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塔镇江     
肇庆名胜古迹很多,其中有四座充满神话传说的古塔,给古城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西江河,历来水患频繁,迷信的人说是“河妖” “祸龙”作怪。为镇服“河妖”便建起宝塔。巍峨耸天的四座塔,分别建在西江两岸。北岸的两座塔,靠江下游一座叫元魁塔,是明代天启年问渡头村的书生梁士榘第一个中了探花,奉敕建造的,所以叫“元魁”。靠江上游一座塔  相似文献   

2.
许令明 《地理教学》2023,(19):30-33
地理核心概念是地理学科知识的中心,构成地理学科知识结构的主干。本文选取“位置和分布”为核心概念,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欧洲西部”一节为例,探讨核心概念在学习进阶的教学中的运用,以期帮助教师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明确学生空间思维进阶过程,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刘昌杰 《中国地名》2013,(11):18-19
莺莺塔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的普救寺内,它既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与北京天坛回音壁、四川石琴、河南蛤蟆塔同属四大回音建筑,以莺莺塔声学效应最为显著,又与法国巴黎钟塔、意大利比萨斜塔、摩洛哥的香塔、匈牙利的音乐塔及缅甸的摇头塔等同称“世界八大奇塔”。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应《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各版本初中地理实验教材相继出版,其编写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加大了地理学习“活动”的力度(通常在教材中用“活动”二字的图标来说明,用区别于课文系统的格式来表示)。  相似文献   

5.
嵩岳寺塔,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西北4公里的嵩山太室山南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佛塔,以塔外观为十二边形,系全国古塔中仅有的一个孤例,两层间好像一个半圆的柔弧,呈现出轻快的抛物线型,巍然矗立。完好无损,而成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罕例,具有很高的美学、建筑研究价值,享有“天下第一塔”之美誉。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2011,(23):62-62
一颗航空母舰般大小的小行星8日将从地球和月亮间的“缝隙”中穿过。科学家说,这颗小行星不会与地球或月亮发生碰撞,不构成任何危险,提供一个近距离研究的绝佳机会。  相似文献   

7.
振风塔,又名万佛塔,系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沿江东路迎江寺内,南临长江。据史志记载。知府王宗徐因见安庆境内诸山蔚起于西北,而东南方江流一泻千里,认为这是安庆人文不兴之征兆,须在东南方起塔,以振人风,遂建塔,塔成.名“振风”。此塔面江而立,享有“万里长江第一塔”和“过了安庆不说塔“的美称。  相似文献   

8.
主题建筑     
又一项新的世界之最在沈阳诞生!百合塔总高度12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雕塑体建筑,是世博园的制高点。造型似绽放的百合花,象征着沈阳百业兴旺、和谐发展。在塔的95米和100米处各有一层观景平台,可以俯瞰世博园全景。21凤之翼位于世博园主入口广场,是园区的大门。建筑面积4168平方米,主塔高72米,“凤翼”长210米,中间贯穿10根斜拉钢索。建筑整体造型如凤凰展翅,象征着沈阳的振兴腾飞。主塔下方是1000平方米的大型音乐喷泉。凤之翼建筑使世博园充满了时代的动感与蓬勃的朝气。百花馆建筑总面积12000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花卉室内展馆。馆内有国内…  相似文献   

9.
《干旱区地理》2021,(1):13-13
投稿前请自行逐一严格核对最后文稿的总体格式,确认与我刊最新发文格式完全相同后再行投稿。对于不符合本刊格式的投稿,本刊可即做退稿处理。(1)稿件格式(标题结构、图件规范、三线表要求、参考文献规范、英文摘要排版等)请逐一严格参照本刊官网“下载中心”中最新发文格式修改。(2)为提高稿件处理效率,请各位投稿人在网站的“在线办公系统”下点击“作者在线投稿”菜单进行网上投稿。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际,上海要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必须走综合竞争力强且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市政府提出要把上海建成一个信息港,建立“数字上海”使上海率先进入信息化的社会。 从而实现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 地名是社会广泛使用的基础信息。当前正处在信息化、网络化蓬勃发展的时期,地名是许多信息查询的切入口或窗口,所以地名也是基础信息的重要节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市地名地理信息系统》不但是构成数字城市规划的一个子系统,而且也是组成“数字上海”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1.
“地圆”还是“地方” 古代人的活动范围有限,即使站在山顶上,也只能看到地球表面很小的一部分。对古人来说,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谜。古人凭借直观感觉推理,对地球的形状曾有许多猜测。我国古代有地方和地圆两种观点,最早出现的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后来修改的“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个倒扣着的斗笠,大地像一个倒扣的大盘子;后来又提出大地是一个整体球形的“浑天说”。在古希腊也是如此,存在“地圆”与“地方”之争。  相似文献   

12.
1989年7月的一个早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一个警戒雷达站正警惕地监视着天空。突然,雷达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亮点,雷达操纵员顿时紧张起来。他向雷达站指挥官说:“雷达发现一架米格-23。”“什么?米格-23,难道是入侵?”信息传到北约指挥部,指挥官立即下达命令:“马上  相似文献   

13.
地理1和选择性必修1课程内容要求之间的关系为联系基础上的进阶。整体联系体现在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身特点共同作用下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形成过程,是必修地理1和选择性必修1隐含的学科逻辑线索。这条内容线索也是理解“必修”二字的关键。在“必修”的基础上看“选择性”,地理1和选择性必修1内容要求之间的进阶,体现在内容构成上,从现象到规律、从单一要素到要素综合;在学习水平上,从“识记”、“领会”,提升到“领会”、“分析”水平。地理1和选择性必修1内容要求之间的联系与进阶,要求教师树立教学设计的整体意识,包括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分析和教学目标的分层设计,从而在整体把握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有一条清晰的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体现学习进阶过程的教学“路线图”。  相似文献   

14.
熊国权 《地理教学》2012,(23):17-19
“结构”一词的涵义是指某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状态。在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关于“结构”的内容,如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构成)、城市的地域结构、区域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等等,这些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此类内容到底如何教学,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胜前 《地理教学》2005,(11):17-20
地理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该系统有地理教学目标、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反馈等因素构成。因此,地理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地理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着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同时地理课堂教学系统又是一个运动系统。因此,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应该坚持系统论的观点,要坚持整体原理、有序原理和反馈原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丹霞地貌空间分析及旅游开发布局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该文阐述甘肃省丹霞地貌的分布特征和空间结构;制定出甘肃省丹霞地貌区划方案,将已知的既处丹霞地貌构建成7个大区、20个丹霞地貌景观综合体;提出了甘肃省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的“一条主线、一个中心、三大团层、七大旅游功能区”的空间布局方略,重新塑造了“丝绸之路、丹霞画廊”的甘肃省整体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7.
刘兰 《地理教学》2004,(11):13-15
知识结构是指个体或群体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它是一个由诸多要素组合而成的有序列、有层次的有机整体。对于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而言,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尤其重要。是否具备丰富、完善的知识结构是决定一个人能否胜任教师职业的前提,如果没有知识铺垫,任何高明的教育艺术、教育理念、教育技能都无从施展。教师的知识结构对教师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关系到教师个  相似文献   

18.
在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时,可以安排地理兴趣小组的两名学生排演一个相声节目,一位扮演“南美洲”,一位扮演“非洲”。有机会时可在班级或学校演出,对于学生学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19.
廖书庆 《地理教学》2006,(2):32-33,31
“即兴”本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术语,其含义是对眼前的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即兴是瞬间产生的一种思维反应。课堂教学中一节课或一节课中的某一个环节,因故没有(或不能)按原定的教学程序进行授课,由教师随机自由地组织教学,或者是课堂上的即时信息或突发事件创造了一种最佳教育契机,促使教师变通性、创造性地实施教育,这便是“即兴”教学。教师根据课堂上呈现出来的学生求知欲望、自我实现欲望、审美欲望和创新欲望等表现,对课堂上所发生的乃至可能发生的一切,  相似文献   

20.
广东旅游休闲产业空间布局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大珠三角与其周边地区的地理梯度特征,可见大珠三角在广东地理、经济、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其周边地区的边缘地位。这种“核心”与“边缘”或“中心”与“外围”的关系实际上构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旅游系统,前者主要成为旅游客源地,后者主要成为旅游接待地。大珠三角城际在空间上的逐步融合,构成了广东“环大珠三角城市群游憩带”和“点-轴树状游憩网”,以及“南部濒海游憩廊”的旅游休闲产业空间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