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以当前我国建筑快速发展所引来的"追风"和崇拜"洋设计"社会现象为背景,郑重指出弘扬和继承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重申只有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留住我们的"根",民族建筑文化才有发展和进步.同时,还谈到在弘扬和继承民族传统建筑文化过程中所要遇到的误区,提示我们如何辩证看待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在积极探讨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设计理念的前提下,为繁荣中国的现代建筑文化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为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提高中国建筑师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加快中国建筑师走向世界的步伐,中国建筑学会组织发起的“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推介活动于近日公示候选名单。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传统建筑根植于深厚而久远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广博的历史与广袤的土地中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传统建筑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我国的现当代建设中,传统建筑持续而深刻地影响着城乡环境的建设活动,如何正确并深入地解析优秀建筑传统并执着地延续传承,如何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传统焕发新的生命力并有效指导当代的创作实践,是现当代城乡建设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记者张颖报道为了深入解析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并在当代建设中更好地传承、创新,使传统建筑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有效指导当代建筑创作,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共10卷近日正式出版。建筑是一个民族生存智慧、工程技术、审美理念、社会伦理等文明成果最集中、最丰富的载体,其传承及体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富强与贫弱的标志。改变今天建筑缺失传统文化的局面,需要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把握其精髓和发展脉络,挖掘和  相似文献   

5.
<正>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卢天锡提交《关于进一步加强传统建筑保护的建议》,建议国家尽快出台一部专门的传统建筑保护法规,进一步加强传统建筑保护。传统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和重要载体。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民居保护、传统建筑保护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工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记者郝莹报道为了更好地弘扬湖北历史建筑文化,传承文化精神,近日,湖北省历史建筑研究会暨荆楚建筑文化工作委员会在武汉成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会长马炳坚出席会议并为荆楚建筑文化工作委员会授牌。据了解,荆楚建筑文化工作委员会是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成立后设立的第一个工作委员会。王树平在讲话中强调,湖北省历史建筑研究会和荆楚建筑文化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  相似文献   

7.
正去年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为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筑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举办了中华建筑文化发展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学术交流会,探讨中国建筑如何扎根中华优秀建筑文化沃土并不断创新发展,在新时期结出新的硕果。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中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勘察设计》2006,(4):65-66
各有关单位:一年一度的“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已经在国内外获得了强烈的反响,备受人居节关注的“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已经构成人居节重要活动的焦点。该活动在指导城市建设,繁荣建筑创作,传播和展示建筑文化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为进一步提升建筑设计水平,为人类营造更加美好、和谐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的伟大工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基础工程。是不断提高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把此项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传统建筑根植于深厚而久远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广博的历史与广袤的土地中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传统建筑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我国的现当代建设中传统建筑持续而深刻地影响着城乡环境的建设活动,如何正确并深入地解析优秀建筑传统并执着地延续传承,如何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传统焕发新的生命力并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回顾了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进程,分析了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瞻望了中国发展繁荣的光明前景,指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质朴中抒情怀,平实中有新论,秉承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新方向,也为新时期开展国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湖南历史文化悠久,先后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移民,使湖南地区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而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湖湘文化。同时,受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湖南省保存着大量的传统建筑文物。它们是一幅幅在青山绿水间展现的美丽画卷,是一篇篇用青砖灰瓦写就的诗意文章,是一段段矗然凝固的不朽历史,更是湖湘文化的根与魂。湖南传统建筑艺术作为一种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不仅要以鉴赏的眼光去审视它,更重要的是要带着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去发现、挖掘、整理蕴藏在其  相似文献   

13.
在近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最近,多位中央领导也对中国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等问题作出重要批示。据悉,住房城乡建设部也将就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指示精神召开相关会议并出台相关政策……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东风。  相似文献   

14.
正早在70多年前,中国建筑的先驱者林徽因先生在中国营造学社调研古建筑时,就高瞻远瞩地指出:"中国架构制既与现代方法恰巧同一原则,将来只需变更建筑材料,主要结构部分则均可不有过激变动,而同时因材料之可能,便作新的发展,必有极满意的新建筑产生"。其中,"中国架构制既与现代方法恰巧同一原则"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文化自信";"将来只需变更建筑材  相似文献   

15.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她记载历史,传承文化。中国的城市建设高歌猛进,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如何借鉴西方建筑文化的可取之处,承传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融会贯通古今中外的建筑文化,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中式建筑文化,这是政府、开发商、建筑师和新闻媒体共同的责任和课题。建筑文化的创新是个时代大课题。于志军博士,青岛市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在首届青岛建筑设计文化节前夕接受采访时,他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这一个观点。  相似文献   

16.
正"以中华优秀建筑传统为主旨,以世界先进建筑科技为手段,古今相合,中西相融,创造有中国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建筑师的历史责任",这是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马炳坚,在《大壮营造录·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作品集》序言中写下的一段话。这位从业47年,不仅潜心钻研传统建筑技艺,更加忧心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建筑设计现状的古建专家,清醒地认识到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界缺乏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并积极思  相似文献   

17.
开栏的话     
<正>去年以来,多位中央领导对中国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等问题作出重要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也明确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这一切,对于盲目追求"新、奇、特"建筑,片面贪大、媚洋、求怪,从而步入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窘境的中国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建筑如何能够继  相似文献   

18.
茂林 《河南地质》2011,(11):4-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那么,国土资源部门如何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的国土文化已成为国土人关注和思考的课题。为此,我们特别约请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文茂林同志撰文,畅谈他对国土文化建设的思路和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9.
段万倜 《第四纪研究》1989,9(3):195-200
本文简要介绍了李四光教授从青少年直到逝世为止的毕生活动中的重要事迹。其中包括早年留学日本时参加中国同盟会和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后,专攻地质科学,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前后,专心致志地从事地质科学研究和地质教育工作,在长期的科学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为繁荣祖国科学事业,发展和提高中国地质科学水平,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寻找和开发矿产资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在国内外科学界、知识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中国人民引以为荣。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根据不同地域文化深入解析了当地传统建筑的历史沿革、地域特色及其建筑细部层面的特征,探讨了在当代建筑创作中传承优秀建筑传统的途径和手法,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推进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设中的传承、创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中国传统佳节——春节来临之际,我刊专门策划了《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传统,传承未来》专题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