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0 毫秒
1.
高连新 《山东地质》2009,(12):50-50
2009年以来,无棣县国土资源局积极加强耕地保护力度,多措并举大力促进耕地动态平衡。一是构筑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将耕地保护列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将全年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乡镇,进一步修订完善考核办法,把耕地保护列为考核乡镇政府领导班子绩效的重要内容,实行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相似文献   

2.
颜青 《湖南地质》2008,(6):80-80
一、建立严格问责的耕地保护机制。一是建立完善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围绕耕地保护目标,完善耕地保护指标体系和责任体系,全面落实乡镇政府丰要负责人对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负总责的规定,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目标考核。细化耕地保护责任,继续实行从市到乡、从乡到村、到组到农户五级签状,签订新一轮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把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农户。  相似文献   

3.
沂源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目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耕地保护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为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在对该县耕地资源质量和耕地后备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加快中低产田改造等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4.
沂源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目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耕地保护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为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在对该县耕地资源质量和耕地后备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加快中低产田改造等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5.
加强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基于耕地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以及耕地保护的强烈正外部性,要切实取得耕地保护的实效,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要构建耕地保护的社会化扶持机制,形成人人自觉参与耕地保护的社会氛围,并激励耕地实际耕种者的耕地保护行为,奠定耕地质量与生态保护的基石。针对耕地质量与生态保护面临的挑战,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与优化城镇化环境并举,促进承包地经营权的长期流转;二是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培育耕地质量与生态保护的监管主体;三是推行生态耕种,维持耕地健康的土壤。  相似文献   

6.
唐晓燕  高燕 《山东地质》2010,(3):38-39,43
临沭县近几年工业发展势头较猛,但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经济发展对土地刚性需求大,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双重压力较大。为此,临沭县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加强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加大执法力度,实现了全县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2月26日,湖州市国土资源局召开全市耕地保护工作会议,部署四项举措加强全市耕地保护工作。一是强化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在各级政府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落实年度任务的同时,开展构建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示范县区”活动,建立政府全面负责、部门联动监管和社会广泛参与的耕地保护责任机制。二是部署实施万亩造地保障工程。开展以低丘缓坡开发、农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为重点的造地工程,  相似文献   

8.
《浙江地质》2009,(11):27-28
近日,国务院作出批复,原则同意修订后的《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国务院要求北京市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稳定数量。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9.
一、我省耕地保护责任制的探索与完善 为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我省自1995年9月开始实行了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依据当时统计部门提供的全省2480万亩耕地,分解落实到11个市,并与各市政府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书。1998年我省又与11个设区市及所辖的县(市、区)、乡(镇)分别重新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按规划目标及时落实了耕地保护任务,从而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保护耕地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建设占用耕地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保护率等指标列入了各级政府耕地保护的责任。2006年,我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国办发[2005]52号)、中组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制定出台了《浙江省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浙政办发[2006]32号),进一步加强了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制的实施管理,从而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地质科学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树臣 《中国地质》1998,(11):23-25
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是我部目前关心的首要问题,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工作,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已明确为我部今后5年的五大目标之一。因此,加强土地资源的调查研究和评价规划,提高土  相似文献   

11.
The arenas in which farmland protection strategies have developed in North America vary in terms of perceptions of the farmland resource and the role of planning, and in terms of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s. Administratively, farmland protection strategies have developed in a variety of structures, ranging from the very decentralized ones of many US states to the more centralized, though still mixed, ones found in some Canadian provinces. Farmland protection strategies can thus be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how they address a variety of fundamental issues. Difficult questions are raised by policy evaluation, e.g. are objectives coherent, how do objectives relate to goals and objectives for other land uses and 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in the absence of the program? It is argued that, while it is essential to encourage more analyses of how results, e.g. farmland removal rates, relate to stated objectives, it is equall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to establish both stated and implied objectives and therefore how farmland protection strategies relate to the broader land us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context for other land uses.  相似文献   

12.
利用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库及基本农田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农田网络化管理运行体系,实现基本农田保护基础信息与日常更新管理的计算机化、网络化;保证基本农田信息的现势性,快速准确掌握基本农田现状与利用变化情况,进一步加强对基本农田保护的监督与管理,更好地保护耕地资源,使国土管理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即墨市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历史文化遗迹所在地区开发用地失控的原因,从体制方面讲,乃是由于规制手段不够健全、管理体制不够顺畅、城镇化和旅游经济发展进程的阶段性等问题所致;从微观经济层面而言,还在于农民缺乏保护农地的经济诱因、农地转向开发用地收益更高、相关利益集团的势力影响等因素在起作用,故而农地流转成开发用地不可避免。所以应当借鉴海外土地发展权制度,在历史文化遗迹所在地区内落实土地发展权的补偿机制,对开发用地实行有效的管制。具体来说,应当从法律上明确土地发展权的地位,将农地保护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协调起来,推行土地使用管制,建立完善土地发展权交易机制,同时有效控制农地流转为开发用地的隐性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14.
李海燕  蔡银莺 《冰川冻土》2015,37(2):545-554
耕地效益比较低下导致兼业农户数量增多, 生计资本发生转变. 农户作为耕地的直接使用者, 生计资本转变不仅带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影响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意愿. 以最早实行耕地保护政策的四川省成都市永安镇、金桥镇和崇州市江源镇为例, 构建农户生计资本与耕地保护参与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 定量刻画生计资本对于农户参与耕地保护意愿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生计资本对于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其中, 自然资本对耕地保护意愿的正向影响最显著, 高于社会资本; 物质资本对耕地保护意愿的负向影响最显著, 高于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 生计资本中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每增加一个单位, 农户耕地保护意愿将提高0.071和0.011个单位; 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每增加一个单位, 农户耕地保护意愿对应减少1.231个单位、1.030个单位和0.232个单位. 所以, 生计资本差异会直接影响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意愿. 政府应从不同生计资本农户的诉求出发, 寻找农户经济利益与参与耕地保护政策的切合点, 根据农户不同生计资本情况制定相应的补偿政策和扶持策略, 从根本上激发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确保耕地保护政策实施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该文分析了山东省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的历史特征及耕地数量变化的空间差异。在对人口峰值状态下的耕地需求与耕地数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预测2020年全省耕地资源的安全需求量为735万hm^2。因此必须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并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玮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20-23,34
"两规合一"要求在严格落实国家对基本农田保护和管控的前提下,在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充分发挥基本农田的生产生态功能,优先保护具有较高粮食生产能力的耕地,并强化区域生态结构控制,因地制宜地分解落实规划指标;在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层面,应当充分发挥基本农田的阻隔功能,利用基本农田刚性的控制手段,阻挡建设用地无序蔓延,有效保护现状耕地,从而形成最佳的粮食生产区域和最优的生态空间。本文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全面阐述了在"两规合一"要求下,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田保护区、保护指标和保护图斑的规划方案,实现了区、镇两级基本农田在功能、布局和数量的协调和统一,为大都市基本农田规划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杜江  安裕伦  袁士聪 《中国岩溶》2009,28(4):426-431
毕节生态试验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人口密度大,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耕地保护尤为重要。本文以毕节地区1998—2006年常用耕地面积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利用灰色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对该喀斯特地区常用耕地面积变化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都揭示了毕节地区常用耕地面积在未来几年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但是通过模拟精度验证,研究区耕地面积原始数据变化曲线呈S型,就灰色GM(1,1)模型与Verhulst模型模拟预测结果相比较,对于原始数据的模拟,GM(1,1)模型预测精度较高,而Verhulst模型更适合研究区未来几年耕地面积变化的预测。该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耕地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必须在综合考虑土地整治具体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的规避导致生态破坏的农田设计,科学规划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自身维持与修护的工程设计。该文基于农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探讨了山东平原地区基本农田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以新泰市楼德镇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做为案例进行景观规划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生态防护等几方面,通过探讨和摸索,为下一步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