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一级开发是指按照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功能定位和经济发展要求,由政府统一组织,土地一级开发主体实施,通过征地拆迁和市政建设,使建设用地实现宗地平整、市政配套的状态,达到出让标准的土地开发行为。概念很可能会让大家误认为土地一级开发就是简单的“七通一平”,  相似文献   

2.
2009年,桃源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致力于真心实意为“三农”,全面规范上水平,开创了创历史的“六个最”:即开发规模最大、整合资金最多、工程质量最优、建设进度最快、项目管理最民主、人民群众最满意。建成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已经成为土地开发整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压。  相似文献   

3.
《辽宁地质》2010,(5):32-34
《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的确定是在全面分析全省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基础上,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统筹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在空间上、时间上对土地保护、利用、整治和开发做出了总体性、战略性安排,  相似文献   

4.
近日,巩义市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意见》,采取多种激励奖惩办法,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 该市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引导企业、个人等社会资金参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建设。该市规定,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投资的,由项目所在镇(街道、园区)按照程序进行申报并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5.
《浙江地质》2009,(4):32-32
日前,《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实行耕地先补后占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全文见二版)出台。《通知》从发挥规划计划调控作用、完善耕地储备制度、强化项目管理、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切实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全力确保耕地先补后占落到实处。《通知》要求,完善耕地储备制度,全面实行先补后占。各级地方国土资源部门都要建立健全补充耕地储备库,先行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实现耕地先补后占。  相似文献   

6.
伍振 《湖南地质》2012,(8):37-39
土地一级开发是毒地入市的第一道关口。  相似文献   

7.
伍振 《湖南地质》2012,(6):64-65
用“市场之手”配置一级土地市场资源 2012年5月28日,经过一年多的筹划准备,湘潭县莲乡土地开发经营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县一级土地经营公司,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还在探索阶段,这无疑是湘潭县在不断创新土地管理制度道路上的又一举措。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写了生态理念探索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潜力评价以及目标和重点工程的确定方法。在新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过程中贯彻生态理念,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针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泰安市国土资源局大胆创新路子和办法,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招投标行为。积极探索,采取了四项措施,确保了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招投标的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广西国土资源厅将农村土地整治列为八个"主动战"之一。农村土地整治主动战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导向,以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农村土地整治规范、健康、有序发展。农村土地整治主要内容为:抓好土地整治项目;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严格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其中严格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要求严格实施已经出台的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并陆续出台一些新办法,全面加强和规范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严格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土地整治取得实效。根据农村土地整治主动战的内容和要求,为了营造农村土地整治良好的舆论氛围,确保农村土地整治顺利进行,夺取农村土地整治主动战的胜利,从第6期起,本刊将陆续刊登广西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相关人士就土地整治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进行解读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山西地质》2012,(1):15-15
北京市通州区轻轨L2线通州段次渠站、垡渠南站、亦庄火车站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的E5、E6地块为对接东城区人口疏解安置用房地块,是北京市已,签订协议的对接安置房用地中建筑规模最大的地块,土地总面积约47.94公顷,建设用地面积约27.97公顷,总建筑规模约80万,土地开发建设补偿费共计30亿元。近日,第二笔15亿元土地开发建设补偿费交付至市财政,对接地块开发建设补偿费全部回笼。  相似文献   

12.
薛涛  李文 《山东地质》2010,(5):43-4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供应日渐紧张,不断拓展土地利用空间、加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已成为各地的工作方向。安丘市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保证质量、注重效益"的思路,坚持机制创新,市场化运作,土地开发整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以促进耕地集中连片为单一目标的传统土地整治区划工作,已无法满足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全域土地整治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新要求。本文以上海市青浦区土地整备引导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与Pareto最优算法,考虑空间结构、生态价值、环境影响、农业生产潜力等多维度目标,建立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大都市土地整治潜力区划决策框架。基于权衡视角下的土地整治潜力区划方案显示,青浦区土地整备引导区内总面积近2922公顷(6397个图斑)的区域划入土地整治潜力极高区,占引导区总面积的43.72%。本文提出的多目标最优的大都市土地整治潜力区划决策方法,能较好地处理多目标权衡下的定量求解问题,可对我国区县级重大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部署提供技术支持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我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运作机制,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核心目标,用精细化管理制度为手段,促进土地高效利用,用最小的土地消耗来实现和谐新乡、效益新乡。  相似文献   

15.
在肯定过去几年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成绩的同时,从土地开发整理一般定义及新时期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入手,分析了新时期土地开发整理面临后备资源缺乏等一系列困难和不足,并提出了拓宽思路、挖掘潜力等方面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福建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所获得的大量资料,主要介绍了区域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区域土壤碳储量研究、土壤养分丰缺、土壤环境质量、土地沙化、富硒土地资源、科学理论创新与技术方法进步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评述了其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低山丘陵区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广安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土地开发整理的背景与条件,调查测算土地整理、开发潜力,利用MAPGIS软件综合处理研究区大量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基础数据,针对低山丘陵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从多方面探讨了土地整理的迫切性。依据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的目标,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区,确定开发整理的方向及重点,并提出低山丘陵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浙江地质》2009,(6):33-33
湖北省全面、迅速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对“决战年”各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全省迅速进入决战状态,多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湖北省进一步强化了对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强调主要领导负总责,一把手亲自抓督办、查原因、拿措施。保证不误时不误事。将土地调查列入领导年终目标责任制。  相似文献   

19.
《浙江地质》2008,(7):33-33
7月9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08年土地供应计划和土地储备计划。这是北京市首次出台土地储备计划。该计划对年度新增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的总量、用途结构、空间布局、资金使用等作出了统筹安排。截至6月30日,通过联席会审议并启动实施的新增土地储备开发项目30个.土地面积约905公顷。计划执行率为32%。  相似文献   

20.
地矿部《关于简政放权、搞活地质队的暂行规定》中指出:要加速实行地质项目管理,使地质项目成为地质队实行计划管理、考核经济社会效益的基本对象.目标管理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其含义是:让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从而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湖北省测绘队运用目标管理的原理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新的管理制度.具体作法分为五个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