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通过实时地震观测数据获取能力和计算机性能的巨大提高 ,快速生成仪器观测的地面运动和地震动强度空间分布成为可能 ,利用这一成果结合地震灾害易损性研究成果和地震灾害评估模型 ,可以对破坏性地震造成的损失进行快速评估 ,为地震应急响应和决策指挥提供更可靠的信息支持。本文概述了利用强地面运动加速度观测资料进行地震灾害快速评估方法在国内外最新进展 ,提出了利用我省强震台网观测资料进行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孔宪京  周扬  邹德高  徐斌 《岩土力学》2012,33(7):2110-2116
对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紫坪铺面板堆石坝区域台站实测主震记录以及大坝台网实测余震记录进行分析,研究主震与强余震地震动的基本特征。分别选取茂县地办、郫县走石山、成都中和这3组基岩台站实测主震地震动,紫坪铺台站2008年11月6日实测余震地震动以及按水工抗震规范人工生成地震动作为数值计算的地震动输入,对紫坪铺大坝进行三维动力有限元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郫县走石山与成都中和2个远场台站位于断层下盘,其实测地震动的加速度反应谱长周期(0.65 s以后)分量过于丰富,不宜作为断裂带附近紫坪铺大坝的地震动输入;紫坪铺大坝台站实测的余震地震动1 Hz附近(大坝基频)的频率成分相对较少,且持续时间较短,以至于难以激发大坝响应;对比坝顶实测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和数值计算反应谱,建议汶川地震中紫坪铺大坝动力计算时可采用茂县地办台站实测地震动或按抗震设计规范反应谱人工生成地震动。  相似文献   

3.
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影响,华北平原地区地震频发,尤其是处于中国首都经济圈的京津冀地区的地震事件备受关注.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及地震台网记录中的地震事件统计、分析,重建该地区地震事件历史并获取其潜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规律,对未来地震事件的早期预警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分析结果表明,公元前231年至公元2018年期间京津冀地区发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十五期间福建省将要实施建设的数字强震观测台网 ,着重从项目的必要性和方案的可行性方面进行论述 ,同时结合福建省的地震监测台网现状进行系统的设计。力求建成的强震观测系统能初步实现福建省属重点城市的地震烈度速报及典型场地强地震动记录获取双重功能 ,增强福建省的地震监测能力 ,为福建省地震灾害的减轻、有效救灾措施的实施以及防震减灾规划的制定提供基础依据 ;同时 ,也将为其他省市区域数字强震观测台网的建立提供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遥感影像提取震害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基于GIS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震害遥感快速提取与损失评估的技术途径。在此基础上 ,介绍了巴楚—伽师地震的航空与卫星遥感资料的获取、图像数字处理与震害提取过程 ;描述了地震造成的建筑物震害与地质灾害的遥感图像特征 ;根据以往震害遥感影像统计经验与本次地震震害遥感特征 ,提出了遥感震害分级分类标准和地震烈度划分标准 ,进而得到基于震害遥感影像的伽师地震等震线图。文中对所得到的地震烈度与地面实际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遥感信息源空间分辨率要求与信息获取与处理的时效性分析 ,认为我国利用航空遥感与卫星遥感资料获取地震灾情信息已进入实用阶段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较好地满足台网编目室日常工作的需要 ,我们开发了数字台网地震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满足了编目室日常编报工作的需要 ,实现了对地震信息的数据库管理 ,为用户提供了在矢量电子地图上进行任意多边形地震信息查询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四川汶川地震诱发滑坡与峰值速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英  王登伟 《地质通报》2011,30(1):159-165
利用汶川地震诱发的滑坡资料和得到的地震动数据,对地震诱发滑坡与峰值速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一些基本认识:①地震诱发滑坡与地震动峰值速度(PGV)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可以利用PGV作为判别地震滑坡的判据;②汶川地震龙门山震区可以触发地震滑坡的PGV下限约为0.5m/s;③龙门山震区可以触发地震滑坡的PGV上限约为1.5m/s;④建立了汶川地震龙门山震区PGV衰减关系,可用以估计地震滑坡致灾的范围。利用地震动参数研究地震诱发滑坡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克服应用烈度时存在的不足。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震后灾害快速评估工作中,为应急救援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8.
在区域水文地质构造单元的基础上,开展云南龙陵邦腊掌地区温泉水温台阵实验,在景区要求的限制下,实现了利用低精度、双探头、无线传输及电池供电的新设备进行水温观测。龙陵邦腊掌地热区新增20个水温测点40个测项,观测数据接入"中国地震前兆台网数据管理系统"作入库管理。通过观测实验获取到了一些水温变化特征与映震能力之间关系的地球物理信息。  相似文献   

9.
实时烈度预测可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根据P波估计地震可能造成的最大影响.预警对象可以采取措施,降低可能造成的损失.P波位移幅值是一种有效估计地震动峰值的参数,然而单个或多个参数难以全面表征地震动中的信息.同时,参数的计算需要确定时间窗大小,无法实现连续预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实时地震烈度预测模型.基于2010-2021年K-NET数据构建模型,并选取2022年3月MJMA7.3地震事件作为案例验证模型.结果表明,P波到达后可以在记录的每个时间步预测烈度,P波到达3 s时在测试集中准确率为96.47%.提出的LSTM模型改善了烈度预测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可为地震预警、应急响应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6.5级地震发生之后,网上曾有这样的新闻报道:"某地震预警系统在此次地震中,提前71秒通过手机及专用终端为成都市发出预警信息,提前40秒通过汶川县电视台发出预警,提前19秒为甘肃陇南市发出预警。算上这次,该系统已经成功预警38次破坏性地震"。地震预警,英文叫做"Earthquake Early Warning",日语叫"紧急地震速报"。对于不了解地震预警原理的人来  相似文献   

11.
微震是指1—3级范围的地震,微震台网则是一组用于记录小于3级地震的地震仪台站.视其需要研究的内容,台网可由几个至数十个台站组成,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50余个永久性的微震台网和若干临时设置的流动微震台网在日夜不停地运转.  相似文献   

12.
地震滑坡的致灾范围是判断滑坡能否会对已有建构筑物造成损失、确定预警疏散范围的重要依据,因此对地震土坡破坏后的滑坡体大小和致灾范围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SPH动力分析方法,结合弹塑性本构模型和固体力学控制方程建立了地震土坡破坏的动力分析模型;通过设置振动边界粒子和自由场边界粒子,实现了地震动加速度的施加以及自...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 1 998年至 2 0 0 2年福建数字台网中心测定的台湾南投地震、台湾花莲地震、福建本省部分地震的观测结果永春台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进行分析。并计算出永春台的台基校正值  相似文献   

14.
川西北地区深切峡谷发育,地震扰动频繁。峡谷内高陡岩质斜坡在强震扰动下,通常会发生震裂松弛,进而导致失稳,因此研究其强震响应意义重大。2019年四川长宁Ms6.0级地震触发了布置在石棉县城南桠河两岸的3台强震监测仪器,通过对捕捉到的强震数据进行连续小波变换之后,获取了其时频信息。分析结果表明:(1)S波在频域上分为两种成分,其主频值分别为3.5 Hz和1.1 Hz附近;(2)山脊处的地震动放大效应主要体现为S波相对高频成分上能量的增加而低频部分则无显著变化;(3)覆盖层场地自振频率与S波低频成分主频相近,二者产生共振,导致S波低频放大与高频衰减效应;(4)地震动响应具有极强的方向性,水平向地震动放大效应比垂直向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浙江地质》2011,(11):23-23
近日从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安徽省建设用地批后实施在线监管系统已通过省国土资源政务专网正式运行。从而实现了对全省建设用地批后实施情况的在线监管,有利于监管工作的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根据安徽省建设用地批后实施在线监管系统要求,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应在获取建设用地批复后6个月内进行征地,并按照在线监管系统的要求,及时将征地实施情况等信息,通过国土资源政务专网录入,在线反馈至省国土资源厅。对征收工作不及时的,系统将提出预警;对不按规定征地的,系统会自动生成催办通知书,以便省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为了监测地震的发展趋势,探讨大范围的构造应力场作用,在龙门山断裂带上及时布设临时数字地震台网。数字台网由11个数字地震台组成,遍布龙门山断裂带的北东缘和南西端。为了分析WFSD数字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及其动态范围,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台站观测数据,通过傅立叶变换和功率谱密度分析,获得台基地动噪声均值,进而分析观测系统的动态范围和台网监测能力。根据计算结果与记录的大量微震对比研究,表明在龙门山断裂带上,WFSD数字地震台网具有监测ML 1.5级微地震的能力,且与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发布的地震结果基本吻合。因此,WFSD数字地震台网可为龙门山断裂带变形机制研究提供基础的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17.
汤皓  陈国兴  李方明 《岩土力学》2006,27(Z1):1007-1012
采用组件式GIS (COMGIS)技术开发了结合BP神经网络分析模型的场地地震液化势评价系统,调用水平成层土地震反应分析程序SHAKE91实现设定地震下地震动影响场的模拟。在VB下调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来完成场地地震液化势评价模型在COMGIS系统中的模块化;利用GIS技术对评价结果,即液化势等级进行空间复合,给出场地潜在的地层液化势空间分布图。研究表明,SHAKE91应用程序在系统菜单下可直接调用,实现地震动影响场计算的模块化;BP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场地地震液化势评价中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系统的GIS空间分析功能可使评价结果与场地信息进行空间匹配,实现目标场地潜在地震液化势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18.
对于发生在地壳内的地震 ,sPn具有与Pn震相到时差与震中距无关以及振幅和周期都比Pn大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利用数字台网观测技术的优势 ,将震中距不同的台的Pn震相对齐后可同时测定多台的sPn震相 ,进而测定该地震的震源深度。这种分析和测定方法简捷准确 ,可在台网的日常近震分析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面对矿业权年检信息报备工作面临的诸如遍布全国的部、省、市、县年检机关及勘查单位和矿业权人等众多组织机构、多样化的角色分工、复杂的系统与网络环境、信息报备时效性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离线报盘与在线报备相结合的多层架构思想,基于RIA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矿业权年检信息报备管理系统,成为矿政管理从行政审批向综合监管方向发展过程中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陆从2003年开始开展了汛期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并形成预警产品面向公众的发布,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地质灾害预警描述信息是地质灾害预警产品的重要组成,包括了预警范围、等级、时段和文字说明等内容,为了快速形成权威、科学、精准的这一信息,文章研究了一种可高效自动分析形成初步的预警产品描述信息的技术算法,并对其进行了验证分析。算法以研究区行政区划图和预警区划图为数据源,以设计的三级预警等级为主键的预警等级集合概念模型为基础,采用GIS技术,通过空间信息叠加与判别、预警等级分布面积占比求算、分布范围描述和单元分布方位求算等为关键方法,将图面内容快速地转换为直观的文本描述,可实现预警产品中描述信息的自动化获取。在验证环节,设计了11个虚拟乡镇为预警范围,预警区划图层以3 km×3 km为预警等级单元,预警单元总数为5 194个,文件为Shapefile格式;验证过程基于GDAL库(Geospatial Data Abstraction Library)和C++语言,按照算法设计了软件工具,利用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算法形成的预警描述信息和预警区划图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