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和最富有竞争力的经济区域,对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发挥了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总结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成功经验,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新思路,促进开发区建设再上新水平,威海市对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毕宇亮 《山东地质》2011,(11):67-68
威海市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工作,坚持管理与服务并举、保护与保障并重,认真落实国家土地调控政策,着力构建促进科学发展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较好履行了资源保护职责。  相似文献   

3.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和最富有竞争力的经济区域,对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发挥了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总结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成功经验,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新思路,促进开发区建设再上新水平,威海市对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毕宇亮 《山东地质》2011,(10):74-75
威海市国土资源局围绕“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扎实开展工作,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是以编制计划来保证集约。认真做好2011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工作,依据《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规范》,结合威海市经济发展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市场状况等情况,认真研究制订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明确到具体地块,并在门户网站及土地有形市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5.
《山东地质》2009,(11):80-80
日前,由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承担完成的《威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日照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先后顺利通过了由国土资源部,省发改委、省建设厅、省财政厅及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评审验收,与会专家对两市的规划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11月16日,《威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报国土资源部,顺利通过了部专家评审,并获得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6.
强夯法处理地基在我国应用发展已有十几年的历史,本文介绍的威海市“海联大厦”地基处理工程,以较大的吨位及能级进行高填土、松软土地基处理取得成功,成为威海市首例以较大吨位及能级强夯处理地基工程,文中着重介绍了方案选择、强夯设计、强夯施工及效果检测情况,综合地进行了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7.
王杰  姜毅  梁石 《山东地质》2012,(4):45-49
该文介绍了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籍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简单的地籍管理与查询平台。系统集成了现代电子地图预览、简单的查询与分析以及3D数字威海预览等功能,充分利用了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调查的成图数据,实现了地理信息系统应有的效用。  相似文献   

8.
《山东地质》2009,(12):64-64
针对国土资源违法事件秋冬季节易发、频发的特点,威海市国土资源局积极开展秋冬执法巡查活动,成效显著。该局组织专门人员、车辆,加大动态巡查密度、强度,切实把土地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阶段。  相似文献   

9.
1文登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本情况1.1文登市概况文登市位于威海市中南部,西与烟台市牟平区和乳山市相接,北连威海市环翠区,东邻荣成市,南濒黄海,土地总面积1779.84km^2,海岸线155.88km,人口64万人。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419.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78元,属我国北方经济较强的县级市。2007年底,  相似文献   

10.
《山东地质》2010,(10):20-20
7月29日,全国国土资源调控监测工作座谈会在威海市召开。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家土地副总督察鹿心社,副省长才利民,国土资源部调控监测司长刘随臣、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威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培廷,副市长刘茂德出席会议。鹿心社、才利民、王培廷分别致辞。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了淮安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理论潜力,并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估算了该市农村工矿废弃地整理的理论潜力。利用研究所得到的理论潜力实现系数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从而测算出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期内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现实潜力。结果表明,淮安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现实潜力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24564.53hm2和28436.64hm2。测算结果可为规划和实施未来淮安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农村工矿废弃地等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1999年及2009年岑溪市土地利用数据为来源,在GIS的支持下,分析了10年来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点及其转化过程,结合土地利用综合指数、耕地垦殖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景观破碎度指数评价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风险。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内1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复杂的相互转换,其中林草地、建设用地和耕地为研究区内变化面积最大的3种土地利用类型;受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影响,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大,全市土地利用趋于破碎化,土地生态风险程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威海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填埋场选址问题亟待解决。以威海市环翠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土地利用规划、交通、水利规划、气象、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多方面因素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地质环境角度出发,选取5个层次共15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网格法进行了垃圾填埋场选址区划分析研究,划分出垃圾可填埋区、限制填埋区、禁止填埋区。并在限制填埋区和可填埋区,进一步优选出几个垃圾填埋场地的首选场址,可供规划、设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4.
菏泽市总面积161.6421km^2,其中,无容量、合理、低度利用土地面积95.14km^2,利用率为58.85%。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快速向城市转移,中心城区人口不断增加,在明晰现状、从土地利用结构、利用强度和未利用土地3个方面进行潜力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加强土地利用宏观调控、完善土地集约利用机制、优化中心城区用地布局、提高固定资产投入强度等城镇土地利用挖潜途径与措施,以实现菏泽市土地资源优化利用。  相似文献   

15.
张华  张勃  Peter Verburg 《冰川冻土》2007,29(3):397-405
应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有重要贡献的10种驱动因子,用线性规划方法确定模型输入文件中模拟期间每年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用ArcView空间分析的方法建立驱动力文件,利用SPSS13.0软件分析每种驱动力的权重(β值),建立Logistic方程,并将其作为模型输入文件.建立可利用水资源总量分别为18.0×108m3,26.5×108m3,35.0×108m3的3种情景假设,应用CLUE-S模型模拟张掖市2001-202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变化.模拟结果显示:1)三种情景下,耕地的面积都在减少,耕地面积的减少量与可利用水资源总量呈负相关;2)林草地面积在3种情景下均增加,林草地面积的变化与可利用水资源总量呈正相关;3)在3种情景假设下,水域面积的变化都不明显;4)城镇用地面积变化与水量也呈正相关;5)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  相似文献   

16.
李晓虎  陈军伟  曾亮 《山东地质》2011,(5):52-53,57
全面分析了当前临沂市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结合临沂市作为全省"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城市这一背景,借鉴国内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好的做法,提出通过规划计划、城乡统筹、机制创新、舆论宣传4个方面共同推进,走出一条临沂特色的土地节约集约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普遍面临建设用地紧张的局势。文登市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规划用地结构,掌握节约集约的管理方法,创新体制,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制,保护和利用好每寸土地,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方法对促进县级市如何做到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菏泽市属鲁西南黄泛平原农业大区,现有土地总面积121.55万hm^2,土地利用率为96%。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高速发展,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城乡用地比例失衡、村庄建设用地量大、后备资源日益匮乏等土地利用问题凸显。该文在明晰现状、问题和潜力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耕地保护机制,统筹城乡用地结构,严控建设用地规模,盘活存量集体用地,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优化利用土地资源等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途径,实施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杨绮丽  何政伟 《冰川冻土》2016,38(2):558-566
将2000、2005、2010和2013年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与GIS技术结合,获取了甘肃省敦煌市近年来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特征,并结合该地区的2000年以来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资料,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2000-2013年期间,敦煌市城市化发展迅速,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明显增加,2000-2013年的14建分别增长了10.0%、42.2%和2.5%;草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分别减少了2.1%和0.1%;林地、沙地变化程度较小. 7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换,主要的转移方向为草地、未利用土地向耕地转移,未利用土地向建设用地和水域转变.对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而主要驱动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国家政策等人类活动为主要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为辅.  相似文献   

20.
2005-2015年贵阳市生境退化程度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05和2015年贵阳市土地利用数据,利用InVEST模型,分析了2005-2015年贵阳市生境退化程度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2005-2015年贵阳市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和有林地大幅增加,水田和旱地大幅下降,其他地类变化相对较小;水田和旱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和有林地最为突出;(2)10年间,贵阳市生境退化程度以下降为主,生境退化程度增加区主要分布在南部,下降区主要分布在北部、东部和西部;(3)生境退化程度热点变化以低值减少和高值减少为主;生境退化程度热点空间变化主要分布于南部。退耕还林政策及快速城镇化引起的水田和旱地转化为有林地、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是导致该区生境退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