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主要利用武昌时辰站1975—1980年六年纬度观测资料,分析了Z项对地极坐标的影响,提出今后计算地极坐标时,应尽量采用靠近观测年份的Z项表达式。并对相应于t_(23)及t_(12)时间求得的地极坐标进行了比较,认为今后在处理长期资料时,采用中间内插(即t_(12))计算地极坐标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1984年开始,天计算中采用FK5基本星表和新天常数,这些变动直接影响了经典光学仪器观测确定的地极坐标。本论述基本星表和天常数变动后,对1953-1961年期间中国地极坐标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星表系统差对地极坐标最大影响约0.″02,章动系列变动的最大影响约为0.″02,光行差常数变动的最大影响为0.″1。  相似文献   

3.
关于1949—1976年的地极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内外四十一个台站的纬度观测资料,分别就地极的长期和周期分量进行研究。建立了以1968.0年平北极为原点的地极坐标系统,用极原点三字的汉语拼音缩写JYD(1968.0)表示。并给出了1949.0—1976.9年的地极坐标。  相似文献   

4.
用单站法计算地极坐标,其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各仪器Z项稳定性的影响。本文提出用滤波预测方法来提供Z项的采用值,并把变化的极移周年项用于单站法计算地极坐标,获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极迹半径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通过外推极迹半径预报地极坐标的方法。本方法的特点是预报时地极坐标的x和y两个分量结合成整体运算。一般情况下半年的预报度在80%以上,但在极迹半径最小的时期预测误差太大。  相似文献   

6.
确定JYD和BIH地极坐标间系统差的长期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将JYD地极坐标系统的长期分量x0、y0与BIH、CSR系统的x0、y0作了比较,关对前的相对长期稳定度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JYD、BIH两种地极从系统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利用依巴谷暂定星表(H37)为统一参考架解算出的地极坐标序列的POLE95序列,分析了地极价值的长期变化、Markowitz变化和其它低频变化。从两个序列得到地极移动长期漂移速度的平均值为3.86mas/yr,方向为西经82°.7;对Markowitz波动的分析表明,其周期约为25-30年,周期和振幅的变化程度分别为10%和40%。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钱德勒整理的格林尼冶经圈上1825.0—1897.9年间纬度变化曲线,使用奥尔洛夫单站求极坐标方法计算了这段时斯的地球瞬时极的坐标值.基本上反映了这一阶段瞬时地极坐标轨迹的轮廓.  相似文献   

9.
本给出用IRIS观测归算的1984年11月至1987年3月的世界时和地极坐标系列(PUSHAO)。归算中,改进了钟模型的选择方式、对流层中性大气延迟模型和射电源坐标,求得的系列内部精度平均值好于由美国国家大地测量局(NGS)归算系列的同期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天津、北京、上海和武汉四个台站的观测资料计算了纬度变化中的周年Z项,分析了十几年中周年Z项的变化规律和稳定情况,并利用这些资料计算了主章动项、半年章动项和周年章动项的振幅,以期在提高地极坐标精度方面以及理论方面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方法特点是:即使同一圈卫星观测资料点数再多,只需计算一次观测站坐标。本文公式推导不需要球面三角学基础知识。为了提高卫星地面坐标计算精度,给出地球自转改正、地极移动、SLR系统时延、大气折射、卫星质心改正和跟踪望远镜各项动态系统差修正公式。实际需要计算的式子仍然简洁而且三角函数和四则运算次数比其它方法少。本方法首先用于检测上海天文台SLR跟踪望远镜动态系统差的试算。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AR谱分析、调和分析和周期修正的方法,对ILS系统的赵铭郑大伟地板坐标序列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在扣除中短周期项之后,地极明显存在28.7年的长周期摆动,其椭率为0.9962,半主轴方向是99.°1E。此外,还对水泽和尤凯亚站的纬度序列作了分析,分别存在27.2年和32.9年的长周期摆动。  相似文献   

13.
天津纬度站于1962、1963年继续用180毫米天顶仪进行纬度变化的观测。两年来,在506个晴夜中共得7076个纬度值。本文列出了对这些观测结果的初步整理分析,给出了所用星对的赤纬改正、纬度的月平均值、津站二年间的纬度变化及周年非极性变化。对观测结果的精度作了初步的估计,并给出了用奥尔洛夫法计算的地极坐标。  相似文献   

14.
NAO与地极运动的十年尺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本世纪以来地极运动和北大西洋涛动相关性的分析研究,揭示和发现十年时间尺度上北大西洋涛动可能是地极运动的一种新的激发源;并首次用气象资料证实了十年时间尺度上的地极运动在本世纪20年代也发生过180°的位相跳变.  相似文献   

15.
天津纬度站于1958年夏安装了一架口径180毫米,焦距2340毫米的目视天顶仪.仪器位于北纬39°8′纬线上.1959年1月开始了正式的纬度观测.三年内,在702个晴夜中共得10203个纬度值.本文利用这些观测,定出了所用星对的赤纬改正,求出津站三年间的纬度变化以及周年非极性变化,并利用纬度变化结果按奥洛夫法对地极坐标作出了试算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利用LAGEOS1卫星的全球激光测距资料精确测定我国的激光流动站 7343,735 5的地心坐标 ,并对观测资料作了精度分析 ,结果表明 :激光流动站站坐标测定精度达厘米级 ,激光流动站的观测精度约为 2cm。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利用LAGEOS1卫星的全球激光测距资料精确测定我国的激光流动站7343,7355的地心坐标,并对观测资料作了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激光流动站站坐标测定精度达厘米级,激光流动站的观测精度约为2cm。  相似文献   

18.
上海VLBI,SLR和GPS站站坐标的精密测定和精度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作为全球地球参考系基准站的上海VLBI,SLR和GPS站的站坐标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研究,并重新精密测定了SLR,GPS站的站坐标,给出了较可靠的精度估计,澄清了IERS的综合解所给出的上海SLR站站坐标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了用天文观测测定CCD片子上两坐标各自比例尺和两坐标轴不垂直度的方法;还推导了在重迭露光过程中,量度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及坐标平面相对于理想坐标旋转的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JYD1962-1986年的地极坐标值X、Y用6年滑动平均法求得其平极的长期分量X0、Y0。并以BIH的地极从价值系统为基准,对JYD系统的长期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JYD系统在1976年以后线性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