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12月28日13时19分,俄罗斯设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秩序井然。随着一声号令,耸立的火箭喷焰四射,呼啸而起,把“伽利略”系统首颗600公斤的实验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轨道。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的结构与GPS相近,是一种基于无线电导航的卫星系统。它可为全球各地或近地球空间提供全天候三维位置、速度测量和时间信息。但由于俄罗斯持续金融危机,经济恶化,缺乏足够的资金用于GLONASS的维持,使这一耗资30亿美元、历时10年发展起来的系统几经濒临瓦解。普京执政后,GLONASS的境况大有好转。一方面,普京执行恢复俄罗斯大国地位的政策,强调要加强与美国在太空中抗衡,并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航天部队第一系列强硬政策和措施,从而将GLONASS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来发展。另一方面,俄罗斯继续积极寻求国外对GLONASS投资,与中国和印度签署了共同发展GLONASS的协议。此外,为了满足系统运作的要求,加强了GLONASS的补网工作。2000年10月13日发射了三颗卫星,使在轨卫星达到13颗,接近该系统正常作业的要求。俄罗斯还决定在2001年再发射6颗卫星,2004年前至少发射15颗卫星以补充GLONASS系统的完整性。GLONASS将有可能进入自运营以来状态最好、发射卫星最多的时期。本文将GLONASS的卫星状态和最新政策作一介绍,并对今后发展趋势做了几点预测。  相似文献   

3.
1 引言 北京时间2003年5月25日凌晨零时3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建成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系统可为国内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气象、水利等领域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卫星导航和通信服务,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近太空平台及主要特点,提出了在近太空平台搭载各类传感器进行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初步设想,分析了它们的测绘性能,认为未来近太空平台摄影测量系统将成为航空和卫星系统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35年前,一曲响彻天宇的“东方红”,揭开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序幕,中国人从此踏上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空间事业之路。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浩瀚太空斗转星移,在我国卫星遥感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什么呢?我方观点认为:当前我国卫星遥感应主要发展自主遥感系统。  相似文献   

6.
2005年12月28日13时19分,俄罗斯设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秩序井然。随着一声号令,耸立的火箭喷焰四射,呼啸而起,把“伽利略”系统首颗800公斤的实验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轨道。这标志着“伽利略”计划由开发阶段进入了实质性实施阶段。“伽利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与印度于2004年达成的协议草案目前得到了俄罗斯议会的批准,并由普京总统签署命令。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将使用印度的助推器发射俄罗斯GLONASS-M卫星、印度将与俄罗斯联合研制新一代GLONASS卫星。  相似文献   

8.
科技信息     
科技新闻“一箭双星”发射成功  北京时间 2 0 0 2年 5月 15日 9时5 0分 ,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将气象卫星“风云一号D”和我国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一号”一同送入太空预定轨道。“风云一号D”是一颗太阳同步轨道应用气象卫星 ,卫星质量为 95 0kg ,卫星设计寿命 2年 ,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负责使用 ,主要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等。“风云一号D”卫星发射升空后 ,我国有两颗极轨气象卫星同时在太空运行 ,呈双星状态。另外 ,我国还有两颗地球同步轨道气…  相似文献   

9.
伽利略系统信号调制体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第一颗实验卫星已经发射到太空。在信号调制方面,除使用二元偏置载波(BOC)调制技术外,还首次使用了交替二元偏置载波(ALTBOC)调制技术。总结了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各信号的信号调制方式、各频段的信号调制体制,特别是BOC调制及ALTBOC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对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调制参数变动过程的研究,分析了在频谱及调制体制方面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与GPS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0.
兴亮 《中国测绘》2011,(3):86-86
据俄塔社报道,4月27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在访问瑞典期间邀请瑞典参加在俄罗斯格罗纳斯卫星导航系统框架下的合作。普京指出,目前俄罗斯正在成功地实施格罗纳斯项目,在空间轨道上分布有23颗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11.
2000年7月15日14时52分(中欧夏季时14时)在距阿尔汉格尔斯克(Archangelsk)南部180km的俄罗斯普列谢茨克(Plesetzk)发射场,用俄罗斯宇宙运载火箭将德国地球探索卫星CHAMP送入高度为460km的运行轨道,50min后位于南极洲的McMurdo测站按计划和卫星建立首次联系,本文概要介绍CHAMP卫星的发射背景、科学使命、系统构成、搭载的科学仪器及轨道特征。  相似文献   

12.
信息广场     
正我国最高"天眼"突破遥感卫星技术五个"首次"高分四号卫星自2015年12月29日成功发射以来,经历了为期一周的太空旅行,并于近日在距地球36000公里的太空"安营扎寨",睁开了当今观测地球的最高"天眼"。2016年1月5日,高分四号卫星为祖国发来了亲自拍摄的第一张"明信片"。目前,该卫星在轨正常运行,正在进行载荷测试,成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全球定位系统》2010,(4):25-25
2010年8月1日5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并将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3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14.
“GPS之父”帕金森.欧洲太空局官员海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谭述森……  相似文献   

15.
《全球定位系统》2012,37(1):60-60
2012年2月25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测绘》2014,(4):87-87
据印度媒体6月30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当天成功发射了一枚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将5颗外国商业卫星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17.
据http://www.rednova.com网站2004年12月26日报道,莫斯科时间26日,俄罗斯成功发射了3颗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卫星。发射任务是由“质子-K”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全球定位系统》2014,(3):28-28
俄罗斯一颗“格洛纳斯-M”导航卫星2014年6月15日凌晨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俄罗斯今年发射的第二颗”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卫星。  相似文献   

19.
《全球定位系统》2011,36(6):11-11
2011年12月2日5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五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本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20.
任留成 《测绘通报》2012,(Z1):32-35
在太空观测地球,观测视点是随卫星运动而不断变化的。针对变视点的卫星遥感数据,设计建立卫星星下点的轨迹线投影新模型。研究内容包括地球椭球面上卫星轨迹线方程式的建立、星下点坐标的确定,以及卫星地面轨迹在变视点空间透视投影中的映像等,通过模型计算得出该投影精度小于±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