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西雅图出发,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穿过加拿大,就是美国的第49个州——阿拉斯加,这里拥有世界闻名的阿拉斯加湾。而从阿拉斯加湾向西一直到白令海,是一片北纬60度附近的高纬度区域,在这里,寒流、  相似文献   

2.
谁曾料到,他们竟能极其出色地在人类难以生存的环境中——北极安居乐业。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他们自称是因纽特人,其含义为“真正的人”。这些勇敢剽悍,机敏过人的猎手,这些不久前还与世隔绝的人们,如今仍以自己对冰原自然环境异乎寻常的适应能力引起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现在人们惯称他们为爱斯基摩人,不过本人只讲那些迄今为止仍在北美极圈内生活的爱斯基摩人的三个分支。他们究竟是什么人?从何处来到这窈然无际的冰天雪地?  相似文献   

3.
海科 《海洋世界》2011,(4):66-67
许多世纪以来,极光一直是人们猜测和探索的天象之谜。以前,爱斯基摩人以为那是鬼神引导死者灵魂上天堂的火炬;13世纪时,人们则认为那是格陵兰冰原反射的光;到了17世纪,人们才称它为北极光(在南极所见到的同样的光称为南极光)。  相似文献   

4.
2001年2—3月,位于阿留申群岛中部的克利夫兰火山强烈地喷发了。阿拉斯加州立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费尔班克斯)和阿拉斯加火山观测所(科迪亚克)的工作人员观察了这个事件。一组阿拉斯加的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在地球物理研究所K Dean的领导下,对比了所获得的资料以及航班客机和属于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研究机构的人造地球卫星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看海     
<正>1.《麦田书生活·海上游轮之旅》作者:(韩)李炯俊著,李俊译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6-1简介:本书的所有文字和图片,均来自作者从2003年至今进行的7次远洋巡游、两次内河巡游和3次探险巡游,记述了作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从中获得的宝贵经历。从如何选择游轮等级和线路,到办理登船手续和处理行李的具体流程,作者就像一位亲密的老朋友,告诉大家旅行前和旅行中需要知道的一切。  相似文献   

6.
阿拉斯加人一直以来都认为阿拉斯加州广阔的河流系统是极具抗外界干扰能力的。但是肉食性的狗鱼却给阿拉斯加人上了沉痛而又深刻的一课。据阿拉斯加州的研究人员介绍,北方狗鱼,这种已在美国其他地方“惹是生非”的鱼,是引起该州中南部地区的一些河流里的鲑鱼数量锐减的罪魁祸首。“狗鱼的到来,对于鲑鱼来说  相似文献   

7.
A、阿拉斯加受全球升温影响最深据纽约时报报道:在过去的30年里,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7度,夏天气温升高了5度,冬天升高了10度,而受全球升温影响最深的当属阿拉斯加。在美国政府上个月提交给联合国的报告《全球升温对国家的影响》中,共和党参议员泰德史蒂文斯指出,近几十年气候的变化已经造成了这一地区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是可见的,也是可估测的。没有地方比阿拉斯加受全球升温影响更深的了。  相似文献   

8.
辽东半岛黄海沿岸滨海砂金成矿环境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辽东半岛地质构造条件、河谷滨海地貌、第四纪沉积物特征及砂金(滨海)的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并与国外特大型砂金(滨海)成矿地质条件的对比认为:本区具有世界特大型滨海砂金(美国阿拉斯加)矿床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与沉积环境。根据物质来源、水动力条件、成矿环境研究,首次建立辽东半岛滨海砂金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9.
作者总结并介绍了在北方近岸浅水区。经常被石油生产采用的永久性人工岛及结构物的设计施工原理。环境设计要素包括冰原的移动、流冰、潮汐、风暴潮、波浪、近岸沉积物的输送、可能含有永久冰的底层沉积物;以及可能引起冻土的低气温;人员与设备进出的方便和可靠性;及油气输送的安全和经济性,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文中给出了阿拉斯加区域的有关实例。  相似文献   

10.
利用SO202-INOPEX航次在亚北极太平洋阿拉斯加湾获取的沉积物岩心,以及基于AMS14 C测年数据建立的年龄模式,开展了50kaBP以来放射虫的古海洋学研究,获得如下认识:(1)Cycladophora davisiana是阿拉斯加湾最具代表性的优势种放射虫,其次是Siphocampe arachnea和Acanthodesmia micropora;(2)对放射虫的统计数据进行Q型因子分析,提取出4个方差极大因子,可以代表不同的水团甚至是水体的混合作用,其中C.davisiana作为中层水团演化的替代性指标,对冰期-间冰期旋回和快速气候变化事件的响应较为敏感,其变化特征表明该区中层水团的演化主要受控于亚北极太平洋NPIW形成源区及其输送机制的变化;(3)基于放射虫标志种Ceratospyris borealis,Actinomma boreale/leptodermum和Rhizoplegma boreale的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认为50kaBP以来阿拉斯加湾上层海洋环境的变化具有阶段性:LGM之前,该区海洋表层生产力相对稳定,海冰消长与冰融水脉冲明显地响应于冰阶-间冰阶等气候旋回;LGM期间,受大陆冰盖、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变化的综合影响,冰融水事件以及海冰持续增加、生产力明显下降的状况可能较少出现;LGM以来,在B-A和YD等快速气候变化事件的影响下,冰融水脉冲引起表层生产力快速增加,气候快速变冷则造成生产力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11.
太平洋板块向北美板块俯冲,在北美洲阿拉斯加大陆边缘形成了碰撞造山带和俯冲构造带,前人对该区域阿拉斯加俯冲带地幔转换带的研究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太平洋板块俯冲至阿拉斯加中南部下方的地幔转换带内部,引起地幔转换带增厚,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地幔转换带增厚是由于库拉板块残留造成的。因此,研究阿拉斯加俯冲带区域地幔转换带的精确成像对于厘清太平洋板块俯冲机制和俯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美国地震联合学会(IRIS)在阿拉斯加区域布设的USArray部分固定台站接收到远震事件的波形资料,采用天然地震P波接收函数与共转换点道集叠加的方法,反演得到了阿拉斯加山脉和育空高原410 km、660 km间断面和地幔转换带的厚度结构。结果表明: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至地幔转换带内部,使得410 km间断面在阿拉斯加山脉东部和育空高原与阿拉斯加山脉交界处的弧形区域出现了抬升现象,抬升幅度为0~20 km,进而导致在该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地幔转换带增厚的现象,验证了第一种观点。另外,该地区地幔转换带结构显示,660 km间断面在阿拉斯加山脉东部以及阿拉斯加山脉与育空高原交界的东部出现下沉现象,故此推测阿拉斯加中南部部分区...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世界》读者俱乐部为您精选了(1)最新、最权威、最全面的海洋科技和科普图书; (2)能够帮您排忧解难的生活类图书; (3)由先锋作者们撰写的最时尚的、最新奇的科幻、魔幻文学类图书。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准确解释环境磁学参数记录的极地古气候环境变化信息,本研究对白令海和西北冰洋61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高、低频质量磁化率(χ)、非磁滞磁化率(χARM)和磁化率-温度(k-T)分析,以探明该区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种类、来源与搬运路径。结果显示,样品的χ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白令海的χ值整体高于楚科奇海,并在育空河口外侧和圣劳伦斯岛南侧较高,向北和向西南方向逐渐减小。楚科奇海中东部陆架上表层沉积χ值高于阿拉斯加沿岸,而西北冰洋深海平原和洋脊区的χ值最低。χARM的变化趋势与质量磁化率相似,但频率磁化率的变化趋势与质量磁化率正好相反。k-T分析结果显示阿留申海盆沉积物中的铁磁性矿物以磁赤铁矿占主导,白令海陆架育空河口外侧和圣劳伦斯岛南北两侧为磁铁矿,白令海陆架西部和楚科奇海陆架中东部为磁赤铁矿和磁铁矿,楚科奇海阿拉斯加沿岸为黄铁矿,而西北冰洋陆坡、深海平原和洋脊区为胶黄铁矿和黄铁矿,但高纬度区沉积物中的胶黄铁矿含量更高。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区域性分布受沉积物来源、洋流和底质环境等因素的控制。白令海和楚科奇海陆架磁赤铁矿来源于亚洲大陆,白令海陆架东部的磁铁矿来自育空河流域,阿拉斯加沿岸沉积物中的黄铁矿,应为阿拉斯加西北部陆源侵蚀来源的或早期成岩作用形成的,西北冰洋深海盆区的胶黄铁矿,为自生成因的。  相似文献   

14.
邓子久 《海洋科学》1983,7(2):48-52
早在十七世纪初期就有记载印第安人禁忌吃赤潮海域的贝类的传说。1609年,一位经常旅行的法国律师Marc Lescarbot,在北美洲东北海岸的Port Royal,Nova Scotia,发现那里的印第安人死也不吃贻贝。在北美洲西海岸,一些印第安部落保有一种习惯,专门在晚上守望海面,当发现海水发光的时候,就绝不吃贝类海鲜。今天我们知道,这种光可以由许多种双鞭藻(Dinoflagellates)发出,其中有些双鞭藻正是人们食用贝类海鲜中毒的来源。在阿拉斯加(Alaska)海边,传说有一次印第  相似文献   

15.
如果没有阳光,人能活吗?用胳膊肘想一想:不能;如果身上压一辆汽车,人能活吗?用膝盖想一想:也不能;如果没有空气,人能活吗?连脚后跟都不用想:还是不能。人做不到的事情,别的生物能办到吗?用脑子使劲儿琢磨半天:不知道,你能告诉我吗?没问题,请随我下潜深海……  相似文献   

16.
烟、威海区鲐鱼渔场中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53年至1957年,在烟、威海区鲐鱼渔场中曾进行了一次渔场自然环境和鲐鱼生活习性的翻查(参阅朱树屏1959年)。该项工作是在黄渤海经济鱼类资源调查委查会领导下进行的,作者等参加了调查中的浮游生物和鲐鱼食物方面的工作。本文所报告的就是调查所得的一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楚科奇海及邻近的北冰洋深水区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同位素含量(δ13C)、氮同位素含量(δ15N)及生物成因SiO2(BSiO2)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海源和陆源有机质的分布受海区环流结构和营养盐结构所制约.楚科奇海中西部和楚科奇海台受太平洋富营养盐海水的影响,海洋生产力高,沉积物中海源有机质和BSiO2含量高;靠阿拉斯加一侧海域海水的营养盐含量和生产力都偏低,沉积物中陆源有机质比重增加;在研究区北部和东北部的楚科奇高地和加拿大海盆,冰封时间较长,营养盐供应少,海洋生产力低,但来自马更些河和阿拉斯加北部的陆源有机质增多,沉积物中BSiO2含量小于5%,海源有机质百分含量小于40%.由于亚北极太平洋水通过楚科奇海向北冰洋海盆输送,研究区营养盐池表现为开放系统,营养盐的利用率与它的供应成反比,与海洋生产力成反比.  相似文献   

18.
根据FishBase、Global Species等数据库中的鱼类物种资料,结合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在白令海的鱼类调查数据,运用分类多样性方法分析了白令海鱼类的分类多样性水平及其区系特征。结果表明:数据库记录白令海鱼类359种,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在白令海捕获鱼类31种;白令海与阿拉斯加湾鱼类相似性系数最高;白令海鱼类分类阶元包含指数(TINCLi)分别为目级阶元(2.90、8.86、16.48)、科级阶元(3.05、5.67)、属级阶元(1.80),平均分类差异指数△~+为62.7,分类差异变异指数∧~+为185.0;白令海鱼类组成可以分为3个区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白令海海域的冷水团北移和海水表面温度上升,部分鱼类持续性北移可能是白令海的鱼类物种组成结构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4年3–4月北象海豹携带的自动温盐深仪(CTD-SRDL)在阿拉斯加湾东部陆坡海域上采集到的温盐剖面数据,分析了该海域逆温现象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结果显示,研究海域存在明显的逆温现象,逆温幅度和逆温厚度范围分别介于0.2~1.6?C和20~280 m之间,前者沿陆坡向北幅度逐渐增大,后者在50?~58?N间往北逐渐变厚,在58?N以北海域平均厚度较薄。3月25日至4月22日,逆温层处于衰退阶段。逆温层下界温度不断下降,逆温幅度呈变弱趋势,逆温厚度呈变薄趋势。一维扩散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湍扩散作用下,观测期间海表受热导致混合层上部位温升高,但底部仍保持低温,因此逆温层上界温度变化并不明显。次表层由于具有强的位温梯度,湍扩散导致逆温层下界温度显著降低,是观测期间逆温衰退的主要原因。湍扩散作用导致次表层水体温盐属性趋于均匀,这一过程对于阿拉斯加湾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演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盐是什么?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盐就是食盐呗!对于从一般的生活知识范围来回答,这个答案是可以接收的。但是如果作为一种对科学知识的探求,这个答案又是很不正确的。因为食盐——氯化钠,仅仅是盐类这个庞大家族成员中的一个小小的成员。盐的正确概念是酸根与金属离子(或具有金属性质的阳离子)相结合的化合物。所以,盐是一个庞大家族的总称,除了氯化钠之外,象什么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