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土高原包括陕、甘、宁、晋、内蒙 5省 (区 ) 1 0 9个县市 (区 ) ,土地面积 2 7.6 8× 1 0 4km2 ,人口 30 0 0万人。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最集中、治理难度最大的区域之一 ,该区农业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粮食供应不足 ,解决好粮食开发与生态环境改善的矛盾是该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 ,黄土高原粮食生产发展前景以及提高粮食生产的关键技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上官周平、彭珂珊等研究者在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基础上 ,撰写的《黄土高原粮食生产与持续发展研究》一书 ,对黄土高原地区作了大量的细致研究和调查工作 ,积累…  相似文献   

2.
3.
4.
黄土高原粮食生产潜势与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黄土高原地区粮食发展历史经济和十多年来科技攻关实践及生产潜力的调查和试验证明,该区域在资源潜力的技术潜力上有能力达到粮食自给。据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在长武站试验。1993年在正常降水的情况下,小麦产量4944kg/hm^2,玉米产量9478.5kg/hm^2,两料产量达14422.5kg/hm^2(961.5kg/亩),创区历史最高记录。通过多方面的努力,黄土高原粮食生产连续上了几个台阶,其中选  相似文献   

5.
我国人均粮食变化的地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郭柏林 《地理科学》1996,16(3):238-244
人均粮食占有量是反映粮食供给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的阶段和地理特征,并探讨了其与粮食增产的关系,对因地制宜调控人粮关系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强调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焦点是粮食生产流通体制的改革。在我国当前存在的多个严峻条件的刚性约束之下,粮食的生产流通改革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以对粮食生产流通所需要素的科学评估为依据,以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为核心,以按市场化机制运行的各类企业为市场主体,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政策为基本保障,形成良性运行模式,以尽快解决对粮食主产区农民的组织问题,达到粮食生产及流通直接与市场对接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分析海南粮食生产和粮食问题并对海南1995年和2000年粮食生产前景进行预测。提出解决海南粮食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太湖流域的粮食生产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沈小英  陈家其 《地理科学》1991,11(3):207-212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西部粮食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的方法,分析了吉林西部粮食生产的优劣和劣势,提出了“化水害为水处,建立三元结构工程,农业的企业化,实施绿链工程”等对策,抑制劣势,发挥优势,力求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11.
12.
我国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特征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文海 《地理研究》2008,27(4):885-896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6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分析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结论如下 :(1)1978年以来,中部地区粮食产量总体持续增长,年均增长2.12%;(2)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年均占到全国水平的30.01%,中部地区的粮食生产波动会对我国粮食生产产生客观的影响;(3)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是幅度不大;(4)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和成灾面积是影响中部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由此,应从我国粮食安全的高度去重视中部地区粮食生产,采取各项政策措施来促进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稳定与增长。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通过对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气象气候条件,农牧业生产布局以及产量的统计分析,阐述了该县丰产与欠收的影响因素,并对各种因素进行了相关对比分析,建立了种植与产量在播种前气候条件下的特征指标,提出了生产合理布局与农牧业互补的科学依据和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对吉林省粮食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树庆 《自然资源》1994,13(1):34-40
本文采用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对气温、降水等环境条件的反应函数,建立了粮食产量变率计算模式,发析了在作物各生长季内气温升、降1-2℃与降水增、减10%-20%的不同组合条件下,吉林省各地主要粮豆作物产量的变率,提出了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吉林省各地粮豆产量影响较大,地域间有较大差异。气温升、降1℃,粮豆单产将升、降4%-3%,东部山区变幅最大;降水增加10%,西部粮豆产量将增加  相似文献   

16.
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分析了陕西省省情,提出了陕西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优劣势,从不同角度预测了粮食生产的潜力,提出了实现潜力的对策,作者认为在不同农业生态类型区设立农业试验示范区是粮食与大农业持续发展的捷径。  相似文献   

17.
粮食对人口和社会发展起关键作用。滇西北的16个当数民族聚居县,在人口稳步增长的同时,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粮食增产的潜力有限,用分要素推算法预测出2010年项目区的人口数,再根据2010年社会经济发展各层次对粮食的要求,按低,中,高3个标准预测出各县的粮食需求量,分析得出,4地州首府所在市县和维西县为可满足粮食需求地区;大理片区的其余6县和德钦县为易满足粮食需求地区,怒江3县和宁蒗县为难满足粮食需求地区,各县应各有侧重地采取适当措施尽力满足人口发展对粮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以大量的数据分析了贵州省1989~2005年的耕地、人口和粮食变化情况;利用粮食平衡系数进行测算分析,分析了1989~2005年贵州省9个地市的粮食盈缺情况和粮食安全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结合人口预测模型和时间序列平滑预测方法,预测贵州省各地市未来10 a的粮食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学》2009,(6):47-48
2008年,我国粮食产量5.285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成为国民经济运行中最大的亮点,粮食生产离不开耕地,与粮食增产直接呼应的是,2008年度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29万亩,比上年度净减少数量下降50%,创历年来的新低,耕地保护呈明显向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