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干热风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从一九七五年开始,在中国农林科学院组织领导下,由华北农大气象系主持我国北方麦区十一个省市(区),共有二十多个单位协作,连续三年对于热风危害小麦的规律、指标和机制、小麦干热风防御措施以及北方麦区干热风分布的气候特征等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现将三年来各单位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简述如下。(一)北方小麦干热风的类型和危害指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干热风灾害是危害我国北方麦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实际灾情,从干热风的概念、分类及研究方法出发,对小麦干热风灾害的危害机理、气象环境成因、致灾指标、时空分布、监测预报及防御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阐述,并对未来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我国小麦干热风灾害主要分为高温低湿型、雨后青枯型及旱风型3种,形成的气象环境成因主要受干热风天气系统、气候变暖、土壤墒情的影响,致灾指标主要分为形态学、气象学、综合指数指标。小麦干热风灾害的危害总体呈东西两边重、中间轻的分布格局,主要发生在黄淮海平原、河西走廊和新疆3个地区。气候变暖背景下,大部分地区的干热风年日数在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突变,近30年呈明显加重扩大趋势。基于土壤墒情影响的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指标构建、小麦干热风过程的灾害监测预警方法、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干热风灾害时空分布新变化及其气象环境成因等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3.
一、概况小麦干热风是我国北方小麦稳产高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影响很大,它是引起年际小麦产量波动的气象因素之一。因此,我国气象和农业部门都很重视干热风的研究。早在六十年代,一些农业气象科技人员即对干热风危害作过不少研究。七十年代中期,中国农科院委托原华北农业大学主持的北方麦区干热风科研协作组,曾对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生理机制、天气形势、气候特征,以及防御措施效应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八十年代初,中央气象局又委托陕西、甘肃、河南省气象局召集,由山东、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宁夏、天津、江苏、安  相似文献   

4.
北方小麦干热风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根据干热风危害程度、天气特征和生理机制,分别不同气候区和小麦生态型,采用不同气象要素组合,确定北方小麦干热风气象指标;依其指标统计分析了155个台站20年的干热风资料,研究其发生规律;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气候区划指标,作出我国第一个北方小麦干热风气候区划,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干热风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在我国北方麦区,春末夏初正当小麦灌浆乳熟阶段,常常会连续几天刮起又干又热的西南风或偏东风,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干热风”。在不同地区也有称“火风”、“旱风”、“热南风”、“热干风”、“热东风”等。小麦受干热风危害,可影响正常的增粒、增重、灌浆成熟以致青枯秕粒减产。各地群众将小麦遭干热风危害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干热风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1976年10月在河南新乡市召开了本年度小麦干热风科研协作经验交流会,北方十省(市)有关单位的代表在会上交流并讨论小麦干热风危害指标,发生规律和防御措施等问题,现将上述诸方面工作的进展状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干热风是小麦扬花灌浆期的一种高温低湿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天气。它比霜冻、大风、冰雹出现的次数多,成为影响我国北方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我省是干热风危害较重的省份之一。农民群众有句谚语:“麦怕四月(阴历)风,风过一场空”,就是说的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我省干热风一般发生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即小麦扬花灌浆期约30天时间里。危害区域南起秦岭北坡,北到延  相似文献   

8.
薛农 《气象》1984,10(12):30-30
小麦干热风是我国北方小麦产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受干热风危害的区域,东起黄淮流域,西到新疆,受害面积约两亿亩。对我国小麦产量影响很大。所以,开展小麦于热风的研究与服务是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 1984年9月8—14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了小麦干热风防御措施推广应用研究课题开题会议。会议首先交流了干热风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经验。如河南省气象局与农业部门紧密配合,用化学药剂防御干热风已有3—4年,在每年小麦乳熟中后期,  相似文献   

9.
一、干热风研究概况干热风是甘肃河西走廊小麦生育后期的主要灾害,群众称之“热东风”。对小麦扬花、灌浆、成熟危害很大,受干热风影响危害的小麦面积约400多万亩。因此,各级农业领导和农业生产部门都很重视防御干热风。自从六十年代以来,就陆续地进行了小麦干热风研究,研究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六十年代,气象部门组织了河西干热风  相似文献   

10.
宁荣莲 《气象》1986,12(7):35-35
最近,小麦干热风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课题总结合在山东曲阜召开。会议交流了各协作省推广应用的情况和经验,并就“小麦干热风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研究课题总结”、“小麦干热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研究”、“小麦子热风防御效益的估算与评价”等专题作了报告和讨论。 1983年国家经委、国家气象局将北方小麦干热风科研成果列入推广应用项目。组成了由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江苏、安徽、天津等11个省、市、区气象局参加的干热风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研究协作组。该协作组首先讨论制订了成果推广研究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推广研究的项目和内容,重点是北方小麦干热风的防御措施、预报方法及其气候指标与区划的应用。第二,组建了各省、市、自治区的小麦干热风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研究网络系统。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密切配合,在我国主要冬、春麦区进行示范试验推广,共组织了385个推广示范点,318个气象台站参加了推广研究和预报服务。第三,采取示范试验、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现场指导等形式,将小麦干热风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到生产中去。两年来,取得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小麦干热风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热风是危害我省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轻干热风年份可使小麦千粒重减少1—3克,减产5%左右;重干热风年份千粒重可减少3—5克,减产达10%以上,因此,给我省小麦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本文依据干热风危害程度、天气特征和生理机制而确定的干热风气象指标,统计分析了35个台站廿年的资料,研究其发生规律;根据研究结果确定气候区划指标,作出我省小麦干热风气候区划。 一、干热风的天气类型 及其指标  相似文献   

12.
《气象》1977,3(2):10-10
近年来,我省各地本着“有灾抗灾、无灾增产、简便易行、就地取材”的原则,开展了用石油助长剂预防小麦干热风的试验研究。从我省多年的试验和我国北方11个省、市的试验情况来看,其作用是明显的。 干热风是发生在我国华北、西北等广大麦产区的主要灾害之一。我省鲁西南、鲁中地区小麦遭受干热风危害的频率最大。小麦受害后,麦芒外张而干枯,群众称为炸  相似文献   

13.
干热风对小麦灌浆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干热风对小麦危害,主要是使小麦千粒重下降,而造成减产。为了进一步研究干热风使千粒重下降的原因,本协作组分别在黄淮海、宁夏河套、河西走廊和新疆主要冬春麦区,布设泰安、荷泽、徐州等14个站,按照统一试验方案,从小麦开始灌浆起,逐日  相似文献   

14.
薛农 《气象》1983,9(1):17-17
1982年11月5—10日在黄山召开了小麦干热风研究课题总结会。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河北、新疆、内蒙、江苏、安徽、宁夏、天津、青海等十三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和内蒙农科院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收到材料81篇,大会交流11篇,专题成果7篇。 1979—1982年,协作组在我国北方主要冬、春麦区布设了30多个试验点,进行了干热风气象指标。生理机制、预报方法、气象区划以及防御措施等方面的观测、研究。四年来,共获得了280余份试验资料,统计分析了北方麦区干热风危害地区548个台站20年的气象资料,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并坚持科研与应用相结合,及时为农业生产服务,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经与会专家鉴定,这项综合  相似文献   

15.
陈昌毓 《气象》1982,8(2):23-24
干热风是影响河西走廊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发生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小麦开花一乳熟期的干热风天气,可使西起敦煌东至景泰的15个县的400万亩春小麦中大约2/3以上的面积遭到不同程度的危害。据小麦干热风灾情调查和试验资料,干热风严重的年份可使小麦千粒重下降6克以上,减产可达10—20%。因此,农业生产部门多次提出要求解决这种农业气象灾害问题。 本文根据几年来观测试验资料和有关调查报告,分析研究了河西走廊干热风危害的农业气候特征和区划,并提出防御措施。 一、干热风农业气象指标 河西走廊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程度,主要是由干热风出现的时段和强度及其前期的气象条件、小麦本  相似文献   

16.
《气象科技》1975,(5):32-32
干热风(有些地区也叫做“干旱风”、“热风”、“火风”等)是发生在我国华北、西北等广大麦作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我区从1950—1972年的23年中,有7年发生了严重的干热风危害,使小麦减产20%以上。因此,如何防御干热风的危害,就成为我区小麦生产中的重大课题。“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区广大贫下中农、革命干部和革命知识分子,在三  相似文献   

17.
干热风是我县小麦生长后期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做好初夏小麦干热天气预报,以采取积极有效的防御措施,对确保小麦的高产稳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据我站试验,结合关中地区干热风气  相似文献   

18.
菏泽市小麦干热风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翠英 《山东气象》2004,24(2):46-47
根据1954-2001年菏泽市小麦干热风气象资料,分析了小麦干热风的气候特征,通过相关分析寻找干热风发生前期的显著相关因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干热风发生日数预报方程,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干热风是我国北方小麦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从黄淮平原,经河西走廊(下称河西地区),到南疆盆地北缘及北疆盆地南缘这条纬度带内,常出现干热风。有些地方称它为“火风”、“热风”、“干旱风”。 提到干热风,人们还往往把它和干旱相提并论,因此有必要指出干热风和干旱的联系及区别。干热风和干旱有地理及气候背景上的联系,即在干旱地区和长期干旱的情况下,最常出现干热风天气。但干热风是一种持续较短的特定的天气现象。此外,作物受害的症状也不一样,受干热风影响,植株很快地由上往下青干,而干旱则是慢慢地由下往上黄枯。 在小麦的扬花灌浆期,如果连续几天出现干热风天气,常常会使小麦青干逼熟,茎叶干枯,呈灰绿色,叶片萎蔫卷曲,籽粒干瘪。受干热风危害的作物主要是春冬小麦,此外,还会造成青棵青干瘪粒,棉桃脱落,玉米及豆类作物减产等。 干热风的特征 河西地区,特别是地处沙漠边缘的民勤、金塔地区的干热风,对作物危害较重。其危害的关键期一般是在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东部略早,西部稍迟。  相似文献   

20.
小麦干热风是小麦生长后期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小麦受干热风危害为扬花至灌浆期。扬花期可造成小花不孕,灌浆期影响千粒重。其中受干热风危害最敏感的时期是小麦进入乳熟中期后的十天内,此期若出现干热风。轻则可使小麦减产5%左右。重则可使小麦减产10—20%。我县历史上的严重干热风年。曾经造成小麦大量减产。因此,在小麦生长后期管理中,积极做好小麦干热风的预防,是夺取小麦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