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研究表明,对方解石中Mn~(2+)离子的四级EPR晶场参量α_0,虽然其轴向场部分的贡献远小于立方场部分,但二者随温度的变化却差别不大,原因是轴向晶场参量F对键角变化十分敏感。因此,在研究热膨胀系数明显各向异性的晶体中的α_0随温度变化时,不能忽略轴向场部分的贡献,即不能假设α_0≈-α。  相似文献   

2.
在地面γ能谱资料用于勘查油气田的解释中,作者提出了△∑/σ_∑-△IK/σ_(It)参数的解释方法,并指出了该参数的实质及能降低干扰因素的原因。实践表明,用该参数解释油气田上方地面γ能谱资料收到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一组c轴与主应力(σ_1)夹角ψ不同的人工合成石英单晶体定向样品的实验变形,研究了主应力取向对石英晶体滑移系开动的影响。研究表明,主应力取向对石英晶体滑移系的可动性有明显影响:在450—650℃温度,300—500MPa围压条件下,当ψ=0°时,石英滑移系不开动;ψ=90°时,(001)[100]、(011)[111]等底面或锥面的滑移系有微小动作;ψ=45°时,石英晶体滑移系可动性最好。在这种温度压力条件下,石英晶体的位错沿开动的滑移系运动是石英产生塑性变形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是指在没有侧向变形的条件下,作用在土上的水平有效应力σ′_3与垂直有效应力σ′_1之比,一般以K_0表示,即: K_0=σ′_3/σ′_1…… (1) 最初强调静止测压力重要性的是太沙基(1920年)。他是把侧向无变位状态的水平全应力σ_3与垂直全应力σ_1之比,定义为静止侧压力系数K_0,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分析复杂应力下的强度问题,作为岩石、混凝土材料强度理论的完善和补充,利用双τ~2强度理论,推导出了一个考虑静水压力和主剪应力面上正应力影响的三参数双τ~2强度准则,给出了该准则的数学表达式,进行了几种应力状态下的理论预测与现有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极限应力比a和b值对应着不同材料的强度准则;σ_1σ_2=σ_3应力状态的强度低于σ_1=σ_2σ_3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在σ_3=0的双轴受压应力下,其双轴压缩强度f_(cc)大于单轴压缩强度f_c;在三轴压缩的应力状态下,当σ_3处于某一固定值且σ_2较小时,σ_1随着σ_2的增加而逐步增大,而σ_2较大时,则σ_1随着σ_2的增加而逐步减小;理论预测值与现有的花岗岩、红砂岩、软弱砂岩以及混凝土等材料的部分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大三轴试验成果基础上,对在我国广泛采用的粗粒材料的E-μ模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模型中采用(σ_1-σ_3)f=R(σ_1-σ_3)_ul的关系是多余的,反而给计算带来误差,模型中μ_i和σ_3成半对数关系也不是唯一的。为了完善这个模型,作者建议了更适用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文献[2]的结果推广到Douglis-Nirenberg意义下椭圆方程组边值问题中去,得到了Poisson核与Green矩阵,以及具紧支集的解的表达式。 1 问题、条件和记号 考虑实变量的维欧氏空间之半空间(即R~(n+1)中之t≥0部分)上的Douglis-Nirenberg意义下正规椭圆方程组半空间边值问题  相似文献   

8.
煤相及相关地球化学特征,是指示古泥炭沼泽条件的重要标志。基于木里矿区义海煤矿下_1煤层的显微组分特征、煤相和地球化学等测试分析结果,对该煤层的煤相及古泥炭沼泽演化开展精细研究。结果表明,下_1煤层垂向显微组分含量构成5个演化旋回,对应煤相演化的5个阶段。时间序列上,下_1煤层的沼泽水体的水介质条件呈现出波动式变化,且这种波动式变化与煤相阶段及煤岩组分垂向分段存在一定的吻合,第Ⅰ、Ⅱ阶段水动力条件经历了由弱变强的演化过程,第Ⅲ~Ⅴ阶段水动力条件由弱至强再减弱的演化趋势,阶段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9.
张燮  罗明标  方华 《岩矿测试》1988,(3):184-186
本文研究了金与3,3-二甲基-21[4-(N-甲基-N-氯乙基)胺基苯乙烯]吲哚的显色反应,确定了用苯萃取有色缔合物的最佳条件。在0.25mol·L~(-1)硫酸介质中,溴化钠存在下,以苯萃取溴金酸根离子与显色剂的缔合物,于555nm处有最大吸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55)=7.3×10~4L·mol~(-1),金含量为0—7μg/5ml苯时符合比尔定律。用于矿样分析,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根据位场理论,将观测曲面上测得的△T(或Za)视为位函数,代入偶层位公式的极限形式,求解出对应于△T(或Za)的等效偶层的磁化强度J(α,β,γ)。将J(α,β,γ,)代入偶层场强分量表达式 (α)/(α)n(1/r)dS 只要给定了方向u,就可得到△T沿该方向的一阶导数。将J(α,β,γ)代入(α)T/(α)x,(α)T/(α)y,(α)T/(α)z的积分表达式就能得到△T的二阶导数。因为使用的是二重积分形式的导数的精确表达式,它克服了空间域差商求导的致命弱点。特别是该方法能将起伏地形曲面上的场值向上延拓(包括曲化平)和求一阶(或二阶)导数两个转换过程集中在一个积分表达式中,一次计算完毕。  相似文献   

11.
晶体的腐蚀像是指晶面(或切面)在酸、碱溶液中被腐蚀后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蚀坑。腐蚀像不仅可以揭示晶面及晶体的对称性,还可以揭示晶面的结晶学意义。本文对同属三方晶系,但对称型不同的α-石英晶体(点群32)和刚玉晶体(点群3m)的(0001)切面和晶面进行了腐蚀像的微分干涉显微镜(DIC)观察与研究。经研究发现,α-石英晶体(0001)切面的腐蚀像为等边三角形,与该面上出露三次对称轴的对称关系一致,等边三角形的三边分别平行于[0110]、[1010]、[1100]方向,即垂直于X、垂直于Y、垂直于U轴方向。该等边三角形腐蚀像与该切面边棱的方位关系表明在包含三次轴的方向上无对称面存在,与α-石英晶体的对称型是相符的。刚玉晶体(0001)晶面的腐蚀像亦为等边三角形,与该面上出露3次对称轴的对称关系一致,等边三角形的三边分别平行于[2110]、[1210]、[1120]方向,即X、Y、U轴方向。刚玉晶体(0001)面的腐蚀像与该晶面边棱的方位关系表明在包含3次轴的方向上有3个对称面存在,这3个对称面分别垂直于[2110]、[1210]、[1120]方向,即X、Y、U轴方向,与刚玉晶体的对称型相符。因此,同属于三方晶系同一单形平行双面{0001}的α-石英晶体与刚玉晶体(0001)晶面的蚀坑形态是一致的,均为等边三角形,但等边三角形腐蚀坑的方位不同,等边三角形腐蚀坑与边棱的方位关系反映该晶体的对称型特点。这一研究对认清三方晶系不同对称型矿物晶体(0001)面腐蚀像的对称关系,丰富同一晶系不同对称型矿物各面腐蚀像之间的关系研究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阐述了岩石压剪性断裂的特性,认为金属断裂力学复合断裂判据基本上不适用于压剪状态下的岩石斯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岩石压剪性断裂判据:2COSθ_0/2(cosθ_0-1)[(1+1/f~2)~(1/2)-1]K_Ⅰ+[(sin θ_0/2-3sin 3θ_0/2)(1+1/f~2)~1/2+4sin θ_0/2]K_Ⅱ=4K_(Ⅰc),推导了起始断裂角ψ_0,说明了实验验证结果,指出了该判据在工程地质领域中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3.
碳酸盐矿物在地幔温压条件下的稳定性和结构变化对理解地球内部碳的存在形式、建立深部碳循环模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利用金刚石对顶砧装置,借助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技术,对天然菱锰矿单晶的结构稳定性和弹性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菱锰矿在压力达到~10 GPa时结构保持不变,但c轴方向的压缩性大于a轴。菱猛矿的等温状态方程参数为V_0=308.8(2)~3、K_0=104(1)GPa和K'_0=4(fixed)。[CO_3]~(2-)基团对称伸缩振动(ν_1)和平面内振动(ν_2)引起的拉曼峰分别位于1 087.9 cm~(-1)和720.5 cm~(-1),基团外振动峰(ν_3)出现在293.8cm~(-1),三者的拉曼位移均与压力呈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且外振动对压力的响应比内振动敏感。计算得到内振动的模式Grüneisen参数γ_(ν_1)=~0.29和γ_(ν_2)=~0.26,远小于外振动γ_(ν_3)=~1.57。进一步证明菱锰矿的压缩取决于[MnO_6]体积的减小而非[CO_3]~(2-)基团的压缩。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本文对方解石型碳酸盐的弹性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1:推导出多级络合体系平衡移动法公式:lg(A_i)/(Amax-A_i)=lg(β_1[R] β_2[R]~2 ……β_n[R]~n)利用此公式解释了通常采用平衡移动法公式 lg(A_i)/(Amax-A_i)=nlg[R] lgβ_n所作的lg(A_i)/(Amax-A_i)~lg[R]图呈曲线的原因,并指出只有当[R]在适当范围内才能使曲线斜率(络合比)接近整数。2:通过 D_J—15型电子计算机绘制的一系列不同β值的lg(β_1[R] β_2[R]~2 β_3[R]~3)~lg[R]曲线探讨了在一定条件下,只能测出较高级络合比而测不出低级络合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成岩作用中的地下水碳酸体系与方解石溶解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于炳松  赖兴运 《沉积学报》2006,24(5):627-635
方解石在沉积岩成岩环境中的溶解度与地下水化学特征、温度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地下水碳酸体系中各碳酸组分的比例是溶液pH值的函数,可溶性CO2、HCO3-和CO32-分别在pH≤pK1的酸性介质、pK1≤pH≤pK2的弱酸至中性介质和pH≥pK2的碱性介质中具有绝对数量。而地下水体系中碳酸总量及各组分的变化受到pH值、气相CO2分压PCO2及固相方解石的溶解-沉淀效应的控制。通过限定溶液中离子的电价平衡和质量守恒约束条件可以确定各种温压环境中的地下水组成及方解石的溶解度特征。溶液pH值和温度是方解石溶解度的最直接的控制因素,且方解石的溶解随pH值不同分别在强酸、弱酸和碱性介质中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方式。基于质量守恒条件,溶液中初始[ΣCO2]-[Ca2+]值对中性至碱性介质中的方解石溶解度带来很大的影响,当[ΣCO2]0<[ca2+]0有利于方解石的溶解,当[σco2]0>[Ca2+]0时有利于方解石的沉淀。如果CO2—H2O—CaCO3体系同时受到电价平衡和质量守恒条件的约束,则方解石只在酸性介质中溶解,碱性介质中沉淀。新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及相关储层中方解石分布特征表明,该区碎屑岩储层中方解石的大量沉淀发生于重碳酸钠型地下水环境中,而孔隙度极好、次生孔隙发育的储集段则出现于氯化型的地下水环境,从而验证了成岩作用中地下水类型对方解石溶解—沉淀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变质岩中改造型层控金矿床金的迁移和富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有的热力学数据计算,AuCl_2~-是预富集阶段金在矿源层中迁移的主要形式,而Au(Hs)_2~-则在热液成矿阶段起主要作用,计算表明,α_(Cl)->10~0的酸性含氯溶液以及α_(ΣS)>10~(-2)的富硫热液可分别作为预富集阶段和热液成矿阶段金的主要地球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水文》1958,(11)
1.間:規范六冊§32中規定,用三点法测懸栘質輸沙率时,垂綫平均含沙量,由各測点流速为权重,用加权平均法計算,即: ρ_(cp)=1/(3V_(cp))(ρ_(0.2)ν_(0.2)+ρ_(0.6)ν_(0.6)+ρ_(0.8)ν_(0.8)) 同冊§10規定,用混合法施測时,可按測点流速的此例加权混合.另外根据1956年12月“水文工作通訊”第5期規范問題解答彙編第二部分第74題的解  相似文献   

18.
苏里格气田苏14井区上古生界气藏是苏里格气田重要的产气区,围绕主力产层下二叠统石盒子组盒_(8)段和山西组山_(1)段开发建产的井网密度大,开发难度逐渐增加,储层规模相对较小、气源条件更好的山_(2)段逐渐被作为该区块的接力产层,苏14区山_(2)段储层研究程度较低、储层发育规模和资源量规模不清。本次研究首先对苏14区山_(2)段气藏的沉积演化史、气源特征、储层规模、储层物性特征和成藏进行了分析,认为山_(2)段气藏具有气源条件好、储层规模小、先致密后成藏和保存特征好等特征;之后,通过研究区675口井山_(2)段有效储层进行评价,获得山_(2)段含气面积等参数,通过容积法计算了苏14区山_(2)段的储量为87.7×10^(8)m^(3),有效储层发育区的储量丰度为0.71×10^(8)m^(3)/km^(2),储量规模和丰度均相对较低;最后,对山_(2)段生产动态数据进行分析,明确了山_(2)段气藏具有单井日产气呈低产、稳产,投产初期不产水、后期产水的特征。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山_(2)段气藏规模主控因素为储层发育的规模,在储层规模较小的井区,可以作为兼顾开发层位;在储层较为发育区山_(2)段也具有作为独立产层进行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设计了二层与三层介质的理论模型,和用作者在[3]中给出的理论方法进行了成功的数值反演。反演结果与理论模型比较,每层的误差均很小。特別值得说明的是在本文的多层介质模型中,第一层正是A、H、吉洪诺夫在1965年利用正则化方法所反演的单层界面.因此.[2]的结果正是本文的特例,本文最后还指出了用此法对实际资料反演的可能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研究出来的测定Np′∧[010]_(max)的新方法,以测定斜长石斜切[010]晶带切片中钠长石面律双晶结合面(010)的倾角(θ)为手段,按a=90°-θ公式求出斜切[010]晶带切面的倾角(a)。然后,根据视消光角(φ′)和⊥(010)晶带最大消光角(φ)与a角三者间的三角函数关系求出φ角。最后,依φ角查有关图表定出斜长石成分(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