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非欧几何学产生以后,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由寻求真理转变为建设模型,地理科学的任务也理当发生相应的转向.像其他科学分支一样,地理学的研究目标不再是发现真理,而是提出假设、建立模型.判断一个地理理论模型好坏的标准不是模型的假设是否符合实际,而是该模型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预言能力.在模型的解释和预言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模型越是简单,就越是可取;在模型的复杂程度一定的情况下,模型的解释和预言能力越强,就越是优越.当一个地理模型不仅仅对地理现象具有刻画能力,而且对其他相关领域具有某种启示作用的时候.该模犁就具有超学科的理论意义或者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方向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地理科学的战略方向》是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最新的一部颇富创建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报告,反映了地理学发展的集成研究战略方向.尽管受其任务和受众的影响,报告话语表现出过度重视技术和工具,但其提出的建设地理科学这一议题切中了当前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方向,也在技术和工具这个“任务”方面尝试相应的建构工作,相伴的重要工作是给出了地理科学未来10 年的11 个优先研究领域.报告后来的评论则重新发掘并弥补了该报告的某些不足,说明了该报告“深度”的一面,尤其是地理科学的方法论问题.与该报告及其评论相比,中国建设地理科学的主张具有如下特点:① 学科体系庞大、层次分明、范畴严密;② “学科”与“任务”明显平衡;③ 有系统论和整体论的方法论;④ 初步显现深远的、连锁的影响.《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及其评论,以及中国地理科学建设表明--跨学科的地理科学是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方向:① 地理学正走向或走入集成研究的“大科学”阶段;② “学科”与“任务”平衡是地理学自身发展及应对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的必然要求;③ 未来地理科学建设应当是具有科学人文主义的学科体系、方法论、技术和工具的“三元”结构.  相似文献   

3.
科学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内容与学科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学与技术是不同的知识形态,科学史研究的地理思潮转向,地理学向“软”的一面转向并关注社会,科学史研究的地理思潮倾向于关注“社会→地理→科学”关系的历史解释,地理学家在科学史的地理解释思想上的贡献等理论基础上,拙文主要阐述科学地理学这一新学科在建构“科学—地理—社会”关系体系上的独特性:①建构关注过去的、现在的及未来的“社会→地理→科学”关系;②践行“以任务带动学科”和“任务学科并重”的地理学发展方略,主要建构“科学→地理→社会”关系;③聚焦于科学活动因素的区域性,注重区域相关性分析方法论。基于这种独特性和地理学方法论精髓,科学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体系包括:①科学研究及其组织与传播的时空结构;②科学研究及其组织与传播的时空结构与地理环境、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结构要素的时空结构及其相互关系;③科学研究及其组织与传播对自然景观、社会景观、文化景观等的影响;④科学研究及其组织与传播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进的影响。科学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建构“科学—地理—社会”关系的独特性和研究内容决定了科学地理学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区域性,这与地理学特征是一致的,促进着现代地理学微观上的“深”化发展和宏观上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地理学强调过程与演变的研究,在定量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热衷于建立各种模型时,地理学的特点或性质却被忽视,这在国内尤其明显。认识地理学的本质特点,对于学习地理学、发展地理学科和从事地理学研究非常重要。地理学的特点可概括为4方面:即地理学是“研究行星地球表面的科学”、“研究关系的科学”、“强调位置的科学”和“考察分布的科学”。这4个方面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反映有别于其他任何学科的地理学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地理模型是科学模型的一种具体形式,地理模型具有简约化、动态性与多元性三项基本性质.地理模型的基本性质对于地理模型知识教学具有指向意义:地理模型的简约化要求地理教学关注地理模型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把握地理模型的假设条件与简化图示;地理模型的动态性要求地理教学注重追溯地理模型的建构历程,关注地理模型的新近发展;地理模型的多元性要求地理教学从多视角认识同一地理现象或问题,补充说明其他模型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6.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研究地理学自然应该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所阐明的各个原则,从中寻找研究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思想武器和方法。 目前在地理研究中有些没有运用或脱离甚至违背自然辩证法的规律,以至在探索地理规律、解释地理现象或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中,都还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因此,在地理学研究中充分运用辩证法,是提高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地理学的特征与任务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地理学是“探索自然规律,昭示人文精华”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理学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计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起源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并结合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未来地球”研究计划,代表了新时期地理学发展的方向。当代地理学研究方法已经从勘察、观测、记录、制图等传统的研究方法向空间统计、对地观测、GIS、室内外模拟、建模、决策系统等现代科学方法转变,逐渐走向综合性、定量化;随着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综合,地理学研究议题变得更为综合和多元,吸引了更为广泛的学科参与,地理学视角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重视,概念和工具所属的学科边界正变得模糊。新时期的地理学正在走向地理科学。中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理想的地理科学试验场所,中国地理科学未来的发展需要以综合的角度加深对人地复杂系统全面而综合的理解,需要加强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全面提升中国地理科学国际化水平,普遍提高先进技术解析地理现象的能力,系统实现地理科学的社会服务价值,促进中国从地理学大国走向地理学强国。  相似文献   

8.
地理学理论研究和科学分析的一般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近年来地理学家和物理学家对城市发展和演化分析的有关成果,总结出地理理论研究方法的一般模式:第一步,根据观测数据建立经验模型;第二步,构造假设、建立理论方程并且求解,求解的结果要与经验模型及其参数一致;第三步,基于第二步的假设条件进行计算机模拟实验,模拟结果要与观测的结果一致。第一步用到的方法从地理学"计量运动"时期开始发展,至今已经比较成熟;第二步用到的方法发展多年,但进展较慢;第三步用到的方法目前正在快速发展,但没有与第二步的方法有机结合。强调的方法在于,将地理学的经验建模、理论解析和模拟实验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不同步骤相辅相成的研究程序。这一套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推广到地理应用研究领域,推广之后的第二步可以大为简化,但第三步则会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9.
l,01 20()4031761地理空间的尺度一结构分析模式探讨=Analytical sch即leonscal令structure ofg印graphical sPace噜学军,周成虎…//地理科学进展一2004,23(2)一107一114 以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有关尺度的研究为基础,应用层次理论在大、中、基本三种尺度上,就有关地理空间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地理空间的尺度一结构分析模式进行探讨.初步建立了一种有关地理空间结构与功能表达的空间等级序列.指出:该等级序列能够反映地球表层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间结构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能够实现地理学的“宏观机制”研究与“微观机制”研究的结…  相似文献   

10.
范广兵 《地理学报》2013,68(1):140-142
地理科学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文献具有时间跨度大, 内容涉及广泛的特征, 因此地理学文献的数量也是呈几何级数不断增长的。这就使得在地理学的研究中, 科研人员查找文献、管理文献、挖掘知识的能力急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陈彦光  刘继生 《地理科学》2004,24(3):257-263
所有科学的主要任务都是建立数学模型,如果地理学想要发展成为一门标准科学——而不是走"例外主义"的道路,根据简单的逻辑法则可以判断,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建立数学模型。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包括数学理论、实验室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其中数学方法和模拟实验必将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至于实验室实验,可用调查取证进行有限度的补充。未来地理研究的数学规范化和定量分析主要借助后现代数学工具(分形几何学和混沌数学等),而模拟实验则需要倚重仿生数学理论和模型。  相似文献   

12.
Geographic phenomena and our models of them are closely linked to the spatial-temporal contexts in which they are observed. The expansion method is a procedure that incorporates contextual effects into mathematical models. More importantly, it is the basis for a movement by some geographers away from the classical spatial science paradigm. The evolving paradigm associated with the expansion method represents a reformulation of the way in which geographers think about and use models, and is consistent with a more realistic perspective on the nature of geographic inquiry.  相似文献   

13.
么枕生 《地理研究》1990,9(1):59-77
我国于1912年在北京设立了中央观象台(包括天文与气象),但只限于气候观测,谈不到气候学的研究。我国气候学研究迄今可以说有两个转折点。一个转折点就是1928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开始了气候学的研究。第二个转折点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南京大学气象系于1952年设立了气候专业。国际上的气候学发展在70年代确已从描述性进入定量性的阶段,发展了动力气候学与统计气候学数值模拟,并且向气候预报方向逐渐发展,尤其是统计预报发展更快。  相似文献   

14.
地学信息图谱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96,自引:10,他引:86  
地学信息图谱综合了景观综合图的简洁性和数学模型的抽象性,它是现代空间技术与我国传统研究成果结合的产物,它可反演过去、预测未来。在分析地学信息图谱、生态系统发展战略、DLU土地利用战略、数学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虚拟系统。在这个虚拟系统中,如何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关信息转换为征兆图、诊断图和实施图是其核心理论问题。数学模型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软件和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些理论问题在不久的将来是可以解决的。也就是说,这个区域可持续发展虚拟系统的进一步研究,能够形成一个可操作的、实用的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5.
城市与区域定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顾朝林  张悦  翟炜  管卫华  李强  赵娜  刘晨 《地理科学进展》2016,35(12):1433-1446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城市与区域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数理模型和模拟方法、单个城市增长和动力系统研究、城市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发展过程模拟研究、空间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以及多模型复合/集成系统研究等。主要结论为:1950年以前的城市与区域研究主要采取时间序列预测法,依靠历史资料的时间数列进行趋势外推研究;1960-1970年代主要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人口统计学模型和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研究;1970-1980年代,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发展了诸如交通、人口、土地等专业模型,展开对城市与区域问题的深入分析;1990-2000年代,研究数据的获取手段得到极大的改善,利用数据模型、地计算分析、模拟预测等分析手段使得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均有了长足进步。近年来,由于空间数据挖掘的突破,大数据、云计算和巨型模型系统开始进入城市与区域研究领域,多模型复合/集成系统研究成为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尚二萍  摆万奇 《湿地科学》2012,10(3):378-384
湿地脆弱性评价是近年来湿地科学及可持续性科学领域的热点和前沿.湿地脆弱性评价研究经历了从湿地脆弱性特征定性评价,到湿地脆弱性定量评价,再到气候变化下湿地脆弱性评价的发展历程.首先,在对湿地脆弱性概念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湿地脆弱性是在自然环境和人为压力下湿地退化的程度和可能性.其次,定性介绍了水土流失、水热分配不均、湿地退化等主要脆弱性特征表现;并以脆弱性评价的基本步骤为主线论述了模型法、特征法、综合指数法、EFI评价法、空间分析法等主要研究方法;同时,从不同角度概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湿地脆弱性,总结了湿地水文景观分类法、生物完整性指标法、模型法、空间分析等评价方法.最后,指出湿地脆弱性研究中存在的概念不统一、评价标准不一致、评价指标范围较狭窄、动态研究偏少、定量评价的不确定性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动态研究和国内对气候变化下湿地脆弱性的定量研究以及不确定性分析、脆弱性评价与决策管理衔接等湿地脆弱性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资源与环境模型标准文档库及其与GIS集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岳天祥 《地理学报》2001,56(1):107-112
论述了中国资源与环境模型标准文档库的结构和内容。通过研究总结数学模型及其研究现状发现,中国资源与环境模型标准文档库建设需要完善尚有缺陷的数学模型、创建尚缺少的数学模型;通过归纳现有数学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现有集成方法发现,目前的集成方法不能满足区域可持续发展集成模型的需要,据此讨论了数学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效集成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最后,提出了通过大量案例研究,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集成模型和中国资源与环境模型标准文档库2个软件包的可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人文地理学科学化的总体目标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玉麒 《地理学报》2011,66(12):1587-1596
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无论如何,科学化应是人文地理学的基调,是中国人文地理学未来发展的基本选择和必由之路.无论是学科属性还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需求,人文地理学科学化不仅不是一个被动的目标而应该成为我们的主动追求.其基本目标有2 个:一是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体系,需要进一步发现新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式、构建中心地等级体系演化模型,以及从类型学和发生学2 个角度梳理不同空间结构模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等;二是构建一套相对成型的空间分析方法.将区域分为均质区域和功能区域,并进一步分解为点状、线状和面状3 大要素,寻找处理这3 大要素各自及相互之间内在空间耦合的表达技术,成为本文展开人文地理学空间分析理论框架的基本思路.其中,可达性分析技术的拓展、计量经济模型与空间分析技术的融合、综合性时空谱系空间分析方法体系的构建、依赖于空间概念拓展的新的空间分析技术的出现等,则是未来人文地理学空间分析的重要领域.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融合资源环境基础、基于发生学视角的历史过程的长时段分析,以及充分利用现代分析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100 a来沙漠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24,自引:10,他引:14  
根据20世纪各时期关于沙漠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回顾了100a来沙漠科学的发展历史,将沙漠科学的发展阶段归纳为:地质沙漠学、地理沙漠学、物理沙漠学、行星沙漠学、数理沙漠学和综合沙漠学等,阐述了每个发展阶段的研究工作特点和对沙漠科学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Despite a long history of synergy, current techniques for integrat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software with hydrologic simulation models do not fully utilize the potential of GIS for modeling hydrologic systems. Part of the reason for this is a lack of GIS data models appropriate for representing fluid flow in space and time. Here we address this challenge by proposing a spatiotemporal data model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large‐scale river basin systems. The data model builds from core concepts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xtends these concepts to accommodate mathematical representations of fluid flow at a regional scale. Space–time is abstracted into three basic objects relevant to hydrologic systems: a control volume, a flux and a flux coupler. A control volume is capable of storing mass, energy or momentum through time, a flux represents the movement of these quantities within space–time and a flux coupler insures conservation of the quantities within an overall system. To demonstrate the data model, a simple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to show how the data model could be applied to digitally represent a river basin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