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rato.  H 《海洋地质》1998,(3):81-93
在日本中部近海千叶(Chiba)沉积盆了铫子山嘴(ChoShiSpur)顶端的一个小型坳陷内,中新世-上新世内的Mirura组发育了似海底反射层(BSR)。我们假设天然气水合物BSRs总是与位于气本水合物稳定基底(BGHS)处气体水合物层以及下伏的游离气同时形成,想必具BSR标志的天然气水合物之形成与热成因的天然气有关,天然气与BGHS的上移相伴生,可假定这些后生的天然气是由地些未发现的,下伏的,  相似文献   

2.
千叶近海沉积盆地位于日本弧东北部的南部弧前。MITI(日本国际贸易和工业部)的地震剖面中存在似海底反射层(BSR)(图1)。下面讨论其地质背景和成因。1 千叶近海沉积盆地的BSR1974年Teikoku石油公司和海湾石油公司在房总半岛东部陆架小于1000m水深进行了两次地震调查,但没有探测到BSR。1977年MITI从较深的位置取得了地震剖面,在称为铫子坡尖的底层、两条地震测线交叉的地方发现了一个BSR。图1 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包括似海底反射层和日本近海的气体水合物分布(据Matsumoto等…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震反射法评价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是21世纪的重要新能源,本文介绍了利用地震反射法来识别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和分布特征,并春资源量进行评价的方法。根据地震剖面上的拟海底反射层(BSR)识别水合物的存在,并结合地震弹必参数和利用沉积物的孔隙率等等征,来评估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4.
1引言在适当条件下 ,海底沉积物中的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基底以似海底反射(BSR)为标志。为此BSRs通常被当成海底气水合物的指示物。如地震反射波法发现的BSRs附近波速的分布已经利用多偏移距反射数据的全波形反演法在世界若干地方做过研究。来自各地的结果表明具有高振幅特征的BSR下伏薄层游离气层(Singh等 ,1993)。这已经被钻探所证实(Mackay等 ,1994 ;Holbrook等 ,1996)。但是 ,BSRs的反射波并非总是高振幅的 ,通常表现出较大的横向变化。其原因还不太清楚。利用波形反演法研究BS…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水合物因其储量巨大、分丰广泛已受到或正受到各海洋国爱的高度重视。目前寻找天然气水合物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似海底反射层。怎样布设地震测线才能提高冲绳海槽盆地发现BSR的成功率?本文拟从水深、海底微地貌、泥火山或泥岩底辟、地震和火山以以及海底滑坡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估计世界上水合物聚集体中的气体含量大大超过了已知常规气储量体积 ,但是气体水合物在世界能源需求中起什么作用将最终取决于充足气体水合物资源的利用率和开发它们的费用。然而 ,关于世界气体水合物资源仍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和反对意见。气体水合物存在于永冻区和外部大陆边缘海底温压条件下的沉积物矿床中。综合北极区气体水合物研究资料 ,表明永冻区气体水合物可能存在于地下深度约130~2000m范围内。气体水合物在近海大陆边缘的存在主要由异常地震反射即似海底反射层(BSR)来指示 ,BSR在海底深100~1100m处。…  相似文献   

7.
海洋是巨大的矿床资源宝库。继石油、天然气、多金属结核( 壳) ,海底硫化物等深海矿产之后,海底气体水合物已成为引人注目的潜在资源。目前,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大陆边缘等多处海域已有发现。由于其资源前景巨大,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已经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水合物资源调查研究工作和其开采技术的开发工作。在中国近海,特别是南海北部陆架和冲绳海槽等多处也已发现标志有气体水合物的似海底反射层(BSR* * )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石油、天然气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增大,因此,我们必须开发新的能源资源,以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预计21 世纪气体水合物将是人类的前景资源,因此,气体水合物的勘查研究和开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期选刊了有关“气体水合物”的调查研究文章,以期为科研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参考,促进我国气体水合物调查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水合物与底部模拟反射(BSR)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因其储量巨大正日益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寻找天然气水合物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地震剖面上寻找底部模拟反射(BSR)。然而,BSR的产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与水合物地层本身并非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本文简述了影响BSR的4种因素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 ,甲烷水合物研究不仅因其作为下一世纪资源 ,而且因其与全球构造和动力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受到关注。另外在甲烷水合物层之下也有望存在游离气。甲烷水合物层的底界可以由反射声波法探查记录的BSR(似海底反射层 )来识别。根据地质模型的弹性波模拟法可以阐明甲烷水合物BSR的声波特性。根据其结果的反转效应可弄清BSR外观相位和振幅的变化 ,这对记录的解释提供了重要信息。1引言在声波探查记录上表现出来的特殊反射面之一的BSR中因甲烷水合物稳定带底界的声阻抗骤变而产生的BSR是提示甲烷水合物层的物性和BSR之下…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水合物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一个研究热点,而我国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起步则相对较晚,通过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总结了天然气水合物在海底的分布特征,聚集和形成机制,产状及其形成机理,甲烷羽的形成过程,天然气水合物在沉积物中的聚集位置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较浅的沉积物(海底以下几米)中,受控于泥底辟,泥火山,断层等;二是较深的沉积物(海底以下几十米,甚至更深)中,受控于流体,当断层延伸至海底时,通常在水合物聚集处的上部发现甲烷羽,天然气以溶解气,游离气或分子扩散的形式运移,在温,压适宜的沉积物中,即水合物稳定带内聚集并形成水合物,水合物的形成过程是:最初形成晶体,呈分散状分布于沉积物中,之后逐渐聚集,生长成结核状,层状,最后形成块状,在细粒的浅层沉积物中,通常以较慢的速度生长,形成分散状的水合物;而在粗粒沉积物中,水合物通常呈填隙状,并且这种产状可能位于较深层位中,我国南海在温度,压力,构造条件,天然气来源等方面都能满足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并且在南海也发现了一些水合物存在的标志,如似海底反射层(BSR)以及孔隙水中氯离子浓度的降低。因此,天然气水合物在我国南海海域可能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