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治岭头金银矿床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桂清  邵军 《地质与资源》1998,7(4):250-257
治岭头金银矿床矿体为含冰长石、蔷薇辉石的玉髓状石英脉体,矿石具环带状构造,围岩蚀变具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蚀变特征,成矿流体是一种低盐度、近中性的还原性流体.矿床硫、铅、氢、氧、碳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下深部(甚至上地幔),成矿热液表现出低温热液演化特点.成矿作用与加里东晚期浅成岩浆侵入活动有内在的成因联系.治岭头金银矿床属浅成低温热液(次火山热液)型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2.
紫金山矿田内, 自地表往深部, 发育早白垩世中酸性火山岩、次火山英安斑岩、浅成相花岗闪长斑岩、中深成相花岗闪长岩, 构成中酸性火山-侵入岩系列。围绕着紫金山火山机构发育强烈的蚀变矿化, 形成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银金矿和斑岩型铜(钼)矿床。矿田内各类铜金银矿床存在着密切的时空及物源联系, 它们在时间、空间上连续演化, 都是同源含矿中酸性岩浆在同一成矿背景之下于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含矿热液的物化性质及时空迁移决定了它们在不同地质部位产出不同的矿床类型, 构成与中酸性次火山-斑岩有关的浅成低温-斑岩铜金银矿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3.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分为冰长石-绢云母型和明矾石-高岭石型两类,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和蒙古-鄂霍次克带,形成了许多超大型和大型金矿床.矿床主要形成于大陆边缘和岛弧环境,与陆相火山岩和火山机构有密切的关系,已发现矿床的形成时间以中、新生代为主.矿化发生于火山作用后,火山体系脆性断裂带和深部侵入体的发育使地下水循环,具有大量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是形成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二十一站-宝兴沟( 铜) 金矿床( 点) 位于上黑龙江断陷盆地的东南部。区域地质背景及典型矿床研究表明,矿床不仅受NE 向断裂构造控制,还受其同期的岩浆岩控制。对宝兴沟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矿床围岩蚀变和与火山穹窿构造间的关系等研究,表明宝兴沟金矿可能是中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二十一站和十五里桥( 铜) 金矿床可能是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点) 。区域地质特征、遥感解译、航磁异常及Au、Ag、Cu 化探异常分布特征显示了本区可能存在两种环境的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热液系统。在此基础上,结合铜元素化探异常和火山穹窿等特征,提出了在十五桥金矿床、二十一站铜金矿一带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化类型,在NW、NNE 向构造带内找寻与浅成低温热液系统有关的矿床。  相似文献   

5.
新疆阿吾拉勒陆相火山岩型铜矿成矿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阿吾拉勒陆相火山岩型铜矿分为火山热液型、次火山热液型和中低温热液充填脉型,认为岩浆和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地壳或上地幔,成矿与华力西晚期火山一次火山作用密切相关,铜矿是在同一构造环境下同一岩浆源分异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火山一次火山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南部特提斯构造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划分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床、地下热卤水型金矿床和火山热泉型金矿床3个大类及7个亚类.研究了各类型金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内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时空分布,划分出6个成矿区和21个成矿带.  相似文献   

7.
新疆阿希地区金矿概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疆伊宁县阿希地区发现的大中型金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系统,赋存于晚古生代拉张环境下形成的吐拉苏火山盆地内,三级火山构造分别控制矿带、矿田和矿床.矿床围岩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中酸性-酸性(偏碱性)陆相火山岩系,成矿时代为早石炭世杜内期,可分成冰长石-绢云母型和硅化岩型.在成矿时代、构造环境上有别于以前确认的浅成低温热液系统,对于扩大找矿领域,推进区域成矿学的研究均具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冀桂清  邵军 《贵金属地质》1998,7(4):250-257
治岭头金银矿床矿体为含冰长石、蔷薇辉石的玉髓状石英脉体,矿石具环带状构造,围岩蚀变具典型的民低温热液蚀变特征,成矿流体是一种低盐度、近中性的还原性流体。矿床硫、铅、氢、氧、碳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下深部(甚至上地幔),成矿热液表现出低温热液演化特点。成矿作用与加里东晚期浅成岩浆侵入活动有内的成因联系。治岭头金银矿床属浅成低温热液(次火山热液)型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9.
五凤和五星山金矿为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金、铜成矿带中典型的金矿床.通过岩石化学、成矿元素、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组成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五凤和五星山金矿床属于典型的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其形成是深部火山-热液流体系统与浅成大气流体的混合.成矿构造环境与陆内造山带后期垮塌机制有关,造山带的垮塌与古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导致的大型走滑剪切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0.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研究现状及其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庞奖励 《黄金地质》1995,1(3):34-38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指产于陆相火山岩系中或相邻岩石中,形成温度低于300℃,成矿流体是大气降水与岩浆热液形成的混合热液的一类金矿床。近几年对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研究结果突破了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只形成于中一新生代火山岩系中的概念,在石炭纪陆相火山岩中发现了浅成低温热液金矿。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一般产于岛弧环境或大陆边缘环境中一酸性陆相火山夺系及相邻岩石中。根据矿物组合及蚀变特征,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可分为高硫型、低硫  相似文献   

11.
浅成低温热液多矿床的全球背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应汉龙 《贵金属地质》1999,8(4):241-250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发为冰长石-绢云母型和明矾石-高岭石型两类,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和蒙古-鄂霍次克带,形成了许多超大型和大型金矿床,矿床主要形成于大陆级和岛弧环境,与陆相火山岩和火山机构有密切的关系,已发现矿床的形成时间以中,新生代为主,矿化发生于火山作用后,火山体系脆性断裂带和深部侵入体的发育使地下水循环,具有大量成矿流体及臧放物质来源是形成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冀北丰宁银(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冀北丰宁银(金)矿床的成矿深度<1 km,成矿温度<300℃,成矿时间晚于次火山隐爆成岩作用1.0 Ma以上,是与隐爆作用有关的陆相次火山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次火山隐爆作用只是一种构造动力因素,起到动力源和提供扩容空间的间接成矿作用,而直接的成矿环境为浅成低温水热流体的成矿演化体系.热液流体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富含SiO2的热流体,存在于每次隐爆作用之中,起到胶结花岗质角砾的作用,并有少量金属硫化物(如黄铁矿等)沉淀;二是有大量地下水参与的含矿水热流体,形成于隐爆作用发生之后,此阶段的热液活动导致Au,Ag,Pb,Zn,Fe,Cu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富集与沉淀.  相似文献   

13.
斑岩型Cu-Au矿与浅成低温热液型Cu-Au矿床常常具有空间上的联系.如紫金山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张德全等,2005,2003,2001).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的Mankagan地区,石英闪长斑岩脉侵入于中新世变质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基底岩石中,斑岩Cu-Au矿和浅成低温热液型Cu-Au矿之间具有很好的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4.
官地银金矿床位于次火山岩浆构造带的中部,矿体产于闪长岩和潜火山岩中,多呈单脉状产出。综合分析认为官地银金矿床受火山机构和NW向断裂构造的双重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金矿床,为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南部特提斯构造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分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床,地下热卤水型金矿床和火山热泵型金矿3个大类及7个亚类。研究了各类型金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内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时空分布,划分出6个矿区和21个成矿带。  相似文献   

16.
郝国强 《矿产与地质》2009,23(3):238-242
文章通过对内蒙古翁牛特旗二把伙银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矿区成矿作用类型为与火山穹窿构造形成有关的隐爆角砾岩成矿,成矿作用受断裂构造和火山机构双重控制;从浅表至深部,矿床类型依次为浅成低温热液型、裂隙充填隐爆角砾岩型和斑岩型(隐爆角砾岩筒型)。为二把伙银多金属矿区深部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区位于伊犁盆地南缘伊什基里克山西段,已发现48处铜多金属矿产,分为浅成中低温热液型、岩浆热液型、火山热液型3种类型.矿产形成与石炭—二叠纪裂谷发展演化关系密切,主要赋存于大哈拉军山组、伊什里克组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中.近EW向、NE向的4条基底大断裂控制了绝大部分金属矿产分布,旁侧NE向、NW向、E W向3组次级断裂为区内主要容矿构造.该区具寻找较大规模多金属矿产潜力,主攻类型为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银铜、铅锌、金、多金属矿,及火山热液型铜、铁、锰、多金属矿,重点地段为优选出的3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8.
新疆阿希地区金矿概论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在新疆伊宁县阿希地区发现的大中型金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系统,赋存于晚古生代拉张环境下形成的吐拉苏火山盆地内,三级火山构造分别控制矿带,矿田和矿床,矿床围岩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中酸性-酸性(偏碱性)陆相火山岩系,成矿时代为早石炭世杜内期,可分成冰长石-绢云母型和硅化岩型,在成矿时代,构造环境上有别于以前确认的浅成低温热液系统,对于扩大矿领域,推进区域成矿学的研究均具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盘江—右江盆地具独特的盆地构造演化历史和背景,是西南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发育有Au-As-Sb-Hg-Tl等低温热液矿床,金锑成矿作用与盆地构造演化密切相关。本文系统总结南盘江—右江盆地构造演化过程和历史,分析盆地演化对沉积地层、沉积相带分布、古地理变迁等的控制作用。盆地内金锑矿床受构造和有利岩性组合控矿明显,结合南盘江—右江盆地内Cu-W-Sn-Pb-Zn-Au-Sb-Hg等矿床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探讨盆地构造演化与金锑成矿作用和成矿效应的关系。类比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型多金属矿床最新研究成果,建立南盘江—右江盆地以陆内斑岩型铜矿床为中心,上部或边部矽卡岩型铜矿床、脉状钨-锡-银-铅-锌矿床和远端低温热液金-银-锑-汞矿床的找矿预测模型,模型对南盘江—右江成矿区深部斑岩型矿床或与斑岩体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的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谢春华  曾晓建 《矿产与地质》2001,15(Z1):464-468
伊什基里克成矿带系西天山成矿区带内重要的金铜成矿带.带内金矿类型主要划分有二种类型岩浆-热液型和火山-热液型,其中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与浅成-超浅成侵入体(脉)有成因关系,火山-热液型金矿床与下石炭统火山热液活动有关,矿体赋存于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地层中.两类型金矿均严格受构造、火山岩地层以及花岗岩(脉)体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