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生存最基本的要素,煤炭资源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而煤炭资源的开发又将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与破坏,如何做好矿产资源开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从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视角出发,从地质勘查工作入手,分析阐述了煤炭矿区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与影响,建立了矿区开发生态环境评价系统,并提出了矿区生态环境分类和煤炭矿区建设生产时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离柳矿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综合考虑原生和次生环境,选取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大气、生态环境等五个要素参评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同时对大气和生态环境因子做了等标和归一化处理,制定了综合环境质量分级标准,进行了矿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并分析了其成因。评价结果符合矿区现状,为矿区的大规模开发和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和RS的自贡市长山盐矿区生态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研究区生态环境特点和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选取土壤湿度、土地利用/覆盖、地形地貌、土壤盐碱化、土地压占与破坏指数为影响要素层,以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主要细节为指标层,建立长山矿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自动提取相结合的方式提取评价指标信息,并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分级以及标准化,运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建立研究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将长山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划分为优、良、中、差、劣五个等级。  相似文献   

4.
王义 《西北地质》2003,36(C00):41-47
神东矿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煤田大规模开发建设又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影响与破坏。神东公司通过保护、建设矿区整体生态环境,使矿区整体生态系统与环境功能得以加强和完善,从而解决矿区内局部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不可避免的影响与危害,达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目的,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治理中,通过积极的研究、实践、总结,形成了一套成功的完全符合神东矿区的生态建设技术,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合理解决环境与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及大量取样分析,对斗笠山—恩口矿区地下水污染的特征、规律及机理进行了初步揭示与探讨,并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区内地下水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本区位于湖南省娄底、涟源两市境内,面积约600km~2,是湖南省一个重要的焦煤产区。区内除了斗笠山煤矿、恩口煤矿外,还有涟源钢铁厂、湘峰机械厂、湖南锻造厂等近30家企业。这些企业每年向区内排放大量的工业“三废”,区内发达的农业及乡镇企业也同时产生大量的农业污染、化学污染及生活污染。因此,区内的生态环境正在不断地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而逐渐恶化。  相似文献   

6.
解硕永 《安徽地质》2003,13(4):296-298,300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期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综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和共伴生矿产的同时,还高度重视因煤矿开采所诱发的地表塌陷、水位下降、煤矸石占地等造成生态环境改变等一系列问题,在科学治理和综合利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成效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绿色勘查是在实施找矿过程中,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运用先进的勘查手段、方法、设备、工艺和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地质勘查全过程环境影响最小化,实现找矿和环保双赢的一种勘查模式。本文阐述了福泉市桅杆坪磷矿区绿色勘查在地质勘查中的实践应用,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实施绿色勘查取得成效,以期对今后地质勘查工作中起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榆神府矿区水环境现状预测及防治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榆神府府矿区煤炭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尤其是地表、地下水资源匾乏及采煤已引起的地面变形与水资源破环。作者从对环境影响最根本的问题——水环境入手,研究水环境现状,预测水环境变化趋势及探讨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榆神府煤矿区地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析各种地理、地质背景和条件参数、各地质环境因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在对它们作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定量研究方法,其评价结果正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高顶山矿区位于广安华蓥市城区东南约5km处。长期的采矿活动,导致区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华蓥山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分析区内主要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通过矿山地质灾害、矿山土地恢复、矿山地形地貌景观恢复治理,河道综合整治、道路修复、生态保育、产业提升等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华蓥山地区生态环境全面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提高环境承载力,实现区内"山青、水秀、林美、田良"的目标。并对区内的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探讨,提出将高顶山矿区建设成具有科普和教育价值的旅游景观目的地;利用矿区独具特色工业人文景观和别致的自然景观,将高顶山矿区建设成集"科普、休闲、康养、户外、探秘"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矿山公园,推动矿业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