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主任:杨绍平028-68611929 13982112189副主任:邹渝028-68611930 13438487720地址:四川省崇州市羊马镇永和大道366号611231网址:zhx.swcvc.net.cn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6年,前身为四川省水利学校、四川省水利电力学校,2003年升格为四川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学院设有水利工程系、电力工程系、资源环境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测绘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及管理工程系七个教学系部。  相似文献   

2.
经地质矿产部、四川省政府申报.国家教委批准,成都地质学院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成都地质学院建于1956年,37年来为国家培养了2万多名理、工、文、管类高级专门人才。学院现有14个硕士点、7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接收外国留学生和进修生。学院拥有国家级首批重点学科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两个,为全国71所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专业实验室的高等院校之一,设有理、工、文、管等30个本科、专科学科和专业,拥有设备  相似文献   

3.
刘国昌,河北省饶阳县人,著名工程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同年入湖南地质调查所,先后任技佐、技士、技正.1945年借调到中央地质调查所,1946年后任南京资源委员会矿产勘测处工程师.1952年调长春地质学院任教授,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并任系主任.1981年调西安地质学院,先后任副院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4.
学院概况地球科学学院前身是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始建于1952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院士)、喻德渊教授、地层古生物学家俞建章教授(院士)、岩石学家董申保教授(院士)、沉积学家业治铮教授(院士)、构造地质学家吴磊伯教授和张寿常教授、探矿工程学家胡伟同教授都曾在学院从事过教学、科研和领导工作。1997年原长春地质学院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原地质系与能源系合并更名为地球科学学院。2000年6月合校更名为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学院由地质学系、资源工程系、能源科学系、国土资源系和实验中心组成。现有本科、硕士、博士生共计1110人。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6人。其中教授44人(博士生导师24人),副教授42人,博士后工作人员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5人。外籍兼职教授12人,校际兼职教授30人。学科专业地球科学学院目前有六个本科专业,十个硕士点学科和七个博士点学科以及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变质动力学开放部级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5.
28年的地裂缝研究之旅 我涉足汾渭盆地地裂缝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8年前.那是1988年,当时我国著名工程地质学家刘国昌教授已从长春地质学院移教于西安地质学院8年多,开创了西安地质学院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博士点学科建设.其间,先生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安市环境地质研究"和陕西省科技项目"渭河盆地活动断层及其对工...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苏关系的改善.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科研副院长索科洛夫斯基教授和教学副院长柯马申科教授组成代表团于1989年3月访问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签订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1989~1994年合作协议书.为了落实上述协议书的条款和签订执行计划,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成了以常务副校长陈钟惠教授为团长的代表团进行了回访.代表团除主要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参观访问并讨论合作事项外.还参观访问了莫斯科大学等七所院校.  相似文献   

7.
<正>主任:杨绍平028-68611929 13982112189副主任:邹渝028-68611930、13438487720地址:四川省崇州市羊马镇永和大道366号611231网址:zhx.SWCVC.net.cn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6年,前身为四川省水利学校、四川省水利电力学校,2003年升格为四川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学院设有水利工程系、电力工程系、资源环境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测绘工程系、  相似文献   

8.
哈罗德·杰弗瑞斯(Harold Jeffreys)是当代著名的理论地球物理学家,国际地震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主席,1899年生于英格兰东北的诺伯利亚(Northumbria),毕业于阿姆特朗学院,即现纽卡斯大学.他曾以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学生进入剑桥的圣约翰学院,被评为牛顿式学生和史密斯奖学金获得者,1914年获得圣约翰学院会员称号.毕业后,曾在气象局服务一段时间,在剑桥度过了他整个成年期.1931~1946年他是那  相似文献   

9.
张秋生,辽宁盖县人.1953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后留校任教,接着考入长春地质学院矿床研究生班,1957年毕业,他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代研究生.后曾任长春地质学院讲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矿床教研室主任,矿床研究所所长,吉林省第四届地质学会理事长,东北经济区技术经济研讨协会理事、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  相似文献   

10.
正李舟波教授1955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物探系,同年进入北京石油学院师从苏联专家攻读研究生,1958年毕业后回长春地质学院物探系任教,1960年在地质系统内筹建了第一个地球物理测井专业并建立了测井教研室。1985年评为教授,1993年评为博士生导师。1983-1991年任长春地质学院副院长,曾任多个杂志的编委,吉林省科委常委;现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吉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20~22日在福建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协办,福建师范大学为本次会议提供了资助。来自全国31个研究所、大学等单位的86位代表以及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于1973年11月2日至9日在湘潭市召开了湖南含煤地层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33个单位,除湖南省煤炭系统省局机关、设计院、学校、各勘探队、矿务局、试验室外,还有湖南省地质局区测队的代表及江西、湖北、广东等邻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和试验室的代表,湖北地质学院、四川矿业学院、中南矿冶学院、焦作矿业学院、淮南煤炭工业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地质科学院矿产地质研究所、煤炭科学院西安研究所等院校及科研单位的代表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的前身是淮南矿业学院地质系,自1952年建系以来已经历了56年的发展历程。50多年来,学院培养了大批地质、测绘、环境学科的高级人才,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树业     
张树业,山西省五台县人.1952年8月于北大地质系毕业后分配到长春地质学院工作,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批大学生.曾任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岩石教研室副主任、院中心实验室岩矿教研室主任、晶体光学教研室主任、长春市劳动模范、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地矿部岩浆岩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光学学会理事、长春地质学院教授、学术及学位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副导师等.1980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5.
杨成田     
杨成田,山东潍县人.中国水文地质学家.1953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后,即在北京地质学院攻读副博士学位.毕业后任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实验室、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吉林省水利学会副理事长兼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吉林地质学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吉林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总工程师、陕西省工程勘察协会顾问、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课程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地质学会副理事长、西安地质学院水工系主任、教授、顾问等职.  相似文献   

16.
要共1144篇.会议安排了9个总报告、3个研讨会和26个专业分会报告,内容丰富,涉及学科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矿物学基础理论、应用、分析方法等.现分述各类报告内容.这次大会收到论出国经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810211010,49673189,49873018)及中山大学科研处办事处资助,带回的主要会议资料保存在中山大学地学院资料室.  相似文献   

17.
卢良兆教授1930年生于浙江省黄岩县,1950~1952年就读于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毕业后一直在长春地质学院(合校后为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任教,1985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评聘为岩石学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8.
卢良兆教授1930年生于浙江省黄岩县,1950~1952年就读于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毕业后一直在长春地质学院(合校后为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任教,1985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评聘为岩石学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9.
李兆麟 《广东地质》2001,16(2):13-21
要共1 144篇.会议安排了9个总报告、3个研讨会和26个专业分会报告,内容丰富,涉及学科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矿物学基础理论、应用、分析方法等.现分述各类报告内容.这次大会收到论出国经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810211010,49673189,49873018)及中山大学科研处办事处资助,带回的主要会议资料保存在中山大学地学院资料室.  相似文献   

20.
斑点分析法系由冶金部地球物探矿队实验室在1957年结合野外生产的要求,和北京地质勘探学院协作进行试验的.同时也试制成功了适合本方法所用的斑点仪.1957年末肯定了方法的步骤,并大致确定了流速、滤纸、提出剂及沉溶剂等几个重要的问题.于1958年4月又在野外进行了现场实验,证明该方法效果良好,可以应用于野外大量生产.根据实验结果我们首先把它应用在寻找铜镍式的镍矿床上,测定铜镍两个元素.一、镍的斑点分析法(一)方法概述与操作步骤1.方法概述:斑点分析法对镍的测定是基于Ni~( )与二甲基乙二醛肟在弱碱性环境中生成二甲基乙二醛肟镍的红色沉淀而进行的.其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