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1985年8月10—12日,云南省地震学会和云南省地震局综合预报研究室在昆明联合召开了“天文气象与地震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暨地震气象异常判定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五十余人。 云南省地震学会天文气象与地震专业委员会由主任委员黄更生(云南省气象局副总工程师)、副主任委员赵洪声(云南省地震局)、罗葆荣(云南天文台)及七名委员组成。  相似文献   

2.
1987年3月13日上午,西德汉堡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杜达(S.J.Duda),在云南省地震局作了题为“谱震级与震源参数”的学术报告。杜达教授介绍了中国新疆南部1985年8月23日地震、墨西哥1985年9月19日地震和阿留申群岛1986年5月7日地震谱震级的研究工作,给出了这几次地震的震级谱,即用4个不同的时间窗(12.8秒、25.6秒、51.2秒、102.4秒)取出在10个倍频程上与周期相关的震级谱。以之对地震产生的能量密度进行更为精确的定量。  相似文献   

3.
<正>在云南省地震局预报研究中心主任付虹研究员一行3人顺访山西省地震局之际,山西省地震学会于1月30日特邀付虹研究员在我局作了题为"2014年云南震情跟踪和地震预测简介"的学术报告。预报中心、监测信息中心、应急中心、宣教中心、太原基准地震台等单位共计40人听取了报告。报告会由监测预报处处长薛振岳主持。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云南省地震局于1984午10月21日至24日在昆明市召开的第二次天文气象与地震学术讨论会作了概述。来自云南、北京、吉林、内蒙古、陕西等地的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代表们围绕天文气象与地震的关系从思路、方法到机制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有些论文所提出的观点、方法和研究结果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广泛兴趣,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此作了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和云南省地震局于1984年3月2~7日在昆明市联合主持召开的“全国地震学研究新成果交流会”概况。这次会议共有20多个单位的80多人出席,并收到学术论文89篇,其中在会上交流了71篇。从学术报告反映的结果来看,近二年来地震学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著名的地震学家K.Aki8月7日至17日访问了云南省地震局。访问期间,他在应邀所作的学术报告中论述了震源运动学及动态模拟、尾波及S波的Q值、地震活动性的模拟等理论问题。他还就四种震源模式及尾波研究在地震预报中的可能应用等问题,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意见。云南省地震局的有关专业人员向K.Aki教授介绍了有关尾波的研究工作、红河断裂带的地震地质工作、数字化台网和1985年4月18日禄劝地震的研究工作,并就有关震源理论、尾波和地震预报等问题与K.Aki教授热烈地交换了意见。这些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地质学家马杏垣教授,应辽宁省地震学会理事长卢造勋邀请,于9月24日来辽宁省地震局做了题为"岩石圈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学术报告.马杏垣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名誉  相似文献   

8.
由云南省地震局和云南省地震学会联合举办的“龙陵地震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九月十六日至十九日在昆明举行,提交会议论文六十三篇,报告交流四十五篇,编辑“摘要汇编”一册。论文内容涉及地震预报、地震活动性、地震前兆、地震波与地震机制、工程地震与地震地质、震害及大震对策等。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五年八月八日,美国南加州大学K.Aki教授,向云南省地震局科研人员作了题为“地震预报研究的科学基础” 的报告,现整理如下。 一、科学的地震预报必须考虑地震现象的三个要素 1.构造应力的加载。由地质学家、测地学家从大尺度地质特征、板块构造、水准及三角测量的形变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1984年12月7日,美国纽约州州立大学地质科学系Francis T.Wu教授,向云南大学地球物理系师生及云南省地震局部份科研人员作了题为“美国地震研究的现状及发展”的报告。报告阐述了美国在地球物理教学和研究方面的一些观点和经验;列举了美国近代地震学研究的课题;并介绍了世界上主要的地震资料收集台网。报告中,吴教授再三强调地球物理学是一门综合学问,涉及许多其它学科,研究领域相当广泛,勉励同学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贯彻《科学期刊管理办法》以及国家科委有关文件精神,国家地震局于1992年5月26日至30日在沈阳召开了“首届全国地震科技期刊工作会议”。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专程到会讲了话,并做了题为“地震科学研究与地震预报”的学术  相似文献   

12.
朱燕 《内陆地震》2006,20(2):120-120
2006年4月19日上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李宏研究员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邀请,特为科研人员作了题为“地应力测试技术与地震监测预报试验工作构想”的学术报告。李宏研究员长期从事地应力测试技术的应用研究,他从地应力测试技术的历史发展,目前国际、国内研究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与宁夏地震队联合举办的“1920年海原地震学术讨论会”于1979年5月4日至12日在宁夏银川市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物探大队、辽宁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等十三个单位参加过海原大地震现场考察的同志。国家地震局负贵人丁国瑜同志、地震出版社曹可珍同志及《地震地质》编辑部出席了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地震学会地震预测专业委员会预测专题研讨会于 2 0 0 2年 8月 2 1日至 2 3日在四川省洪雅县召开 ,共有 2 5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由四川省地震局地震分析预测研究所所长程万正研究员主持。四川省地震学会理事长王云基在会上发表讲话并总结了 2 0 0 2年上半年的地震预测工作。代表们就“对未来地震预测的建议和展望”等题目 ,展开了热烈讨论 ,并针对当前地震预测工作的难点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和意见。黄圣睦研究员作了题为“对成都———新津———蒲江———德阳断裂的石油地质解析剖面的地震地质认识”的学术报告 ;程式研究员…  相似文献   

15.
经中国地震学会批准,由云南省地震局(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积极筹备,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1月3日至5日在昆明召开成立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及地震系统的代表共50人出席了会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子群宣读了中国地震学会“关于成立地震专业委员会的通知”,并就我  相似文献   

16.
应韩国汉城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部的邀请 ,中国地震局和辽宁省地震局学者访问团一行三人 ,于 2 0 0 1年 4月 2 3日~ 2 8日赴韩国汉城大学参加“朝鲜半岛及周围地区的历史地震”专题研讨会。会上 ,翟文杰副研究员介绍了 1 999年 1 1月 2 9日辽宁岫岩 5 6级地震成功预报的过程 ,李裕澈、吴戈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1 5 97年 1 0月 6日北朝鲜Samsu历史地震震级的确定》和《黄海及其沿岸地区的历史地震研究》的学术报告。访问期间 ,双方学者互赠了图书 ,并就中韩两国地震资料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地震科技合做与学术交流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月22日,山西省地震局和山西省地震学会邀请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高孟潭副所长在山西省地震局做了题为"新一代全国地震区划图编制及国际修订情况介绍"的学术报告.山西省地震局预报中心、监测信息中心、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地震灾害研究所等事业单位、局机关有关部门、太原市防震减灾局、太原基准地震台60余人听取了报告.山西省地震局郭跃宏副局长出席并主持了报告会.  相似文献   

18.
日本东京大学理学部地震学者脇田宏副教授,应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的邀请,于1984年8月27日至29日顺访河北省地震局。访间期间,脇田宏副教授介绍了日美苏意等国地震地球化学工作概况,做了题为“日本地震地球化学工作十年来的进展”的报告,与河北省地震局的同行们进行了广泛的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9.
《国际地震动态》2012,(2):34-35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时,其地震预警系统的明显效果引起了国人强烈关注,由此,国内加快了对地震预警的研究。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四川省地震学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和成都市防震减灾学会于2011年7月22—24日在成都组织召开了“公众在特定场景下的地震预警应对策略研讨会”。来自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四川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天津市地震局和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四川省行政学院、四川省科技厅等单位的专家与会进行了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20.
为了配合即将开展的成都市区地震小区划工作,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和省、市有关学会于今年7月22日至24日在成都召开了“成都市区地震小区划学术讨论及资料交流会”,成都地区地震、地质、建筑等有关学科的科技人员八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云南省地震局、上海同济大学及重庆市、自贡市、渡口市的有关部门也应邀派代表到会指导。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