量小。  相似文献   

5.
<正>宝石,作为矿物中难得的精品,历经亿万年水与火的"洗礼",以其最美丽的颜色和姿态展现在人类面前。然而,仅凭颜色来辨别宝石很不可靠,一种宝石可以具有很多种不同的颜色,而不同的宝石也可以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颜色,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宝石的光影变化,并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现象,便可快速辨别宝石。总的说来,宝石中的光学效应主要包括火彩效应、变彩效应、猫眼效应、星光效应、荧光效应和磷光效应等,下面让我们一一辨别。  相似文献   

6.
钻石作为四月的生辰石,代表纯洁、永恒、天真、成功,是人们向往美好的象征,它特别是女孩子的好朋友,出生于四月的女孩子佩戴钻石,据传可以利用这种来自阳光的宝石而避开邪恶,保障爱情永恒,它还能使人才华出众,并获得最后胜利。钻石原是犹太高僧嵌有十二块宝石的法衣上的第六颗宝石,据《圣经》上说:当犹太人在荒漠地上建成圣殿的时候,上帝就给摩西明确地规定,叫他制作一套亚伦的法衣,法衣最有趣的是,在胸铠处嵌有十二块宝石,每一块宝石上刻有以色列的十二个部族中的一个名字,嵌在法衣上的第六颗宝石就是钻石。在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以至以后,一些宝石被认为具有美德,佩戴上之后可以护身,那件法衣上的十二块宝石,就像十二位守护神,守卫着天堂之门。钻石是代表八月的守护神HUMATIEL。在19世纪以前,钻石并没有被人们作为生辰石列入生辰石表。后来,出于商业的需要,减少了生辰石表中一些价值不高的宝石,增加了一些比较贵重的有其历史,传统意义的宝石。1938年,由美国宝石协会正式命名使用十二月的生辰石,其中钻石被列为四月生辰石。  相似文献   

7.
本区钙铬榴石含钙铝榴石分子,两者组成类质同像系列矿物,颜色和透明度随成分变化而变化。目前找到的钙铬榴石成翠绿色十分美丽。但是,透明者少,粒度均小于4mm,达不到宝石级标准。但埋于坡积层中的含钙铬榴石铬透辉石岩的转石风化强烈,钙铬榴石易于脱出,晶体保存完整,采选容易,是寻找宝石的理想地区。  相似文献   

8.
天然宝石是地壳中具有艺术和经济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古生物遗迹。介绍了被誉为世界四大珍贵宝石的金刚石、蓝宝石、红宝石和祖母绿的特征、价值评定及国内外主要产地。介绍了石榴子石、橄榄石、欧泊、碧玺和水晶等常见宝石的特征及国内外产地。此外,介绍了玉石之王翡翠、中国两大美玉和田玉和岫岩玉以及中国四大名玉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的性质和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9.
钻石是高贵豪华的装饰品,镶嵌天然钻石的首饰是首饰之冠。可是,钻石由于稀少而价格昂贵,尤其是稍大粒的钻石,一般人都不敢问津。于是,用廉价宝石、人造宝石甚至玻璃来代替或冒称钻石的活动就隐秘地或公开地愈演愈烈,假钻石的生意也日益隆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李凯 《国土资源》2015,(3):64-65
提起宝石,人们脑海中常会浮现出欧洲贵妇手腕或颈项上那一件件熠熠闪光的亮眼饰品。是的,宝石是西方人非常喜爱的饰品,同我们东方人喜欢玉石一样。而在众多宝石中,最珍贵则要属红宝石了。红宝石的"Ruby"一词来源于拉丁语"Rubens",意为红色,是指颜色呈红色的刚玉。它与蓝宝石同属于刚玉族,但不是自然界所有红色的宝石都是红宝石,只有由Cr(铬)致色的红色的刚玉才能够叫作红宝石。红宝石摩氏硬度为9,是仅次于钻石的自然界中第二硬的天然矿物。同时它可以承受约2000摄氏度的高温而不熔化,这要比钻石不到1000摄氏度的熔点高出许多。红  相似文献   

11.
一、观赏石不是玉,也不是玉石, 更不可能是宝石. 观赏石是不是宝石,是现代矿物学关于宝石的定义和《观赏石艺术分类概论》、《观赏石是天然艺术品》与《观赏石标准论》共同决定的. 据现代矿物学的科学定义,宝石就是天然形成的单晶体矿物.非晶质集合体和隐晶质集合体矿物,均不在宝石之列.但是,天河石等极个别隐晶质集合体,因其独特的折光率和独特的天然颜色,以及独特的光彩效应,也被列入了宝石行列,并被按照稀有宝石开采和应用.部分宝石只因为能够按照观赏石标准而成为天然艺术品,是其天然形成的几何体造型和天然形成的晶体内包裹体造型,以及特别稀有的晶体光彩效应所形成的物相造型和文字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2004,(9):49-49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近日开采发现一块特大天然优质绿松宝石。这块绿松宝石长84厘米,宽70厘米,厚14厘米,重达85公斤,呈蓝绿色,结构完整,质地细腻,品位高,是罕见的特大绿宝石。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宝石进行人工改色试验 ,使宝石变得更加艳丽夺目 ,晶莹剔透 ,大大提高宝石的利用价值及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每一位爱美的女士,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珠宝首饰,不过在日常佩戴时经油污和灰尘的污染后会黯然失色,可是只要时时注意对珠宝首饰的保养,懂得一些保养的知识,你的珠宝首饰也能常戴常新,让我们一起来贴心呵护我们所喜爱的宝石吧……  相似文献   

15.
橄榄石宝石颜色深沉、含蓄,它的颜色是黄色的高贵与淡色的希望的结合。在圣城新耶路撒冷的12块基石中,第7根柱的基石就是橄榄石。按照宝石的功能排列,橄榄石曾被列为9月生辰石。1912年美国全国珠宝零售商协会从商业角度出发,在所列传统的生辰石表中。橄榄石被列为8月生辰石的侯补成员,1938年,经美国宝石协会建议,橄榄石正式成为8月生辰石,与缠丝玛瑙互为替代8月生辰石。  相似文献   

16.
<正>田黄石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软宝石。它的身价、灵性、可变现度均无以伦比,如果用这样的材料制成文房物件都是至高无上的宝物。它的产地独有而狭小,全世界只有福州寿山村的一条  相似文献   

17.
从古至今,钻石一直是人类珍爱的宝石,一旦拥有,便爱不释手,由于他怕珍贵,做为消资者在购买时更要睁大双眼,以防买到假货。这里介绍一些用肉眼辨别真伪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橄榄石是一种绿中带黄,类似橄榄色的中低档宝石,市场上最常见的是用有色玻璃制成的橄榄石仿冒品。两者主要的区别是,橄榄石具有明显的“双影”,而玻璃没有;橄榄石内往往可见结晶质包体,  相似文献   

19.
蓝色或其他颜色(红、粉红除外)美丽透明无瑕的宝石级刚玉称蓝宝石。它是世界五大珍贵宝石之一。我国过去不产蓝宝石,自本世纪70年代末海南岛发现蓝宝石后,迄今我国已陆续发现若干蓝宝石产地。山东昌乐蓝宝石:原矿和砂矿均有。蓝宝石主要赋存于新生代碧玄岩中。含蓝宝石的玄武质岩风化后形成残坡积和冲洪积砂矿床。原石多呈深蓝色,少数呈蓝、浅蓝、黄绿、蓝绿、棕等色。呈腰鼓状、桶状;砂矿多呈浑圆粒状、碎块状、六方短柱状。粒径一般5~10mm,大者达30mm;一般重10~25ct。蓝宝石具玻璃光泽,折光率1.762~1.773,多色性明显,一轴晶负光性,个别为二轴晶正光性,2V≈5°,比重3.98~4.01。该矿分布广、储量大,最大缺陷是蓝宝石颜色太深,据报道改色处理已获得成功。目前当地已拟定了“蓝光计划”,成立了  相似文献   

20.
西湖凹陷位于东海盆地东部,是中国海上重要的油气生产区之一。2001年钻探的Y1井,在西湖凹陷主力油气层之下钻遇了一套厚360m、以泥质岩为主的中—下始新统地层,命名为宝石组。宝石组沉积于西湖凹陷断陷初期。根据岩芯、测井、录井、古生物等资料,分析Y1井宝石组沉积背景,并通过地震相及井-震结合分析,确定西湖凹陷宝石组的平面沉积展布。结果表明:西湖凹陷宝石组为近海湖泊沉积背景,发育河流、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扇三角洲等沉积相类型;河流相发育于西斜坡北部,表现为低连续变振幅亚平行席状地震相;三角洲相发育于西斜坡及其与中央深洼带的过渡带,表现为楔状或充填状的前积地震相;扇三角洲相发育于凹陷东部断坡带,表现为杂乱楔状地震相;滨浅湖相发育于凹陷大部分地区,主要为中—好连续中振幅平行—亚平行席状地震相;半深湖相发育于中央深洼带部分地区,地震剖面上为连续性较好、振幅较强的席状反射。通过地震剖面的构造-沉积充填分析,西湖凹陷宝石组发育水下高地型和半地堑型两种沉积充填样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