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北主要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供水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地区是中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全区地下水开采量占全国地下水开采量的50%以上,地下水开发利用率达54.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北地区持续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尤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城镇供水安全已成当务之急。笔者在本文中阐述华北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采补平衡状况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区内拟选的85处可供建立城市地下水应急(后备)水源地的供水条件与前景,对保障华北地区主要城市供水安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彦增 《地下水》2006,28(2):20-22
地下水资源是衡水市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首次开展了水资源评价,二十多年来,由于水资源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了地下水资源的较大变化.本文通过对"衡水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中地下水资源量与原"华北地区水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中衡水市地下水资源数量及组成结构的对比分析,简要介绍了二次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特点及主要成果,并分析了衡水市地下水资源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造成华北地区南部晚古生代煤变质分带性的地质因素基础上,阐述了煤变质成因与区域构造格局演化的密切联系;从古地热异常形成机制出发,着重讨论了地下水热液对煤变质作用的影响,建立了煤的地下水效液变质作用地质模式;用古地热-煤变质系统的概念,根据热源、载热体和通道、聚热体3个要素的配置,分析了煤变质成因。  相似文献   

4.
华北地区水资源的严重匮乏,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如何正确估价本区水资源对国民经济建设发展需求所能承受的程度,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内水资源利用率及其社会,经济效益,如何通过科学管理,调整好供需平衡,寻求缓解出路,是“六五”和“七五”期间本项目攻关研究的主要任务所在。 1、华北地区地下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差异较大这一自然特点是正确评价与合理利用华北水资源的重要依据。从区域水循环与水均衡出发,调查整理了华北地区全区及分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可利用量等数据。亚据此提出了调整区域地下水开采布局、科学用水的  相似文献   

5.
井陉县由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县发展成为以打造河北省西部经济生态强县为主的经济强县,对地下水资源的需求量日趋增多,正确计算和评价本区奥陶系灰岩岩溶地下水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威州泉域是华北地区著名的岩溶大泉,通过对奥陶系灰岩地下水资源的计算,是建立在对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16年的补给量进行计算。采用了综合相关分析和一次线性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相关分析法分别对可能构成地下水因素的降水、入境水、开采量及矿坑排水进行相关分析。经过分析计算可以得知入境水是制约井陉威州泉的重要因素。作为全排型泉域,开采净消耗量和溢出量即可作为本区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地下水资源量,得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为26 661万m3。  相似文献   

6.
钟宁宁  曹代勇 《地质学报》1994,68(4):348-357
在分析造成华北地区南部晚古生代煤变质分带性的地质因素基础上,阐述了煤变质成因与区域构造格局演化的密切联系;从古地热异常形成机制出发,着重讨论了地下水热液对煤变质作用的影响,建立了煤的地下水热液变质作用地质模式;用古地热-煤变质系统的概念,根据热源、载热体和通道、聚热体3个要素的配置,分析了煤变质成因。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降落漏斗的控制与恢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过分担忧和强调地下水降落漏斗及其对区域地质环境的影响是不适当的.降落漏斗是地下水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分析和对比东北及华北地区的几个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可以看出,降落漏斗的产生与发展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开采强度等因素有关.漏斗是可以控制和恢复的,只有在控制不当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地质灾害.正确认识与掌握地下水降落漏斗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有助于人们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避免不良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华北平原地下水人工补给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人工补给是防止地下水资源持续匮乏、维护地下水系统活力的重要举措.在华北地区,按照水文地质条件、补给水源条件、地下水环境问题等的不同,组合筛选出五大代表性区域:山前浅层超采区、中东部平原深层超采区、山东半岛滨海海水入侵区、农业灌溉区和城市地区.针对不同区域,分别阐述了储水空间条件、补给水源条件及实施人工补给的首要目...  相似文献   

9.
煤矿采空区积水的开发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层采空后留下的采空区,空间巨大,空隙,裂隙极为发育,为地下水的运移,储存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成为地下水富集区,采空区积水除了悬浮物含量较高外,其他指标可以满足工农业用水,开发利用采空区积水,对于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类活动与海河平原水资源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河平原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平原。随着山前拦蓄地表水工程的实施,地下水资源已成为该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在开采量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水资源问题制约着该地区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降水量减少、气温呈上升趋势,使本来就少的水资源更削弱了补给资源。通过对降水、蒸发、地表径流、地下水流场变化、地下水资源的系列变化性分析,认为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而引起的蒸散发量增大,人类治水工程和开采地下水等因素是造成本地区水资源减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业庄铁矿建设无公害矿山的目标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庄铁矿是华北地区少见的地下大水矿山 ,为有效的防治地下水 ,业庄铁矿不断加大科研力度、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 ,积极进行无公害矿山建设 ,目前已基本实现了无公害矿山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2.
海河平原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平原。随着山前拦蓄地表水工程的实施,地下水资源已成为该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在开采量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水资源问题制约着该地区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降水量减少、气温呈上升趋势,使本来就少的水资源更削弱了补给资源。通过对降水、蒸发、地表径流、地下水流场变化、地下水资源的系列变化性分析,认为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而引起的蒸散发量增大,人类治水工程和开采地下水等因素是造成本地区水资源减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地球科学进展》1997,12(5):493-494
华北地下水环境将持续呈退化趋势我国被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占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华北地区,地下水已成为城市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用水的主要供水源。但是由于长期超量开采和人类其他活动影响,引起地下水位持续...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21,(2)
为治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2018年,水利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制定了《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方案》,选取滏阳河、滹沱河、南拒马河三条河流开展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并于2019年实施常态化补水。为探索地下水回补对补水河段水生态恢复效果,本研究对补水前后水生生物开展了调查评估工作。结果显示,补水显著改善了补水河段水质,水体氮磷营养盐浓度显著降低;水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丰度均显著降低,水体营养状态从富营养型向中富营养型/中营养型转化;底栖动物和鱼类多样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随着补水持续进行,补水河段河流水质和水生生物状况持续向好。  相似文献   

15.
殷秀兰  李圣品 《地质学报》2021,95(5):1356-1365
地下水质动态变化及其趋势研判是区域水资源调配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全国2007~2017年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网水质数据为基础,结合典型地区的代表性监测组分超标特征及动态趋势,开展了地下水质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地下水监测中以Ⅳ类水质点占比最大,其次为Ⅱ类水质点;Ⅰ~Ⅲ类水质点数量较少,而且占比以降低为主,Ⅳ和Ⅴ类地下水监测点逐渐增加,其中Ⅳ类水质点的比例由40.50%增加至51.45%;全国地下水质主要的超标组分为pH、总硬度、总溶解性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高锰酸钾指数、铁、锰、氟化物、"三氮".以华北地区、华东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为代表,分析研究典型地区地下水质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地下水位变化较大的地区,地下水质状况随着地下水位变化明显,在地下水位波动较小的地区,地下水质状况也基本上变化较小.研究成果对于科学评价地下水资源、合理制定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防治地下水污染等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区继2000年多次沙法天气袭扰之后,今年仍会发生多次大面积沙尘天气,沙尘天气的表成不仅取决于反厄尔尼诺事件对气象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华北地区大范围的土地沙化,总体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无节制地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滥用地下水的综合结果,加大科技含量,搞好长期规划,安排好短期实施,确保治沙实效,促进良性生态循环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7.
王家岭矿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弱富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岭煤矿在12km长的平硐开拓过程中揭露整个奥陶系灰岩,但出水量及出水点均不如震旦系花岗岩及寒武系灰岩多,与华北地区的普遍情况相反。同时,区内的水文地质补勘资料也显示其q=0.000 4~0.031L/(m.s),表明了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富水性弱,分析原因为:①区域内补给源变弱,矿区不在强径流带上,边界多为隔水边界,地下水系统处于半封闭状态;②构造及地形造成水易流失而不易被保留;③奥灰岩溶隙发育形态及岩性组合减缓阻碍地下水径流。  相似文献   

18.
太原市东山矿区岩溶地下水排供结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原市为华北地区严重缺水城市之一,而与此紧紧相连的太原市东山煤矿,丰富的岩溶地下水造成750下山煤层无法开采。为了解决东山煤矿12873万t煤炭资源带压开采问题及缓解太原市供水紧张的局面。笔者从分析东山岩溶水系统水文地质条件入手,对井田内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定量研究,认为将东山煤矿的疏干降压与太原市的供水结合起来其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我国关于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影响的深入研究,列举了关于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影响的研究方法,包括包气带和含水层环境示踪技术,研究地下水及其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指标,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数值模拟技术等;综述了我国华北地区(北京市、滹沱河流域、海河流域、滦河下游地区、黄淮海平原、临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黄河下游地区、大同盆地、北方岩溶泉域)、西北地区(塔里木下游地区、三工河流域、阿克苏河绿洲、黑河流域、石羊河流域、河西走廊、巴丹吉林沙漠)和东北地区(吉林中部平原地区、三江平原)等典型区域气候变化(气温、降水、蒸发)对地下水水位、补给量与排泄量(泉流量、开采量)、水化学成分、水温、同位素组成的影响;提出了气候变化条件下合理利用和管理地下水资源的若干对策,包括减缓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对未来地下水资源产生不利影响,定量化研究气候变化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高新技术开展地下水资源脆弱性的研究,充分利用灌区地下含水层的调蓄作用,通过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利用控制水盐平衡、涵养地下水源,节约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等。  相似文献   

20.
在系统收集华北地区稀土矿床资料基础上,分析了华北地区稀土资源现状及稀土矿床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分析认为,华北地区稀土矿床成矿类型主要包括沉积变质型、火成碳酸岩浆型、岩浆热液型、伟晶岩型和离子吸附型.根据华北地区稀土矿床构造位置及控矿特征,认为华北地区古老变质基底、太古宙—古元古代陆块边缘裂谷带、中元古代陆缘裂谷带、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