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城市新区土地集约利用低,不能统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问题,本文对新区进行了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本文以5个国家级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选取了重要程度较高,能客观反映开发区状况的12项指标,并利用熵权法对指标赋予权重;根据模糊变换原理以及最大隶属度原则,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使用Python构建模糊计算流程脚本,输入权重及各指标值,计算5个国家级新区的结果向量,并利用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了其对应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从而得出结论:5个国家级新区中,1个新区处于集约利用,3个新区处于适度利用,1个新区处于轻度利用。本文采用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可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提升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的供应愈加紧张,因此开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至关重要。本文以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区域,从土地的投入、土地的产出及土地利用结构三方面构建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应用多因素评价法计算出2000~2007年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值,进而分析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趋势,并对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系统中各集约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2年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处于不集约状态,2003~2007年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处于集约状态。总体协调性比较稳定,但是在2003年和2006年土地协调度为不协调状态,分析原因发现,在2003年和2006年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过度地加大了土地的投入强度,影响了土地集约利用子系统的协调性,使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子系统出现了无序的发展。本文针对开发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研究成果为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缓解用地矛盾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综合评定法的开发区土地集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其权重、评价因素集和评语集,并建立评价矩阵,进行模糊运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从而验证模糊综合评定法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ESDA-GIS的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研究——以陕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运用功效函数法计算了土地集约利用度(LIUI);依据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原理,在GEODA支持下计算了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 Ⅰ指数与LocalMoran Ⅰ指数,分别检验土地集约利用度的全局空间相关性和局部空间相关性;最后在ARCGIS支持下绘制了陕西省土地集约利用度空间分异图与土地集约利用度LISA图,揭示了LIUI的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是城市发展过程的关键。以中山市为研究区,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紧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对2019年中山市24个镇(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紧凑度发展水平及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山市各镇(区)之间土地集约利用度和城市紧凑度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地域差异,其中,火炬开发区、石岐区和西区街道土地利用集约度和紧凑度较高,其他镇(区)则处于较低水平;(2)中山市各镇(区)间耦合协调程度差别较明显,且发展较为协调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山市主城区以及火炬开发区街道,除这几个镇(区)外的其他地区耦合协调程度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评价区域土地利用效益,揭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社会效益和土地利用生态效益3个方面构建了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年黑龙江省数据为主要评价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隶属度属于第Ⅲ等级——良级水平,隶属度为0.3312,说明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效益处于良级状态。最后提出了提高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立足当前自然资源管理关注的重点,针对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内涵,构建了节约集约、生态文明、社会和谐协调优化的三元一体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和分析,并以咸宁市6个开发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元一体评价指标体系较合理,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适用于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咸宁市6个开发区的平均得分为3.117,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中等,属于适度利用。研究可为高质量发展和亩产论英雄背景下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提供理论支持和直接参考。  相似文献   

8.
三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P神经网络是近年来用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新方法,自学习能力强且精度较高。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常用方法。本文拟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对广东省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三种方法在评价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在对湖南省益阳市的研究中,构建了益阳市建设用地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得到指标的权重,用多目标综合法评价了益阳市建设用地土地集约利用现状,提出了计算智能理论引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领域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中,针对评语集B的处理通常采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引入最大隶属度原则有效度指标,判断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最大隶属度原则并不是普遍适用,存在失效问题,针对可能存在的失效问题,通过对隶属度的定量化描述,能得到更为合理的评判结果,弥补最大隶属度原则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市松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观地评价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对促进城市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哈尔滨市松北开发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哈尔滨市松北区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比例较大,工业用地占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的比例小;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虚高;管理绩效集约度突出。最后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面沉降是一个多因素耦合的复杂系统,针对地面沉降的复杂性、模糊性及不确定性,构造了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熵权使权重由主观判断转为由各指标数据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根据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从五个方面选取18个评价因子,定量地对研究区域进行危害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是科学可行的,为地面沉降危害趋势预测以及危害等级划分提供了良好的分析方法,并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运用GIS技术从开发区利用成果数据中获取集约利用评价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基础数据,建立了图文一体化的空间数据库;并基于ArcGIS平台设计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实现了开发区土地评价数据建库、自动评价、成果管理以及查询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GIS产品质量的熵权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中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通常通过专家经验法进行,该方法受专家主观因素影像较大,容易造成评价结果出现偏差。本文提出在权重的确定过程中除参考专家的主观权重外,引入熵权概念,将主观权重和熵权客观权重相结合,作为GIS产品质量评价因素的权重。本文以对DOM产品的质量评价为例,采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由客观熵权值和专家主观权重相结合所确定的因子权重很好的将主观与客观因素结合起来,且评价结果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5.
宏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也是城市土地达到中观与微观集约利用的前提。本文以大同市建成区为例,基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从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率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宏观评价,定量反映大同市建成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状况,并据此探析问题成因,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协调度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将协调度模型应用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中,首先介绍了协调度、协调发展度的基本原理以及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指标,然后介绍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本流程,并以海南省为例,将协调度模型应用到海南省集约用地评价中,得出海南省土地投入产出水平和土地利用程度的和谐程度及集约度,分析出1997~2004年海南省的集约用地水平,最后分析该模型应用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的利弊。  相似文献   

17.
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满足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建成区为研究区域,从经济潜力、社会潜力、生态潜力三方面构建哈尔滨市建成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功效系数法及协调度分析模型,定量计算和分析哈尔滨市建成区1999~2008年10年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系统协调度。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建成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土地利用向集约的方向迈进,2003~2008年其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达到了基本集约和集约利用状态;从准则层看,经济潜力指标是导致土地集约利用度出现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经济潜力、社会潜力与生态潜力3个子系统的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变化规律与集约度变化规律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8.
张晓玲  朱兰艳  金宝轩 《测绘科学》2011,36(4):121-123,97
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昆明市主城区为例,借鉴国内外经验分析得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综合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以及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昆明市主城区2000年到2006年土地集约利用度进行计算.研究表明,昆明市主城区土地集约利用度逐年升高,但整体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并通过对结果进行讨...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通过对佛冈县农村居民点的现状分析,运用SPSS软件的分析功能,筛选出影响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构建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及DPS软件的矩阵计算功能,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最终,根据评价指标的权重和无量纲化值,运用二次综合函数,确定目标的集约利用度。依据评价结果,提出提高佛冈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措施和意见。评价结果:经过探讨和评价,佛冈县各镇的集约利用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水头镇、迳头镇、龙山镇、高岗镇和汤塘镇。其中,水头镇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最高,但属于文中划分标准的第Ⅱ等级,归于较集约利用的范畴;汤塘镇、迳头镇、高岗镇和汤塘镇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度属于基本节约的范畴,属于文中划分标准的第Ⅲ等级。总体来说,佛冈县的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在评价佛冈县各镇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水平的基础上,针对佛冈县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的现状,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析和研究不仅对土地利用理论发展有益,而且对一些城市的土地利用实践也有指导意义。本文首先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入手,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总结总体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综合评价了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