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北十二队在早稻培育壮秧、防止烂秧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播种的有利时机和秧田管理技术,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从一九六六年以来,早稻育秧基本上没有发生烂秧现象。这个队的主要育秧经验如下:1、掌握天气,适时播种早稻秧苗扎根生长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很严格,而春播期间的天气多变,时冷时热,早稻播种后天气温暧,有利于种子扎根生长,若遇到低温阴雨天气,则带来管理上的困难,容易造  相似文献   

2.
高安市耕地中的绝大部分以种植水稻为主。历年来,早稻春播期间因天气变化造成烂种烂秧,影响早稻生产。而采用薄膜育秧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天气灾害对育秧的影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高安市春播天气分析高安市早稻播种育秧时段为3月中旬一4月上旬。此期间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变化剧烈,时响时雨,且常常出现连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播种育秧十分不利。利用高安1959~门则年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33a(年)中春季米出现低温连阴雨灾害的有16a(年),频率为48%;达轻底灾害指标的有6a(年),频率为18%;达重度灾害指标的…  相似文献   

3.
余鹤书 《气象》1975,1(1):4-5
春季,我国江南地区双季早稻播种育秧时期,有时会遇到持续性的低温阴雨,造成早稻烂秧。本文介绍利用两种不同天气型前期500毫巴  相似文献   

4.
马巧英 《气象》1993,19(7):62-63
4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基本接近常年同期,但旬际变化较大,华北等地尤为明显。北方冬麦区持续少雨,干旱迅速发展,月底麦区南部旱情缓解;上半月,江南、华南阴雨寡照,早稻播种育秧及秧苗生长等受  相似文献   

5.
我县地处赣西北山区,气温偏低,尤其是早稻播种育秧期间,常受阴雨寒流袭击,往往造成烂种烂秧,不但损失了良种,耽误了季节,而且也影响晚稻的丰产丰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县先后推广了湿润秧田、通气秧田、薄膜小苗带土移栽等育秧技术,对  相似文献   

6.
黄清遵 《气象》1977,3(11):5-5
过去,我们用春增暖预报秋尾寒,提供预防寒露风的依据,收到一定效果。那么,能不能用秋尾寒来预报春季暖,从而为春季早稻育秧提供依据呢?我地老农有句谚语:“八月秋风返,明春好育秧”,说明秋季冷暖与春播条件有一定关系。我们分别用阳历8、9、10三个月的月平均气温与次年3月平均气温(我地早稻播种均在3月份)进行对比分析,发现9月份与次年3月份存在着  相似文献   

7.
在早稻育秧中,为了抗御寒潮,保护良种,争取季节,群众创造了温室育秧,经过4—5年的由点到面,由小面积到大面积试验,获得了成功。华容县新河公社新建大队1,800亩早稻,全面采用温室育秧,平均亩产达808斤。省农科院试验,温室秧比露地秧一般增产4—11%。温室秧生长整齐适于机插。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工厂式的温室育秧更有其发展前途。 温室育秧完全是用人工控制小气候培育秧苗。在生产实践中如何调剂温、湿度培育茁壮秧苗,为什么早稻温室秧比露地秧早熟高产?对  相似文献   

8.
回暖天气是每年春季我区早稻播种育秧时期,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它和低温阴雨天气一样,也是我区广大气象工作者在春播天气预报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报准了回暖开始日期及其维持时间,就能减少或避免早稻烂秧,使农民得到直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方成国 《气象》1978,4(3):31-32
近年来随着三熟制面积不断扩大,早稻育秧也有了较大的改革。由旱育秧和半旱育秧代替了过去的水育秧,育秧的主要时间也推迟到4月下半月,烂秧现象虽然减轻了,但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就是有些年份4月下旬气温偏高,秧苗发育过快,产生超秧龄问题。例如1974年早稻育秧期温度高,光照强,秧苗生长发育快,再加上这年三麦成熟推迟,茬口没有搭配好,致使部分早三熟品种出现超秧龄。如何避免超秧龄呢?我们同部分气象哨一起进行了早稻不同秧龄的农业气象试验。试验品种:早熟品种“二九青”、中熟品种“中杆早”、晚熟品种“广陆矮四号”。现将试验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温室无土育秧,是我国育秧技术上又一重大改革。从农业气象角度来说,早稻采用温室无土育秧,既可避免低温、阴雨等不利天气的影响,同时还能为秧苗生长创造了适宜的温湿度条件,缩短了育秧时间,有利于抢季节,防止烂秧。  相似文献   

11.
李仕谟 《气象》1980,6(2):14-14
一般认为早稻烂秧的气象条件是低温阴雨天气,而根据我们两年来的调查和试验观察,早稻烂秧还与秧苗遭受北风(下称冷风)的侵袭有密切的关系。即在日平均气温低于12℃的条件下,冷风的大小,是造成烂秧与否的重要气象因素。因此,在早稻育秧时,注意防止冷风对秧苗的侵袭,能够有效地防止烂秧。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第一季度未出现明显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有利油菜、蔬菜等作物生长发育。稳定通过10℃初日普遍较常年提前了1—20d,热量条件有利于早稻播种育秧;但由于3月全省平均降水日数多达22.5 d,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对早稻播种育秧有影响,春播进度较常年略偏慢。1月未出现明显的雨雪天气过程,温高光足,土壤湿度适宜,对油  相似文献   

13.
低温是我县发展双季稻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通过多年实践发现,低温危害我县双季稻生长,主要发生在早稻育秧、早稻移栽和晚稻齐穗这三个时段。近年来,我们针对这三个主要时段的低温危害,进行了以水调温抗低温的试验。实践证明,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灌水保苗 早稻育秧期间,本县常常受北方较强冷空气影响,造成气温大幅度下降或低温连阴雨天气,对秧苗生长  相似文献   

14.
2002年4~6月天气条件对我省油菜、冬小麦等越冬作物成熟收获,早稻、棉花、花生等作物播种育苗有利有弊,部分地区弊大于利。2002年4月,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北多南少,日照中南部偏多、北部偏少,双季早稻生育期大部分提前2~11d。月内赣南基本以晴雨相间天气为主,光热充足,对早稻秧苗生长及移栽返青有利。赣北、赣中上半月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温高光足,有利早稻、棉花、花生等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及秧苗生长;下半月则多阴雨寡照天气,尤其是24~27日赣北部分地区出现连续3~4d的低温阴雨天气,对早稻移栽、返青,…  相似文献   

15.
自然界里的植物生长发育和枯荣都与天气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不同的天气气候条件下,物候期出现的迟早不同。我们通过对1980—1990年自然物候资料的分析结果看出,部分植物的芽开放期与柳州春季烂秧天气结束迟早存在着很好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可使用物候期来预测春季烂秧天气结束期的迟早,为早稻播种育秧服务  相似文献   

16.
低温阴雨是我省早稻育秧期间严重的气象灾害。轻则影响早稻秧苗质量,重则造成大量烂秧,浪费种子,耽误农事。人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当春季低温阴雨特别是倒春寒严重的年份,早稻往往增产,而晚稻则多会减产。本文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低温阴雨与水稻产量的关系,以便为开展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提供参考。1低温阴雨年景划分根据低温对水稻秧苗的影响,通常将日平均气温<12C连续3天或以上,或日平均气温<15℃连续7天或以上的天气过程,定义为一次低温阴雨过程。低温阴雨轻重年景定义,则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如持续时间、平均气…  相似文献   

17.
水稻从播种到成熟是由育秧(播种),三叶、分蘖、拔节、抽穗、扬花和灌浆成熟等一系列发育期组成的。各生育期之间互有影响。即前期发育状况是后期发育的基础。所以水稻适期育秧的意义既是培养足够数量健壮的秧苗,又必须兼顾以后各发育期生长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扬花灌浆期的气象条件。育秧过早了(比如三月中下旬),易遇  相似文献   

18.
《气象科技》1975,(1):33-34
每年2、3月份,是田阳地区早稻播种育秧阶段,这时正值冷暖季节交替,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每当冷空气南下,往往造成低温阴雨天气,给早稻播种带来严重影响。为了做好春播期预报服务工作,抓住冷尾暖头播种,防止早稻烂秧,我们在学习群众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年观察分析,发现癞蛤蟆活动与春播期冷暖天气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几年来,我们利用癞蛤蟆的活动规律来预报春播期天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前早稻有多种育秧方式。为了摸清在不同育秧方式下秧龄期与大田生长期所需的热量指标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寻找适宜的早稻育秧方式,我们于1984年在上海市郊的宝山、崇明两县气象站和松江县九亭、南汇县东海等两乡进行了早稻不同育秧方式的试验。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20.
郑婧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2,(3):I0001-I0001
2012年4—6月江西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降水虽然较常年同期偏多1.6成,但时空分布相对较均匀,未发生大范围的明显洪涝灾害,对春播春种、早稻生长发育、棉花苗期生长以及二晚播种育秧等比较有利;早稻分蘖前后田间高温高湿,造成稻飞虱、稻瘟病等的发生和蔓延,由于防治及时,对早稻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