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1977年2月,在加尔各答召开了国际地质对比组织会议,印度全国委员会热烈欢迎这一学术活动。该学术项目的领导者——总负责人杜伦佩(Trompette)博士同意印度地质调查所推荐P.K.拉哈(Raha)为这一工作组的成员。 1977年7月,印度地质调查所领导人地质学者K.K.弗马(Verma)先生负责组织了国家工作组,其中包括印度地质调查所下属各区和某些科研机关的技术人员参加。近几年来,印度地质调查所在这一学术项目方面曾加强了工作,主要在上前寒武系沉积层  相似文献   

2.
赵家骧     
赵家骧,祖籍浙江绍兴,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同年考入中央地质调查所,1939年人西南经济研究所,1941年入四川地质调查所.1945年被派赴美深造,入美国联邦地质调查所,主要是参加非金属矿产的研究、开发与勘探.1946年回国后,在矿产测勘处工作时,曾经调查并写有《勘探江苏东海磷灰石矿纪要》一文,提出了“沉积变质成矿”的见解.1947年发表《差热分析法》,这是我国最早介绍这一新技术方法的文章.1947年他获得第  相似文献   

3.
郭文魁 《地质论评》1964,22(1):79-79
“岩浆期后成矿作用会议”由捷克斯洛伐克地质调查所和查理大学自然科学院在1961年联合发起,邀请有关国家地质矿床人员参加。1963年9月在布拉格正式开会。到会人员共计292人,参加国家有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4.
刘国昌,河北省饶阳县人,著名工程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同年入湖南地质调查所,先后任技佐、技士、技正.1945年借调到中央地质调查所,1946年后任南京资源委员会矿产勘测处工程师.1952年调长春地质学院任教授,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并任系主任.1981年调西安地质学院,先后任副院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5.
袁复礼     
袁复礼教授,河北徐水县人.1913年至1915年在清华学校高等科学习.1915年留学美国,先后在伯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学、生物学、考古学和地质学,1920年获硕士学位.1921年10月回国后,把当时新兴的地貌学引入国内.在北京地质调查所工作期间,参加了河南“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工作.1921年底至1922年初,积极参加中  相似文献   

6.
1989年5月16~20日,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在中南地质勘探公司南宁地质调查所召开了地质找矿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总结了近5年来冶金地质找矿工作的主要成绩和经验;研究、讨论了“八五”、“九五”地质找矿规划;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措施.冶金地质系统14个单位的7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广西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李振潜(曾任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所长)到会看望了与会代表.他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  相似文献   

7.
王朝钧     
王朝钧,四川省成都市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1944年毕业于原中央大学地质系,后入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1950年参加政务院东北地质调查队,负责鞍山铁矿小房身矿区普查评价.1951年起历任西南地质调查所綦江铁矿队副队长,西南地质局中梁山煤矿勘探队工程师、局燃料首席工程师,四川省地矿局总工程师等职.1983年起,任地矿部地矿司和四川省地矿局技术顾问.他还曾任四川省人大代  相似文献   

8.
田奇■     
著名地质学家田奇(王隽),字季瑜,原籍湖南大庸县,土家族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理预科,后从李四光,葛利普教授专修地质学.1923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在北京地质调查所任实习员、调查员.1927年回湘,参与创建湖南地质调查所工作.他曾历任该所技士、技正、主任、所长,并兼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28~1930)、湖  相似文献   

9.
侯德封字洛(?),著名地质学家,河北省高阳县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曾任山东莱阳县中学教员.1926年起,先后在河南中原煤业公司、北平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太原晋绥矿产测探局等单位从事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四川省地质调查所技正,1942年任该所所长.抗战胜利后,1946年到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任技正,兼陈列馆主任.解放后,1950年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代所长、一级研究员,  相似文献   

10.
应冶金部邀请,加拿大地质调查所高级资源地质学家G.A.格罗斯博士于4月17日来华讲学及进行技术交流.在冶金部天津地质调查所讲学之余,他先后赴河北迁安铁矿、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和湖南湘潭锰矿等矿区进行了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他对所到矿区的地质找矿工作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教科文地球化学找矿方法训练班是1975年由UNESCO地球科学分部委托捷克斯洛伐克地质调查所定期举办的国际性短期训练班.每两年在捷克举办一期,每期时间约两个月.1985年8月15日—10月16日在捷克举办了第六期地球化学找矿方法训练班.训练班负责人为捷克地球化学家Dr.Z.Pacal,来自中国、埃及、印度、尼泊尔、叙利亚和约旦等国的十名化探、地质、物探和分析化学专业人员参加了该期训练班,我国第一次由武汉地质学院地球化学系派人参加该训练班.  相似文献   

12.
冶金工业部地质研究所1979年学术年会于12月21~26日在桂林市该所新址举行.应邀参加年会的有冶金部地质司、首钢勘探公司地研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冶金部天津地质调查所、广西地质学会、广西地质局、广西冶勘公司、桂林冶金地院、地质部岩溶地质调查所、广西地质局一队、武汉地院北京研究生部、成都地院、南京大学、中南矿冶学院、冶金部物探公司、北京钢铁学院、桂林市文化局、新华社等十八个单位,共四十多人.  相似文献   

13.
英国地质调查所(British GeologcalSurvey,简称BGS),成立于1835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地质调查所,也是英国最重要的地质调查研究机构.现在拥有800多名正式职工,人员精干,基础雄厚,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建所150多年来,其基本战略作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一是有计划地促进地质科学的发展,二是从事一些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地质工作,涉及农业、矿业、筑路、航道和铁路修建及其它行业.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对英国本土和周边大陆架进行  相似文献   

14.
南延宗,字怀楚,浙江省乐清县人.我国著名矿物矿床学家.1931年毕业于前南京中央大学地质系,随后进北京地质调查所开始从事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15.
据外刊报道,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将于1989年7月9—19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该届大会由美国全国科学院和美国地质调查所主办,预计有6000多位地质科学家参加。国际地质大会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发起,每四年召开一次。它的宗旨是促进地学领域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发展。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已于1984年在苏联莫斯科举行,日本申请在1992年主办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  相似文献   

16.
许原道     
许原道,湖南省宁乡县人,中国地质学家.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后,任湖南省建设厅技士.1928年入湖南省地质调查所任技士,参加地质矿产调查及编制地质图等工作,同时曾兼任湖南大学讲师.1938~1940年转入前资源委员会漠滨金矿工程处,任工程师、处长.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先后在资源委员会锑业管理处、经济部采金局、资源委员会第二区特矿处、锡矿山事务所等担  相似文献   

17.
谷德振,河南省密县人.我国著名工程地质学家.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同年入四川省地质调查所任技佐,后升为技士.1943年发表了《四川大渡河金矿地质》及《四川自流井盐矿地质》.1945年起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员和助理研究员,在李四光指导下从事地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周圣生,湖北省广济县(现武穴市)人,著名矿床地质学家。194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系后,在湖南地质调查所工作。1949年后,历任湖北地质调查所地质矿产调查组负责人;中南地质调查所灵乡铁矿地质调查分队  相似文献   

19.
自1958年建局以来,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队伍由数十人发展到数百人,由几类专业人材扩大到十多类专业人才,区调任务由比例尺1/20万向1/5万及野外地质专题调查的方向转变.除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一支专业队伍外,于1972年后,相继在原白城地质大队,现今的局属第四、六、二、三地质调查所组建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分队.30年来,国家投资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地质》2007,2(4):52-52,F0003
2003年9月,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由北京市地质调查所和原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合并组建而成,北京市地质调查所的前身为102地质队,成立于1958年。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是首都地区专门承担"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地质调查任务的专业队伍,是隶属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我院已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