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福建紫金山及其外围地区分布的浅成-超浅成斑岩体与成矿关切密切.紫金山外围东留花岗斑岩体位于福建省武平县境内,花岗斑岩体内外接触带普遍发育强烈的矿化蚀变带.通过对东留花岗斑岩体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及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东留花岗斑岩体具有过铝质A型花岗岩的特征:富硅、钾、铁,贫钙、钠、镁,A/CNK值大于1.1,分异指数高,富集HFSE、Ga、LREE、Y(Ce),亏损Ba、Sr、P、Ti,具有强烈的铕负异常.东留花岗斑岩体作为矿化蚀变岩石的母岩,可能为矿化作用提供热源和成矿物质,具有寻找锡多金属矿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浅部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后备矿产资源匮乏成为制约矿山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手段,寻找深部隐伏矿体是目前地质市场的主要工作.通过已有资料推测内蒙古查敖包银铅锌矿区深部存在隐伏矿体,经对矿区物性资料的分析,结合区域成矿规律,提出了在该区寻找银铅锌等多金属矿的找矿标志和物探工作方法.对利用综合电法预测的成矿靶区进行深部验证,发现多条矿(化)体,找矿前景良好,为该区今后的找矿工作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
哈得尔甘南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在区域上隶属东昆仑岩浆弧带祁漫塔格造山亚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已发现矿体与区域成矿格局和物化探异常不甚相符,经对该区物性资料的分析,结合区域成矿规律,提出了在该区寻找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的找矿标志和物探工作方法.通过高精度扫面圈定磁异常,在磁异常处布设激电中梯剖面进一步确定异常源,结合磁电异常特征,能够快速圈定铁及多金属矿体在地表的投影位置.对利用物探方法预测的成矿靶区进行深部验证,发现多个矿体,为该区今后的找矿工作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西藏日土县材玛铁矿床的调查研究表明,南羌塘拗陷带的材玛铁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经地表槽探揭露和深部钻探工程控制,发现其矿体为似层状;矿体品位和厚度沿走向和倾向变化较小;容矿岩石主要为矽卡岩、矽卡岩化灰岩;矿石类型简单,主要为磁铁矿矿石.矿化富集与侵入于上三叠统地层的燕山晚期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密切相关;矿体产出部位严格受碳酸盐岩层位及其层间破碎带的控制,属接触交代型矿床.其形成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空间分布严格受岩浆岩和断裂的控制.花岗岩类岩体与上三叠统地层的接触带和层间破碎带是寻找铁矿的有利部位,外围地区具有寻找相同类型铁矿床的远景.  相似文献   

5.
庐枞矿集区内的沙溪斑岩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一个典型的岩浆热液型矿床。为了查明沙溪斑岩铜矿床深部岩体范围及控矿构造空间特征,作者在矿区进行了AMT探测,经过数据去噪处理和反演得到了18条电阻率拟二维断面图。反演结果表明受背斜控制的石英闪长斑岩体与志留系地层电性差异明显,呈现高阻特征;通过对电阻率值进行3D克里金(Kriging)插值及可视化显示,建立了石英闪长斑岩3D电阻率模型,揭示了深部岩体的形态和空间分布,为矿区及外围找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6,(5)
选择激发极化法对凤阳某多金属矿详查进行了激电中梯、激电测深物探工作,证明了激发极化法在该区能够有效地发现异常。通过激发极化法圈定的异常,经钻探工程验证,发现了浅部激电异常由含石墨地层引起,深部激电异常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查明黄沙坪-廖家湾矿集区深部地球物理异常与成矿的关系,以及地下精细结构,本文采用人工地震、AMT、高精度磁测、综合物性研究等探测技术,结合该区的地质资料和前人的物性成果,通过磁、电、震联合反演,探讨了廖家湾成矿地球物理异常的深部地质成因;采用深、浅不同深度的地震反演速度剖面所提供的相对精细、精确的地下介质几何结构与速度变化特征,约束磁性与电性异常的解释,获得了较好的磁-震、电-震的一致性.研究表明:高磁性的矽卡岩与地面和航空磁异常密切相关,成矿地球物理异常与区内多金属矿(化)关系密切,是由深部隐伏钨锡矿(化)矽卡岩体引起.  相似文献   

8.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邯邢式铁矿深部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回顾了邯邢地区以往寻找铁矿所采用的物探方法历史,归纳总结、分析了邯邢式铁矿岩(矿)石物性资料特征,结合前人在该区所做的工作和当前深部矿勘探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了邯邢式铁矿找矿工作中开展重、磁、电综合物探方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通过对中关铁矿、上郑铁矿和白涧铁矿等三个典型的"邯邢式"铁矿床上开展的综合地球物理找矿实例分析,证明综合物探在对邯邢式铁矿找矿中效果突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磁法为主,辅以重力和电磁测深的方法是邯邢式铁矿深部找矿的有效方法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上杭紫金山矿田铜金银矿床类型及对比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紫金山大型铜矿床是我国大陆发现的首例高硫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在该矿床深部及边部相继发现了斑岩型铜、中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和低硫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金、铜矿。  相似文献   

10.
随着找矿、勘探与开发生产实践的不断深入,表露矿与浅部矿渐趋减少,找矿难度逐渐增大,找到一种简捷、迅速的勘查、探矿方式,迫在眉睫.根据实践证明,甚低频电磁法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在运用甚低频电磁法时,通过对所测数据进行Fraser滤波等技术处理,并且结合矿区地质研究控矿规律及矿体赋存规律,从而有效地圈定掩盖区异常地质体及其产状和展布方向,预测矿体空间赋存部位,为深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桥  王绪本  杨剑  闵刚  郭镜 《地球物理学报》2016,59(12):4771-4781
矽卡岩型矿床是云南北衙金多金属矿区的一种主要矿床类型,受岩体、构造及层位等控制,其有利找矿空间为中酸性岩体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以岩石物性为纽带,实现目标地质体与地球物理场的转换,提取有效信息.接触带中低电阻率、岩体的低密度性、铁矿的高磁性和高极化率等都是矽卡型铁矿床的特有地球物理属性.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等多元信息的层层约束,解析不同级次的成矿要素问题,实现对隐伏矽卡岩型铁矿床的定位,建立地球物理勘探模式,并在矿区外围开展方法有效性的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提出一套适应于北衙地区及类似成矿地质背景下的隐伏矽卡岩型铁矿床定位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广东始兴南山钨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在新一轮钨多金属矿找矿工作实施中根据"模型找矿"找到的具有大型远景的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最新研究和工程钻探成果显示矿区分南北两个矿带,已圈定规模较大的钨锡多金属矿脉(体)10多条(个),矿化类型有矽卡岩型、蚀变花岗岩型(云英岩型)、斑岩型和石英脉型。各种类型的矿体在空间上既有独立产出,又有共存一体、相伴而生,构成"多位一体"的复合矿床。其中以矽卡岩型钨锡铋多金属矿体、斑岩型钨钼多金属矿体和蚀变花岗岩型钨钼多金属矿体规模最大。本文通过该区地质、地球化学及主要钨锡钼铋多金属矿体特征的分析研究,指出了南山矿区的资源潜力,提出南山地区钨锡钼铋多金属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鲁西莱芜地区是国内重要的富铁矿基地之一,是典型的与中基性侵入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铁矿,矿石品位高、储量大。该区铁矿找矿采用地面磁测、航空磁测和重力测量作为主要方法,在区内圈定多个物探异常,累计探明大中小型富铁矿床40余个。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该区富铁矿成矿规律,介绍张家洼典型矿床磁异常特征,建立莱芜地区富铁矿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勘查模型,得到以下认识:①航磁、重力异常圈定隐伏岩体效果好;②地质、物探密切配合是正确评价异常的关键;③研究低缓异常必须高精度;④要注重研究磁场的局部特征变化;⑤突破乱磁场区可能取得找矿实践。  相似文献   

14.
乌溪矿区介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与华南成矿带之间,是江南造山带上的一个找矿新区.本文在这一找矿新区开展了有效的电磁方法综合勘探,试图对该区深部成矿机制进行研究.我们收集了该区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从地质地球化学资料中分析了区域成矿背景;我们还采集了区域出露的主要岩石类型,在实验室开展物性测定,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三种电磁方法开展研究区的野外测量.通过地面高精度磁测、激发极化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三种地球物理方法,开展了研究区的磁化率、极化率和电阻率的分布特征研究.深入分析了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三种资料与成矿的关系,相互约束,探讨成矿模型、成矿机制和成矿的可能性,推测可能的矿体赋存位置和深度范围.在地球物理研究结果基础上,结合地质和地球化学背景资料,构建了研究区的成矿动力学模型,推测了研究区成矿机制,揭示了矿区的成矿潜力.综合所得结果布设了钻孔,钻探结果揭示了研究区深部存在强烈矿化蚀变和强蚀变斑岩,初步确认为斑岩型矿床,与CSAMT剖面的解释结果基本一致,也与推测的测区内深部成矿机制相吻合.钻孔结果和地球物理结果的一致性以及对已构建的成矿动力学模型的支持,充分证明了综合电磁方法在斑岩型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和预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斑岩型矿床的确认进一步印证了华南成矿带与俯冲作用形成的成矿带的相似性,从而推动整个华南地区的成矿地质研究.  相似文献   

15.
老挝万象省爬立山铁矿床位于长山褶皱带北西端,是长山成矿带内与岩浆作用有关的一个大型铁矿床.矿床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其次为热液型,成矿作用与花岗岩类侵入作用有关,矿区内发育致密块状磁铁矿、孔洞状赤铁矿、砂砾土状铁矿.该区地球物理工作研究程度较低,仅有部分航磁资料,难以准确控制矿化异常;老挝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覆盖严重,地表露头难寻,圈定矿体规模和划分地层界线难度较大.为了获得该区铁矿体地表规模及深部延展,笔者在该区开展了1∶10000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运用解析延拓、水平总梯度模、垂向导数、2.5D人机交互反演等方法有效克服了低纬度地区磁异常化极不稳定形成假异常的问题,解译了爬立山矿区磁异常特征,提高了磁异常的解译分辨率,更加准确的控制了爬立山铁矿区铁矿体的范围、深部延展.后期钻探验证结果表明,在老挝地质勘查程度低、覆盖严重的爬立山地区开展高精度磁法是控制该地区铁矿的有效地球物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地球物理方法在金属矿深部找矿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深部隐伏矿床找寻及预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在近年来国内外找矿工作中(特别是隐伏矿的预测)取得了很好成效.本文着重论述了重、磁、电、震、测井等地球物理方法在金属矿深部找矿中的应用特点和成果.事实表明,不同物探方法在找矿过程中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要根据具体找矿对象特征,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并结合地质与地球...  相似文献   

17.
北衙铁金矿具有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金矿储量,地处三江成矿带,且拥有巨大的深部勘探潜力.通常地,常规直流电法很难在了解深部地质构造和勘探深度上满足深部找矿的需求,而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CSAMT)和天然源大地电磁测深(AMT)的成果能反映深部构造、地层及含矿岩系特征,预测隐伏矿体的走向.本文以北衙铁金矿为实例,结合已知地质和钻孔资料,对比研究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及优缺点,证实了北衙铁金隐伏矿床的走向,为外围远景区找矿和合理优化勘探工程布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地球物理勘探在地学研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方法种类较多,在各类物探方法的具体工作中,了解相应方法所能探测到异常体的深度范围,对物探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地面重力与磁法、常用的电法、放射性方法以及常用的各类航空物探方法在找矿等方面的众多实例勘探深度的研究,总结归纳了现阶段各种常用地球物理方法的勘探深度.总结发现目前重力勘探的找矿深度一般在400 m左右,最大可达到897 m;在地质构造研究方面勘探深度在10~20 km之间,结合其他物探方法最深可达到150 km.目前磁法勘探找矿深度一般在400~500 m,最大深度可达到989 m.电法勘探分支方法较多,多数电法的勘探深度在200~300 m;瞬变电磁法的勘探深度集中在300~400 m,最大可以达到1500 m;大地电磁法的勘探深度集中在700~800 m,最大可达到1800 m以上.放射性勘探主要集中于地表至200 m以浅的放射性矿产勘探.并以典型实例说明各种物探方法可达到的最大深度,研究了影响各种地球物理方法勘探深度的因素,根据总结得到的各类地球物理方法勘探深度,对不同物探方法所适用的地质研究领域与深部找矿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实际工作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山东齐河—禹城地区近年来陆续发现矽卡岩型富铁矿床,铁矿勘查及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区内中生代燕山晚期闪长岩体作为成矿地质体,奥陶纪碳酸盐岩作为控矿地层,铁矿床主要赋存于二者的接触部位.由于地处厚覆盖区,新生界平均厚度超过800m,铁矿找矿难度较大.本文以成矿地质体边界识别及深部特征研究为主要目标,利用最新陆地重力与航...  相似文献   

20.
针对隐伏金属矿产勘查的深度逐渐加大、勘查区逐渐向工作程度相对较低、情况更加复杂的山区转移,常规的单一的物探方法在勘探深度及精度等方面都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勘查的需要.本文提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与重力测量(GS)的技术组合,并将其运用于新疆哈密白山钼矿勘查实践中.哈密白山钼矿深孔在1400m以下的深部验证了隐伏花岗岩体的存在,证实白山钼矿属于斑岩型钼矿.岩体顶盖碎裂角岩化带是热接触变质的产物,含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热液.CSAMT测深和重力测量能较好地反映隐伏花岗岩体的就位空间和大致的侵入界线,深部隐伏花岗岩显示高阻高重力异常,中低阻异常围绕高阻高重异常周边分布,钻探验证在高阻异常顶部200~2500Ωm中低阻异常区间对应的是钼矿层位.依据钻探工程对隐伏花岗岩和钼矿层的控制,对应CSAMT测深剖面似电阻率等值线区间,大致推断隐伏花岗岩的侵入顶界和定位预测深部的钼矿赋存空间.白山钼矿的预测远景资源量可达200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