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介绍我们使用DBJ-1变频激发电位仪进行试生产的经验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几个问题,供用此方法和仪器进行工作的同志参考。1.测量电极的接地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输电线路勘察中,土壤电阻率的测试至关重要,因其值直接影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大小、地网地面电位分布、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利用ETCR3000数字式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操作过程,对接地电阻与土壤电阻率的进行了换算,并对影响土壤电阻率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对比测试并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已经成为一种研究地球中浅部电性结构的重要方法,其需要采集微弱且易受环境噪声影响的天然电磁场信号,接地电阻稳定性是影响其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这里基于大地电磁测量的等效电路,计算了均匀半空间条件下测量电场以及AMT视电阻率和相位的响应,并进行了野外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接地电阻的变化对测量电场、视电阻率和相位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高频;接地电阻变化范围很大时,高的接地电阻可以给电场和相位带来最大50%的误差,给视电阻率带来最大75%的误差。  相似文献   

4.
浅议高密度电法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浩斌  王传雷 《地质与勘探》2003,39(Z1):120-125
高密度电阻率法自从引进我国以来,应用范围广,也解决了不少问题.但对其中的许多问题研究还欠深入.在简要回顾高密度电法历史的基础上,就高密度电法中、英文名称问题,电极排列问题,电极滚动测量问题,极化补偿、测量时间(供电时间问题)、接地电阻问题,深度问题,噪声对反演结果的影响、高密度电法在堤坝水位检测监测、树根探测特殊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指出高密度激电、三维、人体电阻率成像等是高密度电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法测量时,为提高观测精度和质量,增强电磁耦合抗干扰能力,须合理计算和减小接地电阻。接地电阻可根据电流场性质和导线电阻定义来计算。针对棒状电极,运用MATLAB软件仿真分析其接地电阻随电极半径、入土深度、电极表面附近土壤覆盖距离的变化规律,确定棒状电极的主要尺寸。由于电极尺寸一般相对固定,减小接地电阻主要通过减小电极附近的土壤电阻率和多根电极并联接地。通过仿真分析接地电阻随更换土壤覆盖半径及集合屏蔽效应系数随电极间隔变化规律,指出更换土壤覆盖半径一般取在100~150 cm范围内,电极间隔大于2倍入土深度,此时接地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针对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野外数据采集中接收电缆线之间、接收电缆线和大地之间存在的电磁耦合效应,通过电磁耦合理论研究和等效电路计算,推导正演模拟计算公式,结合各种模型的正演模拟计算和野外实际数据对比,研究了可控源音频大地法中影响电磁耦合效应的三种因素,包括:电缆线长度、不极化电极接地电阻、信号频率,总结出三种因素对应的电磁耦合特征,即:接收系统中电缆线长度越长,电缆线之间的耦合电容越大,视电阻率曲线在高频段出现下降的趋势越明显,曲线畸变越明显;野外不极化电极上接地电阻越大,视电阻率曲线在高频段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越明显,曲线畸变越明显;电路中信号频率越高,感抗和容抗越大,曲线畸变越明显,当信号频率增大到一定的值时,电路中的感应容抗就不再继续增大,曲线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
从电解质溶液的“离子氛”理论及配阴离子理论出发,以降低目标离子运移过程的阻力为目的,提出多电极组合电提取离子法。电提取离子法和直接激电相结合,可同时测量目标离子提取量(△C,指示电极上目标离子含量),极化率(ηs),视电阻(ρs),自然电位(△V)。测量这些参数,能提高对异常属性的判断力,缩短电提取离子法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从激发极化测井的原理、现场方法技术入手,结合实测曲线,分析探讨了电极系的电极距、地层电阻率以及剩余极化电位对视极化率测井曲线的影响。所得结论为:在测井详细分层时应选择小极距的电极系,为了解岩矿层的电性和选取背景值时,应选择大极距的电极系;岩层电阻率只是在分层附近对视极化率测井曲线有影响;为避免剩余极化电位的影响,下放测井用底部梯度电极系,提升测井用顶部梯度电极系。  相似文献   

9.
常欣  陈立 《物探与化探》1988,12(3):237-239
DWJ-1A型微机激电仪是一种由微处理机控制的智能式专用电法仪器。它是在目前国内推广使用的DWJ-1型微机激电仪的基础上,对其硬、软件进行了较大改进而生产的。现有测量参数:自然电位、一次电位、极化率及二次电位放电曲线。  相似文献   

10.
从六十年代以来,电磁方法(又称交流电法)的地球物理勘探已普遍应用。这种方法具有无接触的特点,即没有电极与地的接触及其固有的接触电阻,且具有一定的勘探深度。可利用传播的无线电能量的全部频谱,从由雷电产生的超低频信号到由放射性衰变产生的γ射线的辐射。这种方法既可以是被动式的,如测量大地电流、自然电位、磁场、光辐射和核辐射;也可以是主动式的,如发射和接收雷达信号或无线电回波,感应和测量磁场或电场的感应极化强度。  相似文献   

11.
井中激发极化法是用于验证地面物化探异常,普查评价多金属矿和某些高极化弱磁性铁矿床的有效井中物探方法(属井中电法)。在井中进行激电测量,可以同时获得自然电位、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等几种参数。  相似文献   

12.
高密度电法在复杂场地地基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博  邓帅奇 《江苏地质》2008,32(3):218-220
高密度电阻率法适用于场地环境复杂的城市地基勘察,野外施工方便。采用温纳和单边三极测量方式,通过改进布线和布极来克服场地面积小、接地电阻大等困难,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石墨矿具有低阻高极化的电性特征,其找矿标志较为明显.通过开展自然电场法、激电测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物探电法相配合的找矿方法,在四川庙坪石墨矿找矿中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本文通过自然电场法测量在研究区发现自然电位异常场的电位负异常带3处,且异常带形态、规模与石墨矿及其矿化带吻合较好.激电测深测量控制了 Ⅱ号异常体...  相似文献   

14.
MN长度误差及接地电阻对卡尼亚电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汝传 《地质与勘探》2004,40(Z1):188-190
文章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结果说明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野外工作中由于MN长度误差及MN间的接地电阻对卡尼亚电阻率的影响特征.计算结果表明,由于CSAMT测深中计算电阻率的公式与传统的直流电测深的视电阻率计算公式不同,及所使用的频率范围不同,由接收电极MN长度误差及MN间接地电阻对测量结果所产生的误差与传统的直流电阻率法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按地电阻差值法(又称接地电阻梯度法,简写成JDT)是根据下井两个电极的接地电阻之差来划分不同岩层的界面的。   相似文献   

16.
在贵州裸露的基岩山区,大部分岩石电阻率都很高,开展大功率电法工作最大的困难是无法将电极打入岩石,电极接地十分困难或根本无法布置电极.为有效改善接地条件,实现大功率电法勘探,在总结传统的改善接地电阻方法的基础之上,总结出裸露基岩地区改善电阻接地条件的方法技术,即积水淹没片状电极法.使用该法工作时,在供电点建造封闭的储水空间,存储一定高度的水,将金属片状电极淹没于积水中.该方法具有接地面积大、接触条件好、接地电阻值稳定的特点,经在实际工作中多次应用,接地电阻改善明显,实现了大功率供电勘探,野外数据质量大幅度提高,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人们对物探在增大勘探深度;克服各种干扰,提高抗干扰能力;装置轻便化、高性能化、快速化;提高地质效果,扩大应用范围;减少异常推断解释的多解性,探索评价异常的新方法,寻求唯一解,创立直接找矿的新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了电法勘探不断向前发展. 当前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一)发展磁电勘探法:目前通用的传导类电法,几乎都需测量电极接地,以获得测点电位U或电位差△U或电位梯度资料,这在接地条件差的地区是  相似文献   

18.
深井自然电场观测是监测地球深部地质活动的有效手段,对预防地震灾害、深部资源探测有着重要意义。地电场信号一般为mV级甚至μV级的微弱电信号,作为电场传感器的不极化电极,其性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现有不极化电极主要依靠电化学原理进行工作,按照电化学相关理论,深井中的高温、酸性腐蚀等因素会对不极化电极性能产生严重影响。为检验深井高温及酸性环境对不极化电极的影响情况和电化学原理的不极化电极是否适用于深井测量,进行了相关实验,选取3种电极——Cu-CuSO_4固体不极化电极、铅电极、石墨电极,在模拟深井环境下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常规不极化电极并不适合于深井环境下的电场测量,而石墨电极表现稳定,石墨材料适合作为深井电极制作材料。  相似文献   

19.
关于自然电场法最早的一篇理论著作是1928年彼得洛夫斯基写的.他研究了地下的极化球体的电位分布,并且证明了地表电位随余弦函数变化.海兰德的垂直极化球体异常解释方法就是基于彼得洛夫斯基的理论.De Wette(1948)研究出一种方法,利用球体来模拟矿体.Yungul(1950)改进了彼得洛夫斯基的方法,提出了消除地形和区域场影响的方法.Murthy和Reedy介绍了解释球状、棒状和倾斜板状极化体自电异常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DWJ-1微处理机激电仪是我国自行设计的一种“智能”式激电仪。1983年地矿部通过鉴定,目前由北京地质仪器厂进行批量生产。仪器主要特点:操作简单,不用极化补偿及测控选择,只需按动启动开关;观测精度高,能对一次电位进行叠加平均,并可对极化率自动舍弃超差后来平均,自电跟踪合理。有完善的自校程序和调试程序,便于仪器维修。该仪器体积小,重量轻,是一种用于普查的激电仪。适用于短导线测量及近场源同点法测量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