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区域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江军  潘懋  李铁锋 《山地学报》2007,25(2):197-201
回顾了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进展,指出了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然后提出了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滑坡灾害易损性评价方法,建立了针对滑坡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具体评价方法。最后提出了基于G IS的区域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流程以及滑坡灾害风险等级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建站60年来,服务于国家需求,推动了沙漠科学的发展。在沙害治理、沙漠生态重建与恢复、荒漠生态系统长期生态学、沙地生态水文学\,人工植被稳定性及干旱胁迫生理生态学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解决了在降水量小于200 mm的干旱沙漠地区植被建设的关键技术,证实了通过人为促进生态恢复是可行的,创造了人类活动(治理和利用)与沙漠自然和谐持续发展的模式;探讨了干旱沙区土壤水循环的植被调控机理,提出了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模式;理论上探明了人工植被稳定性维持的生态学机理,提出了荒漠系统生态恢复的理论模型;揭示了荒漠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引领了生物土壤结皮的生理生态功能及其水文学研究;拓展了干旱逆境生理生态学的研究。沙坡头站已成为国际沙漠科学与荒漠长期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分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阐述了乌鲁木齐市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分析了造成环境恶化的多方面的原因,探讨了乌鲁木齐市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4.
《热带地理》创刊于1980年,迄今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在困难和曲折中经受了磨炼,已经度过了她的青少年时期,三十而立了,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30年来,《热带地理》由初创时期以反映本所科研成果为主的专刊,发展成为华南地区颇具特色的唯一综合  相似文献   

5.
张立 《地理教学》2009,(10):27-28,24
最近,央视少儿频道播出一则广告,几位小朋友正在房间里玩耍,一位母亲为他们端来了几杯白开水,孩子们看见了立刻躲了起来,有的藏进了衣框,有的钻到了床底下,有一位小朋友最无奈,没来得及躲,只得站在原地,紧紧地闭起双眼,嘴中念念有词:“看不见我,看不见我”。母亲见状,笑着将白开水换成了果汁饮料,孩子们见了纷纷跳了出来,欢呼雀跃,刚才最无奈的小朋友一连喝了四杯,还不过瘾。反差如此强烈,这就是味道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可见“做”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验就是一种重要的地理实践活动。学习地理,需学习地理实验原理知识与地理实验方法和技术内容,确立地理实验观念,培养地理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7.
"烧锅"烧得留下了历史踪迹"烧锅"烧得留下了时代遗存"烧锅"烧得留下了靓丽地名烧锅,是民间制做白酒的作坊。历史的长河溢满了酒香,留下了许多可以追寻的踪迹,散落辽宁全省的"烧锅"地名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8.
干旱地区植被影响沙地水分传输机理及其参数化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从植物生长与水分平衡的关系入手,在土壤水分动力学和近地面空气动力学等学科的研究基础上,依据植物生理生态学原理,探讨了干旱地区植被影响沙地水分传输的机理,初步建立了植被参数化模型和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水分传输综合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①分析了荒漠植物的生长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对沙生植物地上部与根系生长,尤其是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进行了量化。②分析了荒漠植物的蒸腾特性及其气孔调节作用机制,指出了土壤水分亏缺是叶片气孔关闭、蒸腾作用降低的主要原因,探讨了植物蒸腾作用与气孔调节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今后的研究重点。③揭示了沙地植被蒸发蒸腾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影响沙地植被蒸发蒸腾的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④初步建立了植被参数化和SPAC水分传输综合模型,模拟了植被结构影响冠层能量平衡过程,探讨了植物状态参数、生理参数与蒸发蒸腾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广西桂林旅游信息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小航 《热带地理》2004,24(4):391-395
在介绍桂林旅游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首先对桂林旅游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概括了桂林旅游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桂林旅游信息平台的搭建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提出了桂林旅游信息化发展战略;最后讨论了桂林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资金问题.  相似文献   

10.
河西走廊荒漠化防治及生态农业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康玲 《中国沙漠》1999,19(2):195-198
对河西走廊荒漠化现状做了调查及分析,并对河西地区经济发展,荒漠化防治,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河西走廊荒漠化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域现状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加剧了河西的土地荒漠化;探讨了河西地区环境协调发展及荒漠化防治;针对各类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闽江河口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闽江河口湿地共有鸟类118种,其中有冬 候鸟72种,夏候鸟12种,留鸟19种、旅鸟15种。 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14种,福建省重点 保护的鸟类21种,并有中日或中澳协定保护的鸟 类104种。共有维管束植物109科294属408种(含 亚种、变种)。有红树林、沙生植被、浅水植被、 沼泽植被4种植被类型和18个群系、22个群丛。有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61种,隶属于4门30科50属, 其中,节肢动物甲壳纲的种类最多,有13科23属 31种,其次为软体动物,有14科24属27种,有 浮游生物176种,其中浮游藻类97种,隶属于5门 45属;浮游动物有79种,隶属于6门62属。根据 闽江河口天然湿地类型,生物多样性的丰度、多 度、生态功能,将其分为3个层次进行保护和开发 利用:即重点保护类;保护性开发类;适度开发 类。  相似文献   

12.
横断山区植物区系的基本特点为,植物种类多,古老植物多,特有植物多,地理成分复杂,各地理成分联系复杂,植物分化强烈。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计量方法、测算思路及其测算步骤 ,并测算了河北省及其各市的人均耕地警戒值 ,指出必须保护耕地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地籍信息系统中动态地块存储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归纳了地籍信息系统中地块动态变化的基本类型 ,提出了存储动态变化信息的两种解决方案 ,分别称之为基于多边形的数据结构和基于弧段的数据结构 ,讨论了它们具体的实现 ,并比较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新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作者1983年在本刊发表了“中国农业气候区划再论”以后,陆续出现了很多有关文献,主要的有:(1)国家气象局主持的中国农业气候区划协作组完成的一系列资料、图集和区划;(2)多数省、市、自治区在简明的农业气候区划的基础上又完成了详细的区划;  相似文献   

16.
新月形沙丘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月形沙丘是最简单且研究较深入的风积地貌,对其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总结和扼要评述国内外对新月形沙丘形态与移动特征、形成条件与过程、流场与蚀积特征、粒度与构造特征及分布与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对其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7.
程晓  范湘涛  王长林  邵芸 《极地研究》2005,17(2):99-106
东南极格罗夫山地区是由我国科学家最新发现的南极内陆冰盖陨石富集地。本文采用该地区1996年三个时相的JERS-1合成孔径雷达(SAR)原始数据,进行了成像和干涉处理;分析了该地区的雷达图像特征,干涉条纹图与冰面地形、干涉基线(时相、空间)和冰川流动的关系,干涉相干性与基线和冰面变化的关系;定性地揭示了格罗夫山地区冰流的模式,发现了存在于角峰群内部的冰流。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该地区干涉去相干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8.
福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及其附近地区的地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尚仁 《热带地理》2004,24(3):216-220,241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及其附近地区由花岗岩、火山熔岩、变质岩和砂页岩等构成的中山、低山占最大面积.最高海拔约1800m,在海拔350~1200m,有7级剥蚀夷平面,形态有山顶缓坡型、山坡肩膀型、谷底裂点型(占绝大多数).丹霞地貌的顶面坡以圆弧形为主,陡崖坡有罕见的切层洞穴群和最大的晒布岩,崖麓缓坡多由红层组成.河流纵谷常沿着NNE走向较软的中生界砂页岩发育,断层谷断续长数十公里;横谷常沿着NWW的走向节理发育.据6个TL年龄认定河流阶地的沉积年代:第一级阶地Q3 ,第二级阶地Q2或Q2为主,第三级阶地Q2.  相似文献   

19.
利用CALIPSO卫星遥感资料研究中国西北地区气溶胶的三维分布,分区域按类别讨论气溶胶的出现频率和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并在此基础上,结合MERRA-2再分析数据探讨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中国西北地区气溶胶含量较高,以沙尘和污染性沙尘为主,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甘肃-内蒙古一带。气溶胶的出现频率季节变化不大,大气中气溶胶含量及其三维分布则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和季节变化。夏季,由于大气上升运动明显,气溶胶分布较高,部分气溶胶可以被输送到天山山脉、青藏高原主体,甚至8 km的高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气溶胶以自然沙尘为主,主要分布在4 km以下,受地形影响该地区局地环流明显,三维分布主要取决于局地排放和垂直输送,AOD的季节变化与沙尘排放一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甘肃-内蒙古一带的气溶胶消光系数较小且分布零散,气溶胶种类复杂,除了自然沙尘还有大量的污染性沙尘(出现频率约为0.15,AOD约为0.03,甚至可以大于自然沙尘)、污染性大陆气溶胶和烟尘。这是因为,这些地区受局地排放和远距离输送的共同影响,上游气溶胶在西北风的作用下输送而来和局地排放的气溶胶混合并继续向下游输送,沙尘气溶胶经过远距离输送变性为污染性沙尘。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山西省共有各类湿地2309km^2,包括河口(内陆)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水库湿地、沼泽和草甸湿地等,主要分布于各河流流域、湖泊和水库及周围地区。山西湿地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动物455种、植物1209种,植被类型有70个群系。此外,还分析了山西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山西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