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ASPEI/UNESCO历史地震图和地震工作小组与历史地震图缩微计划地震图含有震源和地球内部构造的大量信息,是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地震图是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地震台站记录到的,仪器类型、记录格式不尽一致,资料的保管和使用也不统一,这些都给地震学家充分利用这些资料造成相当大的困难。时常是为了得到一张重要的地震图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随着地震学的发展,台站仪器标准化,地震  相似文献   

2.
历史地震宏观烈度资料指史料中对地震破坏程度的记录,是研究历史地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数据来源之一。有仪器记录地震波形的时间相对短暂,对历史地震震源参数的估算为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正地震前驱波现象在不同观测仪器的记录中都有一些报道,但多是单一观测仪器的记录现象,不能从其他观测仪器得到验证,信度相对较低,因而地震前驱波问题在地震研究中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来笔者发现在2010年1月24日山西河津4.8级地震前山西及邻区不同前兆观测仪器中记录到较显著的前驱波信息,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获得一些新  相似文献   

4.
正当台湾岛上的居民在上周 (1 999年 9月2 1日——译注 )灾难性地震后的废墟上开始重建家园的时候 ,科学家们却已开始对大量的地震记录进行筛选 ,使这次地震有可能成为历史上记载得最详细的地震。加州帕萨迪纳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震学家琼斯 (L ucile M.Jones)说 ,“这可能是我们从一次地震中所收集到的最好的数据。”美国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地质学家邓大量 (Ta-L iang Teng)认为 :“就仪器记录而言 ,这次地震几乎就是一座金矿。”1 990年 ,在邓大量的劝说建议下 ,台湾同意投资 40 0 0多万美元建设一个拥有 1 0 0 0台地震记录仪器、覆…  相似文献   

5.
邵辉成  陈党民 《中国地震》1992,8(4):108-111
地震目录是研究地震活动性的基本资料。地震目录不仅反映了地震活动的真实变化,也混杂了一些人为和历史的因素。现有的历史地震目录只记录了较大地震,而中小地震往往被遗失,仪器记录的资料极为丰富,但由于时间较短,大地震相对较少。仪器记录的地震与历史地震震级误差差别很大,如果简单地把这两部分目录结合起来,就会出现地震目录在其研究的整个时间段内不等精度和不同完整性的问题。同时人们越来越注意地震目录的不完整性和震级的不确定性对地震危险性分析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型维歇特地震仪自德国引进南京地震台已近70年。本文简要叙述了该仪器的性能;并以南京地震台的大型维歇特地震仪的记录为例,介绍了该仪器在300-2000km范围内的记录特征,回顾了该仪器在地震速报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7.
笔绘记录地震仪器是目前国内地震台站使用的主要仪器之一。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分析仪器各部件对记录地震初至波形的影响,计算它们所引起的初动记录误差,从而对仪器的设计要求提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及周缘地震目录完整性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目录资料是进行地震预测、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活动性研究等地震学研究的基础资料.对地震目录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分析是地震学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近几十年来我国积累的大量的仪器地震记录,历史地震也在不断更新,为地震活动性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样本,因此有必要对新的地震目录进行完整性分析.本文采用了新的统计方法对我国仪器记录地震目录和历史破坏性地震目录进行了完整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仪器记录地震目录(M≥3.0)我国东部地区1975年后基本完整,西部地区1980年后基本完整.对于历史地震目录(M≥5.0),东部地区1500年后基本完整,西部地区1950年后基本完整.考虑到华北地震区历史破坏性地震(M≥43/4)活动的时间非平稳性,我们采用突变点分析法研究了华北地震区历史破坏性地震目录的时间特征,得到了华北地震区地震活动周期性变化的突变点位置,并揭示了华北地震区历史破坏性地震目录完整起始时间约为公元1500年前后.  相似文献   

9.
南京基准地震台自1983年架设763仪器以来,已经获得了许多宝贵的记录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看出763仪器记录对地震的分析,处理及有关课题的研究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本文归纳几点。 (1)提高了可分析地震的个数。在没有架设763仪器以前,我台分析地震均采用DD-1与SK仪器。由于DD-1、SK频带限制,一般很难记录到周期较长的初至P波,所以分析地震  相似文献   

10.
历史地震宏观烈度资料指史料中对地震破坏程度的记录,是研究历史地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数据来源.由于有仪器记录地震波形的时间相对短暂,对历史地震震源参数的估算成为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尝试使用不同方法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使用的工具和计算手段为依据,分类介绍了基于烈度资料估计震源参数的主要方法,对这些方法的优势、不足和应用范围做了概述,并展望了利用烈度资料估计震源参数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2013年8月30日乌鲁木齐发生MS5.1地震,新疆烈度速报台网有30个台记录到本次地震产生地面运动,记录最大峰值加速度为162.3 cm/s2。对此次地震强震动特性进行了分析,针对3种不同仪器加速度记录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3种仪器获取同一地震加速度记录特性基本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2.
Mirza.  N  高孟潭 《地震学报》1997,19(6):574-585
地震活动性分析把记录的地震事件作为基础数据.我们提供了一个伊朗及其邻近地区的统一地震目录用于伊朗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由于最大可信地震的复发时间不能直接从mb估算,对不同地震构造区,我们建立了经验关系,将mb转换为MS,它是我们需要的震级标度.地震目录完整性研究表明,许多中、小地震被遗漏,特别是在历史上和仪器记录早期.   相似文献   

13.
2023年2月5日和11日广东三水、河源相继发生了3.2和4.3级地震,震后整理发现广东地区的重力、部分地倾斜、水位等记录到了同震响应波或水震波。分析了地形变、地下流体学科观测资料同震波形的表现形态及特征。从各仪器记录曲线来看,在同震响应后基本能快速恢复到震前正常观测形态,证明了广东省内地球物理观测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对各观测仪器地震同震响应和记录能力分析,以期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上2次地震对广东省未来地震趋势的影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正青藏高原是我国现代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自有地震记录以来,在高原内记录到多达18次8级以上巨大地震和100余次7~7.9级地震,它们均发生在喜马拉雅板块边界构造带和板内地块区及其次级地块的边界活动构造带上。已有历史地震资料统计显示,青藏高原内活动地块边界构造带上大地震具有明显的空间丛集特征,有仪器记录以来的每次地震活动丛集期都形成以8级地震为核心的7级以上地震活动系列。这可能暗含着活动地块  相似文献   

15.
DSQ型水管倾斜仪与VS型垂直摆倾斜仪观测的物理量均为地倾斜,然而两套仪器的观测原理不同。本文从同震响应最大响应幅值、延迟时间和持续响应时间3个方面,对赣州地震中心站DSQ型水管仪与VS型垂直摆记录到的同一次地震的地倾斜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种倾斜仪器同震响应持续响应时间与震级大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2)两套仪器地震响应延迟时间与震中距呈一定的正相关性;(3)由于仪器设计和观测原理不同,使得记录到的同震响应信号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6.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 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 由于地震灾害的严重性, 中国对地震这一自然现象的记录、观察具有悠久的历史. 《今本竹木纪年疏证》记载了公元前23世纪的地震, 后来的《史记》、 《汉书》等也记述了地震事件及其影响, 为现代地震科技发展留下了宝贵的地震史料. 众所周知, 张衡于公元132年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观测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并于公元138年在洛阳测到了千里之外的陇西地震, 开创了人类用仪器感知地震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一、地震工作大发展出现的新问题解放后,我国地震事业发展很快,尤其是1966年邢台地震后,在党的直接关怀下获得飞速发展。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地震机构,并已建立起大,小规模的地震台站四百多个。这些台站都分别装有一套或多套地震仪器,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监视着地震活动,不管有地震还是没记到地震,每套仪器一天总要记录1~2张图纸。假如每个地震台平均每天按2张地震记录图的积累量统计的话,全国400个台站,每天就将出图800张,一年积累  相似文献   

18.
衰减、场地响应等地震波传播信息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激发的波,经过传播路径、仪器、场地等因素的调制作用成为台站地震记录,即台站记录是震源、路径、仪器、场地等多种因素的耦合,而基于地震记录研究震源信息、路径衰减、场地响应等则是逆向的解耦过程。基于地震学理论、通过各种计算技术,从地震波形资料中解析出关于地震震源力学参数、地震波传播介质及台站场地响应信息是地震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认识地震孕育、发生、发展过程,了解地震孕育背景构造特征等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地震学前沿理论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最新计算机技术开展了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现有地震史料和仪器记录的地震数据,与我国地震频发地区相比,黑龙江省及邻区(开原—赤峰断裂以北)并非多震区域.由于本区历史地震和火山喷发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工作有待深入,仅依据现代地震资料和少量地震史料来确定本区地震活动周期和水平是不全面的.从文化发祥和地震活动的角度看,我国黑龙江省及邻区与中原地区同样具有悠久历史.通过...  相似文献   

20.
王洪体  崔仁胜  王宏远  叶鹏  李丽娟 《地震》2020,40(3):153-166
本文在理论上研究了对齐误差对测试地震计自噪声的影响。指出对齐误差影响到2台仪器记录间的计算互功率谱密度, 进而影响到被测仪器记录间相干函数计算, 最终影响到被测仪器的自噪声计算。发现当存在对齐误差时, 在信噪比较高频段计算得到的自噪声水平比仪器的实际自噪声水平要高, 在一般的实际测试中可能高20 dB以上。为了消除对齐误差对自噪声测试的影响, 提出通过投影逆变换把观测记录变换到标准坐标系下, 再用变换后的观测记录来计算地震计自噪声。给出了基于以上思路和传感参数对比测试方法的地震计自噪声计算处理流程, 合成数据、 实际测试数据的处理检验计算结果表明, 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地震计自噪声测试中对齐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